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育“新”

2023-03-27 11:25凌欢
考试与评价 2023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数学

凌欢

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科技大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对人才最基本也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秉持“以‘新’育‘新’”的原则,以创新式教学,培育创新型人才,使“教”与“学”都顺应时代潮流,实现长足发展。本文尝试从开展“趣味化教学”“交互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互助式教学”几个方面,探索“教”的创新途径与“学”的创新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双新”,同时,也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赢”。

一、开展趣味化教学,为创新“助力”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惊奇”,进而展开对数学的“探索”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趣味化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始于好奇,终于创新。首先,数学魔术。当枯燥的数学知识披上了魔术的“外衣”,它就变得玄幻而神秘起来,这能够吊足学生的胃口,使学生的大脑飞速运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揭开“魔术布”掩盖的真相,揭穿“魔术师”隐藏的秘密。其次,数学谜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谜语来引出一个数学公式、阐释一个数学概念或者揭示一个数学原理,使学生在“似懂非懂”之间,产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无限遐想;在“将信将疑”之间,产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无数假设。最后,数学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游戏,使学生在游戏氛围的带动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灵感,挖掘学习潜能,实现思维上的进阶与学习上的突破。总之,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化教学,帮助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助力”。

例如,在第一次引入“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的时候,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下面的魔术:教师提前把一幅扑克牌中点数为奇数和点数为偶数的牌分成两叠。到了课堂上,教师看似随意地将扑克牌一分为二,实则是将奇数点和偶数点的牌分开。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背对教师,随意从一叠牌中抽出一张,插入到另一叠里面,并即刻打乱牌的顺序。教师转过身之后,却能够顺利找到学生从另外一叠中抽取出来的这张牌。此时,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个魔术吸引了,并且为了破解魔术的秘密,纷纷开动脑筋,做出了多种假想。有的说:“是不是老师带了反光镜?”有的说:“是不是老师在牌上面做了标记?”还有的说:“老师是不是分别把黑色和红色的牌放到一起了?”……学生不断提出假想,验证假想,并推翻假想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不断发散、头脑不断运转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虽然学生以上的假想并不成立,但是,学生却也从中得到了启发,顺着“把黑色和红色的牌放到一起了”这个思路,再次对两叠牌进行了细致观察,并有了新发现:老师翻找的那叠牌里面,只有后放进去的牌的点数是单数,其它都是双数。于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揭开了这个魔术的秘密,并在头脑中建立了“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个案例充分向我们表明,游戏化教学能够为教与学的创新“助力”,使教师教得有新意,学生学得有创意。

二、开展交互式教学,为创新“喝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说出自己的困惑;其次,给学生“答”的机会。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教”得多,“问”得少,而学生总是“学”得多,“答”得少。事实上,教师以启发的形式提出一个问题,要比以灌输的形式教授十个问题还要有价值。同理,学生以主动思考的方式回答一个问题,也要比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问”的频率与效率,同时,给予学生“答”的空间与机会,使师生在一问一答中产生紧密而自然的交互,并在这种交互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發展;最后,给学生“辩”的机会。无论学生“问”教师“答”,还是教师“问”学生“答”,都不意味着师生交互的结束;相反,这可能是师生交互新的起点。通过上述途径,教师能够实现交互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也能够为教与学的创新“喝彩”。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时候,有一道判断题:80/100可以换算成80%。老师给出的答案是“正确”。在给完答案之后,教师明显在很多学生的脸上看到了疑惑甚至不服的神情。于是,教师主动给了学生质疑的机会:“请问大家对这道题的答案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举手答道:“我认为这句话是不严谨的。比如,在‘一条路长80/100米’这个语境中,就不能把80/100转化成80%。”听了学生的质疑,教师并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尝试着提出了更具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继续围绕问题展开思考。教师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转化呢?我想听听更多同学的意见。”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答道:“80/100是分数,表示‘数量’,后面可以接单位。而80%是百分数,表示‘分率’,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能接单位。”教师发现学生的回答不仅有理有据,而且厘清了“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感到十分欣慰。但是,教师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通过提问,带动更多学生的思考:“可是老师还是认为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有同学能帮我说说理由吗?”此时,有学生已经急不可耐了,马上替老师反驳道:“首先,这道题并没有语境,我们不能凭空增加语境;其次,这道题的谓语说的是‘换算’,强调的是数量关系上相互转化,而不是语义上的相互转化。所以,这道题是正确的”……很显然,在师生的互问互答、互辩互驳中,学生尝试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也更加开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三、开展开放式教学,为创新“加油”

学生的思维就像橡皮筋,你禁锢它,限制它,它就只能停在原地;你拉伸它、拓展它,它就能无限延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开放式教学,将学生思维这根“橡皮筋”拉长、拉远,使它更具深度与广度,更富灵活性与创造力。首先,一题多变。很多时候,学生面对同一解题思路的问题,在一种语境中能够流畅作答,在另外一种语境中则束手无策,这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与创造力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通过“一题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在多变的题目中培养多变的思维,从而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其次,一题多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一题目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学生能够想到的思路与方法越多,就证明学生的思维越活跃、越开阔。因此,教师不妨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度,也更具广度。最后,错题利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惧怕犯错。事实上,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则能够使学生在错题中汲取灵感,积累经验,产生对于数学学习新的思考与新的收获,这显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通过上述努力,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为教与学的创新“加油”。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并没有“手把手”地带领学生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而是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选择其他思路和方法再次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推导过程,验证自己的推导结果。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不同的推导思路与方法的要点与特点记录下来,加以对比,评选出自己认为最高效、最准确的推导方案。于是,学生在这种开放式任务的引导与鼓励之下,放开了手脚,敞开了思路,进行了各种尝试,并取得了各种收获。比如,有学生先后采取“拼”“割”法进行推导,并有了以下“意外收获”:在“拼”的时候,学生发现,任意两个相等的梯形,都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则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在“割”的时候,学生发现,可以将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而两个三角形拥有相同的高。那么,在计算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的时候,运用乘法分配律,往往能够让计算更加简便。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教师秉持开放的心态来开展数学教学,则能够使学生催生更多的想法,收获更多的感悟,这些想法和感悟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广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开展互助式教学,为创新“赋能”

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很多时候,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都是在合作中诞生的。首先,互助式学习。所谓“互助式”学习,与目前备受瞩目的“学讲计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在“学而后讲”“即学即传”中不断萌生灵感,迸发创意,实现创造性学习;其次,互助式探究。互助式探究,也称为合作探究,是一种基于任务而开展的合作式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了空间,使个体的潜能得到了激发。同时,学生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为学生的交流互动创造了契机,使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启迪。于是,每一次互助式学习,都成为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起点,使学生的创新变得永无止境;最后,互助式实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然而,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较弱,他们在个体实践中经常出现顾此失彼、左支右绌的现象。那么,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开展互助式实践,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探索实践的方法,积累实践的经验,实现在实践中创新。总之,教师通过开展互助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彼此“赋能”,使学生萌生创新的意识,锻炼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学完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互助式实践任务:计算教学楼正门两旁的圆柱形石柱的体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就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展开了交流与合作。有的说采用杆子估测法:找一根跟柱子高度相近的杆子,先将杆子跟柱子作比较,再把杆子放倒,测量杆子的长度;有的说采用影子测量法:在天气晴朗的時候,先找一根一米长的杆子,将其立于地面上,测其影子的长度。而后,测量石柱影子的长度,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根据杆子和柱子影子的比值,计算柱子的高度;还有的说仍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利用镜子的反射原理,获得测量者的双脚跟镜子的距离、柱子底部跟镜子的距离的数据,并利用所得数据,求解柱子的高度……很显然,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全面考虑天气、工具、测量方法、求解公式等诸多元素。如果教师让学生单独完成任务,很多学生可能连一种方法都想不出来;相反,教师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则学生在互帮互助、互商互量中不仅顺利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还集思广益,对于所想到的办法加以补充、完善与调整,不断萌生新灵感,迸发新创意。可见,教师通过开展互助式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创新“赋能”,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创新能力培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与探索,秉持“以‘新’育‘新’”的原则,以创新式教学,培育创新型人才,使“教”与“学”共建“双新”局面,共创“双赢”格局。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