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三教”协同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3-03-22 22:00马树超郭文富
职教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协同体系

□马树超 郭文富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新百年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为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新路径,这就是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简称“三教”)协同创新之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三教” 协同创新。2022 年12 月1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把“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在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什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来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培训的高质量,以及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职业教育自身的努力,现代技术技能的职后培训需要与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还需要技师院校等的协同创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尤其是服务产业升级,更需要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2002 年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明确是要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因此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列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反映了职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应当具有广阔的前途、重大的作为。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高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共同组成的体系,其核心特征是“体系”和“高质量”。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在充分肯定教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同教育类型面临不同的瓶颈与短板,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层次、各类型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体系的子系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自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并且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三教”协同创新要求更加注重体系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系统的短板会更加突显。在中国式现代化大系统中,高质量教育体系既要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要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还要有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因此,要在教育体系中研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整体性和协同性,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新世纪开始的20 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两基目标达成,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很大成效,教育基本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教育类型间的协调发展、协同创新亟待提上议事日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尤为迫切。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提高职业教育价值认同,弥补职业教育发展短板。职业教育发展不仅需要法律、制度和政策推进,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的时候,向广西汽车集团的国家级技能大师郑志明代表问了两句话:“你的职称走的是哪个序列?”“现在收入怎么样?”这两句问话切中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什么在职业院校,护士专业发展很好,而护工专业难以发展?就是因为二者走出来的职称序列不同。护士可按规定参加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可以申报正高级职称,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也提升了。而护工顶多走到技师,属于工人编制。职业教育有没有前途,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撬动技术工人的社会待遇和社会地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努力缩小三类教育的价值认同差异。教育价值认同差异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既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政策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难以发挥引领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原因,强化了“唯学历、唯文凭”的价值观,使劳动价值难以得到社会认同,也影响了各级行政部门落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积极性,这种价值认同差异进而加重了质量分化,使短板更短。近年来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不受社会认可问题更加突显,中职学校办学基础薄弱,“空、小、散、弱”问题突出,高职学校三年扩招400 余万人,严重稀释了教学资源。没有“三教” 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和弱势教育类型的全面振兴,就无法全面缩小阶层差异、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就无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加快“三教”协同创新将有效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教”协同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政府的统筹与主导下,真正认清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三教”协调发展、协同创新的目标任务,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开展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改革,“三教”协同创新就是通过有组织的科教融汇和教学建设,使“三教”改革形成合力。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都要超越部门主义、本位主义,建立双向互认、纵向流动的立交桥,完善“三教”相互衔接沟通的框架体系,探索形成“三教”相互支撑、不可割裂的有机体系,推动各地实施“双高计划”和职教本科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深入探索“中—高”“中—本”“高—本”贯通中努力协同创新,注重系统培养具有职业认同、就业乐业、服务地方的高技能人才。新时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推动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建设等任务要求,都对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提出更高期待。当前,人社部《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已出台“新八级工”制度,在原有的“五级”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要求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强调用人单位在聘的高技能人才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这些政策的落实,将有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高质量协同体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