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起点下梅古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及特征分析

2023-03-24 08:07
中国园林 2023年2期
关键词:梅村廊道村落

邹 诚

玄 锦

杨钧宁

黄柳菁

李霄鹤*

“万里茶道”是国际商贸通道之一,也是沿线各民族共同开创的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互鉴的交通廊道,集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建筑、风俗、民族、宗教等众多研究领域于一体,以茶叶和茶文化为载体,将华夏文明传播至世界各地[1]。2019年“万里茶道”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发文,应高度重视沿线遗产点保护和环境风貌整治。2020年《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中提出“老茶路,新征程”的发展战略,全面完善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等有效管理与保护机制,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明确了茶道沿线传统村落保护的方向和载体,为“万里茶道”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带来新的契机,有利于重现“万里茶道”曾经的旖旎风光。而传统村落是“万里茶道”沿线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经济和科研价值,对万里茶道成功申遗、保护与开发、再现沿线地域茶文化、全面推进沿线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当前沿线传统村落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过于重视表象特征,缺乏对内在景观结构的深入探析,忽视内在肌理特征[3],致使茶道沿线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资源面临散点式保护、凝冻式保护、趋同性建设、新老区割裂、宜居性能低效等众多难题[4]。因此,系统梳理传统村落景观构成,探索其内在肌理特征,从整体上评估传统村落各空间的景观特征与价值才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真正实现沿线传统村落景观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传承。

基于上述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内容上,国外学者主要关注村落平面分布特征与规律,主张通过文化基因来研究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5];国内学者则关注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景观要素[6]。前者注重以“风水理论”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基础,从村落选址[7]、建筑特征[8]、街巷格局[9]等因子着手,探索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后者强调村落内的习俗活动[10]、历史文化[11]、传统工艺[12]等。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实地调研[13]、GIS空间分析法[14]、UGC数据质性分析法[15]等。研究视角上,主要围绕构建景观图谱[16]、地方性知识[17]、景观变异[18]等形式。已有研究虽然在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特征识别上有了丰富的成果,但是鲜有研究会对传统村落景观的内在逻辑肌理进行深入分析。而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是在景观要素构成与特征识别基础上,再进行系统梳理后而构成的具有结构化、网络化的逻辑方法,能够科学判断村落整体区域内景观要素在不同片区的协调度和不协调度,有效解决村落潜在特色文化价值挖掘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借助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以“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为研究地,从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层面展开系统研究,以期为今后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景观培育与塑造提供理论依据和新视角。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

下梅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部(图1),全村约有500户2 500人。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下梅古村作为“国家传统村落”“晋商万里茶道起点”,上百座明清古建屹立村中,历史文化悠久,虽特点各有千秋,但也存在“三雕”景观丰富等共同之处,堪称武夷传统工艺典范,旅游开发潜力较大,同时也是武夷山“双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巷、祠堂等人文景观资源使得村落蕴藏独特的魅力。福建省文物部门于2015年调查并确认与万里茶道相关的文物大多集中在下梅村,具备很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因而,选择其作为“老茶道,新征程”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特征研究案例地更具说服力。

图1 下梅村研究区位

1.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通过3种途径获取:1)借助网络文本提取手段收集与文化景观相关文献资料,包含村志、晋商万里茶道发源地及旅游详细规划文本等;2)2021年12月3—6日利用无人机对下梅村进行测绘、拍照等来获取图文资料;3)通过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图2)来获取研究地的基础信息数据。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走访、阅读文献、谈话记录、航拍影像等形式分别对空间特征、传统建筑、环境因子、民间信仰、习俗活动和传统工艺六大景观因子进行收集。为使研究数据更为丰富,将实地收集的资料与当地村部提供的进行整合,为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2 下梅村访谈提纲

2 下梅村景观基因信息链的构建

2.1 景观基因信息链概述

2.1.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概念及内涵

景观基因是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由微观的景观基因相互作用形成中观的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从而构筑宏观的传统村落景观意象[19]。景观基因信息链生成过程实际上是景观基因从抽象到具体、从隐蔽到彰显、从离散到组合的过程,能够凸显独特属性。为帮助人们了解村落文化景观主体特征,刘沛林等团队将生物体基因信息链内容引入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中,从人文景观要素识别和特征分析角度出发,形成以“胞-形-链”为图示方法的景观基因信息链,可针对不同区域文化构建不同图谱,较好解决中国传统村落景观分区的棘手问题[20]。它可以理解为传统村落空间中各景观基因按照一定规律组合与排列而形成的链条结构,利于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并分类形成可视化图谱。

2.1.2 景观基因信息链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内容

目前,该理论主要应用于分析不同区域内村落景观基因的构成与特征,探究其差异性[21]。在人文地理学领域,景观基因信息链体现在对特定地理单元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区系进行划分与整理[22],按区域景象呈现出徽州、湘西、关中等景观特征。在建筑学领域,其体现在传统民居的形态、结构、布局、用材、装饰等物质空间体系外在表征方面[7]。在民俗学领域,景观基因信息链表现在民俗信仰、传统工艺、习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方面[6]。景观基因信息链作为景观基因理论进一步优化和具体化的结果,以“一目标、两途径”为内涵,以“四要素”(元、点、廊道、网络)为展现载体,能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内在肌理,进一步凸显景观形象[23]。本研究在李伯华[9]与冯艳[23]的研究基础上,对景观基因信息链包含的信息元、信息点、信息廊道及信息网络四要素进行具体概括与分类。景观信息元是指每个区域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具有深厚内涵,是文化景观最核心的组成元素,准确挖掘景观信息元可指导被破坏的文化景观进行恢复与重建。景观信息点是信息元通过景观表现出的具体物象,一个信息点可以包含单个或多个信息元,是每个地区的标志性景观,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景观信息廊道是以信息元为基础,由多个信息点在空间上通过线状排列组合而形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带,在时间上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化信息。信息网络是村落的命脉,由景观信息廊道与点不断扩展、相互交织而成,覆盖度高,利于树立整体景观形象,增加不同地区辨识度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景观基因信息链是特定自然、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景观基因通过点-线-面有序连接而形成能够实现共建共享、相互支撑、完整和谐的体系。武夷山下梅村文化景观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景观信息元、点、廊道、网络的设计问题可以通过景观基因信息链较好地解决,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风貌重构提供借鉴思路。

2.1.3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流程

从上述景观基因信息链构成要素来看,其体系构建流程由五部分组成(图3)。一是通过实地调研对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基因进行提取与分类。二是针对景观基因提取结果对非物质景观基因包含的民间信仰、习俗活动、传统工艺等景观信息元,结合实地访谈,利用文本与图案提取等方式进行筛选。三是识别传统村落物质景观基因中的传统建筑与环境因子等景观信息点。借助第一步对信息元提取结果,确定对应物化的景观载体,再通过元素和空间解构的方式来提炼其特征。四是确定传统村落信息廊道的类型。通过实地勘察、搜集相关村志、结合卫星地图分析并归纳其线性廊道类型、特征与功能属性,确定各类廊道在空间中的联系方式与分布特征。五是判断景观信息网络的类型与构成,探究风貌协同度,利于合理保护与开发。

图3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流程

2.2 下梅村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

2.2.1 下梅村景观基因识别的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实地调研结果,借助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原则及方法,将下梅村景观要素按物质形态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景观基因两大类(图4)。其中,前者从环境因子、空间特征、传统建筑等方面构建了三大因子和10个提取指标;后者根据实地考察及深度访谈结果将其分为习俗活动、民间信仰、传统工艺三大识别因子和7个提取指标。

图4 下梅村景观基因识别指标

2.2.2 下梅村景观基因提取结果

对下梅村二维平面、三维立体等多维空间与农耕、宗族等传统文化进行特征解构(表1),并形成景观基因谱系图(图5)。从二维平面来看,屋顶造型庄严雄伟、雍容端庄,其识别结果主要包含硬山顶、卷棚顶和悬山顶3种类型,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通风性,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梅村传统民居多采用单层式与双层式屋脸,单层式多分布在村落边缘,屋脸开窗面积不大,采光效果一般。双层式多分布在村落商业街及当溪两侧,上层由木栏杆围合,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从平面类型看,院落布局大致可分为二、三及四合院,在空间形态上分别呈现“L形、凹字形、方形”。传统民居建筑选材采用“就地取材”的理念,下梅村结合乡土材料土、木、砖、石,建造出具有浓厚闽北地域特色的传统明清民居建筑群,呈现丰富的用材形式。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对色彩深有研究,提出了“五色”的说法。下梅村作为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建筑色彩主要为灰、土黄、砖红3种,形成了建筑整体色彩清淡朴素、高洁雅致的特色与格调。

表1 下梅村景观特征解构图谱

图5 下梅村景观基因提取信息谱系

从三维空间来看,其整体空间形态为鹤,村落蕴藏着“山气刚,川气柔”的风水意象,堪称“钟灵毓秀”之地。下梅村东靠黄竹岭,南挨芦峰,北依夏主岭峰,周围山麓层叠。此外,村落选址依据古代风水选址理论,充分利用“三面环山,一面抱水”的景观格局,形成“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风水特征,梅溪、当溪为骨架,可谓“前有照,后有靠”。村落街巷以“一字型”商业街和“并列型”当溪滨水观光道为主,内部以“网状”民居巷道为主,实现户户相通。

农耕文化和宗族文化最能代表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下梅不仅是茶文化发展的源头,更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其街市空间开阔,商铺鳞次栉比,各地茶商络绎不绝,形成以卸货、集散和交易茶叶为核心的商贸空间,融合多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活动形式多样。茶叶栽培、茶艺与砖雕等传统工艺成为村民的主体经济,发挥了经济效益。下梅始终恪守农耕文化理念,注重宗族文化传承,是宗族村落的典型代表。“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是对下梅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完美概括。儒学的礼制与中庸、佛学的轮回与因果报应、道学的清净无为等哲学思想都融入了下梅村民间信仰之中。宗族文化作为促进村民关系的主要纽带,延续至今。

2.3 下梅村景观基因信息链的构建

借助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流程(图3),根据下梅村景观基因提取结果,构建景观基因信息链(图6),并对其四大要素(元、点、廊道、网络)特征进行剖析。景观信息元作为村落中的文化元素,包含民间信仰、习俗活动、传统工艺等景观因子。景观基因信息点是信息元物化的表现,以凸显信息元特征。因此,把传统建筑、环境因子视为信息点。景观信息廊道即景观走廊,负责串联各景观点,是村落空间的核心骨架。在空间上形成道路宽敞的“一字型”商业街道和“并列型”当溪观景道,材料由青石板、鹅卵石组成。村落次巷道为“网络型”道路,材质为青石板。景观信息网络由信息点和廊道相互交织而成,形成村落整体景观网络。现代网络大部分由近代建筑组成,分布在村落南侧,表现为不协调区。协调区为北侧古建保护区形成的传统景观网络。

图6 下梅村景观基因信息链体系

2.4 下梅村景观基因信息链特征分析

2.4.1 景观信息元特征分析

宗教信仰方面,下梅村是农耕社会中同姓家族聚居和理学教育的活标本。下梅村落文化景观的构筑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族文化等影响,如村落庭院景观多以竹、松等构成,同时以茶、菊为植物景观核心要素,隐喻下梅人高洁的品性,突出儒家文化中的君子比德思想。此外,村内宗祠及族谱家规皆是宗族血缘作为维系村民关系纽带的体现。邹氏家祠尊崇三教文化,祖先崇拜与宗法意识较高,重视家庭伦理道德,体现了勤奋笃学、耕读传家的优良品质。

习俗活动方面,作为晋商“万里茶道”的起点,下梅村亦是重要驿站,各地商人聚集于此,源地不同造成生活习惯、文化、信仰等诸多方面差异,形成较多不同特色的习俗活动。但由于戏台等相关传统活动场所破坏严重,当地的戏剧、曲艺、斗茶赛等相关表演节目,以及庙会、斋饭、烧香拜佛、洗佛仔等相关敬拜活动已黯晦消沉。传统习俗活动丰富了生活方式,充实了精神生活,是村落文化的“灵魂”,应更注重其传承度。

传统工艺方面,古民居砖雕、石雕、木雕等“三雕”技术精湛,每处雕刻可谓精巧绝伦、寓意深刻、惟妙惟肖,体现朴素的民风。茶艺、墙头彩绘、根雕、竹编等传统手艺更为登峰造极。无处不散发浓厚的下梅风韵,无处不弥漫动人的下梅风情。由于村落空心化、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村中老人迫不得已作为传承主体。此外,村落经济发展较差,未能引进新技术,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供不应求,传承度很低,原真性传承现状令人担忧。传统手工艺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重塑“工匠精神”刻不容缓。

2.4.2 景观信息点特征分析

从传统建筑来看(表2),下梅村内现存古建筑主要为具有典型闽北民居特点的明清建筑。墙体多立砖斗砌、门面多饰“三雕”,院落布局依据庭院风水,多采用二厅三进,东阁西厢,左右呈对称的形式,不仅使院落“聚气养气”,更能凸显其布局严谨、风格独特,彰显下梅文化。公共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由于历经百年,受外界与人为因素影响,破损严重。其中,镇国庙是最典型的代表,存在裂缝、破损等现象,具有安全隐患,急需修缮保护。由于村落整体风貌受到新型建筑材料冲击,表现为不协调。下梅村作为万里茶道第一站,茶文化寄托于传统建筑,体现出深厚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令大量茶文化喜爱者神往。让游客游走于百年古物之间,探寻建筑的刚柔之美,体验古茶的芬芳馥郁,增强自我的文化自信。

表2 下梅村不同年代传统建筑的现状

从环境因子来看,其包含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表3)。因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村落中自然景观被严重破坏,但仍有2处保留较完好。其一为自然形成的茶山、云雾景观,主要分布在周围较缓的山坡、海拔较高的山脊及梅溪、当溪两岸,形成“茶山-水-街-建筑”的布局方式。另一个是当溪与梅溪形成的“T”字形村溪景观,梅溪作为村落历史上的主要运输通道之一,为茶叶运输与村民出行提供重要的水路运输方式。当溪历史上几经疏浚整治,建有提水工程用于灌溉农田,并建有水碓用于碾米,还利于竹筏运行,是构成下梅南、北2条街的村落中轴线。此外,村落还包含祖师桥、邹氏家祠等极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邹氏家祠是村落最具标志性、最完整的古建筑,其门脸气势磅礴、“三雕”图案生动形象,对于研究村落历史演变、宗教信仰及习俗文化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祠内土质墙体、精美砖雕、木雕画等结构和宴会设备、祭坛等文物受渗水、风化侵蚀和人为破坏等影响,均有一定程度损毁或遗失。祖师桥是进入当溪“并列观景道”的主要入口,因其历经百年,外加村民尚未形成自主保护意识,修补不及时、不到位,让这座清代最具廊桥建筑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常年受雨水冲击,外观与内在结构残损严重。二者作为下梅千百年发展史的见证,具有较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表3 下梅村景观要素现状

2.4.3 景观信息廊道特征分析

村落内部廊道分为主、次廊道。其中,主廊道包含“一字型”商业街与“并列型”当溪观景道。“一字型”商业街是一条沿着梅溪的商业街道,传统手工艺、特产等文化产品依靠其走向各地,利于当地经济复兴。同时它也是串联旅游购物区的主要通道,廊道两侧分布民俗文化展示区及明清时期运输茶叶的古码头等历史遗迹,兼备了观光与购物的双重功能。“并列型”当溪观景道是位于当溪两侧的滨水观光道路,也是下梅万里茶道的重要航道。以当溪为中轴线,沿溪两岸形成了南、北2条商业街,街道两侧由6座小桥相连,包括4座石桥、2座木桥,提升了空间的通达性。整个滨水空间收放有致,空间序列丰富。次廊道作为古民居观光带,由青石板、泥路与水泥路构建,同时也对村落整体建筑的传统格局、形式与肌理起到串联作用。主、次廊道与民居、坊市和祠堂交叉布局,形成了南方罕见的“一心、一轴、两带、五区”街巷布局。目前,村落内部分传统廊道铺装存在断裂、松动及使用现代材料修补拼接等现象,占比较小。新建现代廊道与村落整体古风形式不协调,占比较大,因其更便于现代交通工具行驶,目前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2.4.4 景观信息网络特征分析

从平面上看,山护村落,水养邑人,三面环山,一面抱水,形成了一个封闭安宁型村落。村落选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村落具有优良的小气候、安全的水文环境。将自然山水环境与村落巧妙结合,使山前平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满足种茶、运茶需求。从空间形态来看(表4),下梅村整体古建筑规划科学、布局严谨、井然有序。目前,村落中未被大面积修补、整体院落保存完整、基础结构组成较好的建筑空间仅占整体空间的9.2%。约70%的建筑空间保存状态一般,表现为主体结构有轻微损伤,装饰物少量缺失。其余约20%的建筑院落破坏较多,主体结构有塌毁,空间形态保存较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下梅村作为万里茶道福建段沿线现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其整体空间形态保存度较差,应对保存状态较好的建筑给予定时维护与保养,较差者应及时修缮,充分展示其景观特质,避免再次损坏。

表4 下梅村建筑保存状态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文利用景观基因理论核心内容,构建下梅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并对其四要素特征进行分析。1)受地理位置影响,下梅村整体景观形态保存状况良好。其中以信息点和廊道最为突出,两者皆是历史的沉淀、文化的载体,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在今后旅游业的发展中应坚持以“古色古香”为原则,以打造“下梅风韵”“下梅风情”为目标,恢复受损建筑与景点,如邹氏家祠、西水别业、儒学正堂、参军第等,彰显下梅独特文化。2)景观信息元中包含的民间信仰、习俗活动等因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传统手工艺因子虽技艺精湛,但延续断裂,茶艺、竹编、三雕等技艺正在销声匿迹。主要原因在于青年、壮年等人口流失,老年人迫不得已成为传承主体,应弘扬传统文化,扩大传承主体,提高传承度。三教文化是下梅居民的精神支柱,儒家着眼于修身养性,道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佛教引导人们扬善除恶,村落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将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村落选址、格局、分布等方面都是依据其阴阳五行、风水堪舆观念。3)景观信息点数量较多,其结构精巧、风格独特,饱含下梅特色。由于水土流失、人工破坏,整体人文景观保存度要好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历史千年演变进程的产物,研究价值巨大,应及时采取就地保护等措施。自然景观象征着村落的山水格局,是村落命脉的体现,应竭尽全力保护与恢复其原生态风貌。4)景观信息廊道是四要素中保存最完整的基因,主廊道铺装采用传统青石板为核心材料,次廊道多数为青石板路与鹅卵石路,少数则以水泥路的形式出现。主廊道承载万里茶文化的千年历史,次廊道则使民居建筑户户相通、一呼百应、联系紧密。在今后规划发展中,应对主廊道及时修缮保护,确保新建水泥路占比不再增加,并尽量恢复原貌,保持其整体协调性和完整性。5)景观基因网络整体保存度一般,90.8%的建筑院落不完整,主体结构残损,装饰装修缺失较多,需尽快修补,避免再次损坏。

3.2 讨论

万里茶道对于沿线传统村落的经济繁荣作出了标志性的贡献,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丰富的遗产、考古、旅游价值。但其沿线传统村落却因保护不善而急剧减少,究其原因在于对相关研究的方法、切入视角等不够科学,以至整体景观内在肌理未能得到充分表达,不能对症下药。目前,对其研究不可再像以往多聚焦于空间表象特征分析等研究视角,此类研究侧重于村落外在保护利用,往往忽略了使用主体,即生活于村落的居民与拜访游客,二者对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未来研究中,应多增加“利益主体”的参与感,尊重“主客”感知,从而达到村落景观更新优化目的。此外,以景观基因变异为切入点的研究也少之又少,我们不能被以往固化思维所牵制,应利用新时代新眼界打开新局面、拓宽研究渠道,学会如何探寻、挖掘景观基因变异的根本原因。最后,本研究虽引用了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有效解决了传统村落潜在特色文化价值挖掘、景观分类等棘手问题,但由于数据收集的有限性,相关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无法提炼出传统村落物质景观要素的具体数值,如民居高度、巷道尺度、水网密度等。随着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使传统村落得到精准保护与正确开发,应结合GIS技术、数理分析模型与多源数据整合,增加其可视化动态分析,进行原真性修复,防止再遭破坏。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致谢:感谢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梓凌对数据收集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梅村廊道村落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探梅村二胡工艺发展的优势动力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梅村体
论清初士大夫文人的戏剧创作
听瓜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