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农村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

2023-03-31 09:01贾红
当代体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素养

贾红

引言:介绍核心素养教学颁布的意义,主要从提高农村高中学生体质的急迫性、落实全面育人的急迫性、推动体教融合的急迫性3个方面来阐述。并归纳梳理3个要点:(1)基于健康第一,增强学生体质;(2)多元融合,促进全面育人;(3)新项目进校园,促进体教融合。核心素养教学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因而提出了坚持坚持党的领导、提升课程权利共享,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的实施建议。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的100年间,我国体育历经“赶超发展时期(1949-2008)”和“包容发展时期(2008-2050)”两个重要阶段(舒盛芳,2019)。尽管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始终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态势相契合,仍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推进体教融合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等。虽然“健康中国2030”“体育强国”“体教融合”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国家越来越强调学校体育的功能,但在学校体育政策内容的制定上倾向于对社会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类有关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短期或临时的反馈与干预,类似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样能够长期保持有效性且内容相对稳定的文件较少。恰逢其时,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核心素养教学。

1 文件提出的背景

1.1 提高农村高中学生体制的急迫性

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中心的体育观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明确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后,着眼于促进学生体制健康的措施一直是各级部门关注的问题。新的文件政策旨在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文件再一次出台,如《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在体育强国总体目标任务上实施“三步走”计划中也提出,加强身体素养是《纲领》的重要着力点,是青少年体育发展路径的指南,更是引领当代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扭转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的“良药”。由此可看出,提高学生的体质,是新时代国家最重要的体育工作目标之一,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工作刻不容缓。

1.2 落实全面育人的急迫性

目前,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课程设置注重智力教育,忽视了其他四个方面的内容和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教学内容比较开放,以追求优秀者为目标,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流于形式,缺乏对整体协调发展的关注。在体育专业课程中,由于课时不足,缺乏理论指导,致使学生缺乏体育知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个体的整体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需要,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体育与教育融合的紧迫性

“体教融合”既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萨马兰奇曾经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主席,他曾经说过:“奥林匹克是一种将身体、心理和精神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生活理念,把体育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奥林匹克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观国内,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体教融合,构建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学校基础体育教育对于以“体育之智”“以体育之心”為中心的独特功能,以及学校基础体育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今天,体教结合的思想日趋成熟,汇聚并吸收了各种观念的精髓,努力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目前,体教融合是建立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以教育为根本,通过体育与教育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从而达到体育育人的最大价值。

同时,体教结合也是新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需求。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是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保证,是群众体育的雄厚基础,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延伸。可以说,我国的青少年运动和国家体育强国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联系。但目前,由于我国的青少年运动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了体育与教育的交流与融合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 文件的要点

2.1 基于健康第一,增强学生体质

根据“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我们国家目标到2030年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为25%以上。然而,我国农村高中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远远不足以使学生体质得到改善性的发展。因此,《课程标准2022》一方面始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以保持身体健康至上的教育观念,落实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课程标准2022》将始终保持将“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质为主要目的,并把和健康教育相关的学习内容于体育课融合,坚持在注重体育学科特点教授的同时,也结合学生健康成长有关的知识。

2.2 多元融合 促进全面育人

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可以适应个体的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所谓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学生的核心素质主要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构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这是一种有目标、有过程的结果,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学生在一种特定的学科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当今世界范围内非常流行的一种观念和主题,但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体育专业特有的以身体锻炼为工具的课堂教学,能够将语文、数学、艺术、劳动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以往的研究表明,课程间的联系为跨专业的体育课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一些其他科目中经常出现的以运动为题材的课文、以运动为要素的题目,为体育课程的跨学科教学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元素,如语文、数学、音乐等。因此,学习体育必须正确认识和剖析跨学科的主题教育现象,努力把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点结合起来,达到跨领域的协作。乡村中学体育课程要走综合化、统整化的道路,与德育、智育、美育协调结合,实现其全面育人的使命担当。

2.3 新项目进校园,促进体教融合

2.3.1 开展中华传统体育促进体教融合

把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挖掘中华体育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和服务国家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曾多次出台以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体育与教育的融合的政策。比如,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体育精神,大力发展体育文化”的五项战略目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是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旨在通过“体教融合”来推动“以文化、以体育为本”的目标。核心素质教育突出了体育文化特色,创新发展中华传统运动(如摔角、长拳、舞龙等),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促进体教结合,贯彻“体育强国”的思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宗旨。这就需要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厚资源和现代体育锻炼结合起来,以其传承的作用来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使“以文化人”的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中华传统运动走进校园,既能提高全社会的体育文化精神,又能拓宽中华特色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理论空间。

2.3.2 开展水上和冰雪项目促进体教融合

核心素养教学创新开展水上和冰雪项目对推进体教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学校能使文明进化、扎根,是文明的泉源,因此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培育我国冰雪后备人才,对体育事业、整个社会、学校、学生个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冰雪项目进入校园能使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多样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第二,大量的人力资源能为冰雪项提供大量人才储备,有利于此项目的发展。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呈现,中国在校学生达到2115万,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1.58%,由此可见,如果运用能合理的使冰雪项目在校园内开展和普及,能够迅速弥补冰雪运动人才储备的缺口。第三,冰雪运动项目进入校园可推进综合化的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两大目标。教育部门指出了冰雪运动有立德树人的功能,还有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功效。在冰雪项目教学中应以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前提,项目发展作为目的,以课堂为中心,以冰雪技术为核心,把冰雪项目看作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手段之一,看作为促进学生体质提高,推动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的手段之一。此外核心素养教学开展新兴运动(轮滑定向运动花样跳绳)一方面能促进群众体育,另一方面能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

3 实施建议

3.1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坚持党在体育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既体现了政治制度的性质,也体现了新中国建国后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思想上,要改变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观念,始终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摆在首位;(2)在政治立场上,坚持“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执行得很好。“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与其核心素质教育实践相结合,加强了对运动的认同感;(3)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核心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将其作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推进了各方面的体育工作。

3.2 提升课程权利共享,推进课程改革实施

70多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表明,通过对学校体育课程的领导与教师共享课程的权力共享,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实施。一方面,过分强调集中式教学,不能很好地解决学校与地方发展的差距,造成了体育教学的不适应。另一方面,过分宽松的课权也会使体育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新的不适应。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有一个更为完善的、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要求,并给予学校和教师一定的权利,以满足学校和体育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从上到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上到下,是通过各个主体的课程资源分享和合理配置,使体育课程改革得到推进和不断深化。同时,要克服体育教师对课程权力下移的不适应,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上下呼应”的模式,而不是“剥夺”体育教师的权力,即要突出体育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确保适当的灵活性。因此,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领导与教师进行课程授权的改革,可以使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加广阔。体育教师在行使课权的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每位体育教师的职业成长性,并能促进每位体育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师是推动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其创新意识和行动能力是保证体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各方面素质,就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思考。首先,要优化以主题为导向的教学环境,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次,确定各个运动项目所具有的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应用于体育课程的教学之中;第三,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活动的快乐,了解体育活动的好处。强化学生的结构化知识与技巧,转变教学方式与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课程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

4 结束语

核心素养教学绘就了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蓝图,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致力于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身体教育,符合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体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亟待明晰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劳动教育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在落实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提升课程权利共享,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是核心素养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下农村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2]GHB0503。

(作者单位:渭源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素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