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2023-03-11 22:26郭凤鸣王广慧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

郭凤鸣,王广慧

作为计量经济学前沿发展的重要部分,微观计量经济学在所研究的问题、数据特征和建模方法上均有别于基于宏观数据分析而发展起来的传统计量经济学。由于微观数据的调查困难,且非实验性数据本身存在局限性,基于微观数据的研究也引起了新的统计问题。微观计量经济学通过将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相结合,针对微观数据本身存在样本选择和不可观测异质性等问题,提出大量分析个体、家庭或企业行为的经济计量模型,用于从微观角度分析经济运行规律。因而,针对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基于所研究的问题和所得微观经济数据特征,建立合理的计量模型,以分析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威廉·冯·洪堡(HUMBOLDT W V)就提出“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理论[1]82-84。洪堡认为,大学科研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科研育人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性、过程的浸润性、团队的感染性构成了科研育人的作用机理。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在2000 年指出:“科研本身能够是一个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强调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性[2]。

“微观计量经济学”属于“计量经济学”的分支。当前,在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教学中,与实际问题研究相结合,将科研结合教学的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学者们从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3-4]。大量研究指出,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需掌握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在面对实际经济学问题时并不能将所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导致基于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计量模型较困难,更难涉及模型和方法的改进[5]。因而,大量研究均强调了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探索性、合作性和教学与练习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自主探索的能力[6-8]。选择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励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及探究创新[9-11]。在实际问题分析中,使得学生加深对课程理论理解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求实精神[12]。

与传统“计量经济学”不同,“微观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更强的课程。由于微观数据的复杂性,不仅需要学生对微观数据的形式和特征有较深入的理解基础上才能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而且理论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方法的优势也需要应用到实际数据分析中才能得到深入理解。因而,结合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将微观计量理论和模型建立方法的应用引入到实际问题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际经济学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全面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一、“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微观经济数据的不断丰富,微观计量经济学也得到了经济学者的广泛应用,但本科阶段开设“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院校并不多。这与微观计量经济学近年来才得到迅速发展,缺乏系统性的适合本科阶段教学教材有关。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中通常会涉及一些微观经济计量模型,但相关内容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微观经济数据分析的需要。国内关于“微观计量经济学”相关教学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教学内容较少和更注重模型理论而忽略实际操作的问题。由于大量学校只在“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中介绍部分微观计量内容,使得学生对现代微观计量方法掌握较少。传统的“计量经济学”通常更注重计量理论的学习,“微观计量经济学”关注微观个体的行为,其模型建立与微观经济数据特征有关,也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因而其更多结合实际经济问题来讨论模型建立方法。另外,微观数据由于数据量较大,调查困难,其本身可能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对微观数据的处理是复杂的。如果只强调理论的学习,可能导致学生只会考试,只学会了微观计量经济模型的理论,而对于实际计量模型结果的含义理解不清,对于如何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实际问题,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在教学方式方面,目前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取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讲授中讲解计量理论,分析模型建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推导相关问题带来的模型估计结果偏差,使得学生加深对模型建立理论的理解。尽管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保证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也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但这也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所学计量方法在实际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导致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不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更谈不上对模型进行改进,研究现实经济问题。教学过程缺乏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将使得学生更加不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考核方面,目前相关课程仍主要采取”平时+期中+期末”的成绩评定方式。期中和期末笔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较高。笔试考试只能考查学生对相关模型理论知识的掌握,因而考试内容更多是课堂老师讲解内容的再现。然而,这种考核方式通常使得学生不知所学之所用,不仅打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不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能带来教学效果评价的较大偏差。

综上所述,在“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作为一门方法性较强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将科学研究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经济计量理论,建立合理的经济计量模型,对实际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讨论相结合:在学习微观经济计量理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查阅应用相关模型进行研究的文献并深入阅读,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模型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畴;通过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使学生学会将理论和实际数据处理方法相结合,更深入地了解微观经济数据的处理和模型构建过程,提升科研能力;通过文献阅读报告、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的分享和讨论,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提升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设计

微观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基于微观数据,从数量方面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变化规律的应用学科,是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实际观测的微观个体数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从事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数量规律的研究,并以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科。因而,“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经济学理论和微观建模理论,更需要学生具备建模能力,能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可信的研究结果。

本文所提倡的以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对“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一)补充教学内容

“微观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内容体系安排上,既要明确整个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又要与实际数据分析相结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完成本课程之后,能够基于实际微观经济数据,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合适的模型以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目前该课程教材使用的是卡梅伦和特里维迪的《微观经济计量学——方法与应用》,该教材的优势在于其存在大量实际数据分析案例,在学习模型的同时可以利用相应数据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型建立过程和结果含义。然而,该教材是国外普遍用于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因而对微观计量模型理论的讲解细致而深入,这导致处于学习初级阶段的本科生在理解模型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内容体系安排上,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能够深入浅出,梳理不同模型之间的关系,在更简单的理论框架下组织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微观计量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应用微观计量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因此,针对“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需要在介绍计量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针对微观数据本身的特征进行模型的建立以分析微观个体的行为,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整实际经济问题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因样本选择、数据删失和断尾、变量内生、不可观测因素等带来的偏差,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由于微观计量在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和健康经济等方面应用广泛,而这些领域的研究与现实生活较接近,容易提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增加相关文献阅读和分享环节。在学习完一部分模型之后,要求学生阅读应用这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并按学习小组将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和讨论。通过文献阅读使得学生了解模型的应用环境,有助于对相关微观计量理论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程教学的价值。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将教学和培养能力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多读文献,提炼文献核心内容,并应用实际数据积极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针对“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理论和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将学生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与所学理论相结合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对于每一类微观计量模型,教师可以在介绍模型之前先提出几个与模型建立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通过理论的讲解使得学生理解各类模型如何处理现实微观经济数据,如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引导学生基于实际问题进行建模。例如在断点模型的介绍中,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学的奖学金设置的作用?奖学金是否可以促进学生未来的进步?如何去度量这一作用?”在处理评估相关模型方法介绍部分,可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才能准确度量一项培训对一个人工资的提升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研究是复杂的,现有微观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存在多方面的差别,进而在总结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基础上介绍相应模型设计方法,使学生不仅对理论学习更加感兴趣,也更能理解理论与现实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通过阅读和分享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往完全是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只了解书本中所讲的内容,不关心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新进展,对模型和方法应用的领域也局限在课本所举的例子范围之内。采取阅读作业和课堂分享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在讲解完一类模型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检索应用这类模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感兴趣的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并在专门设置的分享讨论课程中与学生分享论文模型设计思想和学习心得。期间,针对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与大家讨论。通过阅读和分享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通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课题研究是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和促进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小组文献阅读和分享的主题,引导学生基于现实微观调查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实际问题研究中,学生不仅需要解决实际微观调查数据本身存在的调查偏差等问题,而且需要基于数据的特征,建立合理的微观经济计量模型,并基于数据给出模型估计结果,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引导学生先按照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保证微观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的条件下重现前人的研究,进而在分享讨论课中分享自己的数据分析报告,针对分享讨论所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模型的改进方案,并基于改进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把握好课题的深度、广度和时间等要素,学生则自由组合形成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选择、资料收集、模型建立,回归实现,进而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完善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对一学期教学效果的检验。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其科学研究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全局”的单一考试方式,建立多元发展的考核制度。首先,理论部分考核仍采用答卷方式,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严谨性;其次,实验设计报告作为考核指标之一,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数据分析;再次,课题研究报告作为考核指标之一,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然后,将小组文献阅读和研究报告分享纳入考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最后,将综合笔试、口试、论文答辩等多方面考核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多样化发展的考核制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优化,使考核服从并服务于教学。

三、效果与展望

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理论和模型建立方法,课后自己通过查找文献,寻找研究课题、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尽管基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微观数据的适用性等,需不断对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工作量很大,但学生在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中遇到的困难基本都能在实验课程和课后的助教辅导过程中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系统地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学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此外,近年来微观计量方法发展迅速,新的模型和方法不断涌现,学生在自我探寻过程中也进一步了解了该领域的发展,学习到了新的研究方法。

将微观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引入本科生课堂,使得本科生经济计量方法得到了明显提升。由于该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在掌握相应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和细致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因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是该领域教学的重要改革探索。尽管在该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学生们感觉收获颇丰。尽管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任务量增加和学习探索的内容较多,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感觉到压力较大,但课程结束之后大量同学反映在本课程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不仅阅读当前的文献基本不存在困难,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思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课题组将进一步调整数据集,提升数据对不同研究问题的适用性,调整学生课题小组所研究经济学问题的范畴,扩大学生视野,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
微观的山水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