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融入化工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设计

2023-03-22 09:20刘琦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725
化工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党史实训思政

刘琦(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

1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研究背景

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中的所有课程都应该具有育人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工科教育绝对不仅是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更应该融入思政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1-3]。

石化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近年来,石化行业的人才流动加速、人才流失率高,社会认可程度低,导致该产业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许多石化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缺少的不是掌握完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知识与技能可以在工作后慢慢培养,而缺少的是能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努力钻研的劳动者。从以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看出,具有良好职业品质的从业者会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而课程思政恰恰是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意义

一个品牌要想真正地根植于消费者的心中,必须要让消费者了解品牌的历史文化,使消费者对该品牌在精神上产生认同和共鸣,从而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度,而不是一味功利地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的优点,满篇广告都透露着浓厚想要说服消费者来购买的欲望。同理,在教育界中,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一个行业,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学习该行业的历史进程、行业发展、行业人文等“软知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课程思政。

1.2.1 课程思政是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高校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该以课程为载体,去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兼备的优良人才。而课程思政恰恰是使学生立德的重要手段[4-6]。

1.2.2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尽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活动差异很大,但育人这个根本目标是相同的,就是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因此,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实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7-8]。

在众多思政教育元素中,党史无疑是最鲜活的教材。党的百年奋斗史无疑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和发展建设史,因此具有极为深刻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高校的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在党史中体会我党发展的艰辛历程与经验启示。同时,更要将这部熠熠生辉的党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成为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2 设计过程

2.1 教学背景

2.1.1 课程基本情况

化工腐蚀与防护是石油化工专业群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该课程以化工腐蚀的现象及危害作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石油化工腐蚀的分类、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常见的自然腐蚀现象等相关知识,然后通过石化行业中的具体案例,重点讲解管道及储罐的腐蚀案例,最后介绍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防腐材料及相关技术。该课程通过讲授、课上小组讨论以及现场案例教学等方法,总结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蚀措施,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认识腐蚀检测技术”是本课程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解工程上常见的油气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并通过现场实训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

2.1.2 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了解6种常见的化工腐蚀检测技术,其中重点掌握5种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2)专业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对管道或储罐进行无损检测。

(3)职业素质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②增强学生对石化行业的认同感,提高职业热情;③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2.2 思政教学设计

2.2.1 党史元素

石化行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从建国以来就大力发展,直至今天,它仍渗透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石化行业凝聚出了许多优秀的职业精神,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等,这些都是石化行业的根基和灵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些职业精神又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通过凝练,本教学案例所提取的党史元素为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工匠精神。

2.2.2 党史融入的理念和思路

结合上海材料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引入本次教学案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向学生展示建国初期老一辈科学家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石化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当代油气管道企业榜样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

2.2.3 教学内容

讲解红外线成像检测、氢探针检测、pH值在线检测、露点腐蚀检测、漏磁检测和无损检测6种常见的腐蚀检测技术。其中重点讲解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涡流检测(ET)和声发射检测(AE),并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实训教学。

2.2.4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油气管道日常的维护操作工作过程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2)案例导学法:结合上海材料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引入本次教学案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向学生展示建国初期老一辈科学家们筚路蓝缕、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石化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热情。

(3)设问法: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中进入课堂,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4)讲授法:对本次教学案例中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演示。

(5)案例教学法:通过融入当代油气管道企业榜样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

(6)企业实训法:联合石化企业进行现场教学。

(7)角色扮演法:在课堂教学和企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选出本次课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与大家进行交流,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活跃课堂氛围。

2.2.5 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上海材料研究所的前身是1946年10月由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材料供应事务所为了满足当时厂矿订购材料质量验收要求而创立的一个小型的材料性能试验室。建室伊始,仅6名成员,其中4名工程师、2名中专毕业的助手,研究方向主要为金属腐蚀的表面防护技术。1966—1978年,科研活动大致分为三个方面:①新型耐蚀材料的研制以及耐蚀材料的应用技术;②腐蚀失效分析,并从中引申出系统性的应用基础研究;③腐蚀试验、研究方法及机理研究。

在这一阶段主要取得的成果有:①1978年,抗硫化氢腐蚀新材料—“318”钢获全国科学大会奖;②1978年,2.5万千瓦汽轮机叶轮飞裂事故分析获全国科学大会奖;③1978年,耐硫酸腐蚀的NS-68合金材料获全国机械工业科学大会奖。

通过以上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艰难创业历程引入本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石化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热情,然后向学生抛出两个问题:①国家为何如此重视材料的研发?②材料一旦投入生产后,应如何进行维护?

通过以上2个问题,可以很快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思考这2个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腐蚀在生活中虽很常见,但对于在役的油气管道的腐蚀管理却一知半解,因此,学生的学习欲望油然而生。

(2)课程讲授。教师在课上利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腐蚀检测技术。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当代油气管道企业榜样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

(3)企业实训。在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的石化企业,与企业工人师傅配合进行现场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要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

2.3 教学反思

2.3.1 教学效果评价

(1)任务驱动、有的放矢。在授课过程中牢牢把握工程这根主线,结合油气管道的日常维护检测过程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课堂上有的放矢。

(2)设问引入、增强兴趣。教师在课上通过课前引导、演示讲解、同学分享、现场实训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3)党史融入,有血有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相关党史元素,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达到了育人的效果。例如,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向学生展示建国初期老一辈科学家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创业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石化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当代油气管道企业榜样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

(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校内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对相关技术获得了一个总体了解,然后进入与我校合作的石化企业进行实训学习。实训教学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完成的,企业导师负责结合现场工艺,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并指导学生使用相关的操作设备;校内教师负责参加实训同学的日常管理,并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或技能进行答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学生知识学习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3.2 存在问题

(1)思政元素较少,教学过程的融入点比较单一,仅在引入教学的过程中有所设计。

(2)企业教学过程中仅注重技能的讲解,思政环节较为薄弱。

2.3.3 改进思路

(1)教师应加深理论学习,多多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优秀人物和事迹等,使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过程更加自然,做到专业课课堂内“处处有思政”。

(2)深化校企合作,校内教师应更加努力学习企业中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企业导师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够进入良性循环期,校企之间的差距才会越来越小,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目的。

3 结语

本文以我校石油化工专业群的一门课程—化工腐蚀与防护为例,重点探索了将党史融入该门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案,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党史实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