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德育的实践探究

2023-03-22 14:47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吕晓怡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法治道德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 吕晓怡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学校德育活动的整合,就是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目标和引领渗透到德育活动中去,以课堂学习为载体,通过各项德育活动进行落实、体验、感悟、深化,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扎实、高效,从而实现德育工作和教育教学的双赢。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扎实办好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基于德育工作的要求和使命所在,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治观念,并参与德育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通过研读课标,深挖教材,使两者有机融合

我校的德育工作坚持以“办特色学校,树新区品牌,创省级名校”的育人目标为指引,以“德育六好”为主要抓手,以“二十四品格教育”为主线,坚持“德育为首是先导”的学校管理体系,实行“德育为首、全员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使德育工作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我们在设计德育活动时,挖掘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需要学生实践和考察的项目,把它融入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实现两者有机融合。

比如在教学第二学段的主题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我们结合学校开办的各种社团活动(足球、篮球、乒乓球、钢琴、电子琴、器乐、街舞、手工、合唱团、绘画、剪纸、书法、轮滑、编程等),把制作真实又生动的学校宣传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既见证了学校社团活动的丰富多样,又感受到了学校别样的精彩,激发出内心深处对学校的热爱,从而有感而发完成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或文章——《我爱我的学校》。走出课堂,他们自发组成“参观团”游览学校的角角落落,观赏一花一木,留心查看学校的平面示意图,用心品读一面面文化墙、细心品味红色经典的党建文化长廊……回到课堂后,通过大家的汇报,学生对学校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在该主题的教学中,我们还融入了学校开展的“德育六好”和“学习六好”评比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校训“博爱 责任 荣誉”,从文明、礼仪、好学、卫生等方面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学生。

又如在教学第三学段的主题内容时,为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 “百年党史寻初心 英雄榜样我看齐”系列活动,围绕“百年色彩我绘就”“百年瞬间我定格”“百年足迹我寻访”三个板块,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查一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看一看(火神山医院建设全过程)、写一写(祖国,我想对你说)等活动,探寻家乡的变化,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至此,结合德育活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地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收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儿童生活,使两者有机融合

新课标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促进他们美好品格、思想道德的发展。我校从实际出发,利用周边有效资源,创建了社区、葛天源、钟繇文化园、湿地公园等德育实践基地,以方便教师在课余结合课程主题,利用地方资源,把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正好可以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既突破了课堂的边界,又整合了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在与社会的亲密接触中激发内在驱动力,让他们获得身心锻炼,促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时,教师带领学生去钟繇文化园探寻“楷书鼻祖”钟繇,知道了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在书法史上首开由隶入楷的先河;了解了作为钟姓的起源地和楷书鼻祖钟繇的故乡,钟繇文化园不仅是一个纪念钟繇本人的园林,同时也是全世界钟姓人士寻根拜祖的圣地,是炎黄子孙凝聚向心力的载体,海内外钟姓人士皆可在此追溯历史、传承文化。这样的德育实践活动遵循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收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更好地突破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难点。

四、通过强化自身、规范提高,使两者有机融合

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教师。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师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其次,教师要尽量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当学校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德育工作进行融合时,它要求教师必须打破原来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模式,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如采取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等方式的案例教学,或是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方式走向社会亲身体验。总之,教师要对原有的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审视,重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以致用。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活用教材,用活教材,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提升修养、涵养情怀、传承文化,才能使德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实现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