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与思考

2023-03-14 05:13江秋菊陀海燕张洪礼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产品检测质量

江秋菊 陀海燕 张洪礼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

项目教学法(PBL)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且相对独立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2]。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转为配角,学生唱主角。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不仅调动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而且强化了实践的过程,学生创造性、积极性等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改革和探索中倾向于使用项目教学法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目前项目教学法已经成为当前应用型院校全面育人的主要手段[4-6]。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课程是高职院校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7],是连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检测基础课程和农产品质量管理课程的桥梁,在专业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课程以培养合格农产品质量检测员为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传统教学项目较多,但多数项目都在理论学习部分浅尝辄止,少数项目能到实验室操作,且课程项目内容按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安排,目标设置与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活动分离,学生参与度低、兴趣不高。因此,该课程的项目化重构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1 基于项目化教学课程整体构建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课程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典型指标为项目内容,对接典型农产品检测的工作过程,开展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能力发展要求,对接初次岗位(农产品检测实验员)、初次晋升岗位(农产品检验实验师)、未来发展岗位(农产品检验部主任)的岗位要求,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在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实施检测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实事求是,不篡改数据,养成认真严谨的职业道德,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树立强烈的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检测方法,理解其检测原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能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检测方案,完成检测任务。该课程按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

2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确定了当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三大检测指标,即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重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模拟了企事业单位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流程(图1),主要包括接受任务确定检测方案、样品采集制备保存、准备仪器配制试剂、样品前处理、上机仪器检测、数据处理并出具报告。

图1 农产品检测工作流程

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检测任务查找相关检测标准,根据标准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液相色谱法)对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兽药残留3类典型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数据处理原则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通过课程内容的构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学生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和实操基础。

为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根据课程涉及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植物保护化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项目教学通过对接国家行业地方检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参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相关赛事规程、考评技能,该课程共设7个项目(表1),其中课内项目6个(学生任选3个)、课外项目1个。项目设置覆盖了水果蔬菜、粮油食品、经济作物、畜禽等农产品,覆盖了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

表1 农产品质量检测课程项目-任务一览

3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过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学生为主的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每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在完成学习任务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1 精心设计第一次课

课程项目化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及考核办法等内容,这对学生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第一次课按照提升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体验工作环境、重视工作安全等原则设计了3个环节。环节一,岗位认知。首先让学生了解毒豇豆、瘦肉精等典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熟悉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典型案例,从正反两面让学生认识到农产品质量检测员是懂技术的食品安全卫士,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升学生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岗位的认同感。然后,让学生参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教学平台,使其真实感知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工作环境,通过设置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体验活动,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岗位充满期待。环节二,熟悉课程。结合环节一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掌握课程信息和学习项目,了解课程学习要求。教学人员要做好学法指导,确定考核办法,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环节三,安全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涉及许多化学药品、高端仪器、水电使用等,安全教育必须先行。在颁布“十要十不准”实验室行为规范后,一方面让学生现场自我检查安全规范执行情况,督促其规范操作;另一方面,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警醒学生用具使用安全,让其对工作环境充满敬畏。

3.2 学习工作任务的实施

工作学习任务完成以“做中学、学中做”为原则,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一致。项目一,茶叶/大米重金属铅含量检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质量检测过程,建立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基本认知。项目二,黄瓜/柑橘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通过选择市场流通周期较短的果蔬品种,在情境任务中设置快速检测项目,并进一步安排超标情境实验室检测任务,使学生熟悉现实工作中质量监测的完整流程。项目三,猪肉/鸡肉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通过多次完成检测任务和3个项目的循环训练,突出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使学生实现农产品质量检测任务的全过程体验。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每一次教学均包括教师演练、学生练习和任务考核3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观察、动手、迁移、互动交流等综合能力,每次任务单独考核,从而实现练习与考核的分离。通过一系列教、学、做、考、评,切实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在工作中的协调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3 最后一次课

最后一次课是课程总结阶段。为突出同学的学习成果,共设置4个环节。环节一,知识总结。老师和学生围绕检测项目和步骤,用流程图梳理出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中必须以标准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谨认真的态度规范操作。环节二,课程总结。展示学习通软件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积极、参与度高的同学进行鼓励;对项目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展示学生在学习和考核过程中的照片,对先进、勤奋、助人为乐的同学进行表扬;结合操作危险动作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环节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展望和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快速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单个指标向多指标优化的技术发展必将对检测人员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及时关注和更新知识储备,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环节四,宣誓。通过宣誓内容“我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检测操作规程,严谨仔细、监管有力、执法严格、积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课程的整体项目化教学改革切实实现了课程教学重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总结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了学生服务职业岗位的信心,增强了教师督促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做中会。项目教学实施法需要教师更多的付出、更高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多情境多任务的设计中需要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做一体需要师生共同完成,实现途径需要进一步探索。总之,完善实验室设备环境、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方法创新等将能有效提高项目教学效果,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将更加合理化。

猜你喜欢
农产品检测质量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