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重要作用探究

2023-03-21 19:18荆鸿巍
新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造林培育林业

荆鸿巍

(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

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中,森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缩小,自然问题的发生也变得更加频繁,比如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近些年来,人们为了做好经济建设和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向森林不加节制地索取,滥采滥伐现象长期存在,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这将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方政府应该重视森林培育工作,积极采取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1 森林培育的现实状况

以世界上其他国家为参照,全面了解我国目前的森林培育状况。先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球的排名中是数一数二的,但这并不妨碍美国在森林培育方面成为全球最好的国家。美国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对森林的保护,并且运用了巨额投资来保护森林物种。再以德国为例,德国的森林面积是国土面积的1/3,人均森林占有量也是全球前十名。但是,在德国加速发展经济的时候,特别是“二战”以后,当地森林同样被破坏得惨不忍睹。通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迅速地将森林恢复了原貌。我国的森林发展现状和曾经的德国相似,因此,在培育方面可以参考德国的经验。下面分析一下我国家森林培育的状况。这几十年来,我国制定了很多的森林养护措施,但都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森林培育的面积无法保持稳定,人均森林占有量长期居于世界排名尾部。所以,我国森林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从自身森林培育的现状出发,采纳国外森林培育的经验和技术,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森林保护法律和政策。但是,当时我国政府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我国的农业部门在土地样本检测的基础上,开始采用新技术,逐渐取代原有的技术。比如,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和种子园造林技术等。截至现在,我国已经制定了200多项森林培育规范。林业管理体制也不断健全,并建立了监测体系,随时可以将森林情况上报。虽然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林业方面的发展起步比较迟,但在各个部门的不懈地工作下,森林培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 森林培育的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的滥采滥伐给我国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冲击。由于森林的不断毁坏,大量的动物失去了家园,很多动植物都处于濒危和绝种境地。森林培育工作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森林培育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而且对维护生态环境和保持气候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1 森林培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在平时饮食中,人们都喜欢吃的干果,例如大枣、胡椒、核桃、松子等,都是产自于森林。家里的家居用品,例如木床、木椅子、木桌子,也是森林所给予的。在国家建设方面,木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铁路枕木,造纸的重要原材料,都离不开木材。不过,森林培育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国内对木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国内的森林产量。这个缺口可以采用在短期之内将幼苗朝着树高、密实、口径粗的方向培育的方法来弥补。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则离不开精心的森林培育。

2.2 森林培育在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意义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医药和食品,同时也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但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已经超出了森林自我恢复的极限,导致很多体型较小的动物甚至大型野兽都失去了家园。这些野生动物对人类的伤害是不可忽略的。比如,埃博拉病毒在2014年西非地区暴发。尽管埃博拉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但部分原因在于森林多样性的下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的消失不但会让许多美丽的山脉消失,也会让一些地方的生物面临灭顶之灾。一些林业单位在造林的过程中,往往会选用单一的树木,导致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导致一场诸如蝗灾之类的自然问题。因此,在进行人工造林时,要注重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2.3 森林培育在生态系统方面的重要意义

人类过度砍伐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森林自我更新的速度。这必然会导致森林面积的缩减。随着树木的不断减少,土壤侵蚀也会越来越严重。一些山区的人,很有可能会遭到山体滑坡的威胁。此外,森林面积的缩小也会导致地表水分蒸发的增多,从而导致一些区域出现沙尘暴、海啸、大风等异常天气现象。在水土保持方面,大规模的林地面积的缩小将导致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变得更弱,从而增加了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要防止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加强对森林培育的关注,尽可能地把森林培育工作搞好。

3 森林培育的主要方法

林业部门在培养森林的时候,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保证森林培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政府和社会携手共建

政府要的是环保,企业要的是利益。由国家和企业同时出资,由承包者负责后期经营。树木成材之后,林木所有权和利益归于承包者。这一方式的目标是一些具有承包经营主体的山沟沟渠及其他闲置用地。政府鼓励农户将这些闲置的山沟、山丘等进行承包,并按自己的意愿和目标(生态林、经济林或其他种植树种等),初步列出投资管理计划,并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按照生态位置要求,对绿化生态保护的实施面积和价值进行评估,纳入造林项目规划。根据承包管理者选定的培养树种,聘请专业队伍对生态区域造林绿化。绿化养护完成后交由承包户经营管理。目前我国一些造林项目的成活率较低,其原因在于项目的后期管理滞后。而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就可以达到国家投资资金利用率高、群众满意度高和承包经营主体积极性高的目标。

3.2 政府和企业合作造林经营

政府和企业按照一定比例出资,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收益按比例分配。在这个经营模式中,企业在森林培育工作中获得了利益,增强了积极性。而政府每年可以从经营利润中扣除资金用于生态工程建设。这样最终取得了“政府要绿、企业得利”的目标。

3.3 发放经济林造林补贴

由国家财政拨付专用基金,以每年按500~1200元/亩的标准对农民承包经营或自有土地上新种植的树木予以补贴。该补贴由国家验收后在3年内分次发放。树权收益归农户所有,以此来激发人们的植树热情,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林生产模式。

3.4 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

生态开发既能实现生态效益,又能实现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但是,生态开放的初期投资成本高,资金回收率低。这就对企业投资于荒山荒沟生态产业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从土地、贷款、批复、惠农开发等配套方面进行政策优惠,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产业开发当中来。

3.5 互联网+育林造林

近几年,网上造林的成功事例经常出现。比如,支付宝发起的绿色植树活动。在政府的带领下,建立起森林培育电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林业部门、承包单位和农民都可以实现苗木信息、林地管理、林业工程管理、筹资造林等信息的交互。同时,平台为义务植树、认筹认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为现实中森林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添砖加瓦。

3.6 坚持森林开发的可持续性

森林培育工作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要。在实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林业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条件,提出加强森林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措施。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休闲观光,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以黄龙县为例,该地区素有“陕西一叶肺”的名头,其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87%,被列为国家八大防护林区、陕西省五大林区,素有“黄河绿洲”“黄土高原绿宝石”的美名,犹如一条横跨黄河和洛河的绿幕,是保护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的一条重要生态防线。林区具有特殊的气候调节作用,尤其是夏天的炎热,简直就是一个“空调”。由于黄龙山生态环境优越、生态效能重要和地理区位特殊,所以,这里极具生态效益和开发利用的价值。

3.7 保证森林培育技术的科学性

要想在森林培育时让森林面积迅速扩大,必须采用先进科学的树木种植方法和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种植技术便是树木迅速生长的最佳肥料。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速森林培育方式的升级换代。根据各地的造林的实际条件,灵活选用适合的造林方法,并制订出一套科学的造林计划,以保证造林工作的速度和成效。二是要坚持“择优保留”的种植原则。根据林地的生长状况和特点,仔细地对这些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从中挑选出对病虫害有很强的抗病力、生存率和成活率都很高的树木。同时,尽量减少使用外来物种。因为外来物种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态,以免影响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根据我国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尽量多采用一些先进的造林技术。只有这样,既能稳进地推动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又能增强森林培育的环保价值,比如,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天敌对虫害的防治,从而达到无公害的防治目标。

3.8 优化森林培育管理措施

在进行森林培育的过程中,要提高我国森林培育工作的成效,必须加强和完善森林培育工作的管理制度。为此,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完善现有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努力让有关单位明晰其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力求不断提升森林培育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在实施林业培育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相关的管理者必须始终遵循林业的长效发展原则,加速改革与创新经营管理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夯实森林培育经营管理工作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森林培育的调控和管理,尽快地发现和处理好林业生产中的各类问题,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质量。

我国的林业资源并非无穷无尽的。在开发森林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森林的保护,真正做到在保护中求发展。维护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对在森林中生活的动植物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会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环境。在开展森林培育的工作中,林业部门既要按照当地自然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栽种树木,又要注意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整体的美化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使森林培育工作更加科学和合理。

猜你喜欢
造林培育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