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23-03-28 16:14刘碧莹
客联 2023年11期
关键词:基层治理

刘碧莹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取得了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两大奇迹”,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部署。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

一、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非常系统的论述和部署。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总的战略部署。文明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要求,也是社会治理在秩序维度上要达到的重要目标。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与人的现代化关联最紧密的方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在要求。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社会治理现代化反过来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最广泛的主体是谁?是人民群众,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只有注重公众参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的活力,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持续的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要求。人民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最终落脚点。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会有利于促使形成发展的共同体,从而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讲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会有利于促进公众明确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参与社会进步,进而达到个人文明素养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从而实现人类全面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取得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2021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6%。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社会治理体制日益健全。党中央加强对社会治理的领导,设立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推动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维护政治安全取得战略成果。有效应对外部打压遏制,坚决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实现了香港局势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防范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定维护了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防范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实现了反恐怖斗争形势根本好转。

扫黑除恶夺取全面胜利。2018年至2020年开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国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打掉的涉黑组织是前10年总和的1.28倍,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改善。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全国刑事立案总量、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保持连年下降,我国成为刑事犯罪率最低、命案发案率最低、枪爆犯罪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

社会矛盾总量稳中有降。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扎实开展化解信访积案等专项工作,大量矛盾得到防范化解,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解决,全国信访总量呈现下降态势。

服务人民群众取得显著成效。积极投入疫情防控,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筑牢疫情防控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服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进。按照“同步起跑、自愿试点、分批推进、接续达标”的思路部署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制定《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分类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在市域整体统筹、工作举措在市域精准落地、重大风险在市域有效化解,社会治理整体效能充分显现。

基层基础建设更加扎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国乡镇(街道)已基本配齐政法委员,建成各级综治中心58.3万余个,共有网格员450万名,基本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加强基础工作建设,落实重点领域、行业、物品等全要素精准监管措施。加强基本能力建设,社会治理专业队伍依法办事、打击防范、群众工作、舆论引导等能力不断提升。

三、正确认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对报告提出的以上重要任务做到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首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我们能看到它是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申和强调。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以来,我国在社会治理大的思路上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表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建设社会治理制度依然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体系建设,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依然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工作目标。

其次,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上述论述在保持社会治理思路继承性的基础上,也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开放性。跟十九届四中全会比较,这次对社会治理体系的论述没有具体提及包含的内容,这就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保留了开放空间。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需要适应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因为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总是在变化的。需要经受各种社会治理情境和实践的检验,因为具体社会治理要面对的问题是在实践中遇到的,会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不同的要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健全,需要各主体积极参与,各扬所长,有效协同,形成合力。

就党委领导而言,各地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积极探索,成效也比較明显,比如北京市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委社会工委),是北京市委派出机构。中共浙江省委成立了社会建设委员会。中共成都市委成立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等等。这些探索都有利于更好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工作,更好统筹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工作,促进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城乡基层,有些地方还推行区域化的党建、党建联盟、党员到社区报到等创新机制。这些做法也有利于发挥党委领导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从而让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再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突出安全的目标。党的二十大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总任务下,对社会治理进行部署。这是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精神的继承。报告特别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对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进行部署,进一步突出了安全发展理念和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安全一体考量、协同推进的底线思维。

最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是聚焦当前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体现了问题导向思维。对未来一段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我国社会治理的成效来看,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巨大的奇迹。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成为世界上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但从绩效看,如何去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如何以更少的投入达到更好的社会治理效果仍然有提升的空间。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节省投入达到更好的社会治理效果仍然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是今后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从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来看,社会治理兼有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增强社会韧性等作用,当前我国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社会治理体制,这个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疫情防控中体现的十分突出。但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渠道还不够畅通或者发展不够规范。集中体现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机制还不健全,尚需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这也是为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完善体系健全制度的重要原因。

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无止境。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尚有短板,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尽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不尽健全,社会治理效能还有待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亟待加强。下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从以下方面着力。

健全社会治理体制。近年来各地有很多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总结各地创新经验,凝练成制度。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家庭、公众等主体各自扬长避短,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合力。

着力提升社会自治的活力。要通过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来提升这个社会的活力。目前我国已登记社会组织超过90万个,这个数量是建国初期社会组织的2万倍、改革开放初期的150倍。这么多社会组织,应该如何引导如何利用?就是要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会治理公共事务,实现“共治”。大力培育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鼓励社会资源进入社会治理活动也就成为应有之义。

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和制度设计。要面向社会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面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向人民群众的重要社会治理关切,面向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来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和可持续性。

更好寓社会治理于公共服务。在服务中加强治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社会的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的相互促进。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了,社会自己的问题自然就少了。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就有了基础,社会活力才有可能会更充分的激发。

五是推进社会治理从矛盾应对向风险防范转变。前些年我们的社会治理可能更多的是被动的应对各种矛盾。但是,面向未来社会风险的发展趋势,要更加注重风险的防范,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从而提升社会治理的整体迹象。

五、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夯实基层治理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等十多个“共同体”概念。从理论上讲,共同体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由于相互需要所形成的,由共同价值、共同认同和共同的习惯等一系列价值制度组成的社会结构,它的根在于人们有共同的认同、共同的价值、共同的情感,这些是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有重要的论述。他一直强调在人和人的交往中,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他曾经说过,“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隔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那么人间真情怎么去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尤其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需要社会中的各个基本单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引领下心朝一起聚,劲朝一处拧,才能形成磅礴之力。

一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十九大提出要培育全社会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是一个人的心态,不是一个群体的心态,而是全社会要达到这样一种整体健康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会自发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面对或者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矛盾的冲突,最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冲突的时候,实际上在内心已经先发生过冲突了。大部分人们都是在心理上酝酿了很长时间以后,才会爆发为外部冲突,是一种内心矛盾、内心问题的显化和爆发。要想处理好这些内心心理的问题,主观社会问题应该放在前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源头治理。法律可以威慑,可以处罚,但无法从根本上完全遏制和预防。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的层面切入到主观的层面,关注人们的情感价值、关注人们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介入及时的纠正,这些都需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二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最小型的社会共同体,并且在家庭成员中,情感因素、价值交流比物质因素、利益交流更明显、更重要,在家庭中,人们由于具有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亲情关系,更容易产生共同的价值、共同的情感。所以说做好家庭工作非常关键。我们讲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实际上也包含了每个人在家庭中的责任。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责任,配偶之间的责任等等,都是共同体的要求。

第三还要重视社区。社会学经常讨论社区共同体的概念。社区共同体是基于熟悉的邻里情感,相互信任的关系结成居住和生活的共同体。在城镇化数字化的今天,社区共同体的意义在于强调个体的责任,个体的参与和个体的行动。社会主体的最小单位是公众,是广大居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需要更广泛发挥每个个体的作用,让每个个体都参与进来,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义务、能力和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社区具有中国特色,它既是行政管理的单元,又是日常生活的场域。这体现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横向的,就是社区内部治理主体之间、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纵向的,就是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正如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强调的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从实践来看,公众参与不足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短板之一。我们国家的志愿者发展很快,现在已经有两亿多人了。但是活跃的志愿者比重并不高,这也是公众参与不足的重要表现。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关键是要提升公众的参与水平。

一是更加注重社区规划和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空间是载体,是活动的场所,可以增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社区设施的亲民性和可进入性,为公众参与提供交往、娱乐、议事、服务等公共空间,从而增进社区情感。增强社区归属。

二是注重创新村居民自治的实现形式,总结一些地方村居民议事厅,说事议事创新做法经验,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常态化,实操化的机制。比如广东省,广州市发展村居民意事厅,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意事场所,制定规范化的意事协商规则,让村居民便捷有序地参与社区决策,让基层议事实践更加管用有效。

三是积极发展面向社区的社会组织。社区中活跃着的很多社会组织,既能调动居民参与,又能形成一种参与的组织中介,去代表群众的利益,促进社会组织协商和基层协商。我们在东部的一些发达地区看到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同时要推动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间的有效联动。比如一些地方发展时间银行,通过年龄小的志愿者去照顾年龄大的老人,等等志愿者自己年龄大时,可以通过自愿机制享受相应的志愿服务,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它促进了社区层面的自助互助,也体现了邻里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

四是推动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加强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物业服务的管理,更好发挥业主委员会代表和自治的积极作用。

五是加强公众参与社区治理能力的培养,这里地方也有很多创新。比如发展基层的社会工作站,通过工作站来加强社区治理能力的培训。一些地方还建立了社区干部学院,社区大学来推动社区教育,增强居民理性沟通和协商意识的能力。

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可以尝试将经济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引入到社会治理中来,把市场调配资源的机制和社会自发自愿自治的机制融合起来。比如在北京,四川,广东等地,一些基层特别注重发挥社会企业在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中的作用,运用商业化运作模式来汇聚社会资源,并最终服务社会公益的目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浙江,广东的一些地方,还积极成立社区基金会,汇聚社区的公益资源,助力解决社区治理的难题,效果也很好。在这样的基础上,群策群力、各尽其能,才能建好这个基于熟悉的邻里感情、相互信任的和睦关系产生居住、生活的社区共同体,最大程度将社会矛盾化解在社区,将便利服务提供在社区,将社会活力激发在社区。

参考文献:

1、任克强 胡鹏辉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角下社区治理体系的建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2(05)

2、张文显 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法商研究. 2020,37(02)

猜你喜欢
基层治理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青海省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现实困境
农村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思路析论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基层治理优化模式研究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