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遗址长清大寨至赵家林东山段保护与研究

2023-03-28 02:15李振
东方收藏 2023年2期
关键词:遗址

摘要:齐长城,即东周时期齐国所修筑的长城,后世称“长城岭”“大横岭”。齐长城作为东周时期齐国伟大且艰巨的军事防御工程,不仅是山东境内现存古代规模最大、年代最为久远的地面建筑遗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钜防之一,是目前国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古建筑遗址”,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愈来愈受到历史、考古、地理、建筑、军事、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专家及学者的关注。笔者通过对齐长城长清大寨至赵家林东山段的调查研究,加深对齐长城价值的认知,从而保护和利用齐长城资源。

关键词:齐长城;遗址;东山段;勘察调研

齐长城长清大寨至赵家林东山段,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店台村,西起大寨山海拔647米的监控铁塔,东至赵家林东山段,全长2200米。齐长城西起济南长清,主体沿泰沂山脉蜿蜒东行,至青岛市黄岛入海,途经18个县市区。其整体绵亘谨严、纵横梯次、蔚为壮观,几近横贯山东全境,是“唯一一个最早可以把国土的整个一面从西到东护卫完整的长城”。作为山东境内最为重要的建筑遗址之一,各个地方相关部门都相继启动了对于辖区内齐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

一、调查的方法

此次调查目的是围绕长城本体、附属设施、相关遗存、保存状况、周边环境及保护管理情况等的调查,以为后期齐长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和资料基础。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现场分段调查、测量和记录。通过三维坐标采集配合度量工具测量,以全面了解和记录调查范围内齐长城遗址的分布范围、详细走向及建筑结构、保存现状、环境地貌等;拍摄有关长城遗 址筑造、地形、地貌的照片;采集必要的文物标本。

2.借助断面解剖。在不破坏齐长城遗址的前提下,选取后期人为破坏形成的典型遗址断面进行观察研究和信息采集,进一步直观了解和判断长城的具体建造方式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

3.口头采访。通过采访当地村民群众等,进一步了解齐长城遗址的保存、保护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二、现状概况

(一)城墙走向

结合现场确定的分段基桩,以大寨山海拔647米的监控铁塔(K0+000)为西端起点,东至赵家林东山段(K2+200),依据长城遗址的结构走向,结合现场实际地理情况,共分3段进行调查,以长城南面为外侧,北面为内侧。此次齐长城调查遗址长度计700米(段1,K0+000至K0+700)+600米(段2,K0+700至K1+300)+900米(段3,K1+300至K2+200),共计2200米,由墙体、山险等组成,未发现有复线长城。遗址随山势起筑,基本建于山体山脊之上,方向大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随山势起伏略有变化。

(二)墙体现状

由于自然及人为等多种原因破坏,此2000余米齐长城遗址总体保存情况不甚理想,但遗址基本相连,而且在构筑方式、结构、规模形式等方面基本一致,长城遗址走向较为明显和清晰,其中有个别段遗址部分墙体保存较好,有进一步研究、保护和利用的价值。

(三)墙体材料

此段长城遗址建筑材料符合齐长城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材质。

大寨至赵家林东山段一带山高坡陡,加上土质稀薄难觅筑城材料,所以以石筑墙是唯一的选择。此处从地貌而言从属于泰沂山脉,岩性以花岗岩为主。所以,此段齐长城遗址墙体石料主要采用当地常见的条状板状及形状不规则的毛花岗岩材质石块,石块上人工凿琢痕迹不明显,未见有人工砖瓦。从现存遗迹看,墙体外层为内外2至3层不等的条状板状石块,内部以大量碎石配以本地黄褐土、砂土、砂砾土等填充。

(四)建筑方法

此调查范围内的长城遗址均建于山脊最高线处,长城呈外侧边线坡度陡、高差大,内侧边线坡度缓、高差低的形式,与齐长城的御敌方向相符。从现存遗迹判断,此段齐长城遗址筑造方法主要有两种。

1.石筑,这是此段齐长城遗址的主要筑造方法,约占我们调查长度的94%。石筑法即以当地常见条状、板状花岗岩石块错缝逐层垒砌最外侧城墙,采用石楔垫、填、塞等办法,以保证墙体规整、牢固。调查中发现有两处未完全倒塌的地段,墙体的外侧墙壁保存有部分墙体。墙体外皮至长城走向大致中轴线3.7米,墙体残高也因地势和倒塌程度不同而各异,残高0.8至3.2米不等。内侧没有发现类似遗存,但以齐长城遗址的普遍做法判断,内侧城墙应与外侧城墙筑造方式一致。

2.“天然屏障”,即在极陡峭的山峰、绝壁地段。其本身便堪称一道天然屏障,故而“未筑墙而以山代之”“以山为墙”,势若屏藩。像此以山险代替城墙的例子在整个齐长城遗址中非常常见,其中尤其以泰山段长城和博山段长城为代表,但此法于此段遗址所见不多,以起点至137米距离为典型。

三、遗址各段情况

遗址段1

此段齐长城为此次调查最西段,西起大寨山海拔647米的监控铁塔,全长700米,整体走向略呈“S”形。前137米为山险,起点西侧为一断崖,隔斷与西侧山体的联系。此段山险主要以天然巨石自然叠压形成,山路险峻,最窄处宽度5米,最宽处宽度10米,起点处为一平台,建有监控塔。137米至700米段长城遗址整体较稳定,遗址表面多被植被覆盖,坍塌面外侧可见大量散落的城墙石料,多为花岗岩类岩石。此段长城有两处未完全坍塌墙体,分别位于150米处和300米处,是本次调查唯一发现的两处可见长城墙体遗迹。150米处残存墙体位于长城外侧,为内外至少2层的条状毛石错缝叠压砌筑而成,墙体外皮至长城走向大致中轴线3.7米,内侧墙体已坍塌,原长城宽度无法测量。300米处残存墙体位于长城外侧,为内外至少2层的条状毛石错缝叠压砌筑而成,墙体可见采用石榫垫、填、塞等办法,以保证墙体规整、牢固。墙体外皮至长城走向大致中轴线3.7米,内侧墙体已坍塌,原长城宽度无法测量。

遗址段2

此段齐长城为此次调查中部段,全长600米,整体走向略呈“L”形。主要为长城本体坍塌形成,坍塌面外侧在坡度、高差和表面长度等方面整体都要大于内侧,坍塌面水平宽度外侧(外边缘至基桩之间连线垂直距离)为4至10.1米、内侧(外边缘至基桩之间连线垂直距离)为2.6至4.8米。遗址本体相对比较稳定,表面以植被覆盖,多为茅草和不同种类树木,零星可见几处人为砍伐的树桩,树桩可见火烧痕迹。可见墙体坍塌石块裸露,但整体暴露面积较段1大幅度减少。其中,700—900米段,长城遗址顺山势海拔升高,此段遗址表面保存情况单一清晰,坍塌面多为茅草覆盖,整体保存状况较稳定。900—1300米段,长城遗址地势海拔略有起伏,此段遗址表面保存情况相对复杂,坍塌面除被茅草覆盖外,在坍塌面的顶部及侧面均生长有类别不同的树木,其对于遗址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尽相同。

遗址段3

此段齐长城为此次调查后半段,全长900米,整体走向略呈直线。同样主要为长城本体坍塌形成,坍塌面外侧在坡度、高差和表面长度等方面整体都要大于内侧,坍塌面水平宽度外侧(外边缘至基桩之间连线垂直距离)为3.5至6米、内侧(外边缘至基桩之间连线垂直距离)为1.4至5米。坍塌面內外侧外边缘与最高点高差可参照本次项目相关测绘单位绘制的齐长城断面图。

四、破坏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自然破坏属于对遗址消极的侵蚀形式。经调查发现,对于本次调查范围内的齐长城遗址造成最大破坏的是发生于2011年4月18日的泰山余脉森林大火,本段长城遗址附近的卧龙峪也是当时火势最凶猛的区域,遗址约80%均受到此次火灾影响,尤以大于1500米段受灾最为严重。火灾造成遗址表面覆盖植被烧毁,在遭受火灾后人为砍伐的树桩周围可见由于树木本身的长时间燃烧,造成根系周围原长城墙体坍塌石块大都被燃烧粉碎,使原本较为稳定的遗址本体变得极不稳定,极易受到雨水和风蚀的影响。火灾是造成此段长城遗址破坏的最主要自然因素。

另外,此段遗址建在崇山峻岭中,山区昼夜巨大的温差、风沙磨蚀、霜雪冰融都会对遗址造成破坏。同时,此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变率大,时间集中于七八两月,雨量大,而且遗址面迎东南季风,雨量较丰,并由山下向山顶增加,都会对遗址造成破坏。

(二)人为原因

人为破坏的深层次原因是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在意识和方法上的淡薄和缺失。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主要有下面几类情况:

1.对长城硬件的直接人为破坏,如私自拆石取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在此次调查的前700米段遗址中最为明显。如在572至592米段遗址,在实地踏勘的口头采访中了解到,乡民为了寻找野生山蝎,将原有残存的部分城墙墙体拆毁,使得现存为数本就不多的残存墙体进一步减少。

2.社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建设活动,在道路、通信、林业等现代化工程的建设需要下,没有注意到遗址的保护,加快了长城残损的程度和速度。比如此次调查的段1在起点处,监控塔直接建于长城遗址之上,对景观造成影响;在570米处,应是配合监控塔施工而后期修建的山路,直接横穿遗址,造成此处遗址顶部和外侧的直接毁坏。在遗址段3约2110米处,一座林场所建用于防火安全的单层砖砌平房直接建于遗址内侧坍塌面之上,对遗址本体和整体景观都造成了破坏。

以上这些人为的直接破坏又间接导致了长城遗址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恶化,而由此又加剧了此地区水土的流失、林木的锐减、土质的沙化,从而又对自然的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保护研究

现代化建设与长城文物保护之间必然有矛盾,但并非不可协调,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是可以实现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保留齐长城遗址的历史信息的。通过此段遗址的调查,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针对齐长城遗址的保护,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

1.停止一切对齐长城遗址或环境造成破坏的人为活动。比如遗址段1在572至592米段发生的拆长城墙体找山蝎类的行为,应必须禁止,防止此类行为对现存的长城遗址造成再次破坏。

2.加强对长城遗址及周边山区环境的保护管理。本次调查范围内的长城遗址最大破坏因素之一就是火灾,虽然齐长城遗址本体结构并没有木结构,但由于遗址本体上部年久生成的植被覆盖物,火灾依然是齐长城遗址此类文物古迹最大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此类灾害的再次发生。

3.及时科学地对长城遗址编制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方案设计应以最大程度保留齐长城遗址的历史信息、最小干预为根本原则,保留遗址本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能满足文物本体下一步的利用和展示需求。结合本段长城遗址的保存现状,建议对遗址本体相对稳定的部分应尽量少干预或不干预;对于现存的几段城墙墙体,建议利用周边坍塌的可利用材料按原工艺进行恢复;对于受火灾影响,遗址本体较不稳定的部分,应在清理表层松动面的同时,按原材料进行修补加固。

4.针对齐长城遗址制定相应的保护法规和规划,配套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要结合宣传、普及教育等形式,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水平,让群众了解齐长城不仅仅是文物部门的,或是地方政府的,而是历史留给我们全社会、全人类的一个宝贵财富,引导公众共同参与到保护齐长城遗址的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齐长城遗址保护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20.

[2]张华松,王绪和.济南历史文化读本:齐长城漫话[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

[3] 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M].济南:文物出版社,2017.

[4]李西香,高爱颖.国家文化公园视域下齐长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6):26-31+173.

[5]祝莉莉.“对话文物”:齐长城的概况、价值及其资源保护[J].人文天下, 2021(03):68-72.

作者简介:

李振(1988—),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研究。

猜你喜欢
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辽上京遗址
奚族概要与回离保所建奚国诸遗址考证
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遗址的
在德国发掘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荥阳关帝庙遗址发掘记 檀山里3000年前的寂静聚落
辽上京宫城遗址
辽宁沈阳汗王宫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