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殖模式下羊沙门氏菌的防控措施

2023-03-22 15:12龙威海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沂2762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2期
关键词:羊舍沙门氏菌母羊

●刘 杏 龙威海(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山东 临沂 276200)

目前,我国养殖业日趋规模化和集约化,同时也面临着粪污处理困难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现代化养殖模式具有传统饲养模式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如减少废弃物及污染的排放,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减少疾病和传染病的传播。现代化养殖模式适用于规模化羊场。羊沙门氏菌由于其传染源复杂,可导致母羊流产,羔羊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羊场的危害极大,因此,在现代化养殖模式下,羊沙门氏菌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1 现代化养殖模式概述

现代化养殖模式是指包括养殖场场地选择和建设、养殖场设施配置、饲养管理等内容的一种符合现代绿色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

传统模式养殖密度大,产生大量废弃物,养殖环境污染严重等,不仅加速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违背了畜禽的动物福利原则,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的破坏。在现代化养殖模式中,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减少疾病防控的压力,还能从源头上减少空气、土壤、水源等的污染。只有积极推进现代化养殖模式,才能有效规避其他因素对动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

2 羊沙门氏菌概述

2.1 病原及流行病学

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没有荚膜,可以进行鞭毛运动,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一般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反应区分。引起羊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流产沙门氏菌等,通常引起羊急性或慢性肠炎,有时伴随出血性腹泻,造成妊娠母羊流产或死胎[1],严重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沙门氏菌耐干燥、耐低温,在腐败环境里也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数月。

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羊只均可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呈地方性流行,环境潮湿时更易发病。该病的传染源众多,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羊和病原携带羊。病菌可以通过粪便、尿液、乳汁、饲料、用具等多种途径传播,还可以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感染。此外,沙门氏菌可普遍存在于健康羊的消化道、淋巴组织中,如饲养条件恶劣、缺乏饲料和饮水,就会引发内源性感染。

2.2 临床症状

该病一般具有潜伏期,不同年龄的羊患病后临床症状不同。

2.2.1 腹泻型羔羊多发,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可至40℃以上。羔羊畏寒,大部分伴随出血性腹泻。一般在发病2~5 d后死亡,即使痊愈仍成为隐性传染源。

2.2.2 流产型妊娠母羊多发,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急剧减退,从阴道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流产、产死胎或弱胎。

2.3 诊断与鉴定

鉴于沙门氏菌的广泛存在和对羊群造成的繁殖危害,对沙门氏菌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对生产实践和技术支持非常有必要。首先,结合本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其次,该病菌通常存在于消化道和淋巴组织中,可采集病死羊的脾脏、消化道分泌物或肠系膜淋巴进行实验室鉴定,确诊是否为羊沙门氏菌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抗原检测等。另外,还有一些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荧光定量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以及以测序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快速准确等优点,但这些方法对仪器以及检测条件要求较高,在羊场难以广泛推广使用。

3 防控措施

3.1 科学选址布局

合理的场址布局与羊舍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养殖模式的重要基础[2]。建造羊舍之前要科学选址,要选择安静、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场地,为保证光照充足,羊舍以坐北朝南、东西走向为佳。生产区、生活区以及各羊舍之间距离要适中,保证通风,要有独立的消毒通道。顶棚应选择冬暖夏凉的材质,同时可搭配遮阳网来实现降温通风。设立运动场,让羊群强身健体,减少疾病发生,还可以利用羊群运动的时间及时清理舍内粪便和料槽。在布局水槽时要注意单独设置排水沟。保证水源稳定,水质良好。

3.2 加强设备管理

在现代畜牧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更要注重设备的管理。配置完善的通风设施、污染物处理设备、机械化拌料设备。另外,场内的各个位点应设立温湿度计,实时监控羊舍的环境,利于及时做出调整。针对羊只可采用电子耳标管理设备系统,利用智能化设备识别羊只身份,实现羊只重量和羊饲料重量动态测定,实时分析研究,从而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3]。

3.3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能否充分发挥饲养技术优势的关键。第一,给不同生长阶段的羊群提供充足的营养。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微生物添加剂,促进羊只生长,提高羊群的免疫力。第二,饲料与水源要及时更换,保证饮水充足、清洁。第三,沙门氏菌对化学消毒剂对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对羊舍、羊群以及各种用具定时消毒,及时消除传染源,消毒药物选择3~4种,轮流替换使用,避免消毒效果降低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刺激。第四,羊群的饲养密度要适宜,特别是夏季高温,饲养密度不可过大,否则易造成羊群热应激免疫低下,增加患病概率。第五,每天巡舍,监测羊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病羊立即挑出进行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第六,对于常见疾病和地方性流行病,要进行科学的预防用药,切忌过度用药。第七,在春秋季节做好防寒保暖,夏季加强通风避暑。第八,产房不可连续使用,每次产羔后和临产前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产房使用结束后,地面铺撒石灰消毒,也可封闭门窗,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消毒后要通风2~3 d。第九,病死动物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乱丢乱埋病死羊尸体的行为[4]。

3.4 控制人为因素

养殖场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来约束饲养人员,明确人员的具体任务,并做好认真细致的记录工作。饲养人员之间要经常进行技术交流,讨论饲养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对饲养、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和考试,提高饲养人员的科学养殖技术水平。

3.5 羊沙门氏菌病的预防

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严格按照防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工作。所有羊只在进入羊舍前必须完成免疫接种,防止将寄生虫或病原菌带入羊舍,对羊群按照年龄、体型进行科学分群,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夏季和秋季是寄生虫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在春秋季节要对羊群进行定期驱虫。此外,要严防鸟雀和老鼠,禁止水源和饲料被污染。患病母羊发生流产和产出死胎后,要立即对其隔离治疗,且胎衣以及被污染的垫料等污染物要经过消毒后统一深埋[5]。场区内严禁饲养其他畜禽,以防其他病原菌侵入。

3.6 羊沙门氏菌的治疗

不论是羔羊还是妊娠母羊,一旦患病要立即隔离治疗。对病羊要进行系统的疾病登记管理和用药记录,沙门氏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治疗过程中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对症治疗,首次用药加倍,可提高治疗成效。可使用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剂、恩诺沙星注射液联合使用抗生素,根据症状的轻重以及年龄进行治疗。病情好转后要持续监测一周,直至羊群恢复健康,没有复发或继发其他疾病。

4 总结

在现代化养殖模式推广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养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求养殖人员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在发展规模化羊场产业的同时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其次,羊沙门氏菌要以预防为主,重点是接种疫苗和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实时监测,有利于控制疫病的暴发。

猜你喜欢
羊舍沙门氏菌母羊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产后母羊的护理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阿尔梅勒羊舍
彩钢结构配套卷帘羊舍与彩钢结构封闭式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比较分析
清水县不同羊舍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