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2.0 体育“录播”进行时

2023-03-31 11:49胡冲
当代体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录播安徽省体育教师

胡冲

作为教育信息化行业一个重要分支——录播系统行业,这几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东风正在持续不断的扩大和发展。未来十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进一步投入,和科教兴国的加速发展。我国教育录播系统市场将呈现迅猛增长之势。本文基于录播课的由来和发展趋势,分析安徽省基础教育按资源应用平台体育录播课存在的优势,研究认为,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体育录播课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环境存在虚拟性、体育老师对于信息技术运用的不足、体育录播课教学对象复杂、录制主体多人化、课堂重难点、易犯错误的处理缺失、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静态资源存在束缚性;同时认为通过提高体育录播课的转换率,优化育人理念与参与能力、聚焦信息技术的提升,增强一线体育教师的技术信念、实现开放、动态、共享的课堂管理模式等方式推进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价值。

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建设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建设与应用教育云平台、充分发展当地特色资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新基建,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牵引。2022年3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全方位提升学校数字教育教学水平,新增“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数量。2022年4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正式上线,是教育系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家政策、5G+AI、大数据的推动下的推动下,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体育录播课也逐步完善。

1 录播课的由来

录播课最早出现的高校,是为了留下一些大师级的大学教授的课堂教学而采用的一套系统,它能够将讲课人的形象,声音以及教学所需的PPT和教案,以硬件的方式记录程流媒体,录制的视频在经过后期的剪辑处理以后,通过网络及服务器同步,能够直接上传到资源平台上。并且具备随选点播(VOD)功能。也就是资源的共享性。这个功能侧重于学生随后,市场上的一些企业就认识到了其对于教育的价值和市场,迅速向中小学推广。我们所熟悉的微课,就是录播课的一个分支。

2 体育录播课发展趋势

从录播课发展至今,录播课的系统已逐渐完成了模拟到数字化的转换,加上计算机技术、音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录播课系统正朝着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云计算、嵌入式等方向发展。

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广泛开展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观摩式等多样化应用,安徽省基础教育按资源应用平台一师一优课推动了体育录播课的第一次爆发。受疫情的影响,体育录播课在近三年的发展常态化趋势。随着安徽省信息化2.0培训的到来,体育资源应用,体育教师评价,体育教学分析等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需求也在上升,对体育课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体育录播课的优势

3.1 录播课本身

(1)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体育录播课呈现出三个特点:全区域,即全省各个地市都参与其中;全覆盖,涵盖了田径、球类、武术、健美操等各类大项;全方位,不仅有实践课,还有理论课。

(2)体育录播课能够高质量、全面的录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育录制的所有课程积累下的资源,有利于形成优质的区域教学资源库。在这种资源库的优势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

(3)体育教师不再局限于一个班级的授课,实现了多个教室可以同上一堂课的模式。让课堂更加“活”跃。

(4)真人录制课堂的形式,情景化的学习环境。目前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体育录播课的情境性较强,不仅能看到体育教师在教室内的理论讲解,还能看到体育教师在室外场地的示范。录播加动作示范的视频、穿插到课程的视频,观感更优。

3.2 教师层面

(1)体育教师对于要录播的课,在备课环更细致、节更充分、更精心。在路博客进行之前,体育教师要先进行磨课,这样有助于组内的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估、促进体育教师的自我检视和反思,进而推动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认可度。

(2)体育课程的设计相对自由。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所擅长的领域,使课程的设计凸显个人及地域特色,更容易打造出体育特色课程。为体育教师自我学习、相互学习,专业能力的提高、专项教学能力提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3)积极做好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提高教科研能力,提高体育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4)体育教师教研的评价尺子。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师的过程性评价一直是一个问题,体育课无法通过试卷去论学生的体育水平,也无法通过单一的运动项目测试成绩来论学生的体育能力,如何能够更好的对体育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体育录播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学校管理层能通过体育录播课,使得对体育教师的课堂评价变得常态化、客观化、可量化。

3.3 学生层面

(1)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利用录播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便于学生课后练习。

(2)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是结合地区特點进行录制的,学生在上课中能够看见自己熟悉的老师,更有利于学生融入学习。

(3)学生上课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上课工具并非一定要借助电脑,手机或者平板上都可以直接打开网络连接进行学习,同时课程可以反复观看,没懂的或者没学会的只要重新再看即可。

(4)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征,结合人教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为学生打造了专业的体育训练课程。

3.14 学校层面

(1)通过录播教室的体育教师课堂实录活动,借助于现场观摩和录像观看,学科教师之间相互评课、议课,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体育教学研究和学校体育管理的深度和力度。

(2)有利于学校行政组结合实际情况对学校体育的教学进行信息化教学监督,进而全面提升本地学校体育教学的软硬件的信息化环境。

(3)体育录播课也是学科融合的实践,能够有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有助于为体育和其他学科融合提供新思路。

(4)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通道之一,录播课能够为学校体育发展积累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学校从教师到学生都可以以此为契机,创新学校体育的教学、学习模式,以此为基础形成属于自己学校的体育优质资源和体育特色资源。

(5)录播课作为远程交互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校和教师去利用了安徽省不同地域的优质体育教学资源。

4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体育录播课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环境存在虚拟性

体育录播课的教学环境主要由摄像机、课件、多媒体设备、网络构成的,缺少体育实践课的场地、器材以及教学主体—学生。进行授课时 教师面对摄像机,即使课前已经反复备课和磨课,在教师单一主导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语言组织、动作以及思维都成了固定模式。这样,不利于应对真实课堂环境发生的突发状况。

4.2 体育老师对于信息技术运用的不足

相比文化课老师,体育老师的课堂以室外为主,这样在具体的信息操作上,体育老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不强。结合安徽省基础教育平台上的录播课资源,我们发现几乎都是年轻教师参与的录制,而这之中,一节完整的录播课中的视频拍摄、插入、剪辑、降噪都需要专业的老师给与协助。因此,从整体来看,体育教师目前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很薄弱。这就直接导致对于信息技术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态度是“不会用”“不想用”。

4.3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体育录播课教学对象复杂

教育教学是一个涉及人类认知规律的复杂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教和学的互动必不可少。

体育录播课面向的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有体育能力强的,也有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自身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不一样,基于学情的多样性、复杂性,教师在录播课上的讲解、示范和互动只有部分同学能够参与和适应,所以必须在互动的时机、形式、渠道等方面做诸多的考量。调查显示,上录播课的体育教师,一般都是根据课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因此,体育录播课的教学面相对有限。同时体育录播课课堂教学存在“一刀切”,无法很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

4.4 录制主体多人化、课堂重难点、易犯错误的处理缺失

通过观看平台上的体育录播课发现,一个教学单元的课是由一个地市几个地区的体育教师分别录制,单元教学设计上事先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微信群的交流,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上存在漏洞,导致学生自主听课时学习过于泛华,对重难点的把握理解不够,把握不了进度和节奏,容易造成认知偏差,使得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与理想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4.5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于已经上传的录播课,对于其教学效果的评估没有建立相应的标准。没有合适的维度考核标准,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未知,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

4.6 静态资源存在束缚性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存在的资源都属于静态资源。“书非借不能读也”,对于静态资源的拥有,就会让学生减少对学习资源的学习紧迫感。在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助力不够。调查显示,目前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上学生对于录播课的浏览量并不高,很多教学资源教师在上传时也不需要相应的审核,导致资源的重叠性。

5 如何发挥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体育录播课的价值

作为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科技与教育的结合,给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实现体育教师的自我转型和专业发展,如何用好信息技术、录播课以及线上AI课都是每一个体育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5.1 提高体育录播课的转换率,优化育人理念与参与能力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基于学生的心智分析,设计转化模型,转化逻辑。在体育课一个内容的录制上,要立足与学生心智,设计让学生有情境体验的课程模式,让体育录播课不再单纯是让学生看的课,更是让学生练的课。

5.2 聚焦信息技术的提升,增强一线体育教师的技术信念

录播课为体育教师提供了研究新技术、新理论的媒介。体育教师可利用录播课检视、实验自己的课堂过程,提升自己的网络教学教研。

在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培训中。一线体育教师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强化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5.3 实现开放、动态、共享的课堂管理模式

安徽省基礎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现有的录播课资源,是基于多年教育技术创新的实践,是面向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设计,对录播课程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引导和推动体育课堂教学,提升体育教学的创新。

5.4 搭建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体育录播课与科大讯飞智慧体育课堂的互动平台,赋能学校体育的数据化管理

科大讯飞的智慧体育课堂是面向体育课教学而设计的,其有专业的体育设施和硬件配备。

由于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导致应用还不广。如果将安徽体育教的特色资源与智慧体育课唐相结合,也许能更好促进体育录播课的感染力。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利用学生的学习行为,向授课者传递学习者的需求。

5.5 构建开放型科研数据平台

以现有资源为出发点,将录播课的相关信息数据化,更好提高地区体育科研的水平。一是要完善平台功能,面向用户提供丰富实用的体育科研数据资源,让体育教师在相关研究上有数据可以参考;二是严格化体育教学资源的审核机制,注重上传资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对于优秀的资源可予以相应的鼓励。

5.6 以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为底座,夯实智能技术

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为体育教师和学生提供最大可能的类似于在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上交互感,创建学习、交流、讨论、分享的学习体验感。

5.7 促进教育公平的契机之一

让全省各地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体育录播课资源。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教育的新一轮变革也应运而生。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更加精准的推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成了体育教育的重点,如何构建结构性、完整性、动态性的体育课程则变成了一个难点。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要强化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常规应用,协同各方力量更好地促进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结语:随着“互联网+”的话题的渗透,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移动端的上线。在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的融合,使其发挥出更大优势,结合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来看,体育录播课的应用相对滞后,后期如何更好的升级信息化,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值得探究。

(作者单位:绩溪县绩溪中学)

猜你喜欢
录播安徽省体育教师
成长相册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改善录播的教室环境,提高录制的声画质量
纳加软件推出高清便携录播机NLB-500P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