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审思
——历史嬗变、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

2023-03-11 14:01张聪
关键词:思政课高中生思政

张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论断、新表述,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高中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生与发展,其不断融入高中思政课的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活动育人等全过程。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科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历史嬗变、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历史嬗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的总体回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就课程建设而言,高中思政课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以及资源诉求;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言,融入高中思政课之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以及育人功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生与发展回眸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于1979年10月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其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

1997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对此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自此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构成要素,并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持续深入,而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形成新的表述。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主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系统阐述,特别提及了“文化强国”“文化自信”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等关键词,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诠释、新解读,为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的历程

高中思政课具有其独特的课程定位与课程属性。从其建构的逻辑起点来看,高中思政课始终基于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质而遵循着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总是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密相关,时政性特征鲜明,时事性素材丰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创生以来,始终以不同方式融入高中思政课之中。这种“融入”在话语表述、表现机理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引导着高中生更清晰地领会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从课程设置的视角来看,新课程改革以前,高中思政课基本上使用“经济学常识”“政治学常识”“哲学常识”三个模块。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主要表现在“哲学常识”模块中的哲学与思维、实践与认识等内容,以及“政治学常识”模块中关于党和国家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教学内容,更多地表现在日常教育资源的链接方面,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解读上。

新世纪以来,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广谱式推进下,高中思政课逐渐演变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鲜明且集中地体现在“文化生活”模块中。自2005年3月《文化生活》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虽经几次修订,但高中思政课在很长一段时间使用这本教科书作为必修3模块。严格来说,《文化生活》教科书是历史的产物——其产生与退出均是一种课程框架的大胆尝试与持续创新,也充分体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何以更好地实现“进教材”“进课堂”的观念变革与技术迭代。从当下的视角来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一定离不开对《文化生活》教科书的重新审视。

2018年4月第6版《文化生活》教科书开篇的“致同学们”部分,围绕“怎样看待这门课程”和“如何阅读这本教材”进行了详细论述,明确提出了“文化,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呢?”这一现实问题,并系统论述了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之间的内在逻辑:“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3]1-2从《文化生活》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来看,这本教科书的建构逻辑基本上围绕四个单元展开(具体见图1)[4]。

图1.《文化生活》教科书建构逻辑

虽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的标题并不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生活》教科书中关于文化的相关重要论断,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本遵循来整体设计和开展的,是一次“课程意义上的整合”,积极地表现出“凸显观点,关注过程”的课程建构思想[5]。

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分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必修模块。从这次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变革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中全景式展现,同时也在“哲学与文化”等模块中对文化进行多角度认知。可以说,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始终是高中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核心议题,同时也成为理解高中思政课持续深化改革和审视高中思政课持续巩固发展的重要剖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的基本经验

1.坚持有效融入,推进文化要素的课程整合

融入,有融合、混入、混合之义。然而,对于高中思政课而言,要想实现一种价值观念、思想形态以及相关内容的有效融入,需要科学研判这一融入的必要性、独特性以及可行性,全面考察其实现融入的价值、条件、过程、方式、路径等有关要素,从而符合基本的“融入”逻辑。近年来,以“融入”为关键词的相关研究成果纷纷问世。严格来说,很多“融入”研究并没有充分探讨其必要性、价值性和可能性,而往往呈现出冰冷、生硬地融入(即“硬着陆”)。似乎高中思政课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越是这样,就越失去了“融入”的必要与可能。这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呆板、刻意的过度添加之嫌,而且也在事实上失去了“融入”的宝贵契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融入是高中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核心要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效实现其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特征的必要策略、必然路径。这种“融入”的有效实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软着陆”,同时也深刻揭示出其与高中思政课的内在统一,彰显出鲜明的逻辑自洽性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而深入地融入高中思政课,提供了价值前提,积累了宝贵经验。

例如,在讲授“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这一内容时,教科书设置了一个观点讨论题:

面对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

观点二: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

无论你支持哪种观点,都可举一部文化作品为例,作品形式不限,如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3]91。

不难发现,这样的观点讨论题来源于日常生活。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能够强化高中生对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推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软着陆”,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高中思政课中的有效融入。

2.坚持以生为本,直面教育对象的精神成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须臾不离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这不仅取决于高中思政课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与成长需求,而且更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在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与价值追求。二者的有机融合,更是进一步聚焦当代中国文化变迁背景下高中生思想成长的现实样态与可能空间。从相关教科书内容中,不难发现,无论陈述了多少有关文化生活的案例,描述了多少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最后总是要回归到学生“怎么办”这一落脚点。学生学习得怎么样、学生是否真的理解等,也通常成为检验一堂高中思政课能否成为“好课”的重要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恰恰实现了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回应。这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价值追求相吻合,从而进一步唤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价值。

例如,在讲解“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这一模块时,通过例举“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现象及其后果,向学生发问:你身边有没有“以洋为美”“去价值化”等现象?如果有,请就此进行分析说明[3]102。

通过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判断,清晰地透视出文化自信的力量,从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一)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文关怀

对于高中思政课而言,文化教育既是文化知识、符号以及生活方式等显性要素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形态、价值观念等深层次隐性文化要素被唤醒的过程[6]。发端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人文关怀,其核心价值在于对人性的肯定以及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的基础上解放人的个性、释放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生命意义。长期以来,高中思政课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系统地建构,并施加以科学的教材结构、严谨的课程组织以及模块化的课堂教学,极大地助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度重视成绩、分数的现象往往会忽视其背后学生个体的精神成长过程,特别是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在思想观念上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容易导致其在未来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偏差。例如,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冷漠,可能会诱发高中生人性观念的迷失、生命关怀的缺失;对外国文化的过度尊崇,不仅会降低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而且还会在日渐多元的文化生活中失去了基本的研判,从而陷入文化迷失。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展现其人文属性,积极关怀高中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精神世界的养成,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到“人文化成”的重要价值。这种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增加人的所有物,而是要着力提升人的境界[7]。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一改传统思政课冰冷、死板的学科形象,注入了温度、温暖与温情,在关注高中生对文化生活的理解、甄选与抉择中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而这恰恰是其它教学内容所无法实现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依赖于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践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练、阐释与传播过程,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创生有品位、有价值的文化生活。这其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基础性策略。这种文化传播过程,不仅以知识的方式被嵌入教学内容之中,而且也以价值观念的方式引领着受教育者的精神成长。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够推动高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文化之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进而能够积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当然,更应看到的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是主动施加文化影响力的过程,而且还能够实现自身的“文化再生产”,推动文化交流交融,不断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进而反哺文化本身,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够在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同时,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提升其自身的传播力量和传播质量。

(三)引领高中生切实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8]。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高中生的理性思考趋于成熟,对于相关社会生活已经初步具备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受当前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高中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方式能够轻松获取相关的文化资源,快手、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相关平台更以短视频的方式提供了丰富多彩、立体化的文化信息。当然,这些信息能够为高中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但同时也具有不少负面内容。试想:如果不在人生成长的这一重要阶段,施加科学的文化引导,高中生怎能会自发生成理性的文化观?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表面上看是融入了一门学科、形成了一种课堂教学,而究其实质则是对学习这门学科、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在高中生理性认识逐渐养成的特殊时期,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有利于高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以及价值追求等,从而更加坚定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发展趋向

(一)科学定位“融入”内涵

有别于小学、初中的道德法治课,高中思政课鲜明地表现出较强的学理性、说理性、论理性色彩,是一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是充分阐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过程。在其定位上,不仅是多元的文化形态、丰富的文化素材、复杂的文化情境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反映,而且还在于以这些文化要素为基点,引导学生理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能够主动甄别众多文化形态的差异,积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就其“融入”的内涵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是新时代高中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历程,亦是着力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路径。

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过程中,还需警惕“文化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实际上,在高中思政课上彰显文化重要性的同时,务必要注意“文化”内涵和功能所具有的边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理性认识到文化发展受制于经济、政治、社会,理解并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离不开对其经济、政治、社会等相关背景的必要阐释。优质的文化活动固然重要,但精神的力量在深刻影响人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人的成长实践过程来仔细考察。

(二)着力夯实“融入”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要在夯实“融入”过程上下功夫,进一步探索“融入”过程的新策略。

其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理性甄别当前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文化形态,在多元文化的现实样态中明确自身的文化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拓展文化知识边界的同时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其二,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政策话语。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相关政策、文件之中,个别高中思政课教师缺乏必要的认知准备与理解能力,容易对这些政策话语的理解不透彻、讲解不清晰。因此,面对这样的表达方式,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切不可简单地断言这些都较为宏观、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认为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什么讲头”。恰恰相反,这些政策话语通常都会以言简意赅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只有科学理解这些政策话语,才能真正夯实“融入”的全过程。

其三,理性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乐学好教”。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科书在施行过程中,面临着“乐学好教”的现实反映。所谓“乐学”,就是学生乐于学习文化生活的有关内容;所谓“好教”,即指教师能够很好地驾驭教学内容,充分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文化知识。实际上,这也反映出高中生学习《文化知识》时的一种普遍心态。文化知识的教学看似容易——表面上看文化知识缺少了“知识点”,少了一些“讲点”,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但这里面包含着如何看待讲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的观念问题。曾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的朱明光编审认为,把握文化生活知识的过程,“既有品味事理、拿捏动静、权衡轻重之机,也有刚柔相济、详略互现、软硬兼顾之功”,“的确需要花大气力琢磨,才能驾轻就熟”[10]。因此,教师只有理性透视“乐学好教”,才能真正地夯实“融入”过程。

(三)持续丰富“融入”策略

在新时代的高中思政课上,若想更加深入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需要在“融入”策略上主动探索,积极创新。

其一,主动采用观察法,引导高中生观察身边的文化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密围绕在高中生身边。教师应主动采用观察法,引导高中生善于观察身边的文化现象,在观察过程中学会理性辨析、科学抉择,防止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出现“去生活化”“反生活化”以及“伪生活化”等弊端[11]。当然,观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看”“观赏”,而是带着学习任务、有计划地实施观察,在观察中透着深刻的理论知识。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研制必要的观察量表,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审视。

其二,积极利用文献法,引导高中生认真学习相关文献。为了突出教科书的政治性并保证其准确性,教科书中的一些表达直接来自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虽然有研究者认为“口号化倾向明显”,直接导致了教科书“理论观点文件化”“说教的成分过多”[12]等问题,但这种观点恰恰忽略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规律,以及相关政策、制度对高中生观念成长的引导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印发了很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政策,其中含有大量引领性、方向性的关键信息,需要引起高中生的高度关注。为此,高中思政课教师应有意识地遴选相关文献,指导高中生在文献解读中获得新知。当前,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高中思政课教师应主动而为,积极利用文献法,与学生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献的阅读、分析和研讨中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认同。

其三,探索使用实践法,引导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素,鲜活而生动地体现在社会生活之中。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馆,了解不同形态的文化现象;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体验革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走进党史教育实践基地,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探索中所彰显的精神力量,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诚然,观察法、文献法、实践法等研究方法是教师们通常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方法,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过程中,多种方法的综合化运用能够更加丰富课堂教学过程,还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活情境,更好地实现“融入”效果的最优化。

(四)合理评价“融入”质量

随着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识的逐渐深入,“融入”的力度、深度以及难度呈现出新变化、新特征。如何合理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成为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审慎思考的重要问题。

其一,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融入”质量时,教师需要科学引导高中生的文化观念,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指导高中生对不同文化现象进行理性甄别。这种常态化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采取定性评价的方式,清晰地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避免出现观念上的错误。同时,高中思政课要能够始终使用定量评价的方式,科学研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试题,在有梯度、多样式的试卷解答中发现高中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程度。

其二,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际上,无论是否在课堂上学习到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高中生本身都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要素。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在过程中衡量高中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际成效,而且还可以通过终结性评价审视高中生在不同阶段的价值观成长样态。

其三,要探索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化评价。随着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新学习观念的介入,高中思政课正面临着其影响下的教学改革以及自身的学科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从不同角度、以多种方式融入高中思政课。这就为未来合理评价“融入”质量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因此,除了采取传统的评价方式,更需要思政课教师深度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活,以自身的经历、感悟引导高中生思想成长;要积极利用“元宇宙”等信息资源,透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方式,在新信息技术视域中评价“融入”质量;要审慎思考疫情防控背景下大规模线上学习的实情,理性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新举措、新方式,从而科学评价“融入”的质量。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既是教育理念上的认识论更新,也是实现高中思政课教学体系变革的方法论革命。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文化发展与教育变革的现代化,我们要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继续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实现高中生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持续开展深入思考与教育创新。

猜你喜欢
思政课高中生思政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