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

2023-03-22 18:49惠丽萍
学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目标作业

惠丽萍

(甘肃省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甘肃镇原 744518)

“双减”政策的目的之一是舒缓中小学阶段日益严重的育人与应试之间的矛盾,同时释放学生的主体活力,让学生有意愿、有时间、有空间进行自主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健全人格,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新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转变旧有的教学思维,进一步优化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向课堂要效率、要效益;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途径之一;教师还要重视作业布置的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并且把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与理解也有重要意义,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道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初中语文学科的影响非常大,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较为庞杂,学生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加以学习,而作业量的减少意味着教师需要调整常用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减负增效”的新要求。但是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举措予以解决。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仍需调整

教学方针、政策的不断发展进步,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做到与时俱进,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经验主义”或者“惯性思维”,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也面临着这一问题,部分教师对“减负增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学行为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误认为“减负”与“增质”相互矛盾,也就是依然错误地认为学生只有多做题、多练习,才能够“见多识广”,夯实基础,进而提高语文成绩,所以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试图通过其他方式给学生增加作业量,这违背了“双减”政策的要求。

第二,对“减负”与“增效”的考虑不全面,部分教师认为减负就是少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把做作业的时间由课下安排到课上,但在“增效”方面考虑不周全,并未从教学各个环节出发进行考虑,依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真正领悟“减负增效”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还需优化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已经由原来的“三维目标”向“素养目标”转变,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展开教学。但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着眼点还是放在知识的落实和中考的要求上,依然停留在读、写、练这些应试方面,而对学生的过程体验和情感认知的培养关注度不够,这难以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三)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要想在“双减”政策下实现“减量增效”,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就越加重要,因为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语文教师需要在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从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缺乏创新,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此过程中尽管有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但实质上还是运用讲授法来教学,学生依然存在被动学习的情况,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真正发挥出来,也就难以达到“增效”目标。

(四)作业环节也需改进

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够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能够起到拓展知识视野、提升运用能力的作用,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作业环节也是“双减”政策的关注点,但部分教师仅仅站在“减负”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布置作业,对于“增质”的思考则不够深入,这不利于“减负增效”目标的落实。

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新举措

(一)理解“减负增效”的内涵是重要前提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语文教师需要真正理解“减负增效”的内涵,转变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之中。所谓“减负”不仅仅是要精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还要尽量避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无端目标、多余环节、低效行为,尤其要减少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切实做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而“增效”则是指立足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从学情出发来明确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在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够变得较为主动且高效,师生之间通过有效互动来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减负与增效之间并不矛盾,二者是统一的关系,减负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增效,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守正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优化,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主动了解、深入学习关于“双减”政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把握减负增效的内涵,特别是深度思考基于初中语文教学需求的减负与增效,坚持“两手抓”的教学思路,坚决贯彻国家政策要求,力争找到一条契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减负增效之路,这样才能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高效开展工作做好准备,促进减负增效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精心备课,提升教学的精准度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做事情只有准备充分才可能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初中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语文学科知识庞杂,涉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内容,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掌握方法、提升认识,为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预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首先,要立足课标“吃透”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课程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调整,新的统编教材对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同时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正式出台,语文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分析教材,如此才能全面把握教材内容,避免在教学中走“弯路”,这样也就有利于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新教材和新课标的研究意识,重视集体教研与备课。

其次,要立足学情精心设计。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想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层次差异等角度对全体学生进行分析,既要关注学生整体也要重视个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设计好分层教学的内容,力争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

最后,要根据需求精选教法。教师在备课环节要遵循优化组合的指导思想来选择教学方法,而不是盲从于某一项教学方法。教师要把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融合到一起,以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注意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性,要以学定教,力争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相互统一,这也是减负增效的重要前提。

(三)抓住课堂主阵地,提升教学实效性

语文课堂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增效提质”的重要途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首先,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下,教师状态饱满、教学富有感染力,学生则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且思想活跃,师生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技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同时注重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掌控能力,不仅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特别是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其次,优化教学方法。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很短,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增效”的关键。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导入“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绕梁”的感受,力争在整个教学流程中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自读课文《安塞腰鼓》这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朗读课文,感知民俗,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体会其中蕴含的激荡蓬勃的生命力量。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接给学生呈现安塞腰鼓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去欣赏和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去精读课文,并以问题为导向来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情境教学设计远比单纯的讲授要更有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任务驱动学生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用合作与探究代替教师的直接讲授,使学生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讲练结合,及时反馈。为了及时了解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把讲、学和练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说或者做,以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优化作业环节推进减负增效

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环节之一,也是“双减”政策的关注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合适的作业,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上学习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还能够使学生开拓思维与视野,提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存在过量的问题,不仅有字词的抄写,还有练习题、摘抄、每日练字、练笔、周记等,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学生应付作业或产生反感,还会影响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成果。基于此,作业环节的“减负增效”势在必行。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作业观。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工具,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以语文教师设计的作业既要体现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更要体现出对语文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与拓展,通过精练的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其次,注意“严谨”,减少“随意”。要想布置高质量的作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考虑,要重视对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分析,既要关注整体也要关心个体,努力实现作业的分层,使作业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设计“基础+拓展”或“基础+弹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作业,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再次,注意作业内容的整合。作业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既要保持学科内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又要保持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左右”联系,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内容与时俱进,保持与现实生活及社会热点的关联,这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最后,提升对作业的评价。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仅仅依靠是否完成或者是否做对等作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而是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深入、持久的评价,通过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通过深入评价寻找学生改进提升的关键点,通过持久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而真正实现通过精简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项充满艺术和智慧的工作,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实践与反思优化。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就一定能够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方式,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定基础。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目标作业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