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可燎原:我国信息行为研究中理论视角的系统回顾

2023-03-12 09:14张钰浩郑光纯高家擎潘倩月
图书馆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理论用户信息

张钰浩,郑光纯,高家擎,潘倩月,闫 慧

关键字 信息行为 理论使用 文献回顾

0 引言

信息行为研究可以追溯到1948年英国皇家社会科学情报学会(the Royal Society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onference),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展示了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1]。胡昌平于1988年指出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必要性[2],这是我国有关信息行为的最早论述。2006年起,我国关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信息爆炸式增长,研究重点也从传统的图书馆环境转移到网络环境。虽然信息行为领域已有一批质量较高的综述类成果,但研究主题大多针对某一种具体信息行为(如信息搜寻行为)或某一类群体信息行为,缺乏对信息行为理论使用的整体性和交叉学科视角的探究。本研究梳理2000-2020年图书情报学领域中5种核心期刊中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结构化地剖析研究设计和理论使用,以期了解信息行为研究身处何处、路向何方。

1 相关研究

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关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分为4类。一是信息行为研究成果述评,通常是选择时间点或代表性期刊作为横截面,归纳总结国内外信息行为主体、类型、环境、范围和方法等[1,3-7]。二是针对特定类别信息行为的研究述评,如信息搜寻(搜索)行为、信息分享行为、信息偶遇行为,针对这种具体行为的研究中所采纳过的方法、人群、理论等进行综述[8-19]。三是面向应用情境或者环境的信息行为成果述评。信息行为会受到应用情境或环境的影响。行为主体角度的应用情境分为个人-学习情境、个人-健康情境和组织-工作情境3类[20],影响网络用户心理的互联网应用情境角度包括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金融、网络娱乐和公共服务5类[21]。其他情境下的行为研究还有健康信息行为[18,22]和音乐信息行为[23]。针对移动互联网、虚拟社区以及社交网络环境中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也较多[24-27]。四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理论的信息行为研究成果总结,常见群体有大学生[28]、教师[29]、图书馆用户[26]、农民[30-31]、低收 入者[32]、视障人群[33]、老年人[34]、新市民[35]等。信息行为研究综述的另一个维度是从使用理论展开,通常是对某一种理论进行总结,包括社会资本理论、认知观和情感负荷理论等[17,36-37]。整体而言,这些综述类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也从不同维度揭示了研究主题、方法、内容等。虽然也有一些针对理论使用的文章,但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揭示该领域理论运用情况、研究问题、方法等与理论选取之间的联系。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厘清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信息行为研究中理论的使用情况,重点探究两个问题:一是2000-2020年图书情报学领域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哪些细分行为?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研究了哪些问题?二是2000-2020年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当中运用了哪些理论?它们分别来自哪些学科?是如何被具体运用的?

2.2 数据收集

本研究文献选择的范围限定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中的图书情报学期刊,综合考量期刊近年影响因子以及征稿方向,选取《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5种期刊。样本筛选标准如下:一是发表时间为2000-2020年,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在2000年后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除对传统图书情报机构用户信息行为的分析,逐渐出现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3]。二是关于信息行为的研究型论文,排除综述型论文、评论性论文等其他类型的文章,且论文中至少使用了一种理论。

2.3 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主要以文献材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的过程是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据此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为分析现有信息行为研究的框架和理论使用方式,探究其可能存在的联系,本研究制定了编码框架,要点包括:

(1)论文基本信息:期刊名称、文章题目、发表时间。

(2)研究设计信息:研究问题、研究对象、论文类型(有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种,划分的标准是研究是否依赖于实验、操控变量或经验证据[38])、调研对象和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3)理论使用方式:本研究考察的是理论视角对信息行为的研究如何产生实际影响,并不只是为了统计这些文章中出现过的理论的名字,按照理论出现在文章中的位置、在文章中所起作用等因素,将理论分为3类。一是理论核心。该类别考虑的是某一理论作为整篇研究的研究视角或者基础框架,确定了研究走向,是理论在新情境下适用性的探讨。这类理论在研究中作为核心部分,可能会出现在题目中,或在文章中单独列段进行阐述,在编码过程中容易识别与区分。二是理论运用。该类别考虑的是某一理论出现在“影响因素”位置上时的情况,主要考查的是对于行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类别的多样性。三是理论检验。该类别考虑的是研究结论对特定理论进行了证实或者证伪,为理论添加新的(不)适用情况;或者是行为特征呈现了某种理论特点,都属于该类别的编码范畴。

编码过程中剔除编码字段不全的文献;若多种理论以及一种理论重复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时,按照不同的位置依次编码。为确保全面性和准确性,编码执行过程分为3轮。在第一轮编码中,4名编码员各自负责一种或两种期刊,逐一浏览文章,根据上述文献选择标准筛选并编码。在第二次编码中,4名编码员相互交换所负责的期刊,重复第一次编码过程,确保没有遗漏的文章,对有争议的文章进行集中理解和讨论,最终达成统一意见。第三次编码主要是对数据整理和清洗,包含对字段多种名称、语言、学科归属等统一鉴别和处理,形成最终规范、格式化的编码表。最终本研究的样本包含212篇文章,期刊分布情况见表1。在下文分析中,首先对行为类型、研究问题类型、研究方法、理论使用相关问题做描述性统计,目的是展示信息行为研究如何带入丰富的理论视角,然后按照行为分类分析理论使用,以期发现不同行为阶段的理论视角特征。

表1 样本在5种期刊中的分布情况

3 信息行为领域研究设计分析

3.1 信息行为类型

对信息行为类型编码时,合并相似概念、相同指向、翻译不同的行为类型,如有学者会将information seeking表述为信息查询、信息查寻或信息获取,information sharing会有信息分享、信息共享的翻译,统一这些名称,最终得到11个一级类目和22个二级类目,见表2。

表2 信息行为类型统计

威尔逊认为信息行为、信息搜寻行为和信息搜索行为可以用一个三层的嵌套模型来表示,搜寻行为被视为信息行为的一个子集,关注人们用来发现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各种方法;信息搜索行为聚焦于用户与计算机信息系统间的交互,信息检索系统就是其中一个类型(信息检索行为)[39]。因此,将信息检索行为、信息搜索行为和信息搜寻行为合并在同一个一级类目下。在212篇文献中,搜寻行为研究77篇(36%),其侧重点不同:不同主题下的搜寻行为较常见,如日常生活信息[40-41]、健康信息[42-44]、学术信息[45-46];或关注行为发生过程,如探索式搜寻(搜索)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47-48];或关注对搜索结果的评价[44,49]。

分享、传播与创新行为是另一个颇受欢迎的主题,总频次达87次。虚拟社区的用户信息行为更为突出,虚拟社区是一个为网络用户提供表达需求、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发布信息、发展人际关系的平台,包括论坛、贴吧、问答社区和社交群组等。用户在浏览、搜索、获取信息以及交流互动的同时,也参与虚拟社区的讨论、回答虚拟社区的问题,贡献知识和智慧[50]。受到关注的有知识贡献[51-53]、知识分享[54-56],本研究认为知识贡献和知识分享本质上是一种引入知识管理视角的用户信息行为,故仍属于本研究的研究范畴。针对虚拟社区的特点,知识付费[57-58]、隐藏行为[59]等行为类别也有涉及。

整合上述行为类型后,提出信息行为切片模型,见图1,每张单独切片代表中心用户可能产生的行为,切片模型表示行为可能发生的过程以及关系,研究者或对某环节的行为进行单独研究,也有可能对某些环节的行为进行链条式研究。用户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如果出现为获取信息付出经济代价的情况,则归为知识付费行为。根据是否具有目的也分为两种途径,一是有目的的信息获取,如信息搜寻;二是基于机缘巧合的信息获取,如浏览(区别于搜寻过程中对搜寻结果的浏览,是一种无特定目的的浏览)或偶遇。在经过上述过程后,用户可能会对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等进行判断,从而产生采纳或规避的行为。信息行为的最后一个阶段可能体现在用户对信息的进一步处理:分享、传播、创新;交流与交互抑或隐藏。协同行为体现了社会化、群体化的倾向,是在计算机协同技术和传统个体信息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多个用户和多类行为。例如,在图1中,在用户#1切片中,中心用户代表用户#1,右侧竖排代表与用户#1可能产生行为的3类不同用户。

图1 信息行为切片模型

3.2 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类型

212篇文章包含35篇理论研究和177篇经验研究,文章中研究问题分为4类: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探究;行为结构、过程及特征的探究;行为之间如何转化;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1篇文章中可能探讨多类问题。理论研究中以模型法为主(27篇),围绕行为过程、影响因素构建模型。绝大多数经验研究(146篇)探究不同因素对用户信息行为是否有影响、是什么具体影响;排在第二位的是对行为结构、过程及特征的探究;只有1篇文章关注社交问答用户不同的健康信息行为对其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对行为类型、研究问题类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交叉分析,如图2所示,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收集方法有10种,问卷调查法占最主流地位,几乎所有行为类型的研究都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为其研究方法,实验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次之;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收集方法有一定关联,如问卷收集数据的研究多以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收集到的数据通常选择统计分析法(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扎根理论是另一种常用方法,常用于田野研究。

图2 行为类型、研究问题类型及研究方法桑吉图

研究问题的类型与研究方法的选择也有一定关联。探究影响因素类型或对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研究时采用的方法通常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半结构化访谈法与实验法为辅,这是因为问卷调查法便捷、结果容易量化,便于进行大规模样本数据分析的优点;而访谈法具备可以与研究对象深度交流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发现新的解释变量。探究行为结构、过程及特征时的研究常以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通过设置实验,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研究者可以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和记录行为过程,更为直观;实验法主要出现在搜寻行为的研究当中,关注用户的搜索策略和搜索过程,从而推进搜索系统的优化,提升用户搜索效率。

由上述分析可知,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组合式”出现,研究重点明显倾向于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然而用户和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可能是长期、持续甚至无穷尽的,这些“组合式”研究的成果对于业界和学界贡献的分量仍待考量,因此这种“套路式”研究存在的价值,以及信息行为领域学者能否打破现有束缚,寻求研究问题与方法的更优组合,仍需思考。

4 信息行为领域理论使用

4.1 频次统计

笔者统计212篇文献中理论使用情况,使用理论达127种,总频次达385次。其中,使用10次以上的理论有6种(4.7%),总频次达138次;仅出现1次的理论有74种(58.3%);其余47种理论的使用频次介于2-9次。表3展示出现2次以上的理论。使用频次排在前六名的理论以及来源学科分别为社会认知理论(39,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33,心理学)、技术接受模型(23,信息系统)、社会资本理论(16,社会学)、计划行为理论(16,心理学)、利他主义(11,心理学)。从学科归属看,除情报学外,还有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26个学科及其分支、交叉领域。来自心理学的理论有73种,分别来自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个研究分支,占比超过57%,这是因为对行为的解释、描述、预测以及影响是心理学重要的研究目的之一,将心理学等应用学科的理论前沿更多纳入信息行为的研究中,可以更深刻地解释用户行为。理论来源较多的学科还有情报学(17种)、经济学(9种)、社会学(8种)。从学科和理论数量看,信息行为领域研究呈现学科多元融合、包容性强的特征,与心理学学科交互最频繁。这种有机融合能将内涵各异的理论统一并入信息行为研究,从不同学科领域挖掘潜在因素,为行为的产生寻找新的解释变量,开拓学科视野,广泛吸收理论精华,也可以从更多方位理解用户信息行为的全貌。

表3 理论名称、学科以及频次统计

4.2 理论使用分布

统计样本中理论使用目的,发现理论使用方式最多的是理论核心,共有98种,占整体理论使用的比例超过77%,理论运用与理论检验分别为46种和15种,占比约36%和12%。

在理论核心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位理论是社会认知理论(20)、社会资本理论(14)以及技术接受模型(14)。社会认知理论是1990年代末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学习理论是19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创始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在文献中主要体现为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能力的主观评价。评价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在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中,很多都将自我效能作为影响行为意愿的前因变量,自我效能高的用户往往对自身能力比较自信,感知行为难度相对越低,执行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56,60-62]。除了自我效能以外,结果期望也属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范畴。

最早系统研究社会资本的学者是布迪厄(Bourdieu),他借鉴经济学中“资本”概念,提出社会资本[63],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研究角度有差异,故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都有所不同。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研究者采纳较多的分类是纳哈皮特(Nahapiet)和戈沙尔(Ghoshal)提出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结构性维度、联系性维度和认知性维度3个方面[64],社会资本关于社会交往的塑造、身份的认同、信任的建立以及对于价值观的共识,为虚拟知识社区中知识付费、知识贡献、知识创新等[53,65-66]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来自信息系统领域,是戴维斯(Davis)于1989年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接受信息系统的问题而提出的。根据TAM理论,使用意向是决定使用者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通过影响意向来影响使用者行为。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感知有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信息系统对他工作效率提高的程度;感知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掌握一个信息系统的程度[67]。它虽然最初是针对信息系统的接受行为,但在信息行为研究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也经常作为用户发生信息行为的机会要素进行测量,如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化搜寻行为的优化研究[62]。

在理论运用部分,使用频率排在前4位的理论分别是社会交换理论(20)、社会认知理论(18)、利他主义(11)以及技术接受模型(9),社会认知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不再赘述。社会交换理论最早由霍曼斯(Homans)提出,把人的行为看成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社会交往过程是一个交换过程,是一个衡量报酬与代价的过程,人际信任以及互惠规范是目前研究中可以比较成熟去测量的维度。徐美凤等[68]在研究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时,测量互惠规范与成员间的信任对在学术社区发帖和回帖的影响。人际信任以及互惠规范与社会交互行为、知识共享以及知识贡献等行为之间存在正向显著联系。利他主义是指行为个体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取得满足,在研究知识共享、贡献[69-71]行为时,利他主义作为动机是影响行为是否发生的重要的前因变量。

理论检验部分共出现15种理论,其中最小努力原则出现5次,小世界效应出现4次。值得注意是,胡雅萍等[72]在研究竞争情报工作者的信息行为时,认为其行为不符合最小努力原则,因为竞争情报工作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往往充满“噪音”,因而,信息的选择标准往往不是最容易获取的,而是经过思考选择最正确的。

综上所述,变化的环境下理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和修正,理论的使用频率向少数种类倾斜,但是也有更多的理论类型被纳入信息行为的研究中,实现理论创新。

4.3 行为子类与理论使用的交叉分析

按照上述信息行为切片模型,用户与信息产生交互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其中信息处理又可以按阶段划分为信息是否被采纳以及后续的分享、传播、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处理方式。对这3个过程分别进行理论使用的统计,按照行为类型对部分理论进行展示。首先对在所有行为类别中出现频率都较高的理论进行分析(图3中灰色部分),然后对3个行为模块下特点鲜明的理论分别进行叙述。

图3 理论使用频次统计

3个行为过程中出现频率都较高的理论是社会认知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这两个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方式在前文中已有解释,可以发现自我效能感、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信息行为全过程的重要因素,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信息获取阶段和信息分享、传播、交流阶段中经常使用的其他理论是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这两个理论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研究人与人关系的经典理论。无论用户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还是发出者,与其他用户的交互都是重要的讨论话题,而信息采纳与规避更多是用户的个人决定,因此目前的研究少有借鉴这类侧重群体研究的理论。当然,作为社会成员,个体的信息采纳与规避行为同样可能受到群体的影响,已有研究借鉴社会网络理论探究了在线评论对信息采纳的影响[73],未来仍需更多以群体为背景的对个体信息行为的研究。

信息获取阶段的理论使用基本分布在理论的核心部分,旨在突出某一种理论对行为的作用,而非影响因素多元化的挖掘。从理论的选取来讲,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更加关注用户自身一贯特有的风格,如通过对用户的人格特质、认知风格进行测量,以判断用户的个人因素对信息获取行为的影响。信息觅食理论和意义构建理论的提出根植于搜寻行为,虽然已有研究更多地都是在不同情境下验证该理论,也有学者尝试拓展理论的适用边界,代表研究包括以意义建构理论作为逻辑起点和指导框架来进行信息偶遇的研究[74]。

信息采纳与规避是信息行为链条上重要的一环,纵然有时与后续利用、结果选择的范畴难以划清边界,但是作为独立的研究分支,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更突出结果和效用。信息采纳模型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思想,该模型融合技术接受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将信息采纳过程看作是信息影响人们决策的过程,信息质量为信息采纳过程中的中心路径,信息源为边缘路径。

信息分享、传播、交流阶段的理论使用位置明显偏向于理论运用的部分,以凸显对影响因素种类“广度”的探究。与前两个阶段相比,用户对信息进行分享、传播、交流是一个最终面向用户输出信息的过程,该过程中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同时考虑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声誉、利他主义和隐私计算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用户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或者知识分享给他人。除此之外,信息的交流与交换往往在某一群体形成的社会网络中进行,社会网络理论中所包含的弱关系理论和结构洞理论体现出个体的决策和行为受到社会网络中同伴的影响,以此揭示信息分享、传播、交流时行为的特征。

5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收集2000-2020年间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具有代表性期刊中有关信息行为的文献数据,识别出获取行为,搜寻行为,分享、传播与创新等11种用户信息行为子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行为切片模型。信息获取最受学者关注,但随着知识社区、内容社区等虚拟社区兴起,对分享、传播与创新的研究开始崭露头角,这些行为的表征不仅得到学界注意,其作用机理也逐渐被重视、发掘。从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看,更多研究关注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行为的发生,问卷调查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实验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次之。在所包含的212篇研究样本中,理论使用数量达127种,其中源于心理学的社会认知理论使用的次数最多,源于心理学的理论类别占比也最多,超过理论总数57%。按照理论核心、理论运用和理论检验3个层级对文献中的理论使用进行划分和分析发现,理论核心部分出现的数量最多,整体来说信息行为领域理论使用呈现了一定的聚集性和多样性,学科多元融合的特点较为突出,尤其是与心理学的交互。已有信息行为子类研究与理论的选择、理论使用的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信息获取阶段和信息分享、传播、交流阶段在理论选择与理论使用中呈现有明显差异的偏好。

图书情报学领域中信息行为的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一定的积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用户环境变化,用户群体逐渐细分,用户行为愈发呈现多样化,这将进一步拓宽信息行为的研究范畴。但是,从研究设计看,研究问题类型集中,研究方法较单一,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多元化,打破惯性思维和研究定势,寻求更加契合特定行为的方法工具。对理论的采纳也是如此,尽管212篇研究中理论使用数量多达127种,但有的研究者“拿来就用”,对理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测度并没有仔细研读,只是重复证明他人的研究成果,导致图书情报学领域信息行为研究缺乏明显的理论贡献,很少发现对已有理论的完善取得突破性进展抑或形成全新的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重复出现均超过20次,以其较强的解释力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为阶段,未来的研究中仍然可能大量出现,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运用新的理论以增加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活力,促进理论持续发展与创新。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的期刊数量与语种有限。本研究是对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信息行为研究理论使用的初探,后续希望可以拓展理论使用研究样本的范围。

猜你喜欢
理论用户信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