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生长特征与栽培技术

2023-03-21 19:18郑晓宁
新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插条刺槐种子

郑晓宁

(抚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 抚顺 113000)

刺槐也称洋槐,在分类上属于蝶形花科,适应性、抗病性较强的造林树种,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是辽西造林树种的首选。刺槐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恢复生态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分析刺槐的生长特性,介绍其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以提高刺槐的成活率,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1 刺槐的生长特征

1.1 形态特征

刺槐属温带落叶乔木,生长速度快,生长旺盛期1~20年后,生长周期在40年以上。刺槐的根系非常发达,具有耐旱、根蘖性和萌芽性强等优势,树高9~25米;刺槐主干树皮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褐色,浅裂纹日益发展至深纵纹。小枝呈现灰褐色,幼时有毛刺和棱脊,随树龄增加,棱脊和毛刺逐渐消失。羽状复叶长约10~25厘米,树叶常对生,形状呈椭圆、半椭圆与卵形,叶片上面为绿色,背面为灰绿色,幼叶有柔软的短毛,后消失。刺槐的花期为4~6月,花会散发清香与甜味,长10~20厘米,花冠为白色,花萼呈斜钟状;8~9月结果。荚果呈现褐色或略带红褐色斑纹,长5~12厘米,呈线状长圆形。

1.2 生长特性

刺槐适宜栽植于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海拔500~900米、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的区域。刺槐根系浅而发达,耐旱,树冠浓密,对土壤要求不高,可以在沙壤、砂土、黏土和砾石土等多种土壤环境中生存。土壤含水量较高、通透性不好的土壤中,易引发根腐病或枯枝,严重会导致植株死亡。刺槐生根能力和发芽能力较强,在树枝或根部受损时,可以再次萌发。

1.3 实践用途

刺槐树冠浓密,树叶颜色鲜艳,花香四溢。该树种根系强壮,固沙保土,易风倒,适应性很强,可做庭荫树和行道树。对二氧化碳、光化学烟雾抵抗力较强,对氮氧化物的抗腐蚀性较强,吸附铅蒸气的作用较好。

刺槐的树叶中富含粗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价值高。槐花时优良的蜜源。槐豆的用途广泛,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此外,槐豆还能够配置胶凝剂、增稠剂等,用于制作脆性果冻和弹性果冻。刺槐是一种可入药的植物,可用于止血,并可以抑制癌细胞繁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 刺槐育苗栽培技术

2.1 种子育苗

第一,圃地准备。圃地准备是刺槐育苗的基础技术,可分为选地、整地、土壤处理与作床四个环节。依照刺槐的生长习性,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系统良好的中性土地。选择圃地时,要对土壤含盐量、pH值和地下水位进行勘测,土壤含盐量低于0.3%,pH值低于8.5,地下水位在1米以上,适宜作为刺槐圃地。确定适宜的圃地后,规范操作整地工作,对土壤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时间宜安排在秋季,使用农机设备翻整圃地,深度维持在20~30厘米。处理土壤和作床需同时开展。在土壤解冻后,先浅耕圃地,同时参照当地病虫害喷洒农药、施入种肥,以增强土壤肥力,预防病虫害的侵害。在降水量充足的区域,苗床宜设置成高床;苗圃所在区域降水量不足或气候干旱,苗床需设置成平床,利用雨水以满足灌溉需求。

第二,种子准备。刺槐种子可以直接购买,也可自主采集。15~30年树龄、生长旺盛、且近期未产生病虫害的树木,可优先作为采种母树。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荚皮变硬、荚果呈赤褐色,种子成熟,采用立木采摘法收集种子。采摘后的荚果需马上进行晾晒,待水分消失荚皮开裂后,进行脱粒、净种,再次晾晒,按照粒径对其分类,装入沙袋或麻袋内,并于干燥、通风的环境内贮存,贮存一年以上即可播种。

第三,种子处理。筛选后的种子需要浸泡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处理,浸泡2小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将其冲洗干净。浸种催芽能够提升刺槐树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一周前进行浸种,将种子浸泡于80~90℃的热水中,持续搅动热水5分钟,让种子受热均匀。捞出坏种和杂物丢弃,浸种一天后,捞出膨胀的种子,用于刺槐播种。

第四,播种。刺槐的播种时间可以选择4月下旬至5月上旬,良好的气候条件利于刺槐的生长发育。刺槐的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栽或覆膜穴播。条栽是指育苗行距20厘米×40厘米,株距20厘米×30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穴播需要在播种穴内放置3~5粒刺槐种子,用泥土将播种穴开口填平、压实,再覆塑料地膜保湿,该方法种子成活率较高。

第五,灌溉。种植刺槐前,先向畦内浇水,保持土壤微湿润,随天气变化时刻调整土壤含水量。待刺槐苗出齐后,安排第二阶段灌溉,持续10~15天,灌溉量与灌溉次数要参照当地降水量确定。11月下旬进行第三阶段灌溉,保证苗木安全越冬,预防各种冻害发生。

2.2 扦插育苗

插根育苗和插条育苗是刺槐扦插育苗的两种方式。插根育苗宜选择直径约2厘米的根,截成10厘米的插条,使用ABT生根粉将其浸泡2~5小时后,垂直插入苗床,再覆土覆盖塑料薄膜。插条育苗需在冬季刺槐休眠期进行,截取一年生半木质化优质枝条,长18~20厘米。在潮湿细沙中沙藏处理,沙中含水量约60%,沙藏要按照插条与沙交替的顺序,保证沙与插条充分接触,沙层厚度3~5厘米,顶层沙层厚度约10厘米。扦插在次年春季进行,扦插前施用有机肥,并将枝条浸泡于ABT生根粉溶液2~5小时后,可直插或斜插,扦插动作要稳、缓、匀,切忌急插急压。扦插后压实土壤,插完整个地块后,浇水、沉降,插条上方高出地面约2厘米,一周后进行松土,能够提升土壤温度及利于保水。

2.3 移栽造林

播种生长的刺槐,建议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挖苗定植;扦插育苗的刺槐,建议在10月或次年5~7月移栽。幼树长出6片真叶便可移栽造林。移栽时宜选择背风向阳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区。移植前要施用有机肥,在树干上喷洒0.5%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土壤保持湿润。

3 病虫害防治

紫纹羽病、立枯病与褐斑病使刺槐常见病害。刺槐蚜、刺槐尺蠖、刺槐种子小蜂、地蛆为刺槐常见的虫害。

3.1 紫纹羽病

紫纹羽病可侵染刺槐苗木与大树。因此,需及时修剪枯死枝、病枝和烂叶,以降低发病率。染病较轻,树根与干茎无明显症状,但会造成刺槐生长速度缓慢、出现矮化与倒伏等情况;严重可引发叶片枯黄,直至整株死亡。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连续喷洒3次;发病较重时,喷洒锈宁进行防治。

3.2 刺槐尺蠖

尺蠖是对刺槐危害极大的虫害之一,严重影响刺槐的长势,并破坏生态环境。虫蛹在土层越冬,翌年春天苏醒出土,害虫危害刺槐树叶,种类繁多,数量大,传播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可以吃光刺槐的树叶。可利用人工扑捉法清除该虫害。也可喷洒烟碱、菊叶除虫菊叶剂或菊杀乳油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亦或在农田中喷洒杀乳油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消灭尺蠖。

对于刺槐的栽培,要充分了解其生长特性,注重种植方法,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与生态等措施,提高刺槐的实践价值,充分发挥刺槐在营林造林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插条刺槐种子
插条直径对无花果扦插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桃种子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花卉生根四招
可怜的种子
刺槐无性系生态适应性差异研究
火龙果扦插育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