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春期食育拥有健康好未来

2023-03-16 08:30张桂荣
青春期健康 2023年6期
关键词:食育饮食劳动

文/张桂荣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保证学生健康是重要基础。众所周知,学生时期不仅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均衡饮食与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获得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然而,近年来,由于偏食和不良饮食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原来意义上的成年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而今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未成年人中。不仅如此,学生浪费食物、喜食零食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普遍存在,患龋齿和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青春期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心理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工作生活能力。目前,青春期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也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不知道家长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赢在健康的起跑线上?答案是需要提升青春期学生的“健商”(健康素养),比较落地有效的方法就是走进食育课堂,接受食育教育。说到“食育”,很多人并不十分知晓,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食育”。

什么是“食育”?

当听到语音“shi yu”,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食欲”,如何区分“食欲”和“食育”呢?当路过面包店时,看到黄灿灿的面包忍不住买个回去当夜宵或早餐;晚餐大吃大喝,吃饱了,路过奶茶店又没忍住再来一杯奶茶……“食欲”就是一种饮食的欲望。

“食育”是以食物为载体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涵盖如何认识食物、合理搭配膳食,以及养成健康行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也包括与饮食相关的礼仪、实践与文化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培育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是让孩子健康一生的基础。

食育的发展历史

“食育”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明治维新时代,其概念真正形成于1896 年著名医生、营养学家石冢左玄的《通俗养生法》一书,他是日本食育理论的先驱者,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体育、智育、德育即是食育。”食物不但培育身体,也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提高思考力、忍耐力及毅力,应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对食物的正确认知及健康饮食的行为习惯。

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新的问题——“饮食混乱”,随之而来的是肥胖症、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因此,2005 年6 月,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以解决“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日本的《食育基本法》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饮食教育的法律诞生。《食育基本法》明确指出,食育的对象是儿童青少年,需通过多种途径,使接受食育的人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育有关“食”的思维方式,以实现健全的饮食生活。同时强调,食育乃生存之本,更是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基础。一直到现在的“第三次食育推进基本计划”,做到了从国家到国民自上而下推进食育,在学校内开展以食育为依托的综合教育模式。

食育教育被称为“生存之道”和“教育之本”。在日本,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习种菜和食物营养方面的食育技能,通过食育教育让孩子学会观察食品安全的“秘密”,学会辨别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本,很多学校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农场和果园,高年级的孩子会亲自下田,种植蔬菜。日本规定一份学校午餐应提供:每日所需卡路里的33%,每日摄入钙量的50%,每日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摄入量的40%,同时还设定每顿午餐的含盐量要少于3 克或半茶匙。健康饮食从娃娃抓起,一方面,孩子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另一方面,经过亲身劳动,孩子们也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日本的食育教育值得我们借鉴。

再看看其他一些国家的食育如何开展。美国食育“小组营养项目”,2011 年发表My Plate,让膳食结构搭配更直观。专家、家长、学校及社区共同参与,搭配营养午餐,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推广健康的饮食方法,改善孩子的饮食习惯。在法国,每年10 月第3 周为“味觉周”,学做饭、参与聚会活动,与家人、朋友一起快乐用餐,品尝从未吃过的饭菜,通过“五感”体验吃的快乐。

食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生活原理”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为儿童青少年呈现真实而富有生机的生活,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孩子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中学习。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相信至此大家对食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孩子的实践活动中,利用日常生活及社会资源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和孩子一起参与亲子实践,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食育教育的本质

食育的本质是使人拥有获得健康的能力和付出爱的能力,通过食育课堂让每个孩子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并每日身体力行;培养孩子对大自然馈赠及他人劳动的感恩之心,懂得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社会。

为什么要进行食育教育?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营养知识,主动远离垃圾食品,选择健康食物,纠正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防病保健,健康成长。

节约食物,懂得感恩:一些城市长大的孩子没有经历栽培和烹饪的艰辛,不知道粮食的珍贵,更无法理解他人付出的可贵及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饮食铺张浪费现象广泛存在。食育的过程,也是品德教育的过程,教会孩子珍惜粮食,大家一起践行“光盘行动”。

食育的对象是谁?

食育的主要场所设在幼儿园、学校和家庭,孩子和家长是食育的对象;学校和幼儿园是各种食育体验和活动的倡导者和组建者;食育讲师是食育教育、食育活动的实施者;政府职能部门则通过立法或政策引导,让食育引起足够重视,营造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如何实施食育教育?

《 健 康 中 国 行 动(2019 —2030 年 )》 中“ 重大行动”第八条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指出:“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中小学生健康促进,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保持健康体重……”“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保障营养质量……”学生营养改善行动提倡学生营养就餐,及早发现、科学判断是否出现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素养。烹饪与营养贯穿在每个年龄段,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对于孩子来说,通过各种各样的饮食劳动体验,不仅可以学习与食物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培养选择和搭配食物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爱、美好和智慧。通过实际的饮食劳动经历,孩子学习与食物有关的知识,知道如何正确选择搭配对自己健康有益的食物,培养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

食育就是通过饮食做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重要。食育需要多方联动,学校和社会是外在因素,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食育才是最有效的,且能收获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食育教育可以让孩子远离肥胖,避免营养不良。

家庭中通过亲子同修食育,参与各种食育实践等给予孩子健康知识,家长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每天锻炼。保障营养质量,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根据孩子身体发育情况均衡膳食,包括如何助力孩子长高。有很多父母和家里的老人会觉得孩子还是胖点好,把孩子养成了“小胖墩”。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到孩子的食育教育中,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那么孩子肥胖的现象也能够得到控制和减少。

亲子同修,一起参与采购食材,与食物交朋友,鼓励孩子动手择菜、清洗,参与美食的制作,感受其中的乐趣;让孩子参与制定菜谱,并烹饪出可口的饭菜,告别“营养盲”,更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开始学习食育相关知识,做好健康重塑,引导孩子一起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亲子同修,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学会健康的烹饪方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健康饮食的理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学好食育,健康一生,期待每一个青春期孩子赢在健康的起跑线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食育饮食劳动
我是“食育”小画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何为清淡饮食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