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2023-03-23 00:45刘建军李小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发展

刘建军 李小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科学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六个方面。这“六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要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握其中的道理哲理学理,这就需要从理论上作出相应阐释。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立场是理论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着理论体现谁的意志、代表谁的利益、为谁服务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性地第一次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探索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把造福人民和人类自由解放作为根本立场。作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自觉坚守和践行人民立场,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承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形成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首先,站稳人民立场。《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这一经典论述,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人民立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讲政治,强调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以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为统领,将人民立场更加切实地贯穿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治国理政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反复强调,“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89页。。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靠人民而强的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和代表者,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私利,更不可能成为任何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利益的“代理人”,无论在任何时期,始终坚持为人民而执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一个精辟的喻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页。。这形象而深刻地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这里,人民高于一切,是根基所在、血脉所系、立业之本,凝聚民心是最重的政治要事,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治业绩。正是以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为统领,我们党在各方面工作中全面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永远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新时代人民立场不仅站住了,而且站得更稳了。

其次,把握人民愿望。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287页。。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愿望,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民意、体恤民情、关注民生,善于把人民的愿望转化为党的主张,从人民的诉求、需要、呼声中形成党的战略和策略。早在2012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十多年来,民有所呼,党必所应。我们党始终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精神文化生活等各领域民生工作,不断实现人民愿望。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和我国社会生产“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实际,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的新判断。以此为依据,我们党全面把握人民在物质文化上更高的需要和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动态聚焦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新需求新期待,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引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事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新时代取得更为明显的突破性、实质性进展。

再次,尊重人民创造。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一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要实现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必须尊重人民创造,从人民那里获得应变局、开新局的磅礴力量。针对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4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热情。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等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丰硕成果,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创造的必然结果。

最后,集中人民智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智慧,将其作为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毛泽东指出,要“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9页。,在党内创造了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邓小平多次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5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智慧,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7页。。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加强调查研究,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并将其化为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坚实力量。例如,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场座谈会,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贡献智慧、建言献策;在起草党的二十大报告过程中,我们党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集中人民智慧。这一切都是我们党充分发扬民主、集中人民智慧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实践、集中人民智慧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重大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

真理也是有精神品格的。精神品格是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它建立在理论对时代脉搏的深刻把握之上,体现为一种精神面貌、人格特质、作风风格。一种理论之所以能够使人信服,不仅源于它能够解答时代课题、指导社会实践,还在于其独有的精神禀赋和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特征,是真理和道义的有机统一,标识了新时代自立自强、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坚持自信自立,是这一科学思想鲜明的精神品格,它不仅蕴含着自主自立的精神根基,也包含着自尊自信的精神气质,还体现着自力自强的精神追求。

首先,坚持自主自立的精神根基。自主自立指的是思想上有自己独立的主见、不附庸他人,行动上自主完成自己的事务、不依赖他人。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向,外因因主体能动性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影响。于一个政党、国家而言,坚持自主自立是立身之本,是实现自尊自信、自力自强的首要前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气节。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华民族遇到了深重危机,中国人民陷入被欺负、被奴役、被压迫的悲惨境地。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推翻重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救国、兴国、强国之路,逐步实现了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历史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不渝地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指出:“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1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7月28日,第1版。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将“独立自主”作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1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7页。。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自主自立,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其次,坚持自尊自信的精神气质。自尊自信指的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充分的把握。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其悠久的文化传统流淌着自尊自信的基因,如《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彰显了这种自尊自信的精神品格,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自尊自信,集中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牢固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充分信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党的“看家本领”,将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视为共产党人的“必修课”,通过多次组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题的集体学习、开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等方式,鲜明展现了马克思光辉的人格形象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的、人民的、开放的理论形象,阐扬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页。。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了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自豪地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9页。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更加自尊自信,焕发出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

最后,坚持自力自强的精神追求。自力自强指的是依靠自己,奋发图强。自力自强以自主自立、自尊自信为基础,更是后者的目的和落脚点。新时代是中华民族迎来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时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历史阶段。“强起来”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自力自强,坚持强党、强国、强军的有机统一,强力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经济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强国;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之治彰显制度优势;文化方面,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人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社会发展方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开启迈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态方面,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党的建设方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等等。正因为我们党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才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围绕这一宏伟目标所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战略安排,必将指引中国人民日益走向强大。

三、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原则

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总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了守正创新的思想原则。他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0页。。守正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脉相承,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首先,坚持守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守正”,即坚守正道,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和方向保障。就一般意义而言,坚守正道就是按规律办事。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否遵循规律,决定着创新活动朝着何种方向、具有何种命运。只有遵循规律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才能使事物在正道上实现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18)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所谓坚守正道,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坚持立足国情和放眼世界相统一认识事物,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他还特别指出,守正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指明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66页。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守正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不动摇、党的初心使命不动摇、人民立场不动摇,只有这样,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才能保持正确方向。

其次,坚持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新事。“创新”,即发挥创造、赋予新意,是做到守正的根本动力和路径要求。只有创新,才能持续守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赢得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改革发展遇到的深层次矛盾的根本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创新理念列为新发展理念之首,紧紧牵住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带动国家发展全局的进步。而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理论创新是灵魂和核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具有先导性、引领性作用。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亟待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以回答重大时代课题,引领社会实践和推动伟大社会变革。而今,时代的变化及中国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早就远远超越了当年经典作家的想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2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14页。要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就必须坚持在理论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建党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指引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最后,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守正与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离开守正,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离开创新,守正就会走向封闭僵化、停滞不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35页。。守正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经济发展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等等。守正创新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65页。归根结底,守正创新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守正创新,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这一科学思想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做到了既不忘“老祖宗”,又不断“讲新话”,开拓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

四、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方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是理论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现实着眼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客观形势和实践发展,将坚持问题导向贯穿于理论创新的全过程,以敢于正视问题的政治清醒、善于分析问题的理论智慧和勇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科学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通过各种途径发现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并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的方法,“问题”贯穿于这一过程之始终,因此,必须增强问题意识。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290页。一切现实问题都与时代相关,带有时代烙印与时代属性。一定时代的任务、主题、主流总是通过问题表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24)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从表面看,问题是阻碍时代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但是只要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就会变成时代进步的“垫脚石”“开山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是一个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9页。鲜明的问题意识,贯穿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全党始终把问题作为制定政策的现实依据、进行理论创新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上,将化解矛盾、纾解难题作为固本培元、开拓新局的突破口。

其次,强化问题聚焦。毛泽东曾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26)《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39页。矛盾的普遍性,说明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来把握时代。物有本末,问题有主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最能体现时代本质和特征的,往往是那些重大而突出的社会问题,抓住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时代脉搏。因此,坚持问题导向,既不能被问题牵着走,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科学对待问题,强化问题聚焦,把握重大时代课题,盯紧突出社会问题,抓住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2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展开深邃思考和科学谋划。可以说,所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都是紧密围绕党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而展开的,都是针对性地破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外交、军事、国防等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思想。

最后,注重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目标和落脚点,统领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向。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解决问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增强问题意识、分析问题,只有在问题的彻底解决中才有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8页。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增强本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国情,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思路,突出表现在:以自我革命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不断淬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为解决客观问题提供坚强的主体条件;以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社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等。正是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方法,中国才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新发展。

五、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方略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表现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系统观念是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新老问题缠绕叠加,深层次矛盾错综复杂,许多领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方略,要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首先,要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静止性,另一方面具有绝对的变动性和演化性。系统内部的要素组成、时空位置不断发展变化,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这些因素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以系统观念把握事物,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时间上,要透过历史看现实,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要善于运用大历史观和历史思维,将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将短期、中期、长期结合起来,把握发展的“时”与“势”。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的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觉,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放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加以审视和谋划,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空间上,要跳出局部看全局,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把握系统发展的全局。要树立全局观、大局观,国家的全局是大系统,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个地方仅是这个大系统的一个个子系统,局部必须服从全局,小局必须服从大局,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全局性。内部要素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把握系统的发展规律。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运用底线思维,科学识别、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把握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发现风险早处置、早化解。外部环境上,要跳出事物自身的视野看事物,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就要求把将事物置于更为宽广的外部环境中审视,在比较分析中找准事物发展的目标定位。我们站在全球视野中认识和看待中国自身的发展,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决心和信心,必将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其次,要注重全局性谋划。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层次的整体,并处在与外部环境不断交互的运动中,要推动系统向前发展,必须立足系统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要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心怀国之大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其中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既要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任务扭住不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把握各项改革任务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对于那些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要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性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1页。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必须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提出战略目标、作出战略部署、制定战略举措,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的战略构想,以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布局的光辉典范。

最后,要实现整体性推进。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坚持系统观念,就必须发挥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功能效果,实现整体性推进。中国改革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各项工作都要统一部署,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68页。每一项改革既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又需要其他领域的配合,因此要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同时,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必须善于抓住全局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局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全局的性质和走向,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明确了全局的方向,因此,要抓住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以带动整体推进。此外,实现整体性推进时,还要讲究过程性和时序性,把握好力度和节拍。还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02页。

六、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反映着其世界观、时代观、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将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与人类和平发展崇高事业紧密相联,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世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首先,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胸怀两个大局。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秉承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视野和基本观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深刻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421页的重大判断。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世界形势的科学预判。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前途同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77页。。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彼此联动,在21世纪历史性交汇,影响着当今世界发展格局和整体走势。进一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正是在世界变局下发生和展开的,是影响这一大变局前途和人类走向的深刻动因;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变了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既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是极具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严峻挑战。统筹两个大局,既要利用和争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又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变局正向发展,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其次,秉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问题十分突出,现存全球治理体系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与愿望不相适应。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必须要跳出以往那种主从之分、阵营之别、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思想窠臼,以一种融合各国价值共识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3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60页。。这是中国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展的基本理念。“共商”即各国相互沟通,以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矛盾;“共建”即各国共同参与、合作协力,创造发展红利;“共享”即全球治理的成果要为世界各国公平享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平等为基础,要求的是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充分凸显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平等性;以“共同”为核心,体现的是国际社会诸多领域的事务和问题需要由诸多主体共同参与,国际决策共同协商,治理成果共同分享;以“公平”为方向,着眼的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公平合理方向迈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凝聚了国际社会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内在价值诉求,为处理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关系、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理念。

最后,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特征,人类社会再次站在了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主张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亟待熔铸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充分认同和集体行动。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522页。。此后,在一系列重大场合,他进一步阐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和平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与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不同,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分别,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期待。有了这样以价值共识为基础的价值引领,各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主体,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大问题面前,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共存,走开放共赢的发展道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通过“自由贸易区”“进口博览会”等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开展“一带一路”等多边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在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倡导团结合作,以中国新冠疫苗助力全球弥合“免疫鸿沟”,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列实践,充分彰显了共建美好世界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以上“六个坚持”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从整体上看,“六个坚持”相互交织、互相支撑,是一个逻辑缜密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六个坚持”体系结构中,坚持人民至上是命脉,坚持自信自立是根基,坚持守正创新是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动力,坚持系统观念是格局,坚持胸怀天下是情怀,集中揭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及精神品格,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从部分上看,每一个“坚持”虽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各有侧重,但都兼具立场、观点、方法的三重意蕴,是涵盖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统一体,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场、观点、方法的辩证统一。譬如,坚持人民至上,直接表达的是“为什么人”的立场问题,也体现着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基本观点,同时还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意蕴。其他五个“坚持”亦是如此,它们既是立场,也是观点,还是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这“六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根脉传承和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时代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