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南西北,自有不同春色

2023-03-30 03:57编辑吴启军本刊资料
优雅 2023年3期
关键词:崇州彭州成都

编辑:吴启军 图:本刊资料

成都东安湖公园

崇州道明竹艺村

绵阳松林村

峨眉山高桥小镇

蒲江明月村

彭州龙门山镇

峨眉山严寺村

崇州石滚堰

彭州小石村

锦官城外百花盛,又是一年好春光。这个季节的成都人,晒着太阳,喝着盖碗茶,望着绿柳丝……说得最多的话题便是:踏春。虽然赏花是踏春的一大乐趣,但春天并非只有繁花可观赏、蝴蝶可追逐,还有那初绿的树梢、水里的游鱼、天上的飞鸟以及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地标建筑……都值得驻足观赏、细心品味。本期《优雅》杂志以“艺术赋能乡村”为角度,以成都为起点,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读者整理出9个适合踏春的好去处。这些地方,有乡村的田园风光、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田间劳作的当地村民以及深入乡村的在地艺术家……人、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相融,让人身心放松,回归到生命最纯真的状态。

芳菲三月,桃花灼灼。成都东部的春天,不只有桃花。在成都即将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加持下,东安湖公园成为人们踏春的首选。

银色的体育场馆与橙色的景观连廊形成鲜明的视觉冲突。

飞舞绸缎 成都东安湖公园

春日的东安湖公园是一个不可错过的踏春胜地。沿着东安湖的步道外侧,有多个大小不一的观景平台,草坪与观景栈道相连,郁郁葱葱,入目皆是景。东安湖运动场馆位于成都东安湖公园内,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举办地。场内包含“一场三馆”——拥有4万个座位的大运会主体育场及跳水馆、多功能体育馆、小球馆,还有配套景观、活动广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公共空间。从高空俯视,3座体育馆呈正方形,以三角形布局排列,与旁边的主场馆通过景观连廊、下沉广场串联起来。银色铝制材料打造的百叶幕墙使建筑从远处看极为耀眼,尤其是主体育场馆,像一个突然降临的圆形“飞碟”,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当银色铝百叶朝幕墙中心方向逐渐翻转打开时,可展现出场馆内部不同功能空间的形态和颜色。亮橙色的景观连廊在园区内颇为耀眼,犹如一条绿地上的飞舞绸缎。行走其间,有着高低起伏的视觉体验,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景点”。

阳春三月,成都南边有美景,也有美酒。趁春光正好,去峨眉山高桥小镇,欣赏一曲根植大地的恋歌;在峨眉山严寺村,体验醉卧山水间的洒脱肆意。

零星散布在宽阔草地上的建筑,配合着周边的绿意,才能一窥高桥小镇的诗意。

大自然秘境 四川峨眉山高桥小镇

三月是万物萌发的季节,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美丽的高桥小镇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距离成都不到2小时车程,就可以抵达这处峨眉山下的自然秘境。进入高桥镇,城市的尘土飞扬很快被乡间的满眼翠绿所取代。在这里,可以感受稻田风光与自然共生的活力,欣赏溯溪春水荡漾的曼妙景致,品尝田埂间新长出野菜的味道……它不是古镇也不是旅游景区,零星散布在宽阔草地上的建筑,配合着周边的绿意,才能一窥它的诗意。旅居中心如“乡村客厅”一般,接纳到访的远客;通透宽绰的咖啡厅,离田野的距离也不过一个步伐而已,空间内陈列着本地手工艺品和文创品,书架和阅读区不乏与乐峨地区有关的诗集文学;由闲置农舍改造而成的餐厅隐匿在层层稻田中,需要穿过田埂、木桥、鱼塘和一座座朴拙的小屋方能到达。正是这样的奇妙体验,让高桥镇持续吸引着艺术家、文艺青年扎堆,被称为都市人的“精神乐园”。

酒厂游客中心呈现出的“圆”与旁边水景餐厅的“方”,构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与“地”。

醉卧山水间 四川峨眉山严寺村

人间三月,唯春光与美酒不可辜负。峨眉山严寺村不但有美景,还有威士忌酒厂的美酒。伴着美景喝美酒,最是快意人生,而春天,也是最适合饮酒的季节。酒厂坐落在距离峨眉山仅5公里的河谷地带,一面背山,三面环水。环视四周,可见巍峨耸立的山峰、蜿蜒曲折的溪流、宁静闲适的梯田以及令人惊叹的岩石峭壁。身处酒厂入口,迎面可见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展望的作品《分形结构——山水无限》,他把酒厂所在地的地形复刻成不锈钢山石散落在酒厂各处,为酒厂留下许多值得驻足斟酌的惊喜。迎风飘来的香味不同于花的清香,稍含曲酵甜酸的味道,这是蒸馏出来的馏酒香。酿酒材料臻选来自中国和欧洲的高品质麦芽,为传统的威士忌添上几分独特的中国韵味。酒厂游客中心,宛如一座巨大的圆形雕塑矗立在酒厂中间,与旁边水景餐厅的“方”,构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与“地”。天地合抱化生万物,一派生生不息之气。

西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乡村聚落。春日,在蒲江明月村、崇州道明竹艺村和崇州石滚堰……体验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人家的林盘生活。

“远远的阳光房”蓝染工坊由老房子改建而成,看上去既古老又柔美。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成都蒲江明月村

明月村位于四川省蒲江县甘溪镇,距离成都市区90公里。春天的明月村,掩映在竹海中的茶树正冒着新芽、新鲜的雷竹笋挂着露珠儿、透着时尚气息的老屋炊烟袅袅……在明月村除了可以感受到这些自然淳朴的乡村气息,还可在“青黛”和“远远的阳光房”两处蓝染工坊感受蓝染之美。蓝染是草木染的一种,即用板蓝根制成的染料给布匹上色。蓝染要经历几十道工序,这既是对蓝染匠人技艺的考验,也是对其耐心的磨练。由老房子改建而成的工坊看上去既古老又柔美,院子用花和染过的布料进行巧思装点,细节之处尽显精致之美。染缸里装着像深海一样的染料,正发出神秘的光,直抵内心。正是这样的奇妙体验,让明月村持续吸引着诗人、画家、陶艺家等各类艺术爱好者前来寻找灵感、感悟安宁。很多人留下来成为“新”村民,在与“老”村民的和谐共处中,共同造就这处人间烟火里的艺术“乌托邦”。

“竹里”造型来源于无限符号“∞”,像是无法找到起点和终点的“莫比乌斯环”。

无限 成都崇州道明竹艺村

道明镇位于崇州西北部,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当地盛产慈竹,为竹编制品提供上好的原料。在竹编艺人的创新和传承下,道明竹编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道明镇因而有“竹编之乡”的美誉。镇内有一处颇有意思的村子,名叫竹艺村。春天,竹艺村的竹子,远远看去犹如一群穿着绿衣的女子在山水间翩翩起舞。走进村落,随处可见阳光下的竹编随春风轻颤,好似田园的守护精灵,还有菜地、枝头吐露的新芽、池塘凫水的野鸭……都让人感到生活的闲适和恬静。村里有一座“睡卧”在竹林中的建筑——竹里。“竹里”造型来源于无限符号“∞”,像是无法找到起点和终点的“莫比乌斯环”,留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圆形小青瓦房与周围竹林、树木、远山,相得益彰。建筑内部中庭有水景与山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道家传统思想与现代设计美学。在“竹里”闲坐,听鸟鸣,看绿竹幽幽,体验内心深处的平静,这或许就是“竹里”想要传达出的独特生活方式。

三维水墨长卷 成都崇州石滚堰

石滚堰位于崇州市白头镇,周边农田遍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白头镇每年三月花季时,乡间公路旁大片的油菜花田盛开。风过之处,一阵阵熟悉的花香夹杂着飘落的花瓣,犹如金黄色的花雨,点点滴滴交织成一片明亮的田野画卷。沉醉其中时,恍惚看见一座颇具特色的建筑掩映在油菜花中,这是“林盘行馆”。“林盘行馆”以宋画长卷《清明上河图》的散点布局为灵感,在一个长轴的行云流水般的空间里,打造出一处长卷的屋院结合的林盘景观。屋檐是整个建筑最有特色的部分,它将二维的“水墨长卷”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多向延展。在屋檐的相互交叠中,传统林盘背山望水、林木其间、屋院融合的空间特质得以再现,其中的屋、檐、田、水、树和人……都变成这长卷中流动的元素。这种流动在有雾的夜晚尤其明显,建筑在雾中若隐若现,夜色在建筑中缓缓行进,慢慢笼罩……

春日暖阳,彭州龙门山镇的“飞碟”正在升起;绵阳松林村的“摇篮”,包裹着童年记忆;彭州小石村的大屋檐下,展现着川人鲜活的生活图景。

夜幕降临,“卧云台”底层的穹顶变成一个诗意的星辰宇宙。

星辰宇宙 成都彭州龙门山镇

如果说,绿色最能体现春天的浪漫。那么,森林就是绿色的最佳代言人。阳春三月,大熊猫森林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阵阵春风吹绿森林秘境,“只此青绿”在成都版“挪威森林”中慢慢上演。“卧云台”位于彭州龙门山镇小鱼洞大桥桥头,是进入国家大熊猫森林公园彭州片区的必经之地。站在小鱼洞大桥桥头望向“卧云台”,它像湔江水蒸发形成的云朵,夹杂着花的芬芳,温婉而恬淡;它又像是乡土记忆中“村口的大树”,树下的人们缓摇蒲扇,漫说故事;它还像来自未知星际的太空飞碟,使得苍穹下的人们不断仰望星空,憧憬未来。“卧云台”是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文创体验、情景体验为一体的公共建筑。建筑共3层,底层整体架空形成一个完全开放的多功能公共场所,中部及顶部为文化展示和休闲体验空间。夜幕降临,“卧云台”底层的穹顶变成一个诗意的星辰宇宙,在这片舒朗的“星空”下,各种趣事轮番上演。

巨型的“帐篷”采用落地玻璃窗,最大限度地打开景观视野,融入周边无尽的绿意。

童年记忆的“摇篮”四川绵阳松林村

三月的罗浮山,虽称不上是“十里桃林”,却亦是赏花的一个好去处。远远望去,罗浮山姹紫嫣红,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一大片粉红绸缎。然而罗浮山不只有花,山脚下的松林村还藏着一片世外桃源。村落临近千年飞鸣古刹、浮山圣水温泉,周围被百亩自然森林环绕。散落于村庄的建筑,艺术感十足。白色与木色是这里的主色调,随处可见的玻璃墙、卵石小径、木质围栏……无需任何装饰,每个空间都保留着一种天然的原生态,由此在建筑中达成和自然的对话。在这里,建筑不再只是容器,而是包裹着童年记忆的“摇篮”,让人回到感官最深处,去探索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三者的关系。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建筑群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巨型的“帐篷”,高耸的屋顶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的视觉冲突。屋顶的曲折起伏为室内创造出多种光影和视野效果,人们可以在这里欢畅聚会,也可以独自享受宁静的时光。

坐在“文化大院”的大屋檐下喝茶,抬头就能看见那片穿过屋顶的竹林。

同在屋檐下 四川彭州小石村

成都平原北部的龙门山脉深处、湔江河谷旁,彭州小石村坐落于此。三月的小石村,满山的绿在村中奔跑,明媚的阳光跳跃着光芒,婆娑在透明的玻璃窗上。窗外,几只小鸟站在柳枝上,风中传来几声鸟鸣,时而清脆婉转,时而绵延悠长。也有几只鸟儿静静的,不叫也不唱,仿佛已沉醉在春风中。寂静处,有暗香飘来,那是大屋檐下的腊梅,开得正艳,正是花期。村中的建筑都有着造型不一、别致有趣的大屋檐。这些屋檐宽2到3米,或呈波浪状,或斜角向下。取当地竹条制成的屋檐内里,精致又结实。屋檐下,是喝茶遛鸟的大爷、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摆龙门阵”……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当数“文化大院”。“文化大院”位于小石村的中心,这个有着巨大坡屋顶的建筑将日间照料中心、乡村卫生站、乡村夜校、健身房、忠孝文化展厅等功能空间整合在一起。修茂的竹子从瓦屋顶敞开的天井中生长出来,实现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猜你喜欢
崇州彭州成都
牡丹绽放 曲韵彭州
——中国·彭州曲艺牡丹嘉年华
《守护》(组照)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初探
——以四川省崇州市“费随事转”改革为例
高中电化学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的探究
成都
《健康崇州》创出宣传新模式
在成都
庚寅冬游崇州怀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