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古人的浪漫不止于此

2023-03-28 16:20杨林娟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黄钟苦菜立秋

杨林娟

看惯了写人、写物的散文,李建永这组以时令为主题的散文令人眼前一亮。作者以二十四节气为中轴线,却又不仅仅在写节气,由节气延伸出的文学意象、风俗吃食、农耕景象,兼具浪漫色彩,还给节气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忍不住去一点点揭开它。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体系和社会实践。追其溯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通过观察竹竿在日影下的长度来确定时令变化和季节交替,由此開始渐渐出现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概念。到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随着我国农耕文明的逐渐消失,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二十四节气在年轻一代的视野中逐渐淡出,很少有人懂“二十四节气”的。然而,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观察后浪漫化的产物,节气在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举足轻重,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

李建永老师笔下的节气,除去科普意味之外,还是具有浓浓的诗意的。姑且只看这些文章的标题,就充满浪漫色彩,比如《小满临,麦满仁》《清明昨日寒食节》《立秋看秋》等。在讲至《清明昨日寒食节》这一章时,作者特意考究了“清明”二字的由来:

关于清明,《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明·张岱《夜航船》亦讲:“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

作者如此形容清明,“时至清明,已入深春,莺飞草长,清波粼粼,桃红柳绿,风清景明”,单单是这些词汇聚集到此处,都已经显得格外诗意了。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黄钟大雪》这一文章。人们向来习惯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或艺术方面的造诣,但“黄钟大雪”的名号又是从何而来呢?在我们思考的间隙,作者笔锋一转,就将答案尽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一种对知识的“饱腹感”油然而生:“黄钟”本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雪节气在11 月初,正好对应“十二律”中的黄钟,“黄钟大雪”这一名称便款款而来。乍看这名称,像是行至在暮色霭霭的黄昏,天空飘洒着大雪……

然而,二十四节气赋予我们的浪漫意义或许不止于此。李建永老师除了生动地描写节气本身外,还将节气作为意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历史考究。比如,他在《立秋看秋》一文中,开端便引用唐代诗人司空曙《立秋日》的“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和东晋诗人陶渊明《酬刘柴桑》的“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立秋”意象的萧条感立刻跃然纸上。再比如,谈到立秋,蝉在古诗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关于立秋十日后究竟是寒蝉鸣还是蜩始鸣这一问题,他考古论今,用《诗经·豳风·七月》诗中“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和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词中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进行比较和辨析,最后得出夏至时是“蜩始鸣”,立秋后是“寒蝉鸣”的结论。自古以来,节气被作为意象写入到诗词中也是常有的事儿,似乎节气这一天总是带有点特殊色彩的。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气和节日的相似之处,在这里也可以极尽显现。节气和节日,单看名字,都带有“节”的意味儿,不分家也是难免的,比如“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且风俗延传至今。如今流传于世的诗篇佳作,也足以证明节气赋予人们的浪漫色彩从古时候就开始了。

李建永老师的散文,对节气当中传统吃食的考究也是值得一提的。中国人的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节气这一天,除了它本身的节日意味儿外,人们还要搭配上特别的吃食,以求圆满。古时候,在节气时做上特殊的吃食往往是为了祭奠先人,而今反倒变成一种改善伙食的好机会。文中提到,立春之日的传统小吃春卷——“春到人间一卷之”,清明时期民间流传捏寒食——“寒燕儿”(即用白面捏成燕子的形状)作干粮,大暑时期“绿豆”和西瓜成为最好的消暑食物,立秋吃萝卜进补——“秋冬萝卜小人参”等等。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期,村里的奶奶和母亲们用白面捏寒燕儿,蒸熟后用线穿起来挂在门楣或屋梁上的场景,以及小满节气母亲制作熟油苦菜的过程——“我从小看母亲做熟油苦菜,具体操作程序为:把苦菜从田地里用铲子挖回来,择洗干净,煮熟,再用凉水浸洗两三遍,攥干,切碎,然后浸放在凉水中,可随时攥干拌食。食用时,先将一把长柄大铜勺放在火上烧到灼热,倒入一羹匙胡麻油,加入切细的葱丝和捣碎的辣椒面,快速泼在苦菜上,‘嗤——啦一声响起,冒出扑鼻的香味,口水随之而出。”更像是在表达一种思乡之情,而这一刻的乡愁正是节气赋予的。当美食再赶上“节气”,那浓浓的具有家乡特色和“妈妈”味道的吃食,便每年“今日”都要溜出来刺挠一下,足够让我们魂牵梦萦了。如今的年轻人对节气的概念了解甚少,但对于什么节气该吃什么食物还是略知一二的。对于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来说,冬至这天吃饺子是雷打不动的,甚至民间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说法。冬至,字面意思即冬天到了,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天气寒冷,想必在这时候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不论是对古人,还是对现代的人,都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今天,我们很难忽视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指导意义,这也是古人巨大的智慧结晶。故,在李建永老师的笔下,二十四节气下的农耕画面像一幅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他在《小满临,麦满仁》这一篇写老家塞北“抓麦子”和“拔麦子”的场景:

不过,我的老家塞北,由于无霜期短,种的是春小麦。春天种麦子,叫“ 抓麦子”——庄稼汉子跟在赶着犁牛的耕地老汉后边,将拌着粪土的麦种用柳条编织的小笸箩挎在脖子上,双手在“固定”于胸前的小笸箩里迅速地一抓一丢,垄沟里的麦种被犁铧翻起的松土盖住,而后生根发芽。夏天收麦子,叫“拔麦子”——全家男女老少齐出动,圪蹴在火辣辣的日头底下,双手开弓一把一把地拔麦子,每个人浑身上下浸透在汗水中,孩子们的嫩手打满了血泡,那叫“龙口夺食”!

作者通过对麦忙时节,庄稼老汉和年少孩童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深情勾勒了塞北平原农忙时的热闹场面,耕作、收割的辛苦在作者笔下看起来格外有趣。毫无防备的,作者就将我们领入他的老家塞北,带我们亲身领略一番当地种小麦和收小麦的全过程。如果说这组散文在时不时向我们科普农耕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这段文字可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此外,作者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走街串巷的俗语信手拈来,在《大暑不热,五谷不结》一文,他写“大暑小暑,遍地开锄”;在《小满临,麦满仁》中,他写“小满前后,点瓜种豆”;在《立秋看秋》中,他写“秋不收,锄不丢”等等,隐藏在节气中的农耕文化尽散开来,充满人间烟火的节气立刻“地气”化了,颇具诙谐意味儿。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在采访中说:“在创作中,我坚持反映时代的真正面貌。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对现实大背景,作家无法回避。我的立场和忧患都在作品中了。”李建永老师写节气,寻历史,访民间,讲故事,在每一帧画面上都铆足了劲儿,二十四节气便从生硬的书本上跳跃开来。他不仅仅是一个写作者,更像是一个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学者和记录者。古人伟大的,浪漫的,极具智慧的创造性产物,倘若无人记录,今天的我们还能知道多少呢?

猜你喜欢
黄钟苦菜立秋
母亲的苦菜情结
关于立秋你知道吗
《立秋》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苦菜与黄土地
沉默
苦菜的五种做法
孟夏苦菜秀
《黄钟》2018年总目
【黄钟】节节高?暴雨观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