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名家与名作研究》课程思政教育的探析

2023-03-25 05:48刘丙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张泉灵生平思政

刘丙芬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在课程思政育人的大背景下,只有落实好每门课都是课程思政的责任田,才能有效实现“三全育人”。与其他专业相比,新闻学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所以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更应该落实课程思政。

1 《新闻名家与名作研究》与课程思政

《新闻名家与名作研究》是新闻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自2009年开设至今。课程从中外新闻事业发展史中挑选出10多位名记者进行专题研究。

该课程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元素,那些名记者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3],在不同的时代,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用作品记录时代、记录历史,影响社会。

作为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外延,该课程尤其强调对作品的研读,以作品读人,以人带作品,以形成较高的作品欣赏能力、批判能力,理解历史为人所创造的内涵。最终,达到学习他们成长成才的共性、体会个性的成才之道,重视他们身上新闻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4]。

课程思政提出之前,该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思政设计还不够具体,未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没系统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二是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只有32学时,基本采用讲授法,互动少。三是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思政教学效果差。

课程思政提出后,任课老师对教学内容、讲授方式、课后影响进行了初步调查。从课程调查看,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设计没有提出建议,参与调查的多数同学比较认可专题讲授方式,课后影响反应不一,有的同学把某一名家的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有的同学记忆最深的是从作品感受的人格魅力积极主动学习,有的同学认为个别名记者对自己焦虑情绪的缓解与未来的选择很有帮助,有的同学更深入了解了某一名家后把他作为以后职业的标杆榜样……从这些调查看,思政效果有,但还需进一步精心设计与落实。

2 《新闻名家与名作研究》课程思政的落实

如何聚焦课程思政,处理好思政课程与专业思政的关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精心设计的思政要素润物细无声的深入下去,需要多方面努力。

2.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做好课程思政,老师至关重要[5]。老师需要精心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很多,首先是内容设计,对于没有教材的选修课更加重要;其次是把握好思政映射点,再次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实施,此外还包括课程资源、考核方式等。此处我们主要聚焦前面三点。具体如下:

概论:对课程有整体的了解;了解记者职业困境与发展前景;把握名记者的概念。思政映射与融合点:职业困境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增强对未来行业的认同感。教学设计:教师案例解读+学生作品阅读、讨论《网络和社交媒体谋杀了名记者》。

(1)王韬:了解生平,掌握新闻实践与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王韬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与个人奋斗的交织成长之路。教学设计:生平讲授后讨论林语堂说“是命运把王韬引入了记者的生涯”;介绍背景假设《变法》写作思路与王韬作品对比,体会作品成功原因。

(2)黄远生:了解生平,掌握新闻实践与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黄远生的矛盾挣扎与政治认同的人生悲剧启示;创新是立足的根本。教学设计:人生悲剧通过讲述与作品解读完成;作品通过学生讨论+点评方式完成。

(3)邵飘萍:了解生平,掌握其采访实践与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个人成长与爱国爱岗的结合;采访技巧与新闻思想显示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教学设计:教授生平;采访案例由学生分享+点评;新闻思想贯穿生平讲述+总结;讨论:如何看待邵飘萍的不同津贴拿来主义及《京报》曾在一天印行不同社论的两版?

(4)邹韬奋:了解生平,掌握新闻实践与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邹韬奋永远站在大众立场的人生追求是根本;小言论是理解与深入邹韬奋的窗口。教学设计:作品学生参与+点评完成;出版奇迹、韬奋精神通过先期查阅+课堂互动+总结共同完成;思考:邹韬奋成功的原因?

(5)范长江:了解生平,掌握新闻实践与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生平与作品都透视出的问题意识、爱国情怀与个人奋斗让范长江成为记者的楷模。教学设计:作品由学生阅读+课堂互动完成;其他问题根据学生情况讲述。思考题:成长主线是什么?

(6)穆青:了解生平,掌握新闻实践与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与人民共呼吸、与祖国同命运、与党的路线一致是穆青成为当代三贴近典范的启示经验。教学设计:生平讲述为主;作品解读学生先对比分析+点评。

(7)郭玲春:了解生平,掌握写作特色。思政映射与融合点:通过作品能看出不断创新与突破是成就会议记者盛名的根源。教学设计:作品分析解读由学生讨论、互动+教师点评共同完成;练习:改写当下一会议新闻。

(8)柴静:了解生平,理解采访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柴静独特的看见与勇敢让柴静走入新闻战场。教学设计:通过问题预习+课堂互动+教师点评共同完成。延申讨论《穹顶之下》是否符合专业主义报道理念。

(9)张泉灵:了解生平,掌握现场报道技巧与新闻思想。思政映射与融合点:让自己成为不可删除的出镜记者让张泉灵成为曾经的央视一姐,作品体现业务素养与能力,背后的勇敢、执着、说话能力等是成功的基石与保障。教学设计:问题预习+课堂互动+教师点评共同完成。

(10)白岩松:了解生平,掌握新闻思想、电视评论特色。思政映射与融合点:对阅读、音乐、运动、成功等认识强化了杂家的追求与团队意识,不断研发节目显示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教学设计:提前布置作业:看一期《新闻1+1》节目每部分内容时间构成;其他通过问题预习+课堂互动+教师点评共同完成。

(11)埃德加·斯诺:了解生平,掌握写作特色。思政映射与融合点:通过阅读作品看共产党成功的必然性、看红色群像与个性化领导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教学设计:通过提前作品阅读+课堂互动+教师点评共同完成。

(12)法拉奇:了解生平,掌握采写特色。思政映射与融合点:法拉奇式采访让法拉奇称为享誉世界的名记者,看作品、学技巧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设计:通过提前作品阅读+课堂互动+教师点评共同完成。

2.2 教学方式设计

课程思政注重的是教育方法[6],因此该课程根据学生对名记者熟悉的程度及网络教学资源的多寡,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师线性讲述生、作品、思想内容板块外设置其他方式。

一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对这个记者的主要生平比较熟知,或是百度百科等网络有较为完备的资料。这时候问题设置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出发,设置不同的问题,从问题延伸出问题,从而较好的形成讲故事的节奏,突破线性的历史。在故事中感受记者的跌宕起伏,感受他们的选择与知识储备、能力构成。

如王韬按这种方式可根据以下问题讲:(1)作为江苏人的王韬,为什么在1874年的香港成功创办了《循环日报》?──或者说潜逃犯为什么成了中国“新闻之父”?(2)《循环日报》的特色言论给他来了怎样的转折?(3)外国友人为什么帮他?什么转变了他的思想?(4)魁儒硕彦的出版证明了书生道义的情怀,其文化基因是什么?(5)《循环日报》有哪些特色?(6)办报理念有哪些?

二从作品阅读出发,从感性认知到课堂研讨,加深对作品的研读,再从作品深入到记者的素养与能力。这种教学方式适合的前提是代表作是长篇经典或是有比较明显的同题写作的作品可供对比,这时需要学生去深入研读作品,形成最感性的认知,喜欢或不喜欢,通过结合课堂的研讨、深入,全面理解记者的成长、成才。

如穆青按照这种方式讲,先让同学阅读比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与《在改变兰考自然面貌的斗争中鞠躬尽瘁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早于穆青版本的报道),分析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思考穆青版本人物写作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再用拓展到生平经历、新闻思想。

三带着问题搜集、观看、整理,从不同问题的回答中完整勾勒出专题的框架,集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教学于一体。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于网络资料比较丰富,尤其是视频资料比较容易找到的情况。因为视频新闻通常都比较长,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观看在研读的话,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有预先的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进一步的研讨式、启发式解读,强化认知,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强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批判能力的养成。

比如说讲张泉灵,电视新闻比较多,就可以采样这种方式,问题如下:(1)比较北大2011毕业典礼张泉灵与李彦宏北京大学演讲,发现他们表达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张泉灵在演讲总结人生的成功来自哪里?除此之外什么成就了张泉灵的“成功”?人生经历中哪里可以证明?(2)搜集张泉灵新闻报道(必看:张泉灵《通往汶川国道道路抢修现场》对比《成都通往汶川国道正在紧急抢修当地余震不断》;张泉灵《都江堰幸福小区解救被压伤者全过程》对比《雅安地震:母子被埋废墟芦山消防四十分钟解救》)看她的报道魅力体现着什么地方?她怎么使自己变成不可删除的出境?

不论哪种教学方式,都需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归纳从中得到的启示、经验或体会等。

2.3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课程思政效果的检验人,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实现课程思政效果的难点之一。

首先是预习问题与必看作品推荐。预习问题要具体,但需要根据课堂参与情况及时调整课前预习问题。有一些问题不好直接搜出来,同学们基本上就留到课堂等待老师讲了,所以预习问题至少要好检索。学习资料提前推荐的目的是让学生手中有“教材”。现在资源信息比较多,手头又没有教本的情况下,必须由老师提供必须阅读的学习资料。

其次,讲授方式可课前调查,根据选择具体选用,学生的接受效果更好。但需注意,有时学生更喜欢让老师讲,这时须硬性设置问题互动,尤其是对作品的阅读。有些作品也可分若干小问题引导,如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可设置:为什么余厨无名?写人为什么没有形象描写?写厨子抓了什么特征?写作逻辑是什么?还有可修改之处吗?

再次,让学生成课堂讲授的主体之一,让学生分组完成一名记者的讲授,可选择给定记者,更鼓励选择个性化记者。如果是前者,可让学生先讲,老师补充,如果是后者,预留出时间让学生讲授。让学生分组完成,一是为了课堂学时的均衡,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协作式学习,从而锻炼学生选题、人际协调与管理、合作、口语表达与心理调节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必备能力。

最后,通过表扬与改革教学评价,让参与的同学有收获感。可以通过雨课堂等平台课堂互动,在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结合中深化师生互动[7]。

3 《新闻名家与名作研究》课程思政效果反馈

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关注课程思想效果反馈,课程思政效果一方面通过课堂互动直接感受,一方面需要注意收集可见的效果材料。

可见的效果材料一方面来自具体教学过程,如问题汇总,学生留言等。过程性的效果可及时反馈,拓展、深化学生的认识,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有时把学生留言发社交媒体(需要避免泄露隐私)也能激发更多的学生反馈。

另一方面可通过作业、期末设置检验效果。如作业之一为阅读《西行漫记》,有很多同学转变了态度,有的说“幸好没有错过”,有的说“在读《西行漫记》之前,我真的是只把它当作一个作业来看的,想着看一下目录挑选一个自己看着顺眼的章节写一写就好了……可是我却在课后饭前的闲余时间一口气看完了50多页还不想撒手,边看便跟舍友说,我都舍不得跳着看了。作者按他的路程写作,一路上见过的人,发生的事,让你不忍心放过他经历过的随便哪一个地方。”期末考试,可把课堂因时间关系没有充分展开又关涉思政内容的问题设置成考题,从他们的回答里我们能看到思考与收获。

猜你喜欢
张泉灵生平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傅忠诚教授生平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曾巩生平
张泉灵:做投资这几年
张泉灵:做投资这几年
包何生平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