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众体育兴起的要素驱动、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2023-03-21 16:44王美玲
运动精品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众消费运动

王美玲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确立,人们体育需求日趋多元化,小众体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小众体育成为国民消费的新方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消费升级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颁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提出户外运动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马拉松、铁人三项等户外运动产业,为小众体育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保障。本研究认为小众体育是与三大球等大众运动项目相比较下,参与者与观众数量较少且普及度低的体育活动,大多极具个性,体现出较强的社会属性与娱乐属性,比如潜水、越野、赛车、马术等等。小众体育其特点就是将运动与娱乐、健身结合在一起,具有观赏性、刺激性、竞技性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小众体育虽然具有发展快速、市场进步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等优势,但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小众体育需求。因此,通过分析我国小众体育兴起的要素驱动,阐述小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寻求促进小众体育发展的路向与策略,以适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小众体育需求。

1 我国小众体育兴起的要素驱动

1.1 我国小众体育兴起的价值驱动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体育领域中具体体现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体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体育供给间的矛盾[1]。应加大发展小众体育力度,提高体育供需的“适配度”。随着z 世代进入社会,他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反而更注重休闲娱乐消费,遵循独特的风味和风格,寻求更多的刺激和体验[2]。小众体育契合当代年轻人对时尚和个性的追求,既能够适应普通人们的运动需求,又能够满足Z 世代的运动新兴需要,引领了新时期运动发展的新方向。另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崇小众运动健康产业紧密结合,形成创新发展新理念,推动“体医融合”与“体医渗透”[3]。例如,浙江海航集团航空体育小镇接收航空运动、休闲、退役等,开创了以健康体育和健康养生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新模式[4]。总的来说,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及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需要立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以满足人们小众体育消费为基础,加强多元要素融合工作,促进体育融合发展,发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作用,形成特色体育宣传建设。

1.2 我国小众体育兴起的经济驱动

2022 年,北京冬奥残奥会成功举办,促进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带动了全民健身的强劲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5]。在这一时期,国家一直强调全民运动,加大了对体育经济支撑,国家在体育基建领域投资上向纵深发展,从小众体育的场地到赛事都成规模化趋势,为小众体育创造较为宽松的成长空间。奥运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小众体育,给予小众体育更大的展示普及平台。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商业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代表冷门商品且经常被人遗忘的长尾[6]。小众体育项目关注度低,参与人数少,位于曲线后端。随着富裕社会的到来,像足球和篮球这样的大众体育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长尾”将会被无限地拉长,使得一些有价值的小众体育项目也会随之浮现。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2020 年“双11”期间,小众运动户外装备订单量增长了271%。京东在去年“618”期间,马术头盔、马术靴等马术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过70%[7]。小众体育出现的新景象,背后实际上是消费升级的助推。消费升级,指消费结构的优化变化,即各类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比重中的变化,体现了消费水平、消费档次的提升[8]。在消费升级趋势的引导之下,人们开始向个性化转变,小众体育项目逐渐吸引人们的目光。

1.3 我国小众体育兴起的政策驱动

小众体育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及全民运动发展理念为小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带来了新机遇。小众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可作为促进体育消费重要动力之一。这一点在2019年颁布的《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 年)》中得到进一步强调,即明确提出并将山地户外、航空运动、汽摩运动、马拉松、击剑等运动项目产业发展规划的细化落实列入重点任务。同时《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冰雪运动旅游、山地户外旅游、水上运动旅游、航空运动旅游等体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列为重点发展任务,促进体旅融合。体旅结合和促进体育消费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激发了新的消费活力,而且优化了体育消费结构,成为了小众发展新动力。在休闲健身领域,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纳入健身休闲服务体系,支持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2021 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提到户外运动产业培育工程,将重点发展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铁人三项等户外运动产业。各项领域小众体育相关政策的颁布为群众参与运动的渠道指引了方向。另外,在目前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二零二二年版)》中,“极限飞盘”也作为时尚的体育类项目列入。而腰旗足球如今在上海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高中赛事。小众体育进校园,会为器材开发、教练员培养、人员储备、消费习惯培养等带来好处。

2 我国小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政策层面:小众体育政策引导细则与保障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推动小众体育发展的制度保障。随着小众体育成为国民消费的新方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消费升级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颁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小众体育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保障。由于我国小众体育消费起步较晚,法治建设相对落后,故我国小众体育政策法规体系依然不够完善,无法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对小众体育的引领和保障作用。首先,政策法规针对性相对较弱。目前,在宏观政策导向下,缺乏一套专门的、精准的、“接地气”的、能促进各类特色体育发展的政策,致使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经济保证方面有待加强,在相应的社会福利方面缺乏相应的支持,在对企业和市场的指导上缺乏深度。小众体育大多对其运动所需的器材有较高要求,相较于一般传统的体育运动而言,其消费门槛偏高,在消费者收入水平低时期,小众体育发展受到阻滞。具体而言,一套潜水设备价格在2500-4000 元之间。当然潜水活动参与者若不是长期热爱的参与者,以体验型消费为目的则对设备购买需求有限,并且体验潜水活动需要参加一系列专业培训,通常与旅游活动挂钩,需要高额资金支持。高额的小众体育项目产品费用以及培训费用致使许多企业与参与人员望而止步。

2.2 人口环境:群众参与薄弱,创新复合型人才短缺

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是促进小众体育发展的外部条件。体育消费环境是消费者所面临的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主要分为体育人口环境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等几方面[9]。近年来,在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协同努力下,我国小众体育消费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然存在一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小众体育群众参与基础薄弱。其主要原因为认知局限。小众项目大多属于舶来品,在国内的受众数量相对较少,许多消费者对小众项目都是“听说过,没见过”,这导致人们无法直接参与其中。小众体育参与人口不足直接导致我国小众体育市场出现发展缓慢、动力不足等问题,既无法按时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无法推动小众体育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我国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意识相对传统。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我国群众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够,薄弱的消费意识不利于体育消费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许多小众项目的文化、历史背景、环境氛围在国内都无法呈现。因此对小众体育市场的培育造成了障碍。三是小众体育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当前,我国体育小众人才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缺乏开拓和创新的人才,缺乏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有研究提出我国有36 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在校生规模仅为2557 人,其人数远远无法满足高尔夫行业需求[10]。

2.3 反馈失衡:小众体育供给与需求信息反馈呈非对称性

国人小众体育需求逐渐增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小众体育各个部门关系相互匹配和融洽。信息反馈机制的缺陷,导致小众体育的一方面由于总量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小众体育相关商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导致其资源被闲置和浪费。当前,小众体育行业的产品与服务都是以自己的资源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存在产品数量少、产品的品质不高等问题,再加上缺乏一个服务平台,造成了小众体育信息不对称,产品与消费之间的脱节,阻碍了小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消费需求上,蓬勃兴起的小众消费不仅促进了传统消费的升级提质,带动了科技创新,激发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新供给,更是催生了相关产业的发展[11],但是小众体育无论在场地建设、装备制造上,还是在服务上,都没有与需求相平衡。经营模式上,通过相关小众项目俱乐部,利用小众项目能够满足深度体验和社交展示功能并且兼具重度参与、个性品位体现与培养的特点而吸引客源,其服务人群有限,而有限的服务人群和消费能力,又压缩了小众产业盈利的空间。这些均反映了小众体育信息反馈机制的缺陷。

2.4 建设局限:小众体育场地匮乏,运动空间单一

小众体育基础设施是促进小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支撑。但目前,我国小众体育建设尚存在诸多薄弱之处。一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是小众体育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小众体育参与群体不断扩大,体育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这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小众体育运动项目对场地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国内一些小众体育专业场地数量稀缺,对于一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场地的运动项目,则会因其场地资源短缺而导致其发展受到限制。比如冲浪、帆船这类海上运动项目,因其对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有着特殊要求,导致此类项目无法在社会中流行。以攀岩为例,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统计,截至2018 年,中国商业攀岩馆大概有350 家,大学校园大约有200处攀岩场地,中小学大约有300 处,这一数量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2]。其次,小众体育消费空间供给不足。当前我国小众体育消费空间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其消费空间仍以传统的俱乐部、体育场馆为主,对运动健康促进中心、体育服务综合体以及体育特色小镇等体育消费新空间打造不足。由于对小众体育场景的营造不足,造成了消费空间利用效率低、功能单一以及对消费者愉悦感、新鲜感调动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刺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释放和消费行为的发生。

3 我国小众体育的突破路径

3.1 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完善积极的政策保障体系

新发展格局下,要进一步完善支持小众体育发展的政策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基本原则,持续优化小众体育政策体系,大幅提高小众体育政策实施的精准性与可操作性,提高小众体育政策的执行效果。第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小众体育政策。在准确把握、综合考量小众体育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新要求、新问题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制定小众体育政策法规。如加快出台小众体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以保障小众体育消费者消费权益,增强小众体育消费者消费信心;出台小众体育服务标准,规范小众体育消费市场,提高小众体育服务质量。第二,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调整税收结构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增加对小众体育相关产业的投资与消费。可以采取减税,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激励小众体育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降低小众体育产品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三,加大对小众体育项目发展的投资力度,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可通过建立小众体育项目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投资,推动小众体育项目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小众体育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小众体育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2 改善小众体育人口环境,培养小众体育专业人才

积极的同伴效应是影响群众选择运动方式的充分条件,对小众体育动机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了优化积极的同伴小众运动效应,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组建小众体育赛事活动、小众体育协会或定期举办业余活动等的形式,构筑小众体育人群交流的平台,增加小众体育人群交流的频率。首先,丰富群众小众体育赛事活动,扩大小众体育参与人口。通过丰富群众小众体育赛事、成立小众体育协会和小众运动交流平台,培养群众体育锻炼习惯,为参与者提供角色归属,激励并监督协会成员参与有规律的小众运动项目,形成群众对小众运动项目持续选择的内部驱动力量,扩大小众体育参与人口规模。其次,要培育先进的小众体育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政府宣传教育、新媒体舆论引导等多种途径,不断深化大众对小众体育,特别是服务型小众体育的价值认识,引导大众树立主动、健康、绿色的小众体育消费观念。最后,强化小众体育项目专业人才支撑。人才是助力和实现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关键保障。必须大力实施小众体育人才聚集行动,加快补齐小众体育专业人才短板,推动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造极具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小众体育专业人才聚集地,以高素质、高技能和高水平小众体育人才队伍来支撑小众体育持续发展。

3.3 提高协同治理能力,健全正式与非正式信息反馈机制

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反馈机制是促进小众体育参与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反馈机制按照反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非正式的信息反馈机制。由两种反馈模式共同作用形成反馈机制贯穿小众体育建设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制约,从而推动小众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正式的信息反馈机制建设方面: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选择与第三方部门合作拟定奖惩标准的方式,定期对各个区域的小众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评比,通过奖励、惩罚或批评教育等的措施切实提高各部门对小众体育的关注程度和管理力度。其次,政府应抓住“数字中国”建设契机,将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小众体育各领域,构建全民畅享的小众运动数字生活。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强化资源的整合,并与小众运动参与群体进行互动,以参与者的运动需要为基础,为参与者提供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小众体育项目设施。在非正式反馈机制方面,对于小众运动参与群体来说,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小众体育项目相关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共享和获取小众体育资源,进而形成双方之间的“同频共振”。政府定期收集群众参与小众体育的反馈意见,及时、高效地获取群众对小众运动项目的切身感受信息以及优化的建议,为了鼓励群众对小众体育信息进行反馈,可以通过相应的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加以奖励。

3.4 满足多样化小众运动需求,建设多元元素嵌入的运动空间

国人小众体育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迫切要求小众体育场地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身心体验和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因此,应根据国人这一小众体育需求持续增强特点,加快推动小众场地快速发展。首先,补齐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短板,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效率“三管齐下”,优化小众体育设施环境。小众体育场地是提高我国小众体育供给能力的根本保障。其次,推动小众运动场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综合型发展。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园林、城乡建设、市政交通、体育和国土等多方部门参与,协同构建充满活力的小众运动空间,以独特体验为主题,功能丰富、设施齐全的服务性实体。同时,体育空间的增量扩容,应加快小众体育现有场地与相关文化娱乐休闲融合发展的体育综合体建设,充分开发城市、农村的“金角银边”区域,加快对老旧体育场馆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扩宽小众体育运动应用场景,不断增加运动新空间。最后,将小众体育运动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让小众体育最大可能走进大众消费的领域,让大众根据各自喜好做出选择。小众体育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切入到各类夏令营、高端亲子活动、企业团建中,亲身感受到小众体育魅力,享受小众体育带来新鲜愉悦感,丰富小众体育的商业业态,提升小众体育消费的黏性和宽度。

4 结语

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群众体育需求不断提高,小众体育逐渐受人们喜爱,成为运动项目的选择之一。把握小众体育运动的驱动要素,找出小众体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就如何推进小众体育运动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增加类型,扩大覆盖面,提高人们的参与性,是加快小众体育发展的一种新思路,为小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独一无二的动力。

猜你喜欢
小众消费运动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国内消费
北京CEDRUS小众买手店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找到属于自己的“小众强需求”
40年消费流变
不正经运动范
新消费ABC
HTC久病无方难倒王雪红走小众路线或是明智选择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