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密度对侧柏苗木质量的影响

2023-03-13 16:02刘丽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径侧根侧柏

●刘丽丽

(通渭县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 甘肃 定西 743300)

侧柏又名黄柏、香柏、扁柏,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侧柏为我国特产,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所分布。甘肃定西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气温偏低,侧柏已成为当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但是,由于侧柏苗木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当地侧柏造林成活率并不理想。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不同的育苗密度所培育苗木在成活率、地径、苗高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这些指标则直接反映苗木质量。基于此,需积极研究育苗密度与侧柏苗木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探寻甘肃定西适宜的侧柏育苗密度,提升当地侧柏苗木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定西某苗圃内,当地平均气温5.7~7.7℃,年平均降雨量350~600 mm,年平均日照时长2114~2433 h,无霜期122~160 d。种植地块肥力为中等水平。

1.2 试验材料

选择当地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问题的20年生母树,待绿色球果颜色转变为褐色,果皮尚未开裂时采集种子,待晾晒、去杂后储存备用。

1.3 试验设计

共设置5个处理,育苗密度分别为200,300,400,500,600株/hm2。各试验小区面积一致,均为100 m2,各处理分别设置3次重复,共15个试验小区。采取随机区组设置。

1.4 试验方法

在2019年9月,于侧柏母树采集并处理种子。在2020年4月13日,采取撒播方式播种,苗床宽度为80 cm,结合地形确定苗床长度。在播种前10 d,对侧柏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浸泡于1%的硫酸亚铁溶液中1 h,然后浸泡于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1 h,将种子捞出浸泡于温度为45℃的清水中,24 h后捞出种子并沥干水分,在种子外部包裹洁净纱布催芽,每日浇透水并翻拌1次,待70%以上的种子裂嘴即可撒播。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方覆土2 cm。于2020年5月14日及6月14日分别间苗1次,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各育苗密度定苗。

1.5 调查内容

在2021年4月15日,调查1年生侧柏苗木。分别于各处理中随机选择50株苗木,测量其地径、株高、根长度、侧根树等各项指标,按照白树军等[1]的方法设定苗木等级并计算各苗木等级比例。各个处理分别选择5株苗木,挖出整株后,将各部位分别装入档案袋中,于105℃杀青30 min,接着在70℃烘干至恒重,计算苗木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

在各个处理当中随机挑选1000株侧柏苗木造林,栽植行距及株距均为2 m,在2021年9月统计造林成活率。

1.6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2015软件整理数据,利用SPSS 20.0对各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苗密度对侧柏苗木地径、株高、高径比、侧根数量、生长量的影响

不同育苗密度侧柏苗木地径、株高、高径比、侧根数量、生物量,见表1。

表1 不同育苗密度侧柏苗木地径、株高、高径比、侧根数量、生长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育苗密度侧柏苗木地径、株高、高径比、侧根数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几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侧柏苗木地径及侧根数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侧柏苗木地径在2.95~5.82 mm区间,侧根数量在5.18~16.35条区间;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侧柏苗木苗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38.37~43.86 cm区间;不同处理苗木高径比存在一定差异,当育苗密度为600株/hm2时,侧柏苗木高径比为最大,随着育苗密度降低,侧柏苗木高径比逐渐减小,在7.07~11.94;育苗密 度 为200株/hm2、300株/hm2、400株/hm2时,侧柏苗木叶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在5.34~5.92 g区间,其中300株/hm2、400株/hm2密度处理侧柏苗木叶生物量显著高于500株/hm2、600株/hm2密度处理;育苗密度为300株/hm2、400株/hm2时,侧柏幼苗茎生物量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500株/hm2、600株/hm2密度处理苗木茎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低于其他处理;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侧柏苗木根生物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育苗密度为300株/hm2、400株/hm2时侧柏苗木根生物量较高,育苗密度为600株/hm2时侧柏苗木根生物量最低。

2.2 不同育苗密度对侧柏苗木各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育苗密度侧柏苗木各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见表2。

表2 不同育苗密度侧柏苗木各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育苗密度侧柏苗木等级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育苗密度为300株/hm2时苗木等级比例最理想,其Ⅰ级苗的比例为60.13%、Ⅱ级苗的比例为25.24%、Ⅲ级苗的比例为14.65%;其次为400株/hm2育苗密度,其Ⅰ级苗、Ⅱ级苗、Ⅲ级苗的比例分别为58.75%,25.63%,15.62%,育苗密度为600株/hm2时,苗木等级比例最不理想,Ⅰ级苗、Ⅱ级苗、Ⅲ级苗的比例分别为26.15%,25.28%,48.57%。

在不同育苗密度下,侧柏苗木当年生活率存在显著差异。育苗密度为300,400株/hm2时,侧柏苗木移栽成活率较高,在97.93%~98.25%区间,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育苗密度600株/hm2时,侧柏苗木移栽成活率最低,仅57.96%。

3 结论

综上所述,育苗密度为300株/hm2和400株/hm2时,侧柏苗木高径比、生物量、苗木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是甘肃定西理想的侧柏育苗密度。

4 讨论

育苗密度是育苗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苗木间空间距离直接影响着个体间的竞争大小,导致苗木在苗高、地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育苗密度会显著影响侧柏苗木的地径以及苗高,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侧柏苗木地径逐渐降低、苗高逐渐升高,这与程伟等[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苗木间可能出现局部遮阴情况,为获取更多的光照及养分,苗木株高提升,地径减小;高径比是苗木质量的一个主要评价指标,反映了苗木高度及粗度的平衡关系,高径比越小,苗木越矮越粗,其抗性越强,质量越高[3]。研究发现,在育苗密度为200~400株/hm2时,侧柏高径比较小。

育苗密度会通过影响苗木的生长而影响其生物量及苗木质量。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侧柏苗木叶、茎、根生物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育苗密度为300株/hm2、400株/hm2时达到较大值。这主要是由于育苗密度的增加会降低苗木对光热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干物质积累量,影响苗木质量。而育苗密度过小,不仅对苗木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还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猜你喜欢
高径侧根侧柏
摩擦系数对不同高径比坯料镦粗鼓的影响规律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马尾松人工林高径比变化规律
NO 诱导IAA 和O2·-积累于侧根尖端促进水稻侧根生长
伏羲庙,侧柏
不同高径比煤岩力学性能及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冬日清晨
斩断盗挖侧柏根的黑手
三轴试样高径比对试验影响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