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散结方辅助化疗治疗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23-03-22 02:39马腾媛张春超
河北中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化瘀标志物肺癌

罗 璟 马腾媛 张春超 彭 艳△

(1.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安徽 滁州 239000;2.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安徽 滁州 239000;3.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安徽 滁州 239000)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工作、环境因素等的影响,肺癌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因肺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率较低,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为中晚期,手术根治难度较大。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最普遍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1]。但部分患者由于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或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脏器功能衰退,导致其对化疗耐受性较差,出现强烈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化疗中断[2-3]。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采用针对全身兼顾局部的中西结合方案用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以达到带瘤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4-6]。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我们采用化瘀散结方辅助化疗治疗痰瘀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30例,并与单纯常规化疗治疗3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1例均为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中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分期、分型标准[7]。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痰瘀互结型肺癌的诊断标准[8]。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TNM分期Ⅱb~Ⅲb期,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7]>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3 排除标准 转移性肺癌者;小细胞肺癌者;既往有心、肺手术史者;合并有脑转移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既往有卒中、心肌梗死等病史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单纯予化疗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7]中相关内容和患者具体病情,予以最佳化疗方案治疗,3周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化疗2个周期。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化瘀散结方治疗。药物组成:金荞麦30 g,鸡内金30 g,仙鹤草30 g,生天南星(先煎)15 g,白术15 g,生半夏(先煎)15 g,党参12 g,浙贝母12 g,蜂房10 g,甘草9 g,芥子9 g,三七粉9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6周。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6周后统计疗效, 化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定期查血常规,如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中相关内容拟定评分标准,主症咳嗽、咯痰、胸部闷痛或刺痛根据症状由轻到重分别评为0、2、4、6分,次症气急、乏力、脘腹痞闷、少食、口唇紫暗、痰血根据症状由轻到重分别评为0、1、2、3分。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变化情况。③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参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10]进行评估。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估标准评价[9]。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且维持超过4周;部分缓解:肿瘤最大径减幅超过≥50%且维持超过4周;稳定:肿瘤最大径减幅<50% ,但超过≥25%,未出现新的病灶且维持超过4周;进展:肿瘤最大径增幅≥25%,或新病灶出现。控制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控制率80.00%(24/30),对照组控制率54.84%(17/31),治疗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咳嗽、咯痰、胸部闷痛或刺痛、气急、乏力、脘腹痞闷、少食、口唇紫暗、痰血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EA、NSE、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比较

2.4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肺癌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前列,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有文献研究发现,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肺癌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肺癌的诊断、治疗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之一[11]。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首选疗法,但大多数情况下肺癌早期并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待出现症状发现时多数已发展至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此时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虽然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研发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其临床治疗仍然存在一定局限,化疗药物不仅能杀灭肿瘤细胞,也会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害,如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常令患者无法耐受甚至导致化疗中止,如何减轻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直是恶性肿瘤化疗治疗领域的一项难题[12-13]。

中医学无肺癌一说,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属于“肺积”“咯血”“肺痿”等范畴,认为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实证包括血瘀、痰湿,虚证主要为气虚、阴虚,痰瘀互结是其最常见的病因病机,贯穿肺癌发病及转归始终[14]。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其脏腑功能逐渐退化,肺又为娇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气直接相通,故外邪入侵,首先犯肺,内外合邪犯肺,耗损正气,导致体内邪毒滋生,肺失宣降,气机升降失司,导致气滞血瘀,津液输布失调,通调水道不利,导致凝聚成痰,痰瘀阻络,积聚成核而发病[15-16]。故治疗应以行气、清热、化痰、散结、逐瘀为原则。化瘀散结方中金荞麦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仙鹤草收敛止血,解毒补虚;鸡内金宽中健脾,消食化积;生天南星、生半夏化痰燥湿,消痞散结;白术补脾燥湿,利水化浊;党参补中益气生津;浙贝母化痰清热,解毒散结;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芥子利气豁痰,散肿止痛;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甘草解毒清热,宣肺理气,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化痰散瘀、扶正祛邪的功效。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类蛋白,当机体出现肿瘤时其水平明显升高。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在肺癌、消化道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表达均显著升高,是常用肿瘤标志物之一,其水平与肺癌恶性程度、肿瘤分期等有正相关性[17]。NSE最早发现于神经内分泌组织起源的相关肿瘤中,近年来发现其在肺癌中也存在过量表达情况,血清NSE水平明显增加[18]。CYFRA21-1是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时,其细胞中含有的角蛋白碎片降解后变成可溶性物质而进入血液,在肺癌尤其是鳞癌中其水平明显升高[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咳嗽、咯痰、胸部闷痛或刺痛、气急、乏力、脘腹痞闷、少食、口唇紫暗、痰血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化瘀散结方辅助化疗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癌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化瘀标志物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