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足球基础

2023-03-31 22:21林建平
当代体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战术足球运动身体素质

林建平

引言:在小学体育课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足球基础,需要从理论教学、技术教学以及战术教学内容入手,逐步激發小学生的足球学习和训练兴趣。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学生对需求运动的认同水平,并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善足球教学现状,协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足球运动和课堂学习习惯,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训练计划。

1 小学体育中足球教学的主要内容

1.1 足球理论

在小学体育课程体系中,足球运动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其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设计环节非常关键,能够直接影响到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还会对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以及战术训练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学期初的室内基础理论课程中,小学生需要从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等基础知识入手,了解不同类型足球场以及足球运动项目中的各项规矩,才能快速掌握运动技巧。足球运动项目普遍具有集体性、对抗性以及技能性较强等显著特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利用大量时间演示各项基础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对足球运动项目比赛中的经典画面进行创新解读,协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足球运动技能。但是在直观展示各项足球理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循序渐进以及因材施教开展教学活动,并逐步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足球游戏项目之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游戏互动环节所占时间比较长,培养小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课堂学习兴趣更加关键,因此需要以不同足球理论知识作为体育教学资源。

1.2 足球基本技术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小学体育教师会循序渐进地开展理论和实战教学活动,并对足球运动项目中的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战术进行直观解读,协助小学生直观理解和掌握足球运动的身体控制技巧,还能够辅助体能训练环节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主要涵盖颠球、踢球、接球、运球、假动作、守门员技术等内容,因此需要利用较多课时进行直观演示,还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协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目标。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因此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偏好情况,量身定制足球技术和足球战术的训练计划。以颠球和踢球为例,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会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规定不同小组需要完成的颠球数量和传球射球次数,在互换攻守角色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小学生采取相应的足球技术和战术。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其主要呈现出生动直观以及立体化等教学特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寓教于乐,鼓励学生掌握更多足球运动项目的技巧和战术。

1.3 足球基本战术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足球运动项目中的基本战术,主要涵盖个人进攻防守、局部进攻防守、整体进攻防守以及定位球进攻防守等多种内容,很多体育教师普遍选用五对五的小场地比赛模式,亲自演示不同足球战术对攻守双方的影响。但是在教学足球战术的过程中,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会间接忽略个人和团队协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并不能快速掌握肢体控制技能,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事故问题。在对足球运动基本战术进行全面演示和解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动能性和自主学习优势,将个人战术和团队战术有效衔接,才能够充分发挥不同足球运动技能的应用优势。不论是前锋还是中锋后卫守门员,都需要配合本队队员提高得分率,因此在教学和训练足球战术的过程中,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会随机组合小组队员,协助小学生快速掌握战术应用技巧和优势,还需要配合身体素质练习环节例如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度以及柔韧度等体能训练项目。足球运动的基本战术,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独特身体素质优势,但是需要做好热身和拉伸等辅助动作。

2 小学体育课程的足球教学现状

2.1 教学理念滞后

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体育课程,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比较滞后,并不能创新设计足球教学环节和体能训练计划,足球教具和场地普遍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小学生对足球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互动积极性。教学理念的滞后性,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体育运动素养能力培养效果,不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会让小学生排斥体育课程,从而形成被动学习习惯。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程的趣味性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关联,若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滞后,不利于凸显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还会出现较多差别对待等不良现象。教学理念比较滞后的小学体育教师,并不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环节之中,也不重视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内容,一言堂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利于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还会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运动天性产生负面影响。教学理念的滞后性问题,与当前很多小学体育课程的课时量比较有限有关,因此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动力不足,并不能倾听学生的真实体育学习兴趣和需求,从而逐步形成了并不平等的教学关系,难以传授运动基础知识和实操技能。

2.2 忽略战术教学和团队协作

在不同年级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普遍会忽略足球运动中的战术教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环节,只能够从足球基础技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和互动教学,并不能逐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机制,难以提升小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战术教学是协助小学生全面理解足球运动的关键,还需要对战术、技术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才能够逐步塑造小学生的完整运动人格,还可间接培养其良好的运动精神和思想观念。但是在对传球垫球以及射门等基本技术进行多元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会忽略个人战术和团队整体战术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同难度等级的足球运动技能,需要配合相应的运动战术,才能够相得益彰,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但是忽略足球运动战术教学环节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训练等内容的小学体育课堂,普遍呈现枯燥无味的教学以及互动模式,会显著降低小学生的运动兴趣,还会对足球运动项目产生抵触情绪,难以调动团队协作过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3 低水平重复教学

很多小学校的体育足球课程,普遍选用同一套教案,对足球运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工作并不重视,因此难以提升足球运动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率。低水平重复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难以提升小学生的足球运动学习兴趣,还会对低水平教学内容产生抵触情绪,中高年级小学生普遍呈现重复的学习行为,更容易对足球运动形成固定刻板印象。低水平重复教学问题,与当前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有关,并不能深度研究当代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需求,也并不能从心理层面挖掘运动兴趣和偏好情况。低水平重复教学问题,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内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足球课程非常容易被占用,难以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对足球运动中的对抗过程进行全面解读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之间普遍存在断层问题,对低水平重复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严重不足,很容易降低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权威性,并不能协助小学生提升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

3 小学体育中强化学生足球基础的教学策略

3.1 明确不同学段的足球教学目标

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教学进度,逐步明确不同学段的足球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和良好运动习惯,提升其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对于低年级小学生,体育教师需要在引入足球运动各项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入较多名人事迹,逐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需要在公开展示多媒体音视频的过程中,协助小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逐步提升自身体能水平。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体育教师需要借鉴更多足球运动训练项目的成功经验,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之上,将教学资源倾斜到足球技术和战术训练等教学环节之中,对五对五的小组比赛形式进行创新设计。明确不同学段的体育足球教学目标,还可以因材施教,制定和完善不同年级小学生适用的足球训练计划,结合学生的体能水平,逐步激发其公平竞争以及团队合作等体育精神。明确不同学段的足球教学目标,有助于协助学生快速提升运动学习兴趣,但是需要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将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合理融入到阶段性导学案之中。

3.2 遵循教学原则,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

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小学生而言,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及时打破传统教学瓶颈,协助学生全面认知和理解足球运动的必要性,严格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实施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协助不同年龄段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从而有效助推其运动习惯的培养进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足球教学活动中合理融入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及时更新运动教育理念,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入手,进一步丰富足球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协助不同年龄段小学生快速掌握足球技术和个人团队战术等教学内容。尤其对于低年级以及身体素质一般的小学生,以兴趣为主导的足球运动教学环节非常关键,并不需要生搬硬套足球基础知识,需要以引导和鼓励教学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自主学习兴趣。在实施足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遵循趣味性、适量性、系统性、安全性以及层次性等教学设计原则,逐步引导和鼓励小学生熟练掌握足球技术和战术运用技巧。

3.3 利用多媒体观看足球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不同年级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定期交换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足球比赛,尽量不带过于主观的解说方式,尽量调动学生的课堂互动积极性,但是需要提高足球比赛画面的清晰度,避免影响到小学生的足球技术和战术学习进程。在观看比较经典的足球比赛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引导不同学生小组进行比赛解说,将体育课堂中应用到的足球技术和战术进行重点分类,还能够将理论和实战经验相结合,逐步激发小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部分足球比赛画面还会掺杂部分慢动作,此时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准确识别慢动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越位等问题,从裁判和本队队员的视角理解体育精神。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不同规模的足球比赛,也是逐步激发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教学手段,但是需要及时引导小学生回到体育课堂之中,逐步思考和总结体育课中已经掌握以及并未掌握的足球技术、个人团队战术等内容,逐步加深印象。

3.4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足球训练方案,还需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共同营造和谐的足球运动氛围。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很多学生普遍存在足球技术和战术运用方面的问题,此时教师需要有的放矢,协助学生从薄弱内容开始取长补短,在鼓励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逐步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和互动沟通能力。尤其在规划体能训练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能特点,将男女生的足球运动热身和拉伸环节进行对比分析,协助学生掌握自身运动优势和不足之处,逐步补齐短板。根据小学生的平均身体素质水平,足球课教师需要合理规划体能训练时间长度,对有氧无氧以及器材类训练内容进行创新设计,还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正式训练教学设计模式之中,给予学生正向的教学评价结果。根据小学生身体素质制定和完善足球训练方案,需要涵盖技术训练、体能训练以及战术训练等不同教学维度。

3.5 定期开展足球比赛,培养团队个人战术意识

为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足球运动基础,体育教师需要定期举办小型足球比赛,利用五对五的足球训练机制,着重培养不同年级学生的个人以及团队战术意识,对攻守双方的战术运用技巧进行客观评估。但是足球运动属于较为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协助学生完善运动保护措施,在充分热身和拉伸之后才能够进行足球比赛,还需要限定比赛时间,在比赛之后鼓励双方队员总计比赛经验,逐步提升公平竞争意识和运动训练兴趣。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对个人战术运用能力一般的学生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从学生的视角解读个人进攻和防守战术的运用技巧,协助学生补足运动短板,逐步累积比赛经验。尤其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体育教师需要在不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础之上,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要对中路、边路进攻过程中部分队员的违规行为进行重点讲解,协助学生从规范的足球运动过程中累积比赛经验。

3.6 立足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同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对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并不熟悉,因此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认同能力,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从健康意识、体育技能以及身体素质三个層面加强教学设计,协助学生提高对足球运动的认同水平。很多比较基础的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都能够间接培养小学生的运动习惯、运动训练经验等内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和疑难问题,才能够因材施教实施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都能够从学生的视角理解足球课中的各类个体行为,但是教师需要逐步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小学生眼中的足球运动项目进行创新解读。尤其对于运动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学生,体育教师更需要重视其运动训练需求,才能够逐步提高其对足球运动项目的认同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足球基础非常关键,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不同层次学生理解和掌握足球技术和战术等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科学规划足球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协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战术足球运动身体素质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中间战术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