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助力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创新发展

2023-03-21 14:44吕媚媚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教育家 2023年5期
关键词:声乐岗位幼儿

吕媚媚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9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新设幼儿保育专业;2021年,该目录中正式取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职教育类只有幼儿保育专业。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校学前教育专业纷纷转设为幼儿保育专业,着力培养从事托幼园所幼儿保育、幼儿照护的技能人才。专业转型之际,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式变革是题中之义。声乐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的技能课程,其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素养,并与其他学科合力,共同培养幼儿保教人才。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也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OBE理念下的课程教学必须首先确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再围绕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方向设计课程、实施教学,从而解决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毕业要求不一致的问题。

本文针对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指导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推进教学变革,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21年8月,根据对浙江省229名艺术教师、579名幼儿教师、1642名学生的调查,可了解到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的部分现状与困境——

课程目标不精准。调研显示,当前声乐课程目标远远脱离岗位需求,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追求高难度的声乐技巧现象。68.12%的教师认为学生声乐演唱要达到五级水平以上,强调声乐技能学习,忽略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

课程内容不匹配。目前市场上鲜有本专业的声乐教材,各校沿用学前教育或高考声乐教材,且缺乏配套数字资源。从教学内容来看,多以成人歌曲为主,聚焦声音位置、喉头稳定、混合共鸣等歌唱技巧的训练,缺乏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课程内容,无法满足新时代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学习方式不融岗。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儿音乐活动要综合化、游戏化。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学习方式沿袭艺术院校,仍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我教你唱、个别指导等方式,学科之间壁垒较深,这与幼儿园普遍实施的全科式主题教学差距甚大。

学习路径不多维。调研显示,声乐课程大部分采用线下教学方式。在国家智慧职教平台、省“之江汇”等平台上,相关在线课程不足10个。89.96%的专业教师和67.96%的中职学生几乎没有参与过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见习、实习工作。

学习评价不全面。传统的声乐学习评价往往是教师根据学生演唱现场打分,评价主体单一,主观随意。且声乐评价只关注声乐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基于OBE理念下的声乐课程的实施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声乐课程应以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准则,精准定位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环境、构建评价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幼儿保教人才。

目标策略——制定“OBE”导向的课程目标。基于OBE产出导向,声乐课程要对标岗位需求和职教高考需求。浙江省幼儿保育专业高考中要求“考生清唱一首歌曲,要求呼吸流畅,音色自然;咬字清晰,音准节奏准确;情感真挚,有一定表现力”。 幼儿保教岗位音乐能力需求是“保教人员能读谱,会运用歌唱的基本方法,声音自然,音准节奏正确地演唱儿童歌曲,能正确表达歌曲意境”。可以看出,高考要求和岗位需求一脉相承——用正确自然的声音,情感真挚地传达歌曲意境。

基于学科特性,学生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素养。基于专业特质,学生要了解幼儿音乐发展能力,能根据大、中、小不同年龄阶段选择合适的幼儿歌曲,并有效地将科学发声方法应用于幼儿歌曲的演唱中,学会创意地表达歌曲。

另外,保教者的言行举止、品格意志等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声乐课程要践行课程思政,强化师德培养。通过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祖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魅力及世界音乐文化之多元,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将文化理解、师德规范融入声乐课堂,塑造美好心灵,坚定文化自信,树立职业理想。

资源策略——重构“融媒融岗”的课程内容。声乐课程要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为原则,融入艺术活动内容,提高幼儿歌曲的占比,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将风格迥异、题材丰富的成人歌曲,充满童心童趣的幼儿歌曲整合归类,构建园校相融、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以重构专题模块为例,其将抒情风格的学堂乐歌《送别》《西风的话》与幼儿歌曲《迷路的小黄鸭》《秋天到》重构组合,并建设配套的微课资源。学生通过多维学习、歌唱实践,走进学堂乐歌,走进幼儿歌曲,了解学堂乐歌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特点,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学会缓吸缓呼的气息支持技巧,并将其运用到音乐特点相似的幼儿歌曲中,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方法策略——践行“适情融岗”的学习方式。幼儿保育专业是集综合性、实用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通过主题式的学科融合、情境化的游戏教学、数媒化的智能学习,引导学生从保教教师的视角思考,践行适情创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岗位特点、提升专业技能、增强信息素养,做到学以致用。

主题式的学科融合。做到与钢琴、舞蹈、语言、美术等不同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声乐学科引导学生用柔和与跳跃的声音塑造嫦娥和小白兔的形象,钢琴学科以a小调的伴奏编配,并用半分解和全分解的伴奏音型表现密集与舒缓的节奏;舞蹈学科让学生创编动作表现袅娜的嫦娥和活泼的小白兔。“唱”“弹”“演”有效配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情境化的游戏教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声乐教学应以游戏为载体,创设岗位情境,融创音乐游戏,学习知识技能。如,幼儿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教学中,创设情境,结合八分音符的节奏模仿小鸡急促的走路形象,配合恒拍表现王老先生的老态龙钟,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表达音乐。

数媒化的智能学习。声乐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配套的融媒体教材,结合云课堂构建混合式的多彩课堂。其次要巧用APP,依托智能设备及网络,促进声乐学习方法的全新颠覆和变革,构建趣味、创新、智能的教育生态。

环境策略——创建“互联互通”的三维课堂。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基于OBE理念的声乐课程可利用学校、岗位、网络互联互通的三维课堂,拓展教学广度,增强学习效度。

学校、岗位互联互通。通过学生入园、导师入校,建立常规的互联互通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学校—幼儿园互动智慧实训室”,把幼儿园的实际场景引入学校,打造双师互动智慧大课堂,实现学校课堂和幼儿园课堂的互联互通。

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拓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路径,从学情出发,把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内容移到线上,通过课前线上微课导学、课中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课后线上作业拓学,开展个性化的声乐学习。

评价策略——构建“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评价主体层面,让平台、学生、教师、幼儿园导师参与声乐课程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如,学生上传作业视频到教学平台后,除了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学生自评,可邀请幼儿园导师结合岗位需求提出建议。

评价内容多维化。课前知识测评、课中技能测评、课后网络互评,借助平台智能化的过程数据分析,从学习态度、技能形成、团队合作、思维创新等方面对学习成果进行形成性、终结性的多维评价。

简言之,OBE理念下,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保教人员的能力需求为导向,破解课程困境,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个体成长需求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声乐岗位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