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传统与创新

2023-03-24 03:04谢甜甜
艺术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策展美术馆

□谢甜甜

在当今社会的多元发展背景下,本文阐述了中国博物馆由传统模式到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变,分析了广东美术馆的定位和特色,以及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传统思路和创新思路,说明美术馆在沿袭传统基础上再创新的必要性,表达美术馆要顺应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语境,随之进行调整和变革,如尊重传统历史、展示岭南文化、建立学术品牌、以旧延新、运用新技术和开拓空间思维,从而构建城市文化的经典名片,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在数量的增长和硬件设施的更新上进步巨大,引领了博物馆业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博物馆作为藏品保护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的社会功能不断完善,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益繁荣的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指引文化事业发展,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知识普及场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博物馆不仅是艺术收藏与展出的重要场所,也是现代城市和现代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机构,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公开展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博物馆的传统策展模式受到冲击,因此带来相应的变革,美术馆也不例外。广东美术馆是提高美育、加强社会文化交流的艺术基地,具有收藏、研究、展示、对外学术和文化交流等职能,是国家重点美术馆,策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有显著成绩。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如何沿袭传统与再创新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广东美术馆策展的定位与特色

广东美术馆于1997 年落成开馆,是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多年来在美术界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收藏管理、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文化交流、公共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广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的建设日益重要,广东美术馆承担着城市文化建设的重任,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成了代表广州市文化的名片和广州市地标性建筑之一。

(一)广东美术馆策展的定位

广东美术馆策展的定位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主要包括收藏、策展内容、文化建设三方面。在收藏方向上,广东美术馆收藏了当代广东艺术、海外华人艺术以及中国近现代沿海艺术作品,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成为本土、沿海和国际艺术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策展内容上,把握历史节点,生动、立体地展示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作品,在作品中学习历史,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较好地实现社会美育功能;在文化建设上,通过策展内容,努力引导社会产生浩大的文化现象,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代表广东的文化坐标。

(二)广东美术馆策展的特色

在全国众多美术馆中,广东美术馆策展保持了自己的地域特色,在展出的海量艺术作品中,体现了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代表广东的特色文化,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岭南文化吸取中原文化和海外的异域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和西方文明等),成为华夏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其中,岭南画派就是在近百年里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个由广东籍画家组成的艺术创作团体。岭南文化和岭南画派成为广东的特色亮点,在全国是独树一帜的文化和艺术。

此外,广东美术馆策展有三个主要的学术方向:一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和收藏,其中包括广东及沿海美术、海外华人美术等;二是国际美术研究;三是当代艺术研究和收藏,包括当代艺术、摄影、影像等。广东美术馆通过多年的积累有了很多学术系列,形成众多经典的学术品牌和文化现象,通过地域的品牌形象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引领学术研究,更好地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二、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传统与创新

对于传统的博物馆,当下沿用的博物馆定义是1974 年确立的条目:“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过了将近50 年,博物馆、美术馆的含义已经远远不止上述的界定。在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美术馆的职能除了传统的范畴,还有文化建设、学术引领、体验交流等。因此,美术馆在沿袭传统策展内容的同时,需要思考新的思路,展现新时代的美术馆面貌,更好地服务大众。

(一)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传统思路

在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传统思路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展现和实现。(1)适时结合历史时间节点展现历史文化。美术馆不仅要利用展览来构建美术史叙述,同时还要阐明艺术创作的内在法则,以及延展到展览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不同文化层面间的互动与对抗,展现不同历史与时空范围的文化交融、碰撞和发展。如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百年文献展、百部影片展,从“史”的角度展现中国近现代美术和文化现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众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从觉醒到斗争,最后走向富强自主的百年民族复兴道路历程。(2)展示近现代的艺术家作品展,收藏和研究艺术作品,传达对社会大众的美育功能。例如,“世纪对话——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学术论争”等展览,获得了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的殊荣“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3)通过众多的艺术展览系列,以开放多元的态度,形成学术品牌。例如,“广州三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亚洲双年展”(图1)已形成了广州城市文化的自主学术品牌,屹立于国际视野中。“亚洲双年展”代表了广州市的文化艺术,展现了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文化以及产生与国际交流和碰撞的思想火花。(4)通过众多的岭南艺术家作品展览,展示岭南文化。例如,“伟大的风格——王肇民艺术研究展”“铭刻时代——汤小铭艺术研究展”“自然与田园——林丰俗的绘画世界”等艺术家的研究展览,展示了岭南文化、岭南画派的特点,让大众对岭南区域的人文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广东岭南文化的标识性载体。

图1 “亚洲双年展”现场

综上所述,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传统思路体现在:结合历史、展示近现代艺术家作品、形成学术品牌、展示岭南文化四个方面。美术馆的传统思路内容,是保持本馆特色的前提条件,而仅保持原有特色远远不足,还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变革和更新,因此,进一步的创新思路应运而生。

(二)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创新思路

在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创新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展现和实现。(1)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程序方式举办馆藏展,结合大型的馆际藏品合作,“活化”藏品的艺术生命力。整合各种优异的藏品资源以策划有文化、有特色的展览,对藏品运用新的叙事手段、叙事语言、叙事环境和系统的叙事框架进行展示,让大众觉得通俗易懂,容易接受,体验美育精神。(2)联合优秀理论家、专家学者、策展人策展。广东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了“媒介化感知与创造性未来——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国际论坛”,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家、专家学者以及三年展策展和学术团队的联合力量,使展览更具学术性和主题价值,使其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有更好提升。(3)在数字化时代巧妙运用各项技术,引发大众沉浸式体验。艺术家的创作越来越不受材料、时间、空间等传统因素的限制,当代叙事艺术不断渗透和扩张着领域。摄影、电影、电视、动画、多媒体、互联网……在媒介不断增长的复杂性与包容性的影响下,艺术界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互联性。新的技术不断构成新的媒体和媒介方式,新的媒体往往同时具有呈现与交流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既是传播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本身。例如,2017 年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如图2、图3),观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取与作品作者的相关信息资料和作品内容解析。另外,还可以运用VR 和AR 技术扫描艺术作品。观众只要打开手机App,登录虚拟展馆就可以观展。(4)“一馆两区”全新格局和空间思维。2022 年,“三馆合一”的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如图3)。广东美术馆将分为二沙岛旧馆和白鹅潭新馆一馆两区的全新格局:二沙岛旧馆以近现代美术研究、陈列、修复及公共教育为主要方向;白鹅潭新馆则将建成综合性美术馆,全方位实现中国近现代美术,特别是广东和沿海近现代美术,国际美术及当代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呈现、梳理与深入探索,承担全省美展、全国美展等大型美术展览项目。新馆通过人工智能及数字化管理及新媒体平台,对鉴赏、研究、教育及艺术消费进行传播推广。旧馆和新馆的职能各有分工,是传统与现代技术、展览方式的有机融合。

图2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图3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图4 “三馆合一”项目规划图

以上说明广东美术馆策展中的创新思路体现在运用新技术、新程序,联合学术界策展,运用数字技术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建设“一馆两区”全新格局和空间思维。新思路的产生,可以更好地满足民众的不同需求,展示更精准的策展内容和定位。

广东美术馆依据信息时代的发展,完成了由传统到符合现代发展的华丽转身。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美育空间,在运用技术与观众产生更多互动的同时,应思考如何用技术创新性地展现藏品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转换为丰富的社会公共美育资源,从而提高观众的艺术认知和审美体验。广东美术馆的传统思路和创新思路,再次表达了在当代语境下要对策展模式进行调整和变革,深化展现传统历史、呈现岭南文化、建立学术品牌、以旧延新、运用新技术和开拓空间思维,成为广州的地标性文化建筑,成为国内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文化名片。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策展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岭南文化名家
关于策展
去美术馆游荡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美术馆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