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2023-03-26 03:35晁郁焓
参花(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乐技巧

声乐表演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这种综合性的音乐艺术对演唱者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在声乐表演中不仅要用高超的技巧诠释声乐艺术,还要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让声乐艺术本身的传承价值得以充分展现。由此可见,在声乐表演中运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其次分析声乐表演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最后分析声乐表演中提升情感表达的策略,以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一)激发想象力

任何声乐作品都是创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下所创作的,能展现时代特征,表达创作者的看法。[1]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情感表达技巧,则无法将作品的内涵传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情感表达对声乐表演起到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只有熟悉作品内容,他们才会从内心理解、认可声乐作品的内涵,并在表演中运用娴熟的演唱技巧表达情感。因此,观众才会全身心地感悟声乐表演,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入表演者所创造的音乐情境中,想象与作品、创作者相关的内容,更深刻地理解声乐作品。

(二)提升审美感

声乐表演是体现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人的精神活动与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说,声乐表演艺术效果会受到情感表达技巧的影响。演唱者如果能够将声乐作品表现得精彩绝伦、震撼人心,则可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在其引导下也可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演唱者想要传达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可通过声音、音调等方式展现,也可通过变换旋律或节奏的情感基调调动人们的欣赏热情,让人们对声乐表演有一种亲近感,如此他们才会与表演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三)传达独特的思想情感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不仅要展示演唱技巧,更要将个性化的情感表达融入其中,在表演中寄托自身情感,对声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传达创作者和作品的情感,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2]要实现这一目标,演唱者就要锻炼情感表达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充分展现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

二、声乐表演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一)情感是声乐的灵魂

演唱者想要完成一场精彩的声乐表演,要具备声情并茂的表现能力,因为声乐表演与情感表达是分不开的。在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是灵魂所在,如果声乐表演缺少情感,则会让人们感到枯燥无味,即使配上优美的音乐,也很难吸引人们的兴趣。声乐表演的意义是用情感打动人,情感越丰富越能吸引观众,特别是那些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声乐表演。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想要展现作品的灵魂,会将独特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让声乐表演更具情感表现力。

(二)声乐是情感的载体

声乐表演与情感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声乐是情感的载体,演唱者想要表达情感,须依靠声乐表演才能实现,否则情感便是无本之源,难以继续下去。[3]每一部声乐作品都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真情实感,如果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不能准确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充分掌握声乐技巧,使表演中的“有情”与“传情”难以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要在声乐表演中运用声音传达情感,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

(三)二者相辅相成

声乐表演艺术活动的内容较为复杂,对演唱者有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声乐表演的操作能力,还要传达多种情感,使声乐表演与情感传达二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配合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良好的声乐表演艺术效果。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运用精湛的演唱技巧,如正确把控音量强弱,轻松调整音色,再加上丰富的情感变化,可为观众呈现美妙的表演境界。但演唱者在实际的声乐表演中,想要达到这一高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不断练习声乐技巧,还要更深入地理解声乐作品,以便将二者完美融合在一起。

三、声乐表演中提升情感表达的策略

(一)准确了解歌曲的情感

实践中,一些演唱者没有看到情感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未能深入了解歌曲本身的情感,只是将声乐表演当成一项简单的表演,完成相应的任务。以山西民歌《走西口》为例,这首歌曲能体现晋商文化交流的方式,歌曲演唱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在陕北地区流传了几百年。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这首歌曲时,要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歌曲中自然淳朴的情感,这便需要运用一些衬词和叠字,如“淚蛋儿”,这样的词语虽然在实际的演唱中并没有丰富的含义,但却能够表达当地的特色,能展现当地语言的独特魅力。演唱者在演唱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时,要先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增强自身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认知,进行反复分析,更深入地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如此在声乐表演中才能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完成精彩的声乐表演。

(二)将自身融入声乐的演唱中

演唱者在舞台上进行声乐表演时,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会被无限放大。要想有良好的演出效果就要重视声乐表演的基本功,在此方面不断加强练习,提升自身的实力,让自身的表演获得观众的认可,进而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要实现上述目标,演唱者在了解歌曲内涵的同时也要合理控制自身的情感,在表演中有足够的自信心,顺利完成表演。

例如,演唱者在学习《我和我的祖国》时,要看到歌曲背后蕴含的情感,了解歌曲背后的一个个故事。[4]演唱者在准备这首歌曲时,要通过动人的歌词和旋律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能将自身融入这种情感表达中,在舞台上合理把控情感,让歌曲能有效地打动观众,深入他们的内心,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为实现这一目标,演唱者要深入学习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当遇到困惑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便迅速把握歌曲的情感脉络,并在表演中充分表达出声乐作品的核心情感。

(三)多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

演唱者在歌曲表演前不仅要记住歌词,掌握演唱技巧,还要深入思考歌曲所蕴含的情感,能够从中收获更多的感悟,丰富自身的情感表达。[5]同时,在演唱各种类型的歌曲前,要深入研究歌曲创作的背景,在实践中为观众呈现动人、精彩的表演。

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摇篮曲》这类慢调歌曲时,首要的是了解一些基础的创作背景,在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摇篮曲》这一作品的创作者是舒伯特,少年时期的他生活比较艰苦,一天,他走进了一家酒店坐下时看见了报纸上朴素动人的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便创作出了《摇篮曲》。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不仅要展现婉转、动听的旋律,还要表现出对母亲的爱意,将歌曲中博大深沉的母爱充分地表现出来。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进行情感表达时要从容、淡定,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如此便能收放自如地表达情感,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搖篮曲》是一首抒情的歌曲,在演奏中要运用比较舒缓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要深刻认知情感表达,能够二次创作歌曲,在其中加入个人独特的情感,充分展现这首歌曲的魅力。

(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演唱技巧

优秀的声乐作品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演唱者要想胜任演唱,要对作品有深刻的感悟。这便要求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要不断研究、分析声乐作品,努力学习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此在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中会有更饱满的表演情绪。演唱者还可将语言、民族、历史等因素融入表演中,增强表演的真实性、完整性。[6]同时,演唱者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他们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如情感表达方法、演唱技巧等,促进我国声乐表演的发展。另外,演唱者要在声乐表演中有效传达情感,就要深刻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能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培养自身的灵活应变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在实际表演中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融入真情实感。

声乐表演对演唱者的技巧应用有很高的要求,不同的音色可展现不同的情感变化,在实际表演中,演唱者既可运用低缓的音色,也可运用高亢的音色,但无论运用哪种,都要以真情实感作为基础。由此,演唱者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要注重运用一些演唱技巧,能够随着旋律、节奏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变化,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跌宕起伏,引起他们的欣赏兴趣。演唱者要注重日常的声乐练习,能够在练习中锻炼自身控制声音虚实与强弱的能力,将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合理地展现出来。

以《黄河大合唱》为例,演唱者在前段演唱中,情绪要饱满,能有效地变换情绪,充分展现黄河水汹涌的气势,在此氛围中,观众会展开一系列的联想,会有丰富的视听体验,能感觉到声乐表演的感染力。同时,演唱者在实际演唱中,要善于运用一些表现手法表达自身的情感,在舞台上要思维清晰,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风格,做好独唱、合唱等相关工作,把控好不同的角色,让声乐表演更具韵味。

(五)运用肢体动作进行情感表达

虽然声乐表演从表面上看展现的是声音的艺术,但为了进一步提升表演的效果,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可运用一些恰当的肢体动作,通过不断变换肢体动作,将声乐作品的内在情绪转化为外在情感,达到内外的高度统一。[7]为实现这一目标,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要注重肢体动作的运用,能根据自身对作品的认知,调整肢体动作的呈现方式、幅度等,将肢体动作与声音有效融合。另外,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要注重通过面部传达情绪,面对不同的音乐内容,面部表情也要有所不同。例如,在演唱悲伤、凄美的作品时,演唱者的面部表情要尽量保持伤感,在演唱欢快、兴奋的音乐作品时,面部表情则要生动、活泼。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可通过表演者的面部表情感受其中的情感,以便声乐表演者与观众有更好的情感共鸣。

(六)控制演唱速度与节奏

在声乐表演中,速度与节奏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从速度的角度看,演唱速度不同,观众体验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演唱速度慢,观众感受到的情感是悲伤的,演唱速度快,观众感受到的情感是欢快的。从节奏的角度看,节奏是配乐演奏的基本元素,它会直接影响演唱者的演唱速度,节奏越快,演唱速度则越快,这也能对情感表达效果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在二次创作声乐作品时,要全面研究作品本身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融入自身的情感,在实际演唱中控制自身的演唱速度和节奏,如此才能将作品情感表达与演唱者情感表达有效融合,以免二者产生矛盾。

以《火把节的快乐》为例,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先了解其中的情感基调,意识到这首歌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运用恰当的演唱速度和节奏。另外,不同人群的音色特征也是不同的,如男人与女人、儿童与老年人、南方人与北方人的音色特征便存在较大的差异。演唱者在声乐表演前要综合研究声乐作品的风土人情、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在确定作品的情感基调后,选用恰当的演唱音色,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加强情感表达。声音的力度也会对音乐情感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声音力度越强,歌曲的表现力越强,歌曲的情感变化越大。[8]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可将力度与音色融合在一起,以此准确表达演唱情感。值得注意的是,演唱者在控制演唱力度与音色时,也要把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内涵作为前提,从整体上确定音色,根据情感变化控制演唱力度,呈现歌曲丰富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美妙的音乐。

四、结语

在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是不容忽视的,它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带给观众浓烈的艺术情感体验,还能反映演唱者的情感诉求,展现作品的特色。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要看到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能够将二者融合,完美地呈现声乐作品,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对声乐表演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促进声乐表演的持续发展,让它被更多的人所喜爱。

参考文献:

[1]冷妍.探讨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及情感表现方式[J].参花(上),2022(10):59-61.

[2]曾爽.浅谈声乐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J].艺术大观,2022(10):24-26.

[3]刘刚.声乐表演的情感表达作用与技巧分析[J].明日风尚,2022(04):17-20.

[4]何群.浅谈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的运用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1):63-65.

[5]刘画.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民族音乐,2021(05):44-47.

[6]沈帅.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方法探讨[J].黄河之声,2021(09):100-102.

[7]孔来俊娃.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探析[J].大观(论坛),2020(12):36-37.

[8]张德权.浅谈当代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明日风尚,2020(16):124-125.

(作者简介:晁郁焓,女,本科在读,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乐技巧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