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快乐护理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2023-03-16 11:57孙圣文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环切术包皮围术

李 影,孙圣文,刘 勤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安徽 阜阳 236000)

包皮环切术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手术,常用于小儿包茎或包皮过长治疗,尤其是合并尿路感染、龟头包皮炎或包皮粘连的患儿,对改善生殖健康和预防性传播疾病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随着父母对孩子生殖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接受包皮环切术的儿童明显增多且年龄逐渐变小,由于小儿对术后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差,容易造成术后创伤或出血,并对切口愈合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可能引起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文献报道加强围术期护理对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2]。既往研究认为亲情化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急诊脑外伤患儿康复,改善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在儿童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3]。本研究主要分析亲情快乐护理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84例接受包皮环切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年龄3~12岁,平均(6.93±2.30)岁;包茎36例、包皮过长6例,并发症包括干燥闭塞性龟头炎19例、龟头包皮炎3例、包皮囊肿2例、尿道口狭窄2例、包皮粘连2例及包皮嵌顿1例。对照组年龄3~12岁,平均(6.90±2.31)岁;包茎37例、包皮过长5例,并发症包括干燥闭塞性龟头炎20例、龟头包皮炎4例、包皮囊肿1例、尿道口狭窄3例及包皮粘连1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包茎或包皮过长,需进行手术治疗;②年龄3~12岁;③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④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详细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隐匿性阴茎引起的包皮相对过长;②合并尿道下裂等先天性发育不良;③阴茎体发育不良;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⑤合并其它手术禁忌症。

1.3 方法:患儿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择期进行包皮环切术,合并包皮感染者术前应用头孢噻肟钠或头孢呋辛钠注射剂进行治疗。两组均采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或芬太尼注射液进行静脉麻醉,完成后开展包皮环切术,根据患儿病情和家属意愿选择是否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同时对合并包皮粘连的患儿同期行松解术,术后采用自粘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并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

1.3.1 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术前与患儿和家属充分沟通,针对手术过程及相关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对患儿进行鼓励,消除患儿紧张或恐惧等不良情绪,促使患儿以良好心态配合手术。术前完善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等检查,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破损,并提前1 d清洗会阴、阴茎和包皮。术后,密切观察切口出血情况和龟头供血情况,实时更换绷带并注意调整松紧程度,发现活动性出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打开包扎并缝合止血。嘱患儿和家属注意保持切口干燥和清洁,术后1周内禁止淋浴,小便后使用纸巾擦净,若尿液污染敷料,应及时更换以免污染切口。鼓励患儿喝水和排尿,若痂壳阻挡尿道并导致排尿困难,采用0.5%碘伏浸泡15~20 min后去除,解除痂壳对龟头的压迫,无法全部去除者于薄弱处去除部分,避免强行去除造成撕伤和出血。术后严格预防感染,出现切口渗液或其它感染迹象时立即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评估患儿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口服。

1.3.2 研究组:围术期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2.1 营造舒适住院环境:在儿童病房、走廊和诊疗区墙壁上张贴卡通画,制作动物图案指示牌,并注意保持颜色清爽和柔和;病房内配备电视,播放儿童喜欢的动画节目,或设立图书角,准备少儿感兴趣的读物或画册;将包皮环切术相关知识和围术期注意事项印在卡通图案上,采用患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1.3.2.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可穿戴颜色鲜艳并印有卡通图案的护士服,以吸引患儿兴趣,分散注意力并缓解紧张情绪;与患儿沟通时保持微笑,语言和动作要温柔,采用抚摸或拥抱等动作语言培养安全感;生活上根据儿童性格主动提供预见性服务,让患儿感受温暖和关怀,赢取患儿信任并建立融洽关系。

1.3.2.3 培养患儿治疗信心:术前对患儿配合检查或用药的行为给予多种形式鼓励,发放小红花、小星星或其它卡通画等奖励,激发患儿信心和荣誉感;将同病区患儿聚集在一起进行游戏,通过团体获得促进患儿沟通,营造快乐及和谐氛围。

1.3.2.4 术前采用鼓励的方式帮助患儿进行心理建设,在耐心倾听患儿诉说的基础上告诉患儿不要害怕,“麻醉就相当于睡一觉,醒来手术就完成了。”同时鼓励患儿家属坚定信心,保持乐观情绪,不要在患儿面前表现出担忧或惊慌的神情,协助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鼓励,消除患儿紧张或反抗情绪,可给患儿许诺一个术后心愿,帮助患儿自愿和主动接受手术。

1.3.2.5 术后因疼痛和频繁的护理操作,患儿容易产生焦躁或愤怒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需要细心向患儿解释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并最大限度满足患儿要求,护理过程中保持态度亲切,鼓励患儿保持良好心态或利用有趣的事物或话题转移患儿注意力,操作完成后对表现良好的患儿给予表扬,嘱家属陪伴患儿并密切观察切口渗液和出血情况。

1.4 观察指标

1.4.1 围术期指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开始麻醉至手术结束)、术中出血量(按5 cm×5 cm纱布吸血量为5 mL估算)以及包皮环切器使用率等指标。

1.4.2 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评估两组术后1 h、6 h、12 h和24 h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其中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患儿表情未见明显改变;4~6分为中度疼痛,患儿出现皱眉或紧张表情;8~10分为重度疼痛,患儿难以忍受,口中发出呻吟或尖叫,同时伴有四肢抵抗动作。

1.4.3 术后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

1.4.4 术后并发症: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水肿、渗血和粘连发生情况。

1.4.5 切口愈合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和乙级愈合患儿占比,调查家属对阴茎外观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包皮粘连松解术占比和包皮环切器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s,例(%)]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s,例(%)]

images/BZ_184_1277_400_2244_461.png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且研究组术后1 h、6 h、12 h和24 h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s,分)

注:表示与术后1 h相比,P<0.05;表示与术后6 h相比,P<0.05;表示与术后12 h相比,P<0.05。

?

2.3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研究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s,d)

表3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s,d)

images/BZ_184_1277_1516_2244_1578.png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术后包皮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渗血及切口粘连发生率比较(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2.5 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美学效果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占比均为100.00%,家长对患儿阴茎外观满意度分别为40例(95.24%)和37例(88.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水平快速发展,人们对包皮环切术的要求逐渐提高,关注重点转向保持切口隐蔽,减少瘢痕形成和提升外观美感等方面,因此传统包皮环切术应用逐渐减少[4]。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包皮环切术进一步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不仅具有微创和易康复特点,而且术后几乎无瘢痕形成,美观程度明显提升,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均获得广泛应用[5-7]。

包茎或包皮过长患儿常伴有龟头炎、包皮炎或包皮囊肿等并发症,并对手术方案和时间造成影响[8]。本研究两组包皮粘连松解术占比和包皮环切器使用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两组均采用全麻进行手术,未受患儿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大致相近,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对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具有良好可信度。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情绪体验,容易引起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同时不良情绪也可影响患儿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因此围术期积极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对减轻疼痛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并可进一步提升患儿对术后治疗和护理配合积极性,从而促进患儿康复[9-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 h、6 h、12 h和24 h时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疼痛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表明围术期采用亲情快乐护理对包皮环切术患儿进行干预,有利于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亲情快乐护理是以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减少不愉悦情绪体验和增进快乐为核心的护理模式,是整体性护理和舒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具体实践[12]。本研究结合儿童心理特征和性格,从病房环境、护士着装和服务态度等各方面出发,营造一种舒适和欢乐的诊疗氛围,建立亲近和信任的护患关系,培养患儿乐观和积极心态,从而有利于减轻患儿对疼痛的感受程度,为后续开展其它治疗和护理措施创造有利条件。

术后并发症是影响包皮环切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常见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渗血和包皮水肿等,良好的护理策略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儿康复速度[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术后包皮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小儿包皮环切术围术期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包皮手术后水肿发生机制与淋巴和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因子所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神经递质异常释放等因素关系密切,虽然现阶段包皮手术技巧已获得明显进步,但仍无法避免包皮水肿发生,围术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有利于降低包皮水肿发生风险[14-15]。本研究研究组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儿对排尿、痂壳去除和预防感染的依从性均明显升高,因此,相同的护理措施也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有利于减少包皮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此外本研究中两组切口感染、渗血和粘连等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样本容量偏小有关。目前包皮环切术已由疾病治疗逐渐发展为美容性质的手术,因此术后阴茎美观性成为评估手术效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比较两组术后愈合情况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占比均为100.00%,家长对患儿阴茎外观满意度分别为95.24%和88.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亲情快乐护理模式虽然有利于促进包皮环切术患儿术后康复,但对美学效果的影响较为有限,其主要原因为一次性包皮环切器等新型手术器械和技巧的应用可有效保障切口整齐并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因此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下仍具有良好美观效果。

综上所述,包皮环切术患儿围术期采用亲情快乐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包皮水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切口愈合效果和外观美感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环切术包皮围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男性包皮过长有什么影响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包皮过长早“环切”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包茎合并包皮龟头严重粘连的整形修复
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25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