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挥戈旗红河山

2023-03-23 03:54吕晓霞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猛士如云河山

吕晓霞

1

1939年冬天,日军对我太行山根据地实行封锁、蚕食、扫荡,蒋介石背信弃义,断绝了根据地的给养。

英勇的八路军战士穿着单衣、草鞋,吃着黑豆、野菜,在冰天雪地中顽强地与日军鏖战。朱德即景生情,赋诗《赠友人》: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这首诗以大气磅礴之势,抒发了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表達了作者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

2

诗的前两句:“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作者着眼于现实,无比豪迈地写出了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辈出、猛士如云的大好形势,说明华北大片国土的收复,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战取得的伟大业绩,靠的就是根据地的广大抗日军民,他们是英雄,是猛士,是保卫祖国、抗击日寇的坚强柱石。这两句写得气势磅礴,豪气冲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信赖、期待和赞美之情。在这里,朱德引用了汉高祖刘邦《大风歌》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并反其意而用之。刘邦平定了天下,却感叹没有猛士去镇守四方疆土,而抗日根据地却“猛士如云”,有这么多猛士来保卫祖国,何愁不能消灭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呢?这一典故的巧妙活用,加上一个“唱”字,十分生动地刻画出了抗日军民无比威武雄壮的猛士形象,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硝烟弥漫、战马嘶鸣,抗日将士高歌猛进、无所畏惧、前赴后继、势不可挡的抗战画面,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朱德伟大的英雄气魄。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承接前两句,作者在这里尽情抒发了对抗战必胜所满怀的信心和决心。前句作者引用了《唯南子·览冥训》中的一个故事:“楚鲁阳公与韩人交战,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太阳落山了。鲁阳公持戈挥舞,精神抖擞,毫无疲惫之感,而且越战越勇。太阳为其精神所感动,又返回了三个星座的距离,以帮助他继续战斗。”朱德在这里把这个典故活用了,一则用其原义,无比豪迈地赞颂了抗日民军英勇顽强、力挽国家危局的英雄气概;二则使“退日”具有了双关的语意,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由于前两句已经指出了抗日根据地有无数的勇猛之士,因此,这里的过渡就显得十分自然、和谐,显示了全诗在结构上的严谨细腻。最后一句是作者对抗战胜利前景的展望。1940年前后,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实行投降的卖国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者更加气焰嚣张,肆无忌惮,他们以主要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重点进攻,同时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消灭抗日武装,瓦解根据地,抗日战争正面临着空前的困难。但尽管如此,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猛士如云”的抗日将士,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抗战胜利的红旗必将插遍祖国的河山。这充分表现了朱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欣赏朱德这首诗的时侯,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在艺术上的两个特点:一是用典自然。全诗共四句,作者引用了两个典故,不仅精当自然,毫无牵强之感,还把它们用活了,使全诗显得更加雄伟、高亢,诗意更加浓郁、畅朗、深刻。这一方面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多才,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二是诗的气势。短短的四句28个字,句句都有泰山压顶之势,字字皆有千钧之力,充满了磅礴豪壮的气势,读来令人亢奋,平添无穷的力量。

3

革命诗词镌刻着仁人志士的政治理想、顽强意志和革命豪情。朱德曾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我国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巨星”,他的诗词以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沉的民本底色、醇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精神风骨,言史寄怀、抚今述志,感染熏陶了一代代中国人,从他的诗词中也能感悟到其革命变化的心路历程。

“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1906年,年仅20岁的朱德写下了《顺庆府中学堂留别》,忧国忧民之情、“急济心怀”之志跃然纸上;1916年,朱德参加护国战争屡立战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拯救国家的英雄,踌躇满志地写下《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护国战争胜利后,面对当时国家分裂、军阀混战的现实,朱德异常苦闷:“家园在望我当归,无奈人民盼解围”“起舞闻鸡生叹息,总因血战咎功微”。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饱含炽热激情的朱德因苦苦追寻救国道路而不可得的无奈、呐喊与抗争。

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朱德重新燃起希望,写诗明志:“信有霜寒堪寄傲,肯因苦雨便离枝?岁寒劲节矜松柏,正直撑天永不移。”表达自己要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屈,坚定不移地保持革命者的高风亮节。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朱德赠诗朋友:“我本江南一鲰生,十年从事亚夫营。身经沧海羞逃世,力挽狂澜岂为名。”要力挽狂澜拯救国家和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展露无遗。

14年抗战中,朱德更是写下一首首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诗作,“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不仅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进行热情讴歌,还抒发了对驱逐倭寇、夺取战争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念。

朱德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朱德参加革命近70年,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朱德在为党和人民的毕生奋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格和高超政治智慧,值得我们年轻一代永远学习和发扬。

朱德(1886~1976年),字玉阶,四川仪陇县人,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猜你喜欢
猛士如云河山
河山
情系河山
撕咬猛士巨齿龙
真正的“猛士”——东风“猛士”军用越野车
喘息的红对联
未来,是一个没有预兆的故事
爱的力量
笔写千重岭 挥毫绘河山
东风猛士车中央充放气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壮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