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主要生产阶段的批次化管理技术要点及效果

2023-03-16 06:33崔元清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期
关键词:产仔饲粮公猪

崔元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张家口 075500)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猪产业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批次化管理技术。在规模化的养猪产业中,合理的选择猪的品种、科学配比饲粮、科学配备猪场设施、合理运用管理技术手段、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规模化养猪的经济效益。

1 待配母猪及公猪阶段管理

1.1 待配母猪的管理

母猪的健康状况是保证健康猪仔的首要前提。选择优质的品种特性做后备母猪,保持圈舍的优良环境。注意饲粮的全价性,配制合理的饲粮,满足母猪对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量;保证母猪的适宜膘情,过胖的母猪易造成卵巢脂肪浸润,过瘦的母猪进行适当加料,增加膘情,母猪也应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排卵正常[1]。

对于待配母猪的管理阶段,应注重母猪的发情情况,提高发情率。对于发情率不高的母猪,可适当进行公猪的刺激,可将公、母猪临时圈在一起,通过公猪的行为来影响并刺激母猪发情排卵;也可将催情中药与饲料拌在一起饲喂母猪,刺激发情;掌握好母猪的最佳初配时期,一般到第三次发情时配种效果最好[1]。

1.2 公猪的管理

选择优质的公猪,且精液质量达优,睾丸发育对称,保证培育出优质的后代。单圈饲养,保证采食充足,饮水干净,让公猪保持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且每天保证公猪适当的运动,保证精子的活跃,定时对圈舍通风消毒,避免微生物的寄生,做好防疫措施,适时训练配种,保证配种率[2]。

2 母猪产仔阶段管理

对于母猪产仔阶段的管理,注重母猪的科学饲养,加强营养,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粮,提高产仔量,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母猪受到过多的应激,易造成流产;有时母猪会出现产仔过多,造成奶水不够的情况,可适当的将仔猪进行调整,保证每个猪仔的营养摄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期;母猪受孕成功后,可肌肉注射黄体酮等进行保胎;控制母猪产仔的间隔时间,母猪进行生产时,有时分娩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仔猪缺氧死亡,因此,必要时需要注射催产素,加速母猪的分娩时间;仔猪出生后,一周可进行适当饲喂开口料,主要以液体饲粮(全价饲粮:白糖为2:1 的比例)为主[3]。

在养猪过程中,母猪的产仔数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4]。因此,了解导致母猪产仔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母猪产仔率的措施对养殖户十分重要。表1 简单论述了一下,希望对养殖户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表1 影响母猪产仔率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3 仔猪保育阶段管理

1)分群调教及环境消毒: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保育室配备专业的基础设施,环境清洁,饲养员定期做好清洗与消毒工作,1 次/d,根据仔猪性别、出生日龄进行分群饲养,控制饲养密度,保证仔猪的活动空间,调教仔猪的排泄和采食行为,认真监查仔猪的生活状态[5];

2)消除各类应激因素:仔猪在进入保育期后,会进行断奶,此时饲粮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仔猪容易出现应激状态,导致采食量下降、腹泻、消瘦等现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激因素控制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其中原窝转群的效果较好;

3)科学化饲养管理及日粮搭配:对于刚断奶的仔猪,应选择易消化、氨基酸含量较高的日粮,饲料的转换也应慢慢转换,给予仔猪一定的适应时间,等仔猪对固态饲粮完全适应后,饲料更换为保育后期饲料,科学饲养,及时补充饲料,保证采食量;

4)防疫措施:在刚断奶的仔猪饲料中加入泰乐菌防止发生消化道疾病,对脱水的仔猪及时补充能量,口服补盐液,注射葡萄糖,定期对仔猪注射疫苗,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严格控制猪舍的环境,仔猪圈舍的温度控制在22~24℃范围内,根据外界环境适当调控温度,养殖密度不宜过密,控制在每头仔猪0.3~0.4m2的活动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控制猪舍的通风设施,猪舍的湿度控制在55%~65%范围内,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消除致病菌,降低仔猪的发病率[6]。

4 育肥猪饲养阶段管理

根据育肥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分栏饲养,可有效地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7];育肥猪的饲养密度控制在每头猪0.8~1.0m2,根据当下的季节,可适当地调控养殖密度。保证猪舍的通风、驱虫工作,做好温湿度的控制,夏季注重降温措施,冬季注重保温措施,保证育肥猪的健康生长,保持猪舍空气新鲜,定期消毒[8]。结合育肥猪的体重控制日粮的营养水平,例如:体重为20~50kg 的育肥猪,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6%~18%,对于育肥猪的饮水使用自动饮水设备,对于育肥猪的饲料要进行合理的加工调制,可以有效地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育肥猪的采食量,了解饲料原料的饲喂方式,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9]。切勿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引起育肥猪的疾病,做好猪饲料的质量把关,加强猪群的管理工作,避免发生咬架的现象。

5 工作人员的管理

根据猪的发育生产阶段,对养殖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根据免疫接种、查情、配种、分娩、断奶等工作对养殖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养殖人员进行排班安排,做到有迹可循,保证每个工作环节的顺利进行[10]。工作人员要认真监查母猪的健康情况,对出现的疾病能够及时做出诊断并进行治疗,降低损失;对于进出的养殖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养猪场的定期接种工作;对于病猪要及时隔离或扑杀处理,对猪舍进行清扫,消毒,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提高规模化养殖的生产效益。

6 批次化管理的治疗手段

养猪过程中,母猪会出现各种状况需要采取治疗的手段,以此来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以下简单罗列了一些生产过程中用到的方法(见表2)。

表2 批次化管理中的治疗手段

7 小结

规模化猪场的批次化管理对养猪场十分重要,提高不同生长阶段猪场管理的效率,保持健康稳定的生产,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分群管理,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产仔饲粮公猪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饲粮添加姜黄素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缓解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