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法提升未来学校空间育人功能的浦东探索

2023-03-18 15:48朱慧
教育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浦东教室育人

朱慧

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在突破原有学习空间的局限,延伸、拓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泛在学习、社交学习、智慧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日益成为人们践行的学习方式。在技术促进学习及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命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即学校空间或学习空间,已然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也正在成为教育政策乃至教育法规建设领域的重要议题。

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政策导向

2022年12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城市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提出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安全健康、自然趣味”“因地制宜、探索创新”。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拓展教育新空间。

学校建设政策中关于空间建设的内容,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新基建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校园和教室的围墙,如何让校园空间成为学校特有的课程资源,如何让学校每一处空间彰显独特的教育价值……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

当然,我们畅谈未来学校空间时,首先需要正视当前中小学学校空间存在的问题。比如:空间刻板规整,缺乏归属感。功能分区是当前大部分学校空间布局的规划逻辑,布局虽规整,却缺乏内在联系。钢铁水泥隔绝了学生与自然的互动,规训与制度限制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使学生缺乏归属感。

空间狭小逼仄,资源浪费严重。教室空间小,学生空间感受局促。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学习空间的时间限制,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一些室外空间设计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原本明亮宽敞的教室在学生的感受中显得狭小逼仄。

空间层次单一,细节粗糙。大部分学校的教室还是单一封闭的空间形式,只能满足以老师为主导的单一的教学行为。此外,教学楼的设计也存在这一问题,例如,走廊大部分是“一字”或者“方块”,单一笔直,缺少层次性。缺乏精细化设计的学校,是坚硬的、令人望而生畏的。

以立法提升未来学校空间育人功能的浦东思考

浦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自开发开放以来,始终保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干事创业热情,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一流城区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区。30多年来,浦东新区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了规模大幅扩增和质量显著提高,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综合保障机制持续健全,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感受度和获得感更加强烈。

为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可以说,立法保障是浦东大胆试、大胆闯的坚强后盾。具体到基础教育领域,浦东正在加快推进教育立法,以立法提升未来学校建设的育人功能。

规划引领的发展机制。《浦东教育现代化2035》《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浦东新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等重大区域教育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学校设计、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吸收“未来学校”的先进理念,增强校舍设计和建设满足现代教育功能的观念和能力,新建、扩建和整新工程更加重视师生自主学习、沟通合作空间的拓展和优化,更加重视高新科技在教育中的展示和运用,更加重视信息环境建设,满足文艺展示、科创活动、阅读交流、劳动制作、运动健身等多种功能需求。加强校舍建设和改造与办学特色的匹配度,实行“一校一案”制度。在加强校园环境整体优化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学校发动师生共同开展局部环境的“微更新”,挖掘环境育人价值。

依法治教的保障机制。浦东教育正在推进结合立法权与“十四五”规划,用好立法授权深化依法治教。构建市、区两级教育研究机构政策研究成果互通“快车道”,健全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法治保障机制,发挥浦东新区在立法环节的独特优势,聚焦区域特色、突出创新引领,先行探索满足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管理措施,适时将教育综合改革制度成果固化为法规规章,形成适应浦东新区引领区建设需要的區域教育法治保障体系。为此,我们正在着手编制能够体现浦东特质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以立法提升未来学校空间育人功能的学段化探索

以学段管理为特色的教育治理改革是浦东的创举,主要是通过建设学前(托育)、小学、初中、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等四个教育指导中心,强化以学段管理为特征的整体性协调和专业化推进能力,完善教育系统内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基于此,浦东在推进未来学校建设进程中,充分考虑并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着力打造适合各学段学生成长特点与需求的学校空间。

学前(托育)教育阶段: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温柔的呵护。托幼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发展的重要优势,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在此基础上,浦东进一步明确本区幼儿园及其托班建设用地标准和要求,将幼儿园及其托班设施布局纳入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在建设方面,一是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建设,做到降低洗手池高度,增加保育人员厕位、幼儿淋浴设施,配备专用活动室。二是幼儿园建设做到提高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和设置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探索“双新”“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空间重构。浦东积极探索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空间建设模式,力求打造有机、弹性、复合的学习空间。一是综合考虑设计多功能空间或教室,例如中考改革背景下,建议将跨学科教学的学习空间纳入规划,适当增加英语听说教室、理化实验操作等专用教室数;二是增设可供学生活动的小型多样个性化空间,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将高校办学特色、课程建设纳入规划指向。同时,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覆盖;优化普通教室环境;加强学科实验室建设;推进跨学科综合学习空间建设。真正做到立足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中教育阶段: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效能的学校空间。为促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浦东将制定符合学校特点与发展定位的不同标准体系,真正做到“一校一方案”,关注个性化定制,从统一标准转变为“合格+特长”模式。一方面,分层分类分阶段改善学校校舍条件,更好满足育人方式改革需要。做到提前规划,注重设计理念与学校特色相融合;分类满足不同类型学校建设需求;改造“一馆一库”,体现功能多样;水电增容,保证容量充足;厕所满足校园生活实际;宿舍提高配置标准;增加生活配套区域;增加餐厅综合功能配置;增设校史陈列馆。另一面,着力提升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空间配置水平,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做到扩大行政班教室规模;增设学科专用教室;创新实验室注重学科特点;建设数字化实验室;营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智慧中心;设计规划隔离区域。

总之,面向未来,浦东将会进一步探索以立法提升未来学校育人功能的具体实践,坚持空间与价值相互赋能,力争让学校空间创造更大价值,推动学校空间布局更优化、综合承载能力更强、育人功能更融合。

责任编辑:邢晓凤

猜你喜欢
浦东教室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三十年的浦东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