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研究

2023-03-20 05:43江雨雯
电脑迷 2023年23期

江雨雯

【摘  要】 新媒体代表人士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力量。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深刻分析传统统战工作中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不适应性,提出以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分工为基础,以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的从业素质为载体,以优化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队伍为抓手,探索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网络强国;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

新时代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加快脚步进入了信息时代。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面对日趋繁杂的新媒体种类、快速增长的自媒体数量,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价值意义

新媒体代表人士,从广义上讲,是指掌握、支配、运用一定的新媒体资源,能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广泛传播,并形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中的代表性人士。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引领,是引导网民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星星之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燎原之势”。

(一)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其一,从新时代进行信息发布的方式来看,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可利用网络、数字和移动通信等技术来即时地、便捷地通过图文介绍、短视频、直播互动等方式进行内容传播。新颖的呈现形式在更易增加网民参与感的同时,其内容质量的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也影响着网民的判断力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其二,从新媒体代表人士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来看,新媒体代表人士对网络舆情的进程和走向有着或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例如“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在得到公众强烈关注、当地警方高效严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也出现了抖音博主蹭流量传播谣言、性别对立冲突加剧等问题。新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进一步扩大了新媒体代表人士对网络舆情推动的影响力,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引领,是宣扬主流价值观、扩大正能量声音的重要一环。

(二)是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新媒体代表人士作为从业人员中的关键少数可以起到引领及凝聚绝大多数的作用,对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一,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来看,“就是捍卫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不受异质力量的干扰”。对我国而言,就是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地位。其二,从新媒体代表人士所参与、制作及发布的内容来看,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参与项目市场运营、公共话题议论或个人意见分享来积累粉丝基础,维护自身利益,但其中有个别人员为扩大关注度,不惜崇尚娱乐至上、金钱至上、西方至上等观点。例如,笑果文化旗下艺人李昊石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对人民军队进行侮辱。可见,重视新媒体代表人士的话语力量,引导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辩证地看待问题和事情,有利于助力“清朗行动”的长效落实,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动力量

新时代以来,网络民主成为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也带来了许多风险挑战。一方面,由于人民日常政治参与对获得即时反馈需求较大,网络政治参与则成为政治诉求表达的便捷途径,但其中不乏有人利用网络的扩大效应和网民的正义感发表煽动性、欺骗性甚至违法性言论。例如,2023年清明节期间,一则“假期强制加班,员工怒怼领导”事件引发热议,当事人陈某也被称为打工人的“最强嘴替”和“无名英雄”。但警方调查结果显示,陈某是因未被相关企业录用而编造多张聊天记录截图来发泄心中怨恨。另一方面,网络民主虽可以促进全民互动,提升参政活跃度,但由于网民的教育程度、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稳定都存在潜在威胁。新媒体代表人士凭借发布人民感兴趣的话题,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基础,比起政府部门和执法人员,部分群众更愿意相信新媒体代表人士。因此,应引导他们在面对热议话题时,利用粉丝基础进行即时互动、收集群众意见,让其成为多样化、差别化舆论整合的重要推动力。

二、新时代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特点

对新时代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和政治认知进行分析,有助于增强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思想多元多变、娱乐化思维凸显

新媒体代表人士作为在新时代条件下快速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其思维活跃多变。一方面,无论是作为运营者或是创作者,都必须了解和学习不同领域的思想、文化及技术知识,才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而免于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由于媒介环境的多样化和快节奏化,人们已不满足于普通且平庸的信息内容,而是在从众心理及猎奇心理的驱使下,追求更多无意义的娱乐性信息。部分新媒体代表人士为获得更多点击量及经济效益,会更倾向于创作包含“调侃”“自嘲”“爆料”等娱乐倾向明显的内容。

(二)政治敏感度较高、参政意愿较强

新媒体代表人士中的绝大部分拥有多重身份,他们不仅是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者或网络“大V”,也是各行业的佼佼者或传统体制内人士,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浙江民警王于京等。一方面,这部分新媒体代表人士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并拥有良好的教育经历和经济基础,对时政热点话题会有更好的分辨力和判断力,政治敏感度较高。另一方面,這部分新媒体代表人士本身的日常活动和利益来源都与新媒体行业、政府组织息息相关,其善于利用去政治化的中性语言,成为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的一架桥梁。

(三)创新意识强、思想防线易动摇

由于新媒体行业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从业人员必须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持续产出高质量作品的能力。值得肯定的是,新媒体代表人士的锐意创新给行业内部带来了不小的生机活力和经济效益,在宣传主流价值观、促进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涌现出了如“papi酱”“手工耿”等正能量的网红博主。但其中也有少部分代表人士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思想逐渐偏离,无法坚守初心。有的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的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则乐于制造冲突对立、“拉踩引战”,从而达到引流的目的等。

三、新时代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现实困境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及深度应用,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也受到了一定阻碍。

(一)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数量庞大

新媒体代表人士不仅包括新媒体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也包括网络意见人士。新媒体企业出资人拥有确定内容传播的最高决策权,对其加强思想政治引导有着决定性意义;经营管理人员是审核把关者和平台运营者,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关键对象;采编人员是具体的内容生产者,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一般对象;技术人员在网络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可被列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次要对象;网络意见人士是内容制造群体,应列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核心对象,需不断创新正面引导的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其网络传播正能量。

(二)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方式和内容较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通过传统官方媒体来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和拥护党的领导。但由于如今新媒体代表人士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并自由发表观点,各路网友的参与使内容传播构建起了巨大的网状结构。大量通俗易懂的非主流声音通过各类新媒体传播,在民间舆论场中迅速发散。当前统战部门在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时,通常将新媒体代表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其他行业人士聚在一起进行集中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手段、方式及内容倾向于自说自话式的打包输出,创新力度不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缺少个性化和分众化,无法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成效。

(三)新媒体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统战主体力量不足

按照思想政治引导的责任相关度来看,对新媒体代表人士进行统战工作的主体大致为三类:第一类是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各级统战部。第二类是具有直接监管权的职能部门,即中央网信办和各省级、市级、县级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办,以及各级的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第三类是相关职能部门,如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等。然而,虽然这些部门能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大多数都存在“独善其身”思想,即便是在统战部门内部,关于对新媒体代表人士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力度逐级减弱,效果也是“隔靴搔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