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树脂与微研磨技术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美学效果观察

2023-03-16 11:57代颖丽吴彬彬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牙面牙釉质白斑

张 强,代颖丽,吴彬彬,杨 雷

(1.北京民航总医院口腔科 北京 100000;2.北京斯迈尔齿科 北京 100000)

伴随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牙齿美观的需求开始受到重视,为了获得迷人的笑容,很多人选择正畸治疗[1]。正畸可以矫正牙齿错牙合畸形,改善牙齿外观,但在治疗期间,弓丝和其他正畸附件会严重影响牙齿清洁,托槽和带环周围易造成菌斑堆积,从而导致白斑样病损。据相关研究报道,正畸后白斑样病损的发病率可高达50%~97%,其中青少年居多,上颌切牙区为该病的多发区[2]。白斑样病损不仅会影响患者正畸后的效果,还使牙齿美观程度严重降低[3]。微研磨技术是修复白斑样病损的常用方法,但是该方法很容易导致牙体组织部分丧失,因此,一般用于病损程度轻微的病例[4]。随着微创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渗透树脂开始应用于牙齿美观修复,该树脂材料可以通过树脂渗入,避免矿物离子流失,阻止酸性物质侵入,从而阻断早期龋的进展[5]。此外,树脂的渗入可以提高白斑样病损区域的折光率,使牙齿看上去更美观。本研究以60例白斑样病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渗透树脂与微研磨技术治疗并观察其美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20年7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5~36岁,平均(28.32±3.61)岁;治疗组男8例,女22例,年龄15~35岁,平均(27.80±3.79)岁。所有患者取1颗患牙进行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白斑样病损的诊断标准[6];②接受正畸治疗者;③牙体缺损不严重者;④无龋齿斑者。

1.3 排除标准:①牙齿结构发育不全者;②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③接受过牙齿漂白、填充和修补者;④长期使用抗生素者;⑤正畸前白斑样病损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微研磨技术治疗,清洁患牙后,在病损区域涂抹微研膏(美国皓齿公司),覆盖白色斑块,使用抛光杯加压打磨,半分钟后冲洗,打磨5~10次,冲洗、干燥,涂抹多乐氟(高露洁棕榈有限公司)于牙面3 min;治疗组予以树脂渗透技术治疗,清洁患牙后,放置橡皮障,将酸腐蚀剂静置于患牙牙面2 min,冲洗0.5 min、吹干、涂抹干燥剂、吹干,0.5 min后涂抹渗透树脂(德国DMC化学医药集团公司),静置3 min后去除多余树脂,光照40 s进行固定、抛光。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治疗6个月后评估患牙的临床疗效[7]。优为白斑样病损完全消失;良为白斑样病损面积减小,有可见白斑;差为白斑样病损无可见的改变。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5.2 白斑样病损面积比和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计算患牙的白斑样病损面积比和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病损面积比=病损面积/患牙唇面总面积×100%,有效率=(治疗前病损面积-治疗后病损面积)/治疗前病损面积×100%。

1.5.3 白斑样病损症状改善情况:治疗6个月后,对患牙白斑样病损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软件评分:利用计算机色板分辨软件对患牙图片进行分析对比,主观评分:由5名口腔内科医生对患牙进行评定给分,取平均值)。0分,病损面积无变化;50分,病损面积减少一半;100分,病损面积完全消失。评分越高,症状改善情况越好[8]。

1.5.4 患牙L*值:于治疗后使用比色仪(日本Olympus公司)测量患牙L*值,重复3次读取L*值后,取平均值。使用维氏硬度仪(日本Corporation公司)测量患牙表面显微硬度(Surface microhardness,SMH)值,在200 g载荷15 s条件下测量。

1.5.5 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后6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病损面积比和有效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牙病损面积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病损面积比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损面积比和有效率比较 (颗,±s)

表2 两组病损面积比和有效率比较 (颗,±s)

images/BZ_140_1274_2185_2245_2304.png

2.3 两组白斑样病损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软件评分和主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软件评分和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白斑样病损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白斑样病损评分比较 (±s,分)

images/BZ_140_1274_2904_2245_3023.png

2.4 两组SMH和L*值比较:治疗后,两组SMH高于治疗前,L*值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SMH高于对照组,L*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SMH和L*值比较 (颗,±s)

表4 两组SMH和L*值比较 (颗,±s)

images/BZ_141_236_648_1207_765.png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2.6 典型病例:两组典型病例修复前后见图1~2。

图1 渗透树脂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前后

图2 微研磨技术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前后

3 讨论

正畸治疗后由于托槽、弓丝、带环等口腔器件的影响,致使患者口腔不易清洁,造成菌斑堆积,破坏牙面的结构,从而引发白斑样病损[9-10]。作为正畸治疗后的并发症,治疗白斑样病损是阻止早期龋进一步发展为龋洞的重要阶段。临床治疗白斑样病损,一方面需要防止白斑样病损脱矿情况继续恶化,形成龋洞;另一方面要改善牙面白斑的颜色,使其恢复正常的色泽[11-13]。对于早期的白斑样病损,使用涂氟再矿化治疗和控制菌斑,可以使病情得以控制,但是白斑样病损颜色不会改善,影响美观效果[14]。为了保证白斑样病损情况改善的同时对牙面的外观也有一定程度的美化作用,需要继续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微研磨技术在牙面涂抹微研膏,膏中的碳化硅颗粒成分可以产生物理摩擦作用,而盐酸成分具有化学腐蚀作用,再经打磨处理,可以消除牙釉质脱矿病损,减少牙面菌斑,促使牙面恢复应有的色泽,避免龋病的进一步发展[15]。但是微研膏的物理摩擦操作,对牙体组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于病损情况较深的患者,不适合使用微研磨技术[16]。渗透树脂技术采用酸蚀凝胶将牙釉质表层清除,再把树脂材料涂于患处,经过渗透深入牙釉质多孔隙结构,形成屏障,堵住矿物质流失通道,避免脱矿现象,也阻止酸性物质入侵,从而修复牙面[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病损面积比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软件评分和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渗透树脂技术治疗可以减少病损面积,美学效果更好,与既往研究一致[18]。微研磨技术对于牙釉质表层效果较好,可有效去除菌斑和色素沉着,越往牙体深层组织,作用越弱,如果仅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增加研磨膏的机械摩擦,会对牙釉质的多孔隙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得不偿失。渗透树脂技术采用的渗透树脂材料很容易渗透牙釉质深处,和牙釉质结构相容,不会对牙体组织造成损伤,并且形成一道屏障防止酸性物质入侵,同时关闭矿物质通道,可有效抑制菌斑的形成,作用效果更持久。此外,由于渗透树脂材料的特殊性,填充牙釉质空隙后,能弥补病损区域折光系数的不足,使其在视觉上和正常的牙釉质颜色相近,从而起到美学效果。SMH值反映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L*值可以表示牙釉质脱矿程度,正常的牙釉质为半透明,脱矿后由于折射率减小为白色,L*值越大,颜色越白,脱矿越严重。治疗后,治疗组SMH和L*值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渗透树脂技术治疗可以改善牙釉质颜色和硬度。闫临宇等[19]研究发现,渗透树脂治疗白斑样病损,1年内色彩效果稳定,本研究结论与其一致。渗透树脂材料渗入牙釉质后,可以支撑牙体组织结构,修复牙齿表面形态,加强牙釉质病损区硬度。另一方面,渗透树脂材料还可以屏蔽紫外线,不容易变色,可以保持牙面的颜色。治疗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渗透树脂技术治疗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相比微研磨技术治疗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渗透树脂技术治疗美学效果更好,可以减少病损面积,改善牙釉质颜色和硬度,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牙面牙釉质白斑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白斑消褪靠自灸
为什么牙齿会变黄?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升船机螺母柱的铸造工艺设计及生产质量控制
维吾尔医治疗85例外阴白斑临床疗效总结
尖头毛刷辅助龈上洁治术治疗单纯性牙龈炎临床效果观察
学龄前儿童牙面色斑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