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3-03-31 06:54蒋军文刘立军
当代体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院校双创

蒋军文 刘立军

双创教育的良好发展是国家进步和强盛的体现,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双创教育无论是与理论课还是专业技术课的结合,都是在努力的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双创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实践能力,使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存。本文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排球课相融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检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体教专业排球课程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影响,为后人在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帮助,发挥积极意义。

体育类院校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将培养创新人才融入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双创”和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培育一批具有产业思维,且集高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项目实践能力等特点于一身的创新型、实践型、通专结合型人才,才能实现以教育驱动“双创”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其更好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増强体育类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体育类院校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1.1 创新创业教育与非体育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

为了顺应眼下的时代需求,发展更多的人才,将双创教育引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一项重大举措。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非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中,王茜在她的论文研究中,总结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了融合的相关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李馨璐在她的论文研究中,提出了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在研究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分类进行培养,按相关要求制定教学模式,将法学专业与双创教育紧密结合。

经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非体育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了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各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2 创新创业教育与体育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要,体育院校也对创新创业教育加大了重视程度。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中,朱軍、周丽芳在他们的论文研究中提出了构建双创教育体系的六条措施。这一措施加速了体育专业同双创教育的融合进度。刘振忠、周静在他们的论文研究中着重强调双创教育没有与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双创教育的开展,一是要依据基础知识,二是要结合实践活动。董睿理在其研究中,将创业的概念界定为开创人生事业,是对以后工作环境的解读和认知。她提出了将双创教育分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创业环境认知和创业实践模拟四个维度,并从课程的目标、顶层设计、原则、内容、形式以及教学案例六方面将双创教育和排球课的结合进行了理论探索,重点是以案例形式对如何将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创业环境认知和实践模拟融入排球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分析,但未能通过实证检验这样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

通过文献的研究发现,前人的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体育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实践方面的论文研究相对较少和薄弱,有待提高,融合的体系也并不完善,还需加强。同时,前人文献的研究中还缺乏对学生职业理想道德的研究,更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职业理想道德和素养,使学生乐于帮助他人,踏实刻苦勤奋,具有坚定的责任感和信念,面对自己的岗位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并脚踏实地,不断前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类院校研究生(全日制)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内7个地区中各选一所专业体育院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本文中的体育类院校是指我国独立建制的以体育学专业为主体办学的本科高等院校,除北京体育大学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外,其余6所是原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后因管理体制改革,其余的院校为国家体育总局与当地政府共建或归属地方政府主办主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以“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关键词在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了很多书籍和文献,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在调查中在各个学校官网收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动态以及相关政策。

2.2.2 访谈法

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的方式对体育类院校创新创业相关指导和管理部门、体育产业企业家及相关专家进行咨询访谈,主要了解了目前各个体育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包括已取得的成果、目前遇到的挑战以及日后发展的途径及建议。对正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研究生进行访谈,了解其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及看法。

2.2.3 问卷调查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问卷由四个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受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如所在学校、性别、年级、专业,主要为了调查学生的特性;第二板块是受调查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情况,包括受调查者对所在学校的重视程度认知及自身的重视程度认知等;第三板块是所在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包括开展形式、是否开始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等,第四板块是体育类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情况,包括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及信息获取渠道,最后提出意见或建议,全文共30个问题。本次问卷预计每个体育类院校各发200份,统计结果如表1。

2.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先进行归类,然后对每个学校的问卷,用 SPSS17.0软件分别进行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并保存;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检验数据的可靠性。采用数理统计法,将这些数据进行归类数理,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果,并对高校体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进行研究得出有效数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院校学生对双创认识情况

图1显示,仅有4.5%的体育类院校研究生对创新创业教育“非常了解”,8.7%的学生“比较了解”,26,4%的学生“一般”了解,而有38.6%和21.8%的学生认为“比较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这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在体育院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开展教育受众数量较少,超过一半的研究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充分,对其理解存在偏差。

问卷调查分析可知,体育院校研究生认为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必要”和“比较必要”的占33%和49.8%,14.8%的受调查者认为必要性“一般”,认为“没必要”和“很没必要”的各占1%和1.4%,数据表明绝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有其必要性,说明绝大多数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持肯定意见,这是学生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表现,也是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表现。

问卷调查分析可知,体育院校研究生对其所在学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中,选择“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数占31.82%,“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占27.37%,“紧跟国家政策”占22.67%,“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占18.14%,表明受调查者对开设相关课程的主要目的的认知受环境影响较大,仍有部分体育院校教育观念落后,创新创业开展效果不理想,部分学生對创新创业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并不只是为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而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激发实践和探索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

3.2 体育院校开展学生双创教育情况

图2为体育类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调查,从表中可清晰的看出大部分学校都有“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比例达70.45%,其次是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比例占59.03%,约有52.23%调查者表示学校通过校内“创新创业指导机构”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指导及能力培养,学校“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场地的占36.36%,通过“开设必修、选修课程”仅占27.21%,数据表明目前体育类院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较欠缺。明确学校有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仅占13.68%,如,上海体育学院目前体育类高校还未普遍开设课程,20.49%的受调查者明确其所在学校“未开设”,还有65.83%的受调查者不能确定学校是否有开设课程,说明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认知不够,学校组织机构未重视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数据分析可知,认为学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展“教学形式、内容较丰富”的占18%,而认为“形式丰富、内容不足”的占26%,认为“内容丰富、形式单一”的占25%,认为“教学形式、内容均较单一”的占31%,由此可知受调查者普遍认为当前的教学方法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与时俱进,深入教育改革,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

3.3 体育院校开展学生双创教育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3.3.1 存在的问题

在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认知调查状况及学校开展创教育形式得出学校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较低,在体育院校的普及度较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薄弱且参与积极性低,创新创业教育在体育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未得到重视,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践基地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3.3.2 影响因素

学校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难以调动积极性体育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中未形成完整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高层次教师队伍的培养及人才引进较困难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投入不够,实践基地建设难以满足需求。

4 体育学院开展双创教育的解决对策

(1)合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双创意识;深化师生思想认识,了解学生需求。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及引进高层次师资队伍。

(3)加强体育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加强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4)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和创业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5)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当中。体育院校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体育院校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体育院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

5 结语

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进修学习双创教育的机会,积极提升师资的双创教育理论、实践知识储备,打造良好的双创教育专业团队。高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成立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创业实践园,另外学校应与社区合作,在社区中组建篮球创业公益指导团队,积极主动的为学生分析创业的前景和可行性,客观判断创业风险。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根据当前双创教育需求,大胆改革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模式以及课程实践模式。在课程中应加大对学生竞赛组织能力、临场执裁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通讯作者:刘立军

(作者单位:泰国格乐大学)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院校双创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