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2023-03-16 00:08李红镝敖晶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隐性债务融资

李红镝 敖晶

摘   要:近年来,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广受学术界的关注,且研究成果颇多。为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现状,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利用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NoteExpress等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热点以及前沿的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领域研究过程大致经历了起步期、快速发展期、相对稳定期三个阶段;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单独研究,缺少合作研究;研究热点聚焦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土地财政、隐性债务等方面;“金融风险”“隐性债务”分别从2017年和2018年持续到2020年,成为延续至今的最新研究前沿。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可视化分析;债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3-0134-05

引言

地方政府债务通常包含显性负债、隐性负债和地方或有负债,近年来,地方债的规模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成为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错配,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的支出责任,使得地方政府财政问题越来越严重。為了缓解财政压力和维持以GDP为考核的绩效压力,地方政府进行了一些不规范的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各种变相融资,导致了地方政府的显性和隐性债务的大量增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呈现出热度高、关注度高的特点,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研究,以摸清地方债的发展变迁和规律,更好地探索如何规避债务风险。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5.0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可视化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对从1995年开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做出总结,并且追踪研究成果至2020年。通过分析,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有所掌握,并对债务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来进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一领域的研究,利用可视化的图谱来呈现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知识结构、发展规律和前沿。本文运用的软件主要是CiteSpace,是可以对科研文献进行科学分析,并呈现出一个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动态变化的可视化分析软件。

(二)数据来源

为了把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以CNKI中国知网源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主题词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文献的检索时间范围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为2020年年末,共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756篇,文章的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期刊以及CSCD期刊,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典型性,剔除出重复文献、新闻报道、通告等,得到有效文献739篇,作为研究数据来源。

(三)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主要采取的模式是对通过剔除筛选出的有效文献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将筛选出来的739篇文献的文件格式转换成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识别的格式,然后导入CiteSpace可得到聚类分析等结果,再呈现出可视化图谱;最后结合不同文献对分析结果进行更深度的分析,从而得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二、结果分析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阶段分析

对筛选出的739篇文章进行发文量分析,可以发现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文献从1995年到2020年趋势是不断增长的,2014年达到98篇,是截至目前年度发文量的最高点。本文以1994年作为划分的起点,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分为几个阶段。

1.起步期(1995—2008年)。由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事权不匹配,1995年《预算法》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不得举债融资,而地方又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导致地方政府承担了更多的压力。融资需求大且渠道少,又不允许列赤字,所以个别地方政府采取了违规做法来变相举债,比如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购买服务等,从而使得融资平台公司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为代表的各类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都在这一时期迅速膨胀,融资扩张的开始也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开始,该阶段的期刊论文数量较少。

2.快速发展期(2008—2014年)。为了应对2007年的金融危机,2008年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以进一步刺激经济,约为4万亿的投资中有2.82万亿要求地方政府承担,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来越高,该阶段的研究论文也呈现大幅增加。

3.相对稳定期(2014—2020年)。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以及定量研究,对债务的规模及风险进行研究,期刊论文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按照研究时间分析的研究态势是持续增长的,可见,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大,风险不断增多,学界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二)作者的发文频次统计

通过对作者发文频次统计可以了解作者发文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文献作者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找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或群体,可以对作者合作的情况有更直观的呈现。本文在筛选出的739篇论文中1 067位作者(以论文第一作者统计),有54位作者发表论文在3篇以上,占作者总人数的5%,共发表论文209篇,占总发文量的15.8%。918位作者单独发表1篇,占作者总人数的86.12%。统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群体并不紧密。

(三)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是在某一时期内,某一领域中的论文中讨论的热点问题或主题。文献中关键词的频率分布可用于研究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和界定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等。

在CiteSpace中选择1年时间切片的筛选周期,处于研究起步期阶段的期刊论文数量较少,所以将时间范围选取为2009—2020年,节点类型设定为关键词(Keyword),本文是阈值差值设置为(3,3,20)、(3,3,20)、(3,3,20),这样设置可以实现不同时间分区阈值的个性化,使得在每个时间切片中的文献的抽取数更加接近,得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关键词(如图2所示),其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半径大小代表了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每两个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两篇文章出现同一关键词。

排除检索词,同时结合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四个方面。

1.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也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不断地增加,进而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影响着总体国家安全以及系統性区域性风险的防范,所以如何加强地方政府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各种风险,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不少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界定、债务规模的预警线、相关的风险防范管理理论等方向出发,结合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以更好地规划出债务风险防控的路径[1,2]。学者们认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投融资体制;改善债务披露机制、建立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结合事前控制和执行控制,借鉴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等方式都可以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所改善。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方面的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在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大量的资金需求下催生的,在有着地方经济发展的诉求下,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会因为最后的偿债能力不足而造成地方债的井喷式膨胀。林立、韩文丽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在整体上还是可控的[3,4],张洁梅等学者也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但部分风险相对较高[5]。谢清河尝试从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潜在的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和扩散的内在机理的角度来分析[6],张洁梅等学者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生成原因和传导路径分析,从而探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控制方法[5],还有一些学者,如林立运用熵权法和物元可拓理论来分析[3],李经纬等借鉴国际经验及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7]。

在解决方法上,薛菁考虑融资平台的各种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防范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8],安国俊建议将隐性债务显性化从而化解风险[9],袁鲲等学者建议建立一个财事权相匹的公共预算制度来规避风险[10]。

3.土地财政方面的研究。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主要支撑[11],如果不加以管控,利用土地作为杠杆借债融资,在未来,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会成为一个大问题,风险也会向中央财政转移[12]。目前对于土地财政方面的研究多是通过实证研究:刘禹君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13];宋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房地产价格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14];何杨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研究了土地财政和官员特征对地方政府债务行为的影响,发现土地财政与预算内市政投资中的借债资金之间表现出收入上的互补[15];李玉龙研究发现,减少与土地有关的收入将减少政府支出,增加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压力,从而增加债务风险[16];唐云锋等学者认为土地财政有可能使地方政府有提高房价来减轻债务风险的动机,从而使得风险叠加[17]。

从土地财政的成因分析,城镇化的快速增长以及发展质量的失衡等原因,会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学者们认为可以从加强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健全相关的制度措施,拓展地方政府债务投资者、规范土地债务融资等方式来防范和应对债务风险[16—18]。

4.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方面的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遏制债务风险的重中之重,虽然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目前总体来看是可控的,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管越来越规范,一些违规的举债方式将地方债务隐性化,使其变得隐蔽和难以识别[19]。隐蔽的举债方式,迅猛的增长速度,使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潜在风险慢慢累积[20]。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有举债形式的多样,隐性债务的统计口径不一致,规模难以统计等问题,使得一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21],在某些省份如果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也考虑在内,违约风险会较高[22]。在解决方法上,学者们普遍认为,建立财事权相配的财税体制、引导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规范政府融资形式、明确债务统计口径、完善债务风险管理方式等都是化解隐性债务的关键。

(四)研究前沿

突现词(Burst terms)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词。通过CiteSpace考察词频,可将某段时间内频次变化率高的词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可以作为主要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沿问题的主要指标。图3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主要突现词图谱,包含了突现词、突现强度、起止时间等信息。

根据对739篇经过筛选的有效文献的计量分析,得到关键词突现信息分析图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15个具有潜在增长趋势的词汇,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前沿时区视图,并进行不同侧重点关键词研究,结合得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前沿问题。

从突现强度来看,“隐性债务”最大为7.8537、该主题词代表了隐性债务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是较具影响力的研究前沿热点,其次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突变强度也较大,为5.2991,也是该研究中较为重要的前沿领域。总的看来,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隐性债务的研究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核心前沿热点,广受研究者的关注。

从突现时间来看,各个主题词持续的时间都不是很长,考虑是因为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在每一个时间节点的研究重点会有些许变化。从近几年的突现词来看,“金融风险”“隐性债务”分别从2017年和2018年持续到2020年,成为最新研究前沿。

此外,通过对最新发表的文献研读,可以发现对于疫情下的地方财政形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违约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传导路径以及一些预警模型的建立也是现今研究的前沿。

三、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CiteSpace、NoteExpress等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作者合作、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从发文时间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期(1995—2008年)、快速发展期(2008—2014年)、相对稳定期(2014—2020年)3个阶段。尤其是2014年,该领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学术成果颇多,原因可能是2014年8月新《预算法》通过,对《预算法》有了大规模修订,地方政府有了发债权,同时也规定了一些限制,在这些基础上,更多的学者们对地方债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路。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一系列出台,也可以发现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热度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很大。

从作者合作方面来看,形成了一些研究群体,也形成了一些团队,但大部分的学者之间的合作依然较少。

研究热点方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面研究、土地财政、隐性债务等方面,不仅有理论的分析,也有很多实证的证明。

研究前沿方面,“金融风险”“隐性债务”分别从2017年和2018年持续到2020年,成为延续至今的最新研究前沿。

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研究不仅是热点,也是前沿,虽然《預算法》和相关立法已经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违规举债,但地方政府还是会规避监管,无视约束去变相举债。变相举债规模增加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相对于显性债务,我国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庞大、举债主体不同、举债形式也不同,低透明度使得债务的规模更难以测量。目前,国内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研究从隐性债务的界定、成因、规模的估算、风险识别以及预警系统的构建都有不同的见解。关于隐性债务的界定在不同的文章里有不同的体现,这也是导致估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国内关于地方隐性债务的成因的研究中,有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管理体制、宏观政策等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地方政府财事权不统一、官员晋升激励、银行信贷违规操作、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有关。关于隐性债务规模的估算,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定量的方式分析,运用KMV模型、VaR模型、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MIMIC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进行测算,但因为地方债务的数据敏感,对隐性债务的口径不统一,数据的分散复杂,都导致了最后结果的差异。以及对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有运用KMV模型以及VAR模型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模型,也有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因子分析法等分析进行风险状况的测算。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经济转型的压力下,容易演化成重大系统性风险,所以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研究是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建设的关键。

(二)研究展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策的不断推出,在经济转型的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未来研究方向。在将来,需要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研究内容方面。在研究内容上,多数研究是以金融的视角讨论,内容仍然相对单一,缺乏理论上的梳理和知识体系的建设。可以尝试突破经济的框架,从政治、社会环境或其他视角进行多元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发现不同的问题,让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

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关于定量研究由于数据获取依赖政府统计数据以及面板数据,使得研究结论受限,而且因为各方学者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各种类型统计口径并不一致,使得研究结论可能会出现偏差。可以改进相关立法,促进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然后采用更广泛的跨学科视角,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领域的研究更为全面。

构建研究网络。从文献计量中可以看出,虽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主题的研究者很多,但是各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还比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学术研究网络。应该鼓励学者内部进行更深度的学习交流,加强机构或者各学者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层次。

参考文献:

[1]   李燕,同生辉.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中国金融,2014,(22):29-30.

[2]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研究[J].财政监督,2010,(20):5-8.

[3]   林立.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5):65-71.

[4]   韩文丽,谭明鹏.监管趋严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评判及对策探析[J].西南金融,2019,(1):55-63.

[5]   张洁梅,王钰沛,张玉平.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评论,2019,31(3):61-70.

[6]   谢清河.地方融资平台和市政债券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2):37-43.

[7]   李经纬,唐鑫.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设计思考——基于国际经验和新经济社会学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4,(6):50-54.

[8]   薛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经济探讨,2011,(9):37-40.

[9]   安国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与政府债务[J].中国金融,2010,(7):43-44.

[10]   袁鲲,费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其防控对策[J].城市问题,2013,(9):89-94.

[11]   蔡龙.刍议我国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J].现代城市研究,2013,(9):36-39.

[12]   张平.后土地财政时代我国地方政府偿债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13,(1):39-47.

[13]   劉禹君.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地方债务风险[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2):86-92.

[14]   宋昕.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8):40-43.

[15]   何杨,王蔚.土地财政、官员特征与地方债务膨胀——来自中国省级市政投资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6):10-19.

[16]   李玉龙.地方政府债券、土地财政与系统性金融风险[J].财经研究,2019,45(9):100-113.

[17]   唐云锋,刘清杰.土地财政、房价上涨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于双向叠加视角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0,(2):81-89.

[18]   孙元强.基于土地财政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31(9):80-83.

[19]   郑洁,昝志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9,(9):58-66.

[20]   林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J].中国金融,2019,(5):36-37.

[21]   刘海申.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状况及化解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20,(1):20-23.

[22]   王涛,高珂.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与化解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9,(11):3-12.

[责任编辑   文   欣]

猜你喜欢
隐性债务融资
融资
融资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