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的“米尼阿久尔”
——哈尔滨松花江畔米尼阿久尔餐厅1927–1997

2023-03-16 07:08朱莹汤斯张向宁
世界建筑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东哈尔滨餐厅

朱莹,汤斯,张向宁

1 历史缘起

1896年,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加强控制远东地区,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中东铁路1)(图1)被迫修建,处于T 字交叉点上的城市——哈尔滨由此而生[1]。此时正值近代殖民势力主导、外生文化侵入(图2),混血文脉、混杂背景彼此间冲突、叠置、激荡,反映着殖民者的压迫、民族的崛起与独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城市化建设的50 多年后,再次驻足中东铁路,其沿线遗留着大量俄、日、欧等多国建筑风格独特和艺术价值突出的建筑遗存,这些建筑已是表征特定历史时期、事件的文化遗产,早已消解其背后的殖民功能,成为历史的见证。它们或星星点点、或簇群而生,或因城市扩容而成为一部分融入其中、或因区域开发而遗世独立静静等待再次重生。还有一部分,因不同际遇而消失于城市过往,湮没在被遗忘的尘埃中。这篇文章的米尼阿久尔餐厅2)便是其中之一。

米尼阿久尔餐厅于1926 年动工、1927 年建成,伫立于哈尔滨太阳岛松花江畔(图3-5),是往昔哈尔滨中央大街58 号米尼阿久尔同名餐厅(1926 年建成,后为哈尔滨摄影分社,现已成为商场,图6、7)的太阳岛分店,由俄籍犹太人卡茨出资兴办,主要经营咖啡、高级茶点[2]。从松花江望去,这座建筑精美雅致,如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恰如“米尼阿久尔”(МИНИАТЮР)在俄语中的意义——“精美的艺术品”。米尼阿久尔餐厅曾有多个名字:维克多利餐厅、紫罗兰西餐厅、太阳岛餐厅等。但其在世时间较短,1997 年2月,一场大火将其烧毁,该建筑历经70年,最终消失于松花江畔。

1 中东铁路线路图,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 v751Y17_5PPdvyCs2JBXuA

2 20世纪初的哈尔滨城市旧影,来源:黑龙江省档案馆

3 米尼阿久尔餐厅旧址位置,底图来源:百度地图

再度翻阅历史照片,米尼阿久尔餐厅所承载的新艺术运动的建筑文化特质、俄侨生活状态及百年前的哈尔滨风貌、松花江水岸景观等相关历史议题再次跃然纸上,通过历史的痕迹,我们逐渐揭开了这座建筑的过往,其背后的建筑艺术、城市文化,以及中东铁路在近代史上的时代烙印。它的出现与消失印证了哈尔滨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轨迹,它的过去与当下也表征着对建筑遗产的态度与立场,而其自身蕴含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建筑文化也成为中东铁路建筑遗产带中精彩而灵动的一束“微光”。

2 营造工艺:俄式木构建筑的艺术沿袭

米尼阿久尔餐厅太阳岛分店为两层全木结构楼房,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代表作。从江面望去,米尼阿久尔餐厅像是松花江上的一艘大船,建筑面积800m2,能容纳200 人同时进餐。起初这里是一个名为“海滩”的小亭子,里面摆着各种各样的茶点,俄语标识的店名是“咖啡茶食”(图8),随着知名度的逐渐提升,俄国贵族(大部分是革命后逃到哈尔滨的俄罗斯移民)甚至波兰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丹麦人都曾出没于此,风靡一时,俄罗斯杂志Rubezh(图9)也对其进行了报道。其建在太阳岛,以船只造型与对岸的游艇俱乐部相映成趣,同时与松花江的壮阔景观互动,餐厅的浪漫格调已然天成,足以见得卡茨对餐厅景观及格调的把握有强烈的先见之明与审美意趣。

米尼阿久尔餐厅没有留下详实的平面图纸,但根据1930 年以前的照片,建筑平面是一个呈圆角的矩形,共两层,屋顶露台设置遮阳斗篷且摆满桌椅(图10),客人可以边用餐边眺望美丽的松花江景。推测首层是糕点店,二层是咖啡馆。从照片(图11)可以看出,餐厅通往二层的楼梯在建筑内部中央处,通往屋顶的楼梯则位于建筑外部,且只能从二层进入。整体建筑风格与同样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的游艇俱乐部(图12)相似,均为两层,平面呈圆角,外观简洁、少量装饰,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因图纸缺失,在火灾后重建米尼阿久尔餐厅时,参考了圣彼得堡早期的新艺术风格的著名建筑——“歌手”(Singer)公司(1902-1904,图13),借鉴了其平面上大空间拉长及圆角处理,公用设施房间集中在建筑一侧,首层、二层平面一致等做法。

4 1927-1930年太岛上开业的“米尼阿久 尔”餐厅吸引了众多游人

5 1930年前后太阳岛上的米尼阿久尔宛 如巨轮航行在江面

6 1926-1930年米尼阿久尔餐厅中央大街 店旧照,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0YBdAfdo8n1eOM8sW0tPSw

7 21世纪的米尼阿久尔餐厅 中央大街店已经成为商场时 装店面,来源:https://m.weibo.cn/3702133237/4078709142583741

8 1927年前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太阳 岛分店面,来源:https://m.weibo.cn/ status/4555134689880471

9 俄罗斯杂志Rubezh对米尼阿久尔餐 厅的报道(图片文字为:在神圣的星 期六晚,米尼阿久尔餐厅门庭 若市),来源:https://forum.vgd.ru/614/31743/4110.htm?a=stdforum_ view

10 1930餐厅室外屋顶平台,来源:https://m.weibo.cn/ status/4555134689880471

11 楼梯位置

12 哈尔滨游艇俱乐部,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 nt/18/0320/15/26561818_738736743.shtml

13 Singer公司建筑平面,来源:https:// shpitsbergen.ru/dom-zingera-v-sankt-peterburge/

14 1930年前后的餐厅立面,来源:黑龙 江省数字图书馆-自建资源-哈尔滨旧影,http://111.43.10.203:2222/tpi_1/ sysasp/imagecard/mainframe.asp?dbid=5

15 餐厅正面部分,来源:https:// m.weibo.cn/status/4555134689880471

餐厅主立面由3 个部分组成:两侧的眺望露台及露台之间形成的虚空间。建筑师以此确定建筑物的框架,并在框架等空隙里填充矩形窗,顶部则配以不规则横杆(图14),由木条连接的栅栏支撑如同船的侧面,这种视觉效果很可能是建筑师刻意为之以营造出建筑与水面的和谐关系,就像一艘双层船游走于水面。齐整的立面被一楼和二楼檐口延伸出的金属雨棚打破(图15),阳台的拐角处施以圆角,一楼的圆角处则做成装饰性的凹槽雕刻,像一个散发光芒的太阳,二楼阳台的拐角处则用直线板条装饰(图16)。

因其位于松花江岸边,江水经常溢出并侵蚀原有的板式基础,故建筑改选用桩基础,这一点可以从1927-1930 年的照片(图17)看出来。建筑主要材料是木材,立面使用象牙色的纯胶合板,胶合板寿命短暂(图18),从历史照片可以看到因其损坏而裸露的压层。

1932年,米尼阿久尔餐厅因洪水受到严重破坏,市政当局决定将其搬迁至离海岸更远的地方并进行部分“重建”3)。重建时由于基座高度的增加,桩基础变为板式基础,入口处前方多出几个台阶;许多历史元素遗失,如主入口阳台完全被栅栏取代(图19);建筑立面装饰元素被删除或简化,此前没有玻璃的窗框都镶嵌玻璃且布置装饰,开槽的雕刻从转角阳台处消失,通向屋顶的入口被封闭(图20),配色方案(图21)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建筑原貌,米尼阿久尔有关俄罗斯后期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子几近消失。

3 艺术价值:新艺术运动的奔赴之果

米尼阿久尔餐厅是新艺术运动风格以中东铁路为链接,在中国东北地域的传播、移植和本土化,自1880 年以来,新艺术风格一直是俄罗斯的主要建筑风格。在D·萨拉比亚诺夫(D.Srabyanov)的理论中,根据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和风格表达的程度,新艺术运动在俄罗斯分为萌芽期、成熟期、晚期,米尼阿久尔餐厅太阳岛分店建于俄罗斯新艺术运动晚期。晚期的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包括俄罗斯等地逐渐衰弱,但乘坐中东铁路列车到达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却得以持续发展,并在这块土地上大展身手。除了米尼阿久尔餐厅,还诞生了大量的建筑精品(图22),如哈尔滨火车站(已毁)与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原道里邮电局(已毁)、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楼(原中东铁路技术学校)等[3-5]。

17 建筑基础

18 立面的破损

19 立面丢失的部分

20 重建前后对比

21 1932年后的建筑配色,来源:哈尔滨 工业大学资料

22 新艺术运动建筑拼图,底图引自刘大 平,王岩.哈尔滨新艺术建筑.哈尔滨:哈 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

23 餐厅立面上的植物装饰元素

24 与米尼阿久尔相似的新艺术运动风格 装饰元素

在米尼阿久尔餐厅中,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元素主要体现在门、窗、女儿墙、主入口及转角处等细节中。太阳岛分店主立面窗户开口上端、屋顶的栅栏处均具有植物花环形式的装饰,雕刻精美(图23、24)。建筑转角处,立面及平面均采用圆角处理,使建筑呈现柔美典雅的性格。在中央大街店铺建筑立面中(图25),正立面充满了大胆而自由的曲线和圆环装饰,入口周边、踢脚处、窗户的顶部均塑造柔和优美的曲线,窗户曲线与直线交加,层与层之间以多重线脚装饰,雨棚及屋檐转角处均饰以圆角,在靠近屋顶处还营造出椭圆曲线和“抛物线”的窗户,女儿墙以铁艺、直线砖跺和圆弧交错,虚实相间,自由活泼。首层宽大的玻璃窗与二层圆方额窗形成了鲜明风格对比,立面上还贴有小圆环、窝卷装饰,这些细节无不体现新艺术运动的装饰特征,华丽新颖又不失优雅。新艺术运动建筑善于从细微之处展现其魅力,用局部装饰构件点缀建筑,以曲线丰富直线[6],突破传统建筑的严谨构图模式,使建筑在简洁明快的韵律中富有灵动的艺术之美。

4 俄侨记忆的“哈尔滨”生活

25 21世纪中央大街米尼阿久尔旧 址现状照片,来源:https://m.weibo.cn/3702133237/4078709142583741

26 哈尔滨近代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图片 以1933年哈尔滨区域地图为底,叠加 哈尔滨近代新艺术运动建筑遗产分布 绘制而成)

27 伏尔加庄园重建的米尼阿久尔餐厅,2021

在米尼阿久尔餐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俄侨文化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贯穿餐厅的发展始终。中东铁路的修建,促使大批俄国铁路工程师、技术工人、贵族来到哈尔滨,其中也有许多俄籍犹太人,1930 年代前后,哈尔滨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侨民城市。侨民的涌入不仅给哈尔滨带来了人口数量等的变化,更带来了建筑、宗教、文学、习俗等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里蕴含的诸多俄侨文化基因,如建筑技术、艺术符号、美学哲理,以及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跨越国界来到遥远的城市里扎根,使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不论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还是街道名称、市政设施等都包含挥之不去的俄侨色彩。

建筑风格决定了城市的整体风貌与品格,建筑的时空分布则更是殖民与俄侨生活痕迹的脉络缩影(图26)。中东铁路及俄侨建筑遗产主要分布在A·K·列夫捷耶夫(А.К .Левтеев)早期对哈尔滨城市规划的3 个区域,即秦家岗(现南岗区)、埠头区(现道里区)和傅家甸(现道外区)。南岗区以铁路干线为轴,结合地势,以大直街为主干道,车站街(现红军街)与之相交,相交之处设圆形广场,即圣尼古拉大教堂(建于1898 年8月,已毁)遗址,车站街北端坐落着中东铁路一等旅客站舍—哈尔滨火车站(建于1899年,已毁)。整个南岗区以其为脉络,分布着以中东铁路为中心的中东铁路管理机关大楼、职工住宅以及相关文化、娱乐等建筑。中东铁路通车后,铁路延伸跨越松花江,将埠头区(现道里区)与傅家甸(现道外区)分开,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道里道外景象。道里区与铁路线平行发展,形成了以中央大街为轴的繁荣商业区,万国风格建筑云集于此;道外区以中国人居住为主,以正阳大街(现靖宇大街)为轴发展出多重文化交融的中华巴洛克遗产[7-8]。

在早期俄侨的规划里,南岗区、道里区是俄侨的主要聚集地,米尼阿久尔餐厅的旧址在道里区中央大街上,19 世纪的俄罗斯贵族和各国侨民经常出没于此,米尼阿久尔也愈发受欢迎,卡茨决定随铁路的延伸,于松花江畔太阳岛上修建分店。或许是卡茨的先见之明,或许是中东铁路的命运之轨,太阳岛上这座小巧玲珑的建筑完善了中东铁路遗产带在哈尔滨的时空布局,是城市规划与轴线的无形延伸,作为俄罗斯木构建筑与新艺术运动在哈尔滨的融合,它如同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带上遗世的珍珠,印证了俄侨在哈尔滨的生活痕迹和过往。当然,艺术背后与之伴随的是沙俄殖民化给这座城市带来的血与火、屈辱与伤痛的苦难。

米尼阿久尔餐厅作为众多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抹“微光”,串联起多重文化与复杂的情感际遇。它是哈尔滨最后一座纯正的新艺术建筑,却并非新艺术运动与俄侨文化的终点。或许单看这抹“微光”容易被人忽略,但跃然时光之上,纵观整个中东铁路文化遗产,它则是铁路与文化的另一种延伸,与众多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一道描绘着哈尔滨的近代城市印象。

5 结语

米尼阿久尔这座带有旧时代俄侨生活气息和文化痕迹的西餐店,在1990 年代一场大火后便成为哈尔滨人遥远的记忆。如今,在哈尔滨东郊伏尔加庄园内,一座崭新的复建的米尼阿久尔餐厅重回人们的视野,似乎意在于消失的历史中重构一条回忆往昔的通道。或许出于“米尼阿久尔”的知名度、独特的建筑风格、俄侨历史痕迹;或许是对历史的尊重与回忆;或许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历史遗存的猎奇;又或许复建的“米尼阿久尔”具备大型餐饮娱乐中心的实用功能,可以补足景区内的功能不足。但新建的餐厅地理位置远离江畔(图27),样貌细节也有别于历史,它的建造是纪念还是为了忘却?是猎奇还是商业?是复原还是新生?

哈尔滨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城市,面临着许多矛盾:城市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矛盾、经济转型与历史建筑更新的矛盾、现代性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多样性的矛盾等。在这些矛盾中,建筑遗产发生着各不相同的演替路径[9]。针对消失于历史中的建筑遗产,是因当下城市的旅游化、特色化发展而被再度触及,甚至复现于现代城市时空之中;还是让它们永存在历史的最深处,在照片中和图纸上任人遐想?或许,城市应一往无前,在奔腾的现代性乐章里,让历史照进未来,不断创造明天,才是更美好的生活?□

注释

1)清朝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与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修筑东清铁路。名称正式定为大清东省铁路(俄语: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简称КВЖД),又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

2)指米尼阿久尔餐厅太阳岛分店,文中如无说明,均指太阳岛分店。

3)由于史料缺失,此处的“重建”,是根据米尼阿久尔餐厅受到洪水重创后,搬迁恢复后的建筑照片所推测。

猜你喜欢
中东哈尔滨餐厅
TARENTUM萄木餐厅
LUNAR餐厅
城里的怪餐厅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秀色可餐”的虚拟餐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