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化视角下的《后维多利亚时代人》的汉译难点分析

2023-03-11 22:26侯广旭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歧义译者译文

侯广旭

一、什么是明晰化翻译手段

明晰化(explicitation)翻译手段最先是由维奈和达贝尔内在法语里定义的[1]104。该翻译手段就是将源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外显化、细腻化、具象化。该翻译手段在增词法技巧上又进了一步,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或者原作不曾有的冗余信息,或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明晰化假说是由布鲁姆库卡[3]17-35根据观察英法互译中衔接手段转换而提出的。该假说主张明晰化是翻译过程中固有的普遍策略。该假说提出以后,西方学者对原作和译作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明晰化是所有译文的共性,如译文经常比原文长,增补、阐释类信息多等[2]。绥桂纳特[4]109认为,翻译的阐释本质决定了它必然涉及到明晰化的过程。欧勒汉与贝克[5]发现,在同一种语言中,明显经过明晰化处理的语言在译文本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要高于非译文本语料库。韦拉斯[6]的调研结果显示,译文的语篇衔接手段呈明晰化趋势。许国璋的阐释观包括了翻译的外显化策略。他认为,译者不能只盯着词句,要注重内涵和定义、立言立解,实现新思想、新概念系统的引入[7]。

克劳迪[1]106,107将明晰化分成强制性明晰化(句法与语义调整)、非强制性明晰化(词性、语序、句长、语态、省略等调整)、语用明晰化和由翻译的本质特征决定的翻译内在明晰化。语用明晰化是指译者在翻译时解释源语受众知道而目的语受众可能不熟悉的概念。如,各国有名无类的江河湖海省市县镇名在译成外语时经常加上江河湖海省市县镇的类名。而有些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信息对于译文读者可能完全是陌生的,更需要明晰化。古人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译文若晦涩难懂,读者就会望而却步。尽管语用明晰化手段本质上也属于非强制性明晰化,但不管什么类明晰化,能让译文读者不再重新陷入译者曾经的那种“捻断数须”、百思难解的困境,应是翻译优质服务的应有之义。

二、本文分析对象

威尔逊的英国通俗史畅销书《后维多利亚时代人》(After the Victorians)[8]所绘制的时代画卷从其国仍为日不落帝国的爱德华七世统治之初展开,一直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合卷。作者以其有趣的语言回放了维多利亚女王逝世(1901年)后半个世纪的兵连祸结、人事代谢,聚焦了一个从一战中得胜回朝的世界强国是如何在二战后被淘汰出局的。由于作者既有小说家的叙事风格,又有文学评论家的睿智笔触,同时也有史作家旁求博考的技法,因此,翻译这部畅销书是一种挑战。

三、明晰化在《后维多利亚时代人》汉译中的运用

下面笔者从翻译威尔逊《后维多利亚时代人》(国内尚无译本)的实践中选例,重点谈一谈富于英语语言特点的原文表述的非强制性明晰化处理和含有译文读者不熟悉的背景知识的原文表述的语用明晰化处理两方面问题。

(一)非强制性明晰化

非强制性明晰化即选择性明晰化,它是由不同语言之间的文本构建策略和文体偏好的差异决定的。在目的语中不进行明晰化也能构建出符合语法的句子,只是整体上看文本会显得笨拙或别扭。[9]当然拙译也会增加歧义或费解的风险。

根据绥桂纳特[4]108,明晰化转换过程其实就是译文中的词句意义清楚化、明确化、具体化、逻辑关系外显化过程。从绥桂纳特的广义明晰化概念看,排除语法结构组合歧义与词义组合歧义、选择适合译文读者的成语俗语的整体意义解读、补全可能导致译文费解的省略等处理方式,都属于非强制性明晰化。

1.规避语法结构歧义

有些语法结构或搭配在原文里就可能存在歧义,但是,原文读者的母语语言优势与文化背景知识优势可能使得他们更容易排除原文歧义,而译文若跟原文亦步亦趋,则容易出现歧义。

例1:

[原文]The power of the spoken word was demonstrated in a different way by the Yorkshire novelist J.B.Priestley,whose voice first became familiar to people reading his novel Let the People Sing,and who subsequently broadcast talks.

[译文]约克郡小说家J.B.·普里斯特利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口语的魅力,他的声音最初为听过他广播自己的小说《让人民歌唱》的听众所熟悉,后来他又广播了谈话节目。

听其声而不是读其书才能知其口音是个生活常识,易产生歧义的原文reading his novel 的逻辑主语应该是普里斯特利。译文用带动作发出者“他”的明晰化译法——“他广播自己的小说”,以堵死产生歧义的通道。

2.语义隐晦的成语或俗语的语义明晰化

双语(在线)辞书提供的少数英语成语或俗语的译文若生硬插入译文行文,往往也晦涩难懂,此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加以明晰化调整,避免译文费解。

例2:

[原文]One of the reasons Northcliffe regarded Wilson as the ” mental back-bone” of his most popular newspaper was,no doubt,his underling” s readiness to be His Master” s Voice.” I hear you are swanking about Fleet Street,being patted on the back for the excellent leaders which I write and don” t get paid for,” the Chief once told Wilson.

[译文]诺斯克利夫视威尔逊为他主办的最流行报纸的“精神支柱”,其原因之一无疑是他的下属愿意在主子面前为他说好话。“我听说你在显摆我们舰队街,为我无偿写的那些优秀领导人文章而倍受嘉许”,主编曾经告诉威尔逊。

仆人在主人面前说狗狗的可爱,狗狗会深受鼓舞,下属在大领导面前点赞自己的小领导,小领导定会感恩不尽。这就是his underling” s readiness to be His Master” s Voice 这个俗语式表述隐含的常识。这句俗语式的表达按字面可以有不同译法,如“有道”的自动翻译“下属愿意成为主人的声音”。译文选择了生活化一点的表述“他的下属愿意在主子面前为他说好话”,定会启动读者的生活常识认知。

3.补充省略结构或词语

语法常识告诉我们,省略结构就是省去某些句子成分,但是句意不变。但是,由于英汉语法的差别,导致省略的哪怕是上下文重复的部分,有时也不好识别。更不用说,由于英汉文化背景以及交际情景差别或缺失导致难以识别省略的所谓不必要的部分。而在英译汉时,有时照搬省略结构可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而明晰地补充省略成分才是出路。

例3:

[原文]The Luftwaffe had destroyed old Coventry—Cuffa” s,Godiva” s,Shakespeare” s—as surely as the RAF would remove the life,the guts of German history.

[译文]正如英国皇家空军摧毁了德国历史的生命和精髓一样,德国空军摧毁了古城考文垂,“库法”的考文垂、“戈蒂娃”的考文垂、“莎士比亚”的考文垂,已随硝烟而去。

传说考文垂是根据“库法”命名的,“戈蒂娃”也与该市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临近的莎翁家乡历史上曾与考文垂同属一郡,莎翁也曾光顾此地。译文补全了被省略的三个所有格短语的中心词。不补充,译文也可凑合着读,补充后,明确了语义,规避了歧义。

(二)语用明晰化

高低语境文化概念是由霍尔提出的[10]79。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本身传递了大量信息,而在高语境文化里面,语言使用对语境的依赖性强。尽管霍尔对于东西文化作了一个东高西低的判断,但是,笔者认为,这不能打破东西方各自诸多语言分别主要依赖自己文化语境的基本规律。在英译汉时,处于低语境文化中的英语原文所包含的异域语境可能会给处于高语境文化中习惯于依赖语境解读语义的译文读者带来更多的麻烦。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对于隐性文化信息进行语用明晰化的必要性。源语文化中被认为是常识性的东西,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成员可能不熟悉,译者往往需要在翻译中加以解释。比如译者可能需要将Maros译成the river Maros,将Ferto译成Lake Ferto。[1]106,107否则,目的语的受众会把源语文化中的河流当成村庄,把高山当成湖泊,把美食当成器物,把沙漠当成绿洲。美国作家梭罗的散文集Walden的中文译名为《瓦尔登湖》就是典型例证。

涵盖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头半叶的英国通俗史《后维多利亚时代人》所涉的文化知识给翻译带来的挑战是不小的,实有必要用语用明晰化加以应对。

语用明晰化所涉及到的文化与语用情景知识的面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甚至是难以尽数的。下面仅就笔者翻译《后维多利亚时代人》过程中遇到的几种情况,略加分析。

1.用明晰化手段启动或补充事理知识

例4:

[原文]She describes how,during the two minutes” silence for the King” s funeral,two absent minded people continued to walk down Fleet Street,and were pursued by ” the mob...shouting” Throw him under a bus!” ” Put him in the Thames” …” This robust Victorian liberal,daughter of Lord Macaulay” s nephew,saw that ” royalty has a hypnotising effect on our nation” ,and was relieved to be abroad for the coronation ceremony itself.

[译文]她描述了在国王葬礼的两分钟默哀时间里街上的一幕,有两个心不在焉的人继续沿着舰队街散步,犯了“大不敬”,接着遭到“暴民追扰,他们边追边喊:‘把这个塞到巴士车轮底下!’‘把那个扔进泰晤士河’…”这位精力充沛的维多利亚时代自由派人士是麦考利勋爵侄子的女儿,她认为“皇室对我们的国家有催眠作用”,她觉得当时因事滞留境外免了那场隆重的加冕仪式让她着实松了一口气。

在短短几行字中,作者引用了两个不同来源的史料来表达一些人对大加渲染的乔治六世的葬礼与第二年的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的不满。行文既没说这两个在国葬时“犯大不敬”人的身份,也没明确描述他们被追赶时逃跑的方向。但是,既然暴民威胁要把一个塞到巴士车轮底下,把另一个扔进泰晤士河,按常识即可判断出两人跑的方向不同,译文分别用“这个”“那个”来对应原文中的两个字面没差别的him。例中最后一句字面及上下文只告诉读者名人后代“她”在加冕仪式间身在国外并因此感到如释重负。译文补充了一个“因事”,既恢复了原事原貌的事理,又避免了出现一例当事人故意为之的大不敬的误导。

2.用明晰化手段启动或补充会话或书面交际知识

根据哈森[11]222的观点,语用分析可以从“语境”和“语言/语法”两个层面切入。前者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后者包括“语义”“词汇语法”和“音系或文字”。原文若出现会话,译者不但要搞清楚发话者的语言的字面意义甚至语法结构,还要搞清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如,发话者是谁,受话者是谁,会话人之间以及会话人与话语中提到的人的关系等,这样才能最终把握发话者的“语言”的真意。

例5:

[原文]He was to be the paper” s crossword editor and chief setter for the next forty years.He set puzzle number one,and he set puzzle number 10 000.” I think you must be near dotty to spend your life setting crosswords” , he engagingly said in August 1970.

[译文]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他成了报纸的填字游戏编辑和主要命题人。他从第一题一直出到了第10 000道题。1970年8月,他讨喜自虐地说:“我想你一定是疯了,一辈子都在如迷如痴地创作填字游戏。”

威尔逊的这句短促的引文及上下文没有明确艾德里安在跟谁说这话,若把engagingly 译成“迷人地”,不足以说明问题,仔细根据上下文研判,发现这话是艾德里安在自嘲。译文将engagingly 扩译成“讨喜自虐地说”,可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例6:

[原文]When the Germans in February 1917 bombarded Broadstairs,Wilson wrote:” I do beg you not to risk your life there.It is an unnecessary risk,and Napoleon condemned that.The Germans know perfectly well that you are the soul and the heart of this war,and that if you were out of the way,the various puppets now in office would probably run and make peace.”

[译文]当德国人在1917 年2 月轰炸狄更斯小镇布罗德斯泰斯时,威尔逊写信说:“我恳求你不要去那里冒险。此种铤而走险,毫无必要。拿破仑泉下有知,会谴责你这样做的。你是这场战争的灵魂和核心,如果你不在场,现在执政的各种傀儡可能会跑去求和。对此,德国人心知肚明。”

诺斯克利夫被誉为“新闻业的拿破仑”(Napoleon of Fleet Street),被德国媒体称作“诽谤者的拿破仑”(Der Napoleon der Verleungbum),他本人也是“拿粉”,喜欢“拿破仑重生”这样的恭维。此处他手下的笔杆子威尔逊规劝之辞中的Napoleon condemned that 意在借对方的偶像之力劝服对方。也就是说,根据全书的上下文交代,把受话人与拿破仑的崇拜者与偶像的关系搞清楚了,译文再依此加以明晰化,就会使译文更易懂。

3.用明晰化手段注释或补充历史背景知识

作为一部英国通俗史畅销书,其行文所依据的历史背景知识的密度极大,且常常只是点到为止,或默认不表。译者可以通过边译边学这些历史背景知识,达到吃透原文,但,如果原文所蕴含的历史背景知识在译文中提供不足,译文读者就会吃不透译文。此时,最无奈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注,引导译文读者理解原文。

例7:

[原文]This was P.G.Wodehouse” s own sin,when he was arrested by the Germans.” All that happened as far as I was concerned,was that I was strolling on the lawn with my wife one morning,when she lowered her voice and said,” Don” t look now,but here comes the German army.” ”

[译文]他被德国人逮捕是“罪该应得”*。“据我所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早晨,我和妻子在草坪上散步,这时她放低了声音说:‘别看!德国军队来了。’”

*1940 年,英国作家沃德豪斯正临时住在巴黎附近,5月,德军已穿越比利时入侵了法国,他全然没有觉得兵临城下有什么不对劲。他只能自己给自己开罪了:身在德占区戒心全无至被抓。

这位来自爱德华时代的像他笔下人物一样“天真无邪”的作家何罪之有呢?译文加注对历史背景进行了补充,提前回答了读者心中不免生出的疑问。

例8:

[原文]Hilaire Belloc absurdly believed that any priest who took longer than twenty minutes to say Mass was,or might be,a modernist.

[译文]希拉里·贝洛克的观点更是荒谬——他认为任何牧师只要做弥撒时间超过二十分钟,他就是或可能是个现代主义分子*。

*贝洛克认为传统拉丁语弥撒一般会众听不懂,不应超过十分钟,超时者即为在其中“夹带私货”的现代主义分子。

当时,教会在教区居民中对牧师中的现代主义分子“悬赏征罪”。贝洛克的二十分钟判定标准何等荒唐,连不熟宗教习俗的原文读者都会感到纳闷,若照直移译,更何况译文读者呢?译文加注,为译文读者提前释疑。

“译事难”甚至可以达到“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严复译《天演论》按语)的程度。当下译学研究正在从翻译结果研究向翻译过程研究转向[12]。其实,翻译难可以发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译者对原文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解码,到对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异同的考量,从对这种差异给译文读者带来的困难的预判,到译者行使译者的应有职责重新进行语言编码,包括顺应读者接受度与适当保留语言异化风味的权衡,诸多环节上都会发生困难。从本节分析的“非强制性明晰化”的例证上看,虽然一开始原文也给译者带来理解上的歧义之难,但是译者毕竟不是“正常”的读者,他们是研读之人,再难解难译,也可通过反复结合上下文、查阅资料、咨询等方式解决问题。此时,按照原文不加额外明晰化,译文似乎也不算不堪卒读,但是,这样处理随之给正常阅读速度下的译文读者所带来的歧义、费解等风险,则是译者需要加以避免的。本节分析的“语用明晰化”手段的运用更多地体现了翻译之难。从译者用原文语言理解原文,到译文读者用译文语言理解译文,都可能出现因为文化背景或物理、情景语境知识缺乏所带来的从误解到误译再到译文读者误读的连锁反应。翻译难点攻克是翻译批评研究方向的重要课题。

四、结语

金隄和奈达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就指出,“所有的译者,无论有意无意,都把自己的翻译工作建立在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之上”[13]1。以此逻辑推理,就是没接触过多少翻译理论的认真译者,其实他们的实践也在默默遵循某种翻译思想。反过来,从归纳思维的角度看,我们也需要在翻译实践中总结翻译思想或原则。本文以翻译英国通俗史畅销书《后维多利亚时代人》的实践为例证明了明晰化翻译手段对于翻译难点攻克的指导价值。

王克非[7]调查发现,明晰化受文化、文体等影响,文史哲与文学作品译文的明晰化更明显。也有作者发现,原文愈难,译作解释性的成分愈多。能读高尔基的原著同时又能读英译的高尔基作品的人就明显地感到译文更易懂[2][14]。威尔逊在修史上所施用的“全科医生般”的手法,使其作品时而针砭时弊,时而暗讽人事,时而调侃人设,语言含蓄、幽默,就是身为英美人也不一定能在同样程度或在同一方向上领悟或同意其中的内涵段子的内涵、密室爆料的新解等等。此时,明晰化翻译手段就显得更加有必要。

译者所辨识出的难点是否有必要进行明晰化处理,在多大程度上有必要进行明晰化处理,怎样进行明晰化处理,才能既在理解上忠实于原作,又在风格上最大化地保持通俗史原作的特色,这些都是译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总之,适当主动使用明晰化手段,可以降低阅读难度,扫清阅读拦路虎,同时也能保持通俗史原作的信息功能与文学功能。疙疙瘩瘩的阅读不是愉快的阅读体验,如入五里雾中的读者不是正常的读者,原文如此,译文亦然。遇到难处时,让阅读成为“山穷水尽又逢路,悬崖峭壁遇兰花”的过程是每一个译者优质服务中的重中之重。“先修未密,后出转精”,译者根据对十七年前问世的原著的研读与自译,在译文中对原著中点到为止的文化信息作了适当的注释性明晰化,但愿这能成为原作者的认可或心愿之事。

猜你喜欢
歧义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eUCP条款歧义剖析
英文摘要
English Jokes: Homonyms
I Like Thinking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