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代表齐发力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03-24 16:04曹传海
山东人大工作 2023年11期
关键词:沂水县人大常委会助力

曹传海

沂水县人大常委会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实功、见实效,走出了一条特色“沂水路”。

助力农业稳县产业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

沂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农村产业振兴工作进行视察调研。代表们建议,构建乡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等。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以人大代表、致富能手为引领,实行合作化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销售,农民收入大幅提升。临沂市人大代表、蒙山龙雾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霞主动作为,围绕龙头企业构建山茶产业链,帮助茶农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形成“资源共享、经济共荣、发展共进”的合力。

注重头雁引领人才兴

沂水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人大代表“领头雁”作用,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以点带面、连点成片、片区集中打造,实现村民共同致富。

县人大代表、杨庄镇吴家楼子村党支部书记吴照京,于2013 年回乡创办“沂蒙小棉袄”品牌。10 年间,共吸纳老年贫困群众60 余人,专注手工棉袄生产,到2022年底,实现年产各类棉衣2万余套、营业收入200 余万元。他还带动16 户困难群众种植草莓、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在他的带动下,吴家楼子村整街巷、治沟渠、添色彩,逐步实现了蝶变。

培树文明乡风文化兴

全国人大代表、沂城街道西朱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文玲,把代表工作室搬进社区,与群众吃在一起、干在一起,修道路、建园区、办市场、抓棚改,把社区建成了富裕文明美丽的“明星村”。

为让民情民意畅通直达,县人大常委会在部分村居设立了18 处社情民意观察点,将群众普遍关注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环境立德树人、照我回家工程、乡村医疗卫生服务、“12345”热线办理等5项议题纳入重点观察事项。针对村庄空心化和‘三留守”问题,人大代表提出了打造暖心食堂、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寸草心”志愿服务活动等建议。目前,全县共创办暖心食堂24个、农家书屋387个。

助力环境整治生态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沂水县人大常委会把各级人大代表划分为192个网格,变“坐等上门”为“主动走访”,代表们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具有共性的问题提出代表建议。比如,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垃圾处理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完善村庄常态化保洁制度,实现村庄专职保洁员全覆盖,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部分乡镇依托当地优势,打造河畔公园、口袋公园,增设文化体育广场,绿满沂蒙花满村,农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参与乡村治理组织兴

沂水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院东头镇西墙峪村曾是落后村,2019 年,省人大代表、退役军人王成成到该村任支部书记。三年来,她借助临沂市乡村振兴服务队打造包扶示范片区的有利时机,依托村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组织村民发展“民宿+旅游”新模式。如今,西墙峪村产业兴、生态优、百姓富,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猜你喜欢
沂水县人大常委会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
山东省沂水县电子商务环境下粮食物流发展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