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连接体验的价值意蕴与提升策略*

2023-03-22 03:42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支架情境课堂

陈 睿

美国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在《行为设计学》一书中提到,那些令人愉快的峰值体验大致包含欣喜、认知、荣耀、连接四种因素[1]。其中,连接体验指的是我们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建立关系,获得认可,感到团结,产生持续动力,把普通的时刻转换为特殊时刻,体验达到峰值,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体验,会因为连接的丰富,而不断升值。师生形成默契,超越分歧,融为一体,学生在协同学习中,不断挑战,合作共赢,超越单纯的知识增加,完善人格的成长。

一、失连的课堂

(一)与学伴失连,协同感缺失,进而缺乏合作力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最为直接的连接对象就是学伴,如果与学伴失连,就会缺失协同感,进而缺乏合作力。在某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明确了任务,其中一项是“最后请小组代表发布学习成果”,组内一位学生就提议“他会的,让他去,这不结了?我就不用想了”,学伴“默契”地默许他学习状态的游离,教师巡视时,也没有在意该生的“边缘化”,最终在小组汇报时,他并不关注。这位学生看似处在连接丰富的场域中,而且对学伴充满信任,但是,他并没有真实地与学材、学程、情境等学习因素发生连接:他与学伴之间的“信任”是极不均衡的,教师对他的“引导”是薄弱的,没有任务的他也不愿意多沉入教材,更是不考虑任务成果的最终呈现。失去了话语权和被倾听权,也便失去了与学伴协同进取的心态,合作力荡然无存。

(二)与内容失连,成就感缺失,进而缺乏挑战力

我们总会认为,无论是否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总是会以各种形式与学习任务发生连接。但是,与内容失连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进而使得学生缺失成就感,缺乏挑战力。一位教师在一个单元开始,就从单元整体角度设计了学习任务,出于好奇,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一下子有了连接,兴致盎然。但是,这项作业不了了之,学生反映“太难了,我怎么可能做到”。因为教师没有很好地分解学习任务,导致学生只有在完成的那一刻,才能获得成就感;反之,无论学生做到哪个步骤,只要不触及终点,都不算成功。这样,很多学生都迷失在“中途”,无助感“松开”了原有的连接。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就会因为毫无成就感而不再挑战。

(三)与生活失连,格局感缺失,进而缺乏拓展力

如果任务与生活失去联系,也会使得格局感缺失,缺乏拓展的空间。在一节课的最后,教师布置了笔头作业和阅读拓展作业,一学生指着《补充习题》说:“我把这个做好了就行了。”言下之意,阅读作业就不去完成了。作业是一种习得的迁移方式,但是学生没有与生活情境、与真实问题、与大千世界连接的意识,学习的格局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没有源头活水的拓展连接,这样的学习境遇终究是缺乏生机的。

二、提升课堂连接体验的价值意蕴

(一)交互的课堂生态所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其中,“初步掌握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基本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目标,都指向课堂生态的交互性,即身处课堂中的师生,要连接知识与技能、连接情境、连接真问题、连接师生彼此。

(二)延展的学习方式所需

钟启泉教授在《深度学习》一书中写到,当前,“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已经瞄准‘真实性学力’,而‘真实性学力’需要借助‘真实性学习’来培育”[3]。真实性学习具有向各个维度延展、卷入的特征。它首先是一种“主动性学习”,即学习者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思考,也就是学习者能很好地连接输入、思辨、整合、输出,呈现学习成果;其次,学习者之间发生“对话性学习”,连接“习得”“探索”“迁移”的学习过程,求得问题的有效解决;最后,这需要“协同性”,借助与多样的他者连接、同外界连接,拓展和深化学习者自身的思考。

(三)立体的生命成长所需

人是教育的最终要义,育人是课程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发现,在同质群体(同性别、同年龄、差不多的学业成绩等)中,学生彼此间的连接发生得轻松自然,但这还不够,教师应意识到,我们要协助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就还要让学生学会与“异质”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与理解、倾听与辨析、包容与赞赏,增强面对未知的勇气,激发提升自我的内驱,实现立体成长。

三、提升课堂连接体验的策略

连接,能让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任务达成、视野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的连接体验。

(一)连接学伴,强化心理认同

这里的学伴,不仅指同学,还指教师。因为课堂里,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共存,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高质量的合作学习离不开独立学习。无论是教师与学生点对点的交流,还是基于各种教学模式开展的合作学习,都会因为师生、生生亲密的连接体验,以自然平和的心态安心学习,以平等的身份投入学习,彼此信任,引发高效合作举动,获得学力的提升。

1.捕捉步履一致时,共建认可感

“异质”的存在是客观的,成功的连接往往从“同步”效果开始。既然“我们的话语和目光都是一种社会性的声呐系统”,那么,教师的语言和目光就能促成和捕捉师生间、生生间步履一致的时刻,把它转化为连接时刻。比如,课堂独立学习时间,教师发现学生的目光久久停留于某段文字处,就可以轻声与之交流,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状态的关注,更与自己产生了类似的阅读体验,进而产生愉悦感。要创造这样的连接,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细致的观察,甚至是有意的安排,并用语言强调“同步时刻”的存在。

2.点明共有困难处,共担使命感

心理学家发现,共同经历磨难的团队最有凝聚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或者自己与学生)共同承担一项有难度但是有意义的任务,用超越分歧的共同使命感来让学伴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比如,教师在巡视合作学习的时候发现,某小组想让一位不太活跃的A 同学作为代表上台发言,那么就参与这小组的讨论。首先,点明这样安排的难处,即“这位同学的准备还不够充足,语言表达可能不太流畅”;其次,赋予使命感,即“你们的决定对每个人都是意义非凡的,A 同学,同学们非常信任你,其他同学可以为你提供资料,梳理提炼你们小组的观点,并且倾听你的表达,给你一些建议,你们是一个团队的,每个人都能为团队做出贡献”;最后,如果发现A 同学知难而退,则要强化意义连接,可以是语言“同学都在帮助你,老师都对你充满了信心”,也可以是动作,如给予肯定的眼神暗示,或轻轻拍他的背,寻找一种途径,学生再次与学伴连接,会想起自己的使命所在。

3.增强成功刺激度,共享荣誉感

在连接的基础上获得的成功,教师都要重视,可以用语言或举动,增强荣誉加身的刺激度,如夸赞A 同学“团队有你真好,你把团队的智慧分享给了大家”,把本周进步最大的小组公布在家长群,让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小组走在放学队伍的最前排。这个时刻不仅让人因为个人的成就感到自豪,还让他们因为投身于“连接”自己的有意义的使命中,而产生一种强烈而稳固的连接归属感。

(二)连接学程,赋值关键时刻

课堂学习的进程,看似一个平面时间轴,似乎冲突的出现、研究的深入、问题的解决、评价的获得等都在一个平面的时间发展线上,但实际上,它是一张立体的网络,学生与越多的节点连接,就越是投入学习,连接产生的愉悦体验会逐渐积攒为成就感,内化为持久的学习挑战力。

1.设置里程碑式任务,精准连接形成节点

在统整的思维下,现在的课堂任务也对学生能力的整体发展提出了要求,比如分解任务、策划实施等,而小学生毕竟能力有限,期待连接终点线的荣耀,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心理学家通过对马拉松跑者的研究,发现努力跨越终点线能够带来成功,但中途想要触及里程碑(小目标)的渴望会推动每个人在最后关头奋力一搏,里程碑的意义就在于激励主体做出这样的努力。既然能用小目标来支撑大目标,那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和任务的特点,划分最合适的“中点线”,协助学生精准连接每一个里程碑式任务。

比如,笔者指导学生进行科幻故事的创编,就给“创编”这个任务划分好几个“中点线”:聊科幻故事,发现科幻故事在情节、环境、科技等三方面的特点;看插图想象,大胆言说自己的创意;从不同要素入手,进行整体构思;在组里创编自己的故事。学生每完成一项小目标,就能得到一个小奖励,如,聊完科幻故事,可以和同学互换手里的科幻书籍,说完自己的创意,可以当堂用教师给的手机上网,搜集相关的科技信息并打印,或者率先启动下一个小目标,缩短课堂用时。学生精准连接一个个小任务点,伴随的是关注、庆贺,甚至有力助推,学生的峰值体验感就会不断攀升,与任务的连接越来越紧密,达到全身心投入的忘我状态。

2.搭建进阶式支架,有效连接思维深化点

课堂上的关键时刻,不仅存在于横向的时间推进线里,还隐藏在纵向的思维深化处。思维深化时,学生需要经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阶段,但也会因为时代空白、认知差距、情感隔阂、情境缺失等原因,阻碍学生与学习任务深度连接。教师可以与学生设计、共同搭建各类进阶式支架,把握深度“下潜”的契机,展开深度探究的活动,体验思维张力的存在。阅读教学中四种常用的进阶式支架为情境支架、问题支架、范例支架和图表支架[4]。笔者注意到,进阶式支架不仅形式重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连接的意识和能力更为关键。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支架搭建过程,充分运用学生的经验、学生的问题或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等资源,进行梳理、提炼;同时,这一举动可以用部分学生的先行经验连接更多的人,清晰的支架呈现研究时思维的路径。接着,不断创造进阶式的对话性学习,尤其是几个重要的思维深化点——“问题是什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用怎样的方式展开探究”“探究的难点在哪里”“可以如何突破”“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需要格外关注,拿出标准,鼓励信心,给予方向性的指导,提供示范性的支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思维深化、认知建构的突破性时刻,享受课堂中的峰值体验。当然,一旦失连,学伴也可以及时准确地介入,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观建构支架、运用支架的过程,回望思维深潜的路径,提出个性化的修正意见,沉淀成下次学习的先行经验。

3.实施回应式评价,积极连接支持性关注

社会心理学家哈利认为,回应,是加固连接体验的重要举动,它包括理解、肯定、关心。基于此,教师在设计评价时,可以从这三个元素出发,“明白学生重视什么”“尊重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满足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及时的尊重和关注,激发强烈的归属感、自尊心。

笔者在执教《金字塔》一课时,就不断给予学生回应式的评价:学生分享了喜欢散文多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理由后,就评价“老师一开始有点难以取舍,你们说的,让我一下子‘偏心’散文了”,学生会因为教师更多地理解而感到自己的表达很有价值;当学生探究编者意图时,就评价“你们是怎么做到和编者心有灵犀的”,充分的肯定是再次突破的动力;当小组的表现不如人意时,就评价“下次我申请加入你们小组,发现更多团队进步的秘密”,用期待取代安慰,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心。教师的评价贯穿整个学程,有属于个体的,也有针对群体的频繁的回应式评价连接,课堂里人、事、物的关系会遵循着稳定而可预见的步调发展。

(三)连接学境,放大学习格局

课堂学习,还有很多可以引发连接时刻的因素,学习者虽然人在教室,但是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教室空间里的当下行为,连接也会让更多的“境”加入课堂,学习者更自由地穿越其间,打造课堂里的峰值体验,进而放大学习格局。

1.连接舒适的环境

安全舒适的教室,是课堂的基本。它与学生的连接可以更为多元,如墙面上张贴的小组合作竞争榜连接每一个荣耀时刻,板报上的“优秀习作”连接作者突破自我的时刻。多媒体技术是教室的无形延伸,连接得心应手的技术,可以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补充教学所需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参与更多的学习共同体,必要时随时把有效资源引入课堂中,具身体验多样的学习方式。

2.连接真实的情境

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学习发生的源头,是认知建构的外部环境,是习得通过迁移运用,转化为素养的场域。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与知识发现的原始状态连接,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有时,引导学生连接陌生的情境,营造从熟悉感到疏离感的周折,引导学生反思各种熟悉的事物,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让自己觉得“不适”的新鲜问题,寻求不断探索认识、融合彼此的途径,促进思维转向,化解疏离,朝理智方向不断迈进;有时,会再现熟悉情境,引导学生连接过往经验和先行知识;有时,需要连接未来的情境,促进习得的顺利迁移,打通“得”与“用”之间更多共通点,循序渐进,实现学生从思维层面到实践层面独立、自主地对所“得”进行检验、继承、改善,甚至开始有了个性化的创造,“学以致用”带来的成就感,就能成为课堂的“峰值体验”。

3.连接开放的心境

课堂上要保持多样的连接,感受由连接带来的“峰值体验”,那属于个人的连接内驱力不可轻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连接内心真实的自己,表达真实的想法。尊重学生每个成长阶段的天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机会,创设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优势特长,学生会更乐意在课堂中保持与真我的连接,呈现出发自内心的学习渴望,并采取有效的自我监控措施。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需要学生连接世界,关心时事,认识、了解、甄别、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在放大的格局中,更加认同中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逐步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并在课堂学习中显现。

猜你喜欢
支架情境课堂
不同情境中的水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甜蜜的烘焙课堂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