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流动、汇聚众声
——2021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2023-03-13 00:12贾颖妮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1期
关键词:流俗马华华文

贾颖妮

2021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丰硕,在理论探索、文学传播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皆有进展。不少原本不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加入研究队伍,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总结本年度研究成果:理论探索与批评话语研究;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研究;文学史、文学现象、文学社团研究;作家作品研究。

一、理论探索与批评话语研究

如何命名大陆以外以汉字书写的文学,学界有多种界定,朱双一教授认为 “世界华文文学” 的名称更为合理。他认为 “世界” 可以理解为动词, “世界华文文学” 指能够跨越固有境域,与世界各地进行交流会通并相互影响的文学;中国特有的 “书同文” 对形成民族共同体发挥了关键作用,采用 “世界华文文学” 的名称正是基于这一功能,同时也是对作家坚持华文创作的鼓励。①

陈铎的论文《新文科视野下世界华文文学的 “中国性” 问题》探讨 “新文科” 建设背景下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如何坚守中国立场、构建中国话语的问题,包括应对 “华语语系文学” 的理论挑战,对抗台湾学界的离心话语,辨析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 “兼容” 的可能性和限度。②此文与前面朱双一教授的论文对照阅读,对思考世界华文文学的命名与学科定位,颇有启发。

颜敏的论文《 “离散” 在华文(人)文学研究中的旅行》分析了 “离散” 理论在旅行过程中,其内涵与实践价值如何不断被改写,如何凸显研究的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论文指出,离散理论的广泛运用带动了华文世界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但这种运用往往是适应与跟风,尚未催生出新的研究范式,有待研究者强化批评意识。③

学界越来越关注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性问题,试图将华文文学的几大板块关联起来考察。张重岗提出:华人诗学是在与西方现代性相遇相抗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中西对话诗学、华族离散诗学、第三世界诗学等三种路向,分别从文学的开放视野、文化记忆、政治内涵等角度为华人文学的整体性研究注入理论动力。④

戏剧理论研究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短板,陈涛的论文《跨文化传播中的 “新剧” 论争》是难得的研究成果。其论文通过爬梳史料,发现1919年前后新马有关 “新剧” 的论争体现出对 “现代性” 的追求,可视为现代戏剧理论的发端,而且新马早期戏剧理论具有强烈的跨文化特征——容纳西方、中国、新马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和对话。⑤

认同问题是马华文学批评难以绕开的议题。李松、陈国伟将马华文学的 “认同研究” 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国家认同” 的转向;第二阶段是 “文化认同” 的分裂,第三阶段是关于 “文化认同” 本土特质的研究;⑥论文通过梳理马华文学 “认同研究” 的学术史,探讨大马华人文化认同困局的缘由与未来突破的可能性,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唯州从界定德勒兹和迦塔利 “少数文学” 概念入手,认为马华文学符合 “少数文学” 的特质,探讨作为 “少数文学” 的马华文学未来如何自洽与发展,提出除了对内寻求对话和积极抗争,还可借助使用多种方言写作的言语炼金术,发出马华文学的独特声音。⑦

数字人文给文学研究注入新的研究范式,李翔借助文献可视化工具VOSviewer,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泰国华文文学研究进行分析,展现了泰国华文文学研究的演变进程和知识框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⑧

张松建、金进是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耕耘有成的70后学者,本年度有几篇论文专门论述他们的学术建树,隐然可见学术中坚力量的代际传承与更替。白杨的论文介绍了张松建的研究成果与学术风格,认为张松建的研究史料扎实、理论视野开阔,擅长在文化的跨时空流动中探讨华文文学呈现的 “文心” 之异同,并能将文本中历史的丰富性开掘出来,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⑨马正锋的论文从 “现代诗学” 和 “抒情传统” 入手,阐述张松建的《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两本专著对诗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认为张松建利用文献史料而推陈出新的方法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⑩苏文健对张松建的访谈从张松建独特的求学经历、研究理路、问题意识和文化关怀着眼,就当下学界关注的中国现代诗学、抒情传统、华语语系、语文学研究等话题展开探讨。⑪张松建在访谈中提到自己的研究注重文本、史料与理论的融合;将来的学术突破点在于打通新马、港台和中国大陆文学,寻找能把众多文本贯穿起来的主线,使研究具有历史深度和理论厚度。这些观点与白杨、马正锋的论文刚好相互印证。

刘俊教授在为金进专著《冷战与华语语系文学研究》撰写的书评文稿中,肯定了该书在 “冷战” 与 “华语语系文学” 为纲目的网结下,将港台、新马与传统中国的互动关联加以全新梳理与建构的成就,认为金进的研究建基于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具有 “冷战” 视野,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 “华语语系文学” 理论的运用具有批判意识,可资华文文学研究者借鉴。⑫

张松建、金进两位学者皆有大陆教育背景,又都具备新马学习、工作经历,在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东南亚华文文学生态,同时保持对理论与资料的批判态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反映新一代学者在知识结构、理念方法上的更新。

本年度的理论探索涉及学科命名和定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并评介了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论著,从多方面丰富了学科理论建设。

二、文学生产、文学传播研究

报刊杂志在东南亚文学场域占据重要地位,本年度有4篇论文就此展开探讨。岳寒飞、朱文斌以《蕉风》杂志的文学翻译为中心,探讨该杂志对马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早期《蕉风》主要翻译巫文作品,但也有专版译介现代主义作家作品;陈瑞献担任主编期间,大量翻译现代主义作家作品,引领现代主义风潮;后陈瑞献时期继续推进现代主义文学并开始反思其不足;21世纪复刊后其翻译视野更加开阔,有意与世界文坛接轨。⑬

马华本土学者林春美以张寒与梁园为例,探讨1960年代以《蕉风》为大本营的 “现代派” 究竟是何面貌。林春美认为,张寒与梁园尽管都被归为 “现代派” ,但张寒醉心书写情欲暗流,挖掘人类无意识精神领域,梁园热衷于书写马来族群。由此可见,1960年代各有怀抱的作者同被归类为 “现代派” ,是因为他们都有意与强调政治功利性的现实主义传统相割裂,带有明显的政治伦理色彩。⑭

马华本土学者曾维龙以1970年代《南洋商报》副刊为讨论对象,探讨这一时期马华文学与文化场域的特质——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兼容、文学性书写与日常性书写交织,认为是报章的商业化存在与传承华人文化的使命造就了这种驳杂的文学生态。⑮王艳芳分析了香港文学杂志《华侨文艺》在冷战时代的文化场域中扮演的角色:推动华文文艺的创作与传播,构建海外华文文艺的图景;沟通联结港台、东南亚、欧美等地作家,使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得以广泛传播。⑯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海外传播仍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本年度有多篇论文加以探讨。麦春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传统思想与泰国当代华文文学》以泰华作家司马攻、岭南人、曾心为中心,考察中华传统儒释道思想对泰华作家现实人生和文学创作的影响。⑰曾思境的硕士学位论文《 “二战” 后菲马新华文文学中的闽南民俗文化书写》探讨闽南民俗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多种传播方式,分析菲马新华文文学在闽南民俗文化书写上所表现出来的杂糅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此类书写在文学与文化层面上的双重意义。⑱陈琼莲的论文《近代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以邱炜萲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他流寓东南亚期间如何推进闽文化的在地传播及其历史价值。论文提出,邱炜萲的贡献有二:一是从历时性角度对闽文化进行理性传播;二是从共时性角度对 “侯官新学” 的推重传布。⑲

青年学者马峰与王润华的访谈,介绍了王润华的鲁迅研究成果。借助王润华的口述史,可以重返历史现场,感受鲁迅在1950-1960年代被东南亚年轻人视为导师的风潮,以及鲁迅如何成为现代中国的旗帜,实现跨民族、跨文化传播。访谈还介绍了王润华开拓 “东南亚鲁迅学” 的思路,即以区域研究的方法,从在地东南亚的视角、从后殖民社会的视角解读鲁迅。⑳

俞巧珍以许杰、洪灵菲、郁达夫的南洋行迹为中心,探讨左翼文艺思潮如何经由左翼文人的人生行迹而散播到南洋,从而影响当地文坛生态。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左翼作家发挥了 “文化桥梁” 作用,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在东南亚的交流转化,展现了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对话的生机活力。㉑

金传胜的论文《郁达夫南洋时期的三次演讲》通过查阅新加坡的报刊资料,发现了《郁达夫全集》《全集补》中没有收入的4篇演讲词,认为这些史料是郁达夫在南洋时期进行抗战宣传与民众教育的历史见证,理应收入修订版《郁达夫全集》。㉒

李云飞的论文《金庸武侠小说在新加坡的传播与接受》介绍了金庸武侠小说在新加坡的多种传播方式以及迅速被接受的原因:一是因为武侠小说本身有庞大的受众群;二是作品本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三是得益于当时蓬勃发展的报业,金庸武侠小说在报刊专栏走红;四是因为金庸作品蕴含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当地华人建构文化认同。㉓

《红楼梦》在马来西亚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谢依伦、孙彦庄介绍了马来西亚政治人物陈广才对红学研究的推广,如促成《红楼梦》翻译成马来文,建立本土研究团队,筹办《红楼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倡建马来西亚《红楼梦》资料中心和《红楼梦》研究中心,无偿捐献大量《红楼梦》文献等,成为学界佳话。㉔马峰介绍了马来亚大学的红学推广、本土学者的红学研究以及本土作家对《红楼梦》的文化嫁接,如孙彦庄的红学随笔《红楼梦情结》和李忆莙的长篇小说《遗梦之北》都与《红楼梦》有诸多关联。㉕

三、文学史、文学现象、文学社团研究

杨剑龙教授观察到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已进入新境界,有必要编撰 21 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与此同时,相关的学术著作不断面世,为编撰文学史奠定了学术基础。杨教授提出,客观上编撰21 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需要国内外作家学者通力合作,编写体例除了吸收以往经验,还应重点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社团群体、报刊杂志、网站、批评与交流。㉖

孔苏颜、刘小新的论文《旅台马华作家群与重写台湾文学史问题研究》,认为旅台马华作家群已深度介入台湾文学场域,台湾文学史如何处理这一群体,目前学界至少有四种不同视角,这反映出 “旅台马华文学” 与台湾文学之间的复杂纠葛。论文提出, “台湾文学复系统” 理论有效挑战了 “中心—边缘” 观念,为重写台湾文学史打开了新思路。㉗

胡贤林将东南亚华文文学对弱势族群的形象建构总结为三个向度:失魂落魄的他者、异国情调的幻象、美美与共的友伴。他认为这些形象建构受制于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和华文作家的族群观念。㉘

潘颂汉以李永平、张贵兴的文学创作为中心,探讨留台马华作家异族叙事的嬗变:由初期书写种族对立和创伤记忆转向书写种族和谐与乡土温情。这种嬗变,源于大马国内种族关系的良性发展,也是跨域流动的作家寻找精神归宿的结果。㉙

认同问题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关注重点。胡星灿的论文《鲁迅诗学研究路径考察》总结了新马鲁迅诗学研究路径的阶段性变化及其与华人身份意识的 “互释” 关系:初期研究突出鲁迅诗学的 “中国性” ,对应华人的 “中国认同” ;中期研究突出鲁迅诗学的 “左翼性” ,对应华人的 “族裔认同” ;新近研究关注 “文学鲁迅” ,对应华人的 “国族认同” 。论文提出,新马华人身份意识发生变化,研究路径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研究路径的变化亦可透视华人身份意识的变迁。㉚

古大勇、朱丹丹的论文《略论菲律宾华文文学的 “中国性” 》以《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菲律宾卷》为中心,分三个层次探讨文本中显现的中国性:表现故乡风物的乡土中国;表现崇祖追根、自强不息精神的文化中国;表现古典美学与佛禅意境的美学中国。㉛

李树枝是马华本土学者,熟谙 “五一三事件” 给大马华人带来的族群创伤。他以吕育陶、傅承得、叶贝思为个案,探讨他们如何以女性作为叙事中介、以女性身体作为创伤肉身,进行 “五一三事件” 的文学叙事。文章认为此类文学叙事不仅指涉华人作家和华人族群,更是马来西亚整体国族的隐喻,堪为马华(伤痕)文学叙事的成功范例。㉜杨森的论文《殖民与种族创伤:新马华文文学中的灾难书写》同样关注新马华人的创伤书写,认为新马华人经历了英殖民和日殖民的暴虐,马来西亚建国后又历经 “五一三” 种族冲突和此后本土政权的打压,新马华文文学以见证文学的方式书写了华人的历史创伤,并以此作为对国家强权的抵抗。㉝

李春香的论文《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菲律宾华文文学》分析了菲华文学与海上丝路的关系,认为海上丝路为菲华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人员、物质保障和一定的文学基础;同时海上丝路也影响了菲华文学的内部因素,使其染上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㉞李春香的另一篇论文《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海洋意识》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是有明显的海洋文学特质,作家常书写苦海、情海、奋斗之海和希望之海,可归入 “海缘文学” ;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南亚海缘文学作品展现的是重情轻利、看中集体主义精神、追求沉郁顿挫和清新自然之美的气质。㉟

易淑琼的论文《 “婆罗洲” 形象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建构》梳理了中国大陆公共收藏体系中的 “婆罗洲” 主题中文文献,以此为依据探讨大陆的 “婆罗洲” 知识谱系:以婆罗洲在地知识生产为主,西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为辅。认为中国大陆接受的 “婆罗洲” 形象带有异国情调和猎奇色彩,但态度是亲善的。㊱

文学社团在推进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一直受到学者重视。魏明枢的论文《凤凰涅槃:印华作协的成立》介绍了印华作协成立的时代背景、推动力量、成立的初衷与担忧,认为印华作协的成立标志着濒临灭绝的印华文坛和印华文学进入新征程。㊲王珂、曾心的访谈文稿介绍了泰华小诗磨坊的缘起、发展、成就及困境,㊳可谓小诗磨坊的里程碑式记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撑。

四、作家作品研究

本年度的作家作品研究依然占据较大比重。其中,马华文学研究成果最为丰硕,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亦有所涉及。在马华作家中,黎紫书最为抢眼,共有相关论文11篇,这跟她本年度在大陆出版新作《流俗地》密切相关。此外,黄锦树、李永平也是重点研究对象。整体来说,作家作品研究多聚焦知名作家,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待拓展。

本年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2期推出了 “黎紫书专辑” ,除了 “主持人语” ,还刊发了6位学者的论文,其中5篇探讨其新作《流俗地》,1篇探讨小说《推开阁楼之窗》。

徐德明分析了《流俗地》中以银霞为代表的市井女人身处黑暗却勉励走向光明的韧劲,探讨南洋华裔女性的生活智慧,认为该小说具有独特的市井小说价值。㊴翟业军从 “盲女” 和 “事件流” 的角度探讨《流俗地》的特质,认为 “盲女” 能以综合性知觉去收纳可见与不可见的人事,敞开对世界的感知;银霞的身体遍布着时间留下的印记,又以通感的方式铺陈开来,形成 “事件流” ;写出银霞身体里的 “事件流” ,就是写出一片去政治、去隐喻的 “流俗地” 。㊵韩宇瑄分析了《流俗地》的叙事品格,认为小说以偶然性叙事书写庸常生活中的 “偶然” ;以触发式叙事书写 “流俗” 生活中人与人关联的随机性;以放射状叙事书写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全景图,使作品呈现 “小说民族志” 气象。㊶陈力君紧扣银霞来谈《流俗地》中呈现的人世间,认为残障的银霞所感所知皆不同于常人,反而能冲破各种习见,让鲜活的生活情态以及底层民众的蓬勃生命力一一呈现,进而构成丰饶而不幸的人世间。㊷戴瑶琴分析《流俗地》 “在地” 书写的方法,认为小说以生活圈层、性别圈层、文化圈层构筑 “在地” 维度,讲述中国文化 “落地” 后在多元文化并存的马来西亚如何实现微观层面的沟通。㊸黄敏分析了《推开阁楼之窗》的叙事策略:叙事人称交错和叙事视角频繁转换更好地揭示了人物的复杂性; “阁楼” “鹦鹉” “画眉” 意象发挥叙事杠杆和叙事动力的作用,凸显女性的生存困境;采用情爱加革命的叙事模式,凸显时代背景,并呈现情爱与革命同样具有血腥与暴力。㊹

除此专辑外,本年度其他研究黎紫书的成果也大多围绕《流俗地》展开探讨。龙扬志对黎紫书的访谈就写作的动力和挑战、《流俗地》如何处理历史、小说的写作技巧和风格等展开交流。黎紫书表示,《流俗地》不是在写马华历史,而是把一种不明显的 “历史意识” 融入小说中,与流动的时光融为一体。㊺林培源认为《流俗地》在视角选择、时间设置和空间铺排上独具匠心,写出了马华社会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和人事浮沉,使小说在日常性与文学性、本土性和世界性之间取得较好平衡,呈现出 “新南方写作” 的新气象。㊻刘诗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流俗地》在人物塑造、艺术技巧上的独特之处。认为小说没有站在价值判断的制高点上塑造人物,而是让超然或沦落的人们共同构成锡都世界;在内容上书写小人物的俗世悲欢;在形式上吸收了电影、歌曲等通俗视听艺术,让 “流俗” 真正落到实处。㊼王艳芳认为《流俗地》在 “地方” 书写上有所突破:小说展现了马来西亚华人与其他族群的日常生活杂居图,历史的风云变幻融化在普通民众的俗世生活中,沉淀为民众的集体记忆,并参与构建在地文化生态,可谓是 “南洋浮世绘” 。㊽丁菡认为黎紫书的短篇小说卸去了 “历史包袱” ,致力书写日常问题与个体感受,呈现马来西亚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和华人的生存境遇。论文分析了这种独特书写的原因,探讨其对华文文学发展的启示。㊾

黄锦树也是颇受关注的作家,本年度共有4篇相关论文,大多从离散、中国性等角度展开探讨。程庆文的硕士学位论文探究黄锦树小说书写离散的深层原因、离散书写所表达的主题内涵、离散书写的叙述特点以及价值和局限。耿洁的硕士学位论文分析了黄锦树的小说艺术,包括多元的人性美感、 “金杯藤” 式的叙事策略、多种艺术技巧的融合等,认为黄锦树小说在建构马华文学主体性和现代性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㊿李鲤认为,黄锦树小说集《雨》多次书写 “父” 的失踪来彰显传统文化的断裂,破解 “原乡迷思” ;书写 “鱼形舟” 的残破来拆解 “中国性” 的虚幻;书写 “橡胶树” 的伤痕来展现华人扎根马来西亚的艰辛。陈含冰论述了黄锦树《迟到的青年》的寓言式书写,通过分析 “青年” “驼背小人” “皮箱” “祖” 的寓意,探讨小说的 “离散” 意识。

岳寒飞紧扣离散与寻根探讨李永平离散书写的嬗变过程:以《婆罗洲之子》《拉子妇》为代表的早期创作,书写离散身世与失根之痛;以《吉陵春秋》为代表的中期创作,在文化寻根与原乡想象中寻找身份认同;以 “月河三部曲” 为代表的晚期创作,寻求灵根自植与离散者的自我救赎。李怡涵通过分析《吉陵春秋》中的边缘人物形象、文化习俗、地理空间书写,探讨李永平作品充满漂泊和矛盾的流散特点,认为中国文化和婆罗洲记忆都承载着作者对原乡的追寻。

潘颂汉的论文《论张贵兴小说〈顽皮家族〉的流动与交融》通过分析夔顽龙一家的海外迁徙,探讨华人身份在流动过程的变动与更新,揭示华人的农耕文明在与海洋文明的对撞交融中造就了华人文化身份的复合形态。

朱崇科将李天葆的南洋叙事的独特之处归结为 “妇/人性” ,分三个层面探讨:主题方面书写妇女、遗情等琐屑人生;叙事策略方面采用拼贴与怀旧;身份认同方面通过广东客家身份的介入和男同性恋书写的开拓,暗示内外身份的游移。

方路擅长诗歌、散文、小说多种文体创作,本年度有2篇论文分析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探索与成就。曾维龙从作家论的角度,探讨方路的生命历程与创作历程的密切关系:方路历经 “家乡—留台—归乡” 三个阶段,对应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新现实主义的创作轨迹;从诗歌、散文到小说创作,不同文体是作家处理个人生命史不可或缺的形式。王義雯具体分析方路奈米小说集《我是佛》《忧伤牛》中的 “接小说” 形式特点:内容连贯但篇名有别;篇名相似但内容有别;篇名不同但内容以日期连接。认为方路的创新强化了 “微型” 的特点,更加符合奈米小说这一文体的特质。

董畅、苏瑞隆分析了邱菽园诗集《啸虹生诗钞》中的风月诗,认为这些诗作记录了邱菽园宴饮酬唱的生活情境,描写了南洋风俗图景,融入了诗人私人化的情感体验,抒发了对边缘化女性的 “同病相怜” 之情。这类风月诗为南洋流寓文人搭建了风雅斯文的人文环境,创造了独特的精神归属感。

新华文学方面,主要论及王啸平、林宝音、蓉子、尤今等作家。张松建以新加坡归侨作家王啸平为个案,探讨冷战与文学之间的复杂纠葛。在回归中国之前,王啸平心向祖国,毫无在出生地马来亚落地生根的念头。在全球冷战以及后革命时代的中国,历经沧桑的王啸平仍然坚持左翼理想,无怨无悔。王啸平的心灵史和创作路为理解亚洲冷战与海外华语文学提供了独到的视角。

赵志刚、王珍珍分析了林宝音代表作《女仆》和《泪痣悲情》中以拟神话的形式创设的 “经血” “泪痣” 意象,认为这两个意向可追溯至女性禁忌的文化根源,解构了父权神话;两则拟神话生发于新加坡多元文化语境,是东西方文化合力作用的结果。

易淑琼以潮籍作家蓉子的中国在地书写为例,探讨新加坡华人作家的中国叙事。文章认为,蓉子书写潮州 “祖乡” 与上海 “我城” 均基于中华亲情,书写在华新加坡人的乡愁与 “中国梦” 则基于中国经验;这类书写采用文化平视视角,客观公正地呈现崛起的中国形象,对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不无启迪。

寇婷婷分析了尤今小说的艺术特色:贴近现实生活,反应社会问题;情节波澜起伏、出人意料;人物个性鲜明,常出现 “我” 的形象;杂糅了散文特色。

泰华文学方面,曾心和 “小诗磨坊” 是研究重点。刘静、严晓艾、鲜力黎分析了曾心创作中浓厚的 “中国情结” ,认为他实现了中泰两种文化身份的 “和谐共生” ;他的创作融合了老庄哲学和泰国佛教文化,孕育出独特的善与爱,表现出温婉中庸的艺术魅力。陆卓宁分析了2020 年泰华《小诗磨坊》第14辑中的 “疫情叙事” ,认为这类诗作或是挂念疫情下的祖籍国,或是关怀民生疾苦,或是书写疫情中的人性大美,表现了海外华人与祖国同胞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思想,表现出大情怀。

菲华文学方面,论述对象是吴新钿、云鹤等知名作家。朱云霞从语言、视域和文化情怀三方面论述菲华作家吴新钿的文学创作:坚持汉语写作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担当;以 “中国” 和 “菲律宾” 为表现空间,表现了从迁移到落地生根的移民视阈;文化情怀上有浓烈的中国情结,但更多表现菲律宾现实生活。认为从吴新钿的创作可以管窥菲华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样貌。钟希明从离散写作与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解读菲华作家云鹤的创作。论文指出,云鹤身份认同与创作的根源既来自天赋菲律宾华人身份,也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刻影响;他不断书写流散者的 “文化乡愁” 与 “认同焦虑” ,是对菲律宾现实政治压力的自主反应;其国族身份认同意识通过 “地理中国” “符号中国” “语言中国” 等文化符号得以呈现。

印尼华文文学方面,黄东平仍然受到学界关注。罗甜甜、易永谊分析了黄东平小说《七洲洋外》对南洋梦的多重书写,认为小说通过书写三位典型人物南洋梦的破灭,还原了离散华人在南洋谋生的艰难处境;黄东平小说的意义在于他以现实主义笔法,记录了华侨的抗争史和创业史,为了解南洋华人社会提供了新的途径。此外,马峰结合董桥的印尼归侨身份分析其创作中南洋怀旧叙事的四种类型,丰富了对董桥的研究。

五、结语

总体而言,2021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丰硕,在理论探索、文学传播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皆有进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品的跨域出版和学者的跨域互动推动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马华作家黎紫书的新作《流俗地》本年度在大陆出版,引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潮,相关论文多达10余篇,不少原本不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也加入研究队伍,称之为 “黎紫书现象” 亦不为过。东南亚学界与大陆学界的互动交流、东南亚与中国学生的彼此跨域求学,都有力推动了研究的良性发展。林春美、曾维龙、李树枝、谢依伦、孙彦庄、张松建、李云飞、陈国伟、陈含冰、王義雯、董畅、苏瑞隆、严晓艾等东南亚学者或留华学生,本年度都有论文发表在大陆期刊上,他们的本土知识和学术视野丰富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向度;中国学生得益于留学马来西亚的经历,开始进入马华文学研究领域。可以预见,随着跨域互动增多,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能逐步克服 “不在现场” 的短板,不断深耕。

注释:

① 朱双一:《 “世界华文文学” 定义再辨析》,《华文文学》2021年第1期。

② 陈铎:《新文科视野下世界华文文学的 “中国性” 问题》,《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

③ 颜敏:《 “离散” 在华文(人)文学研究中的旅行》,《华文文学》2021年第1期。

④ 张重岗:《海外华人诗学的诸种面向》,《中国文化研究》2021 年第4期。

⑤ 陈涛:《跨文化传播中的 “新剧” 论争:新马现代戏剧理论之发端》,《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⑥ 李松、陈国伟:《文化认同的困境与突围:马华文学批评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华夏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

⑦ 王唯州:《言语炼金术:作为少数文学的马华文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⑧ 李翔:《基于 VOSviewer 的泰国华文文学研究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24期。

⑨ 白杨:《 “唤醒” 文本中的历史:张松建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1期。

⑩ 马正锋:《视野、理论与史料——张松建中国现代诗学研究评议》,《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1期。

⑪ 苏文健、张松建:《文心的追寻:访谈南洋理工大学张松建教授》,《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1期。

⑫ 刘俊:《冷战与世界华文文学——评金进的〈冷战与华语语系文学研究〉》,《名作欣赏》2021年第10期。

⑬ 岳寒飞、朱文斌:《〈蕉风〉与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以文学翻译为中心》,《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2期。

⑭ 林春美: 《张寒与梁园:1960 年代〈蕉风〉 “现代派” 的两个面向》,《华文文学》2021年第1期。

⑮ 曾维龙:《文学场域的严肃与通俗——论马来西亚 20 世纪 70 年代〈南洋商报〉副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1期。

⑯ 王艳芳:《1960 年代香港 “文学场” 中的 “华文文艺” 想象与建构——以〈华侨文艺〉为中心》,《华文文学》2021年第5期。

⑰ 麦春梅: 《中国传统思想与泰国当代华文文学》,武汉大学202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⑱ 曾思境: 《 “二战” 后菲马新华文文学中的闽南民俗文化书写》,闽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⑲ 陈琼莲:《近代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以 “文化推手” 邱炜萲为例》,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⑳ 马峰、王润华:《 “鲁迅在东南亚” 的社会影响与历史重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

㉑ 俞巧珍:《中国左翼文艺思潮的海外传播与南洋华文文学——以许杰、洪灵菲、郁达夫的南洋行迹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1年第1期。

㉒ 金传胜:《郁达夫南洋时期的三次演讲》,《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1期。

㉓ 李云飞:《金庸武侠小说在新加坡的传播与接受》,《华文文学》2021年第5期。

㉔ 谢依伦、孙彦庄: 《红尘有梦:马来西亚红学研究的引路人陈广才》,《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5期。

㉕ 马峰:《新世纪以来马来西亚红学研究及其文化嫁接》,《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2期。

㉖ 杨剑龙:《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编撰的思路与构想》,《华文文学》2021年第2期。

㉗ 孔苏颜、刘小新:《旅台马华作家群与重写台湾文学史问题研究》,《华文文学》2021年第4期。

㉘ 胡贤林:《论东南亚华文文学对弱势族群的形象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2期。

㉙ 潘颂汉:《论留台马华作家异族叙事的嬗变——以李永平、张贵兴为中心》,《名作欣赏》2021年第9期。

㉚ 胡星灿:《鲁迅诗学研究路径考察——以 20 世纪新马华人身份意识为中心》,《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3期。

㉛ 古大勇、朱丹丹:《略论菲律宾华文文学的 “中国性” ——以〈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菲律宾卷〉为中心》,《莆田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㉜ 李树枝:《女声/身、创伤、种族政治: “五一三事件” 的文学叙事及其指涉意涵》,《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㉝ 杨森:《殖民与种族创伤:新马华文文学中的灾难书写》,《华文文学》2021年第2期。

㉞ 李春香:《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菲律宾华文文学》,《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㉟ 李春香:《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海洋意识》,《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年第1期。

㊱ 易淑琼:《 “婆罗洲” 形象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建构——以中国大陆公共收藏体系中的 “婆罗洲” 主题中文文献为依据》,《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㊲ 魏明枢:《凤凰涅槃:印华作协的成立》,《嘉应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㊳ 王珂、曾心: 《建设一个享誉世界的小诗社——泰华小诗磨坊成立十五年访问召集人曾心》,《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3期。

㊴ 徐德明:《走出黑暗求光明——〈流俗地〉银霞和市井女人们》,《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

㊵ 翟业军:《锡都就是锡都,马华就是马华——论黎紫书〈流俗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

㊶ 韩宇瑄:《细腻中见大气象——论黎紫书〈流俗地〉的叙事品格》,《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

㊷ 陈力君:《灵光,在暗黑处——从〈流俗地〉中的古银霞谈起》,《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

㊸ 戴瑶琴:《〈流俗地〉 “在地” 书写的方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

㊹ 黄敏:《黎紫书〈推开阁楼之窗〉的叙事策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

㊺ 黎紫书、龙扬志:《从观念拯救时光——关于〈流俗地〉的对话》,《山花》2021年第12期。

㊻ 林培源:《 “新南方写作” 的经典如何可能——关于黎紫书〈流俗地〉》,《南方文坛》2021年第6期。

㊼ 刘诗宇:《不见色,无字书——评黎紫书〈流俗地〉》,《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6期。

㊽ 王艳芳:《南洋浮世绘:论黎紫书〈流俗地〉的 “地方” 书写》,《华文文学》2021年第3期。

㊾ 丁菡:《黎紫书短篇小说中的日常书写》,《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㊿ 耿洁:《黄锦树小说艺术论》,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流俗马华华文
略论汉语流俗词源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黄永厚不从流俗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媚 己
文学作品中英国19世纪的社会流俗
防不胜防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