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前景

2023-03-31 04:12刘鹏威赵宇栋
当代体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专业

刘鹏威 赵宇栋

高校教育是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的发展,学生可以针对个人兴趣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前景的项目与科目。羽毛球运动项目是一项极具魅力的体育项目,具有吸引学生选择的巨大吸引力。从1910年始羽毛球运动传入中国,在我国体育项目内生根发芽,也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一项重要运动,也是高校内极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近年来,我国诸多高校对羽毛球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羽毛球是一项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具有丰富内涵的竞技运动项目,其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因此,本文就着重分析当前高校羽毛球的教学现状,然后结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对策,希望能有效确保高校羽毛球教学顺利开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1 高校羽毛球体育活动的巨大吸引力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都希望拥有一个多彩的生活,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结交更多的朋友,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而体育运动完美了承载了这个目的,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可以有不同的收获。自从羽毛球运动20世纪80年代引入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羽毛球项目对运动者的要求不高,对场地要求并不高,开展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适合在高校开展课堂教学,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高校羽毛球受学生喜欢的原因如下:

1.1 激烈的竞技性

羽毛球运动在国际上是受人瞩目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众多世界级大赛,如:汤姆斯杯、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苏迪曼杯、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等。并且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比赛双方隔网对抗,具有巨大的视官冲击。不仅仅在大赛赛场上,在我们身边也可以见到许多的比赛,在耳濡目染之下众多的学生接触到了羽毛球运动,并开始追崇个体技战术的进步。水平的提升使学生之间的羽毛球运动强度变大也具有了十足的竞技性。

1.2 健身的全面性

羽毛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项目,能量代谢以有氧和无氧混合方式为主。羽毛球运动不仅仅需要技术上的全面,还锻炼了强悍的体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并且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中全身的肌肉都需要增强力量提升个人的综合实力,如:挥拍打球,锻炼学生的手臂力量;下肢移动跳跃,锻炼的是腿部力量;而都需要腰腹力量和整体协调性。羽毛球运动的过程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强化过程,具有全面性。

1.3 丰富的观赏性

羽毛球运动中不仅仅有舒展的动作,而且有暴力直观的杀球和出乎意料的控球,會给人带来一种运动美的感受。吸引了一大批羽毛球运动的粉丝成为羽毛球爱好者,羽毛球运动员的表现和舒展的动作展现了羽毛球运动的力与美,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由此可得羽毛球项目吸引了很多的学生来学习和进行羽毛球运动,有了巨大的学生需求何生源基础,羽毛球教学有巨大的前景。

2 羽毛球教学开展现状与教育资源匮乏

现如今,学习羽毛球生源不断扩大,羽毛球教师数量有着巨大的缺口,学校羽毛球教学丰富进步也是大势所趋。教学模式、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限制了羽毛球教育的开展。这些问题关乎这我们国家羽毛球大事业的开展,关乎着羽毛球国家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关乎着我国全民健身的实施,更关乎着良好的运动氛围的营造和建立。

2.1 羽毛球场馆设施缺口

高校羽毛球教学开展场地有室内场地和室外场地这两种场地。经过对高校现今羽毛球场地的调研,羽毛球与篮球、足球等项目相比,场地问题仍有着巨大的问题,面临着场地少,人数多,维护难等困难局面。更加困难的是,如要进行专业、细化的羽毛球专项训练,场地的问题是必不可缺的,是专业训练的必要支撑。在日常的场馆使用中,不仅仅是学生而且教师也会进行羽毛球运动,场地是间的冲突是不可避的,大部分学校对羽毛球场馆进行免费的进馆方式,某些高校为了方便管理,对场馆进行收费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羽毛球的积极性,场馆问题极大限制了羽毛球的教学开展完善。场地利用率问题也是场馆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学生由于课程安排原因,往往在周六周末场地基本都是爆满,人数众多,球场的场地供应具有重大的缺口,但是在周一至周五这几日,在球场见不到太多的运动员,大多数场地都处于空场状态。场地时间利用率低,导致场地紧缺,时间未充分合理的学生无法在合适的时间练习,导致学生技术水平无法提升,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利于校园羽毛球教育的发现,无法提高积极性。

2.2 羽毛球教师资源紧缺安排

我国高校学生对运动更加的热爱,国家也不断鼓励体育发展体育。由于体育事业起步较晚,且体育产业规模小,愿意从事体育教学的人群规模小。故现如今在高校体育中从事教学的教师少,往往面对着一名体育教师需要对百余名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会造成羽毛球教学的不严谨。教师无法做到一对几的精教学的高效教学,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学习个更多的专业知识。而羽毛球的教师可能不是专业的羽毛球教师,是由普通的体育教师代课,无法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羽毛球知识。使得学生的知识仍处于在浅层面上,影响了羽毛球教学效果。很多羽毛球专业技术知识是必须要教学的。到目前未出现专业的羽毛球教学理论,未组织学校羽毛球教师进行统一全面的教学。在某些偏远一点的地区,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则更加困难。不仅仅因为场地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专业教师深入基层,对学生们提供专业的基础知识教育,部分打球也往往是更加随意,极其容易受到动作不规范的伤病。专业的指导教师是进行羽毛球教学事业的必要。

2.3 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互联网时代早已到来,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使之可以在网络上流动。但现在高校教学模式仍停滞与只有线下实体教学的模式,面临着上课难、教学难、交流难。而且缺乏对学生们的针对性教学,学生们的能力不同,笼统的普遍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补短的过程,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快速进步。单一的教师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片面的,教师们对学生教学注意的点和面是不同的,更多的教师会有更加全面的看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多元化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历程会吸引学生的大批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2.4 竞赛机制的空缺

体育运动需要有激励和竞争机制,单一的体育教学会使学生们的积极性疲软。而羽毛球教学的展现不仅仅在基本功的展示和理论的了解,更需要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展示羽球运动的力与美,营造美好的开展氛围。从现如今学校羽毛球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形式还是仅仅局限与课堂上的教师的传授,未在课堂下进行学生间良好的对抗互动,进行不仅仅是教学的方式,需要的是在对抗之间进步,在竞赛中完善技术。而且在羽毛球开展活动中,与足篮排等大类项目相比,学校官方与学生对羽毛球项目竞赛的关注度低,激励方式单一,无法鼓励学生自发地进行学习和进步。学校未成立高水平运动队从而应对校级、市级、省级等应对方式,从而加大羽毛球项目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激励方式。竞赛机制也未形成完整的具有理论依据的系统的全面整合规划,体育教学是基础,竞赛对抗就是快速提升的方式,可以在交流中学习。未进行竞赛机制的规划,学生积极性受到影响,无法长远的进行开展羽毛球高校教学活动。

3 羽毛球对策构建与未来展望

3.1 完善场馆设施,加大羽毛球投入

室内场馆与室外设施是羽毛球进行的基础,为服务于高校羽毛球教育,应当设计与建设完备的体育场馆和足以进行体育运动的外场建设。立足于当下,羽毛球运动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是普通爱好者与专业运动员,对场地的要求不仅仅是有网,有空地,有球。需要有标准的体育设施,地胶、灯光设备、挡风设备、球网等众多设施。这些要求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拥有专业的设施对学生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美丽整洁的球场是吸引学生的利器,极大的鼓舞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对羽毛球项目的爱好度,宣传羽毛球项目。在场地数量上,学校应当加大投入兴建羽毛球运动场所,为学生们的教学提供完备的场地支持。并且可以吸收社会资金,在学校修建更加专业的羽毛球场馆,打造高水平的羽毛球场地,在进入要求上,可以进行收费制:不仅仅吸引了球馆建设商家的积极性,也满足了学生对高品质羽毛球的需求,一举两得的对校园羽毛球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力,极大程度上缓解教学场地问题。球场的问题也出现在早上打球人少,球场的空旷率高;而下午晚上,球场往往爆满针;对这一情况,其中心主旨是提高球馆的利用率,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可以进行预约制,在网上创立平台,为每一个球场进行精准编号,每个场地的使用时间进行限制,提高场地的利用率;而且场地要满足需求,进行常开模式,做到资源的合理运用。在场地使用上,地胶由于损耗较大,运动人数多,磨损较快,对场地的维护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可以进行外包,把场地外租的费用来弥补场地的维修和日常维护。并且与校外羽毛球馆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优惠机制,满足学生的打球欲望,而且可以解决校外球场的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宣传羽毛球文化。

3.2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资源是校园教学的必要一环,优秀的教师资源是教学的支柱。但现在存在着羽毛球教师资源紧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薪资水平。社会上有着众多的羽毛球机构,里面不缺优秀的教练员。他们不仅仅可以当优秀的教练员,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羽毛球教师,缺口进行补缺。可以开展专业的羽毛球学校,进行专业教练的培训和培养,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叙述,羽毛球教师进行学习,未我国羽毛球事业进步提供理论和教师资源的保证。在教师来源上可以进行足够远的部署,培养专业的教师可以从大和小的方面来部署。大的方面来看缘由是国家的政策部署,小的方面来看是教师的自我意愿。一名优秀的羽毛球教师可以是千里马,识得伯乐,懂得羽毛球运动员的内涵和空缺。在精神与技术战术上是可以共同前进的,在教学中比赛中都是有迹可循的。高校羽毛球教师可以实施高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羽毛球,也吸引更多的专业教练投入高校羽毛球教学中,举办表演赛,开展专业羽毛球教师、羽毛球运动员的专业讲座、宣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学的方式,可以吸引优秀的运动员任职,在校外进行羽毛去专业知识的普及,明星球员的教学必定会吸引一大批学生的选择和学习。

3.3 创新教学模式,多种方式进行

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多种模式共同进行是必要的。课堂教学是最传统也是最直观的。但是面对高校教学却显得乏力,因为高校学生基数大,教师数量少,存在着教学不全面普及的问题,对学生的进步也存在着弊端。例如:动作无法一一纠正、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训练、无法与教师直面交流。网络的普及为教学模式也提供了便利的快车,创新线上线下齐进行的方式,教师拍摄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模仿练习,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近距离地学习动作。在满足学生需求上,可以进行有着针对性的教学选择,列出技术项目供学生们选择补缺。调查显示,现如今教学方式仍处于理论+实践的形式,应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实战演练等方式。分层教学可以深入剖析技术原理,寻找共性,简化教学难度,方便学生理解。实战演练不仅可以激起兴趣,也可以在实战中进步是非常适合的教学方式。老师与同学们对抗,使用专业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可以切神的体会到专业的技术知识对快速进步是必须的,所以应当创新模式,不局限、不片面,取长补短的结合各种模式的优点,辅助羽毛球教学的实施。

3.4 加大比赛举办频率,实施激励制

比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也是学生进步的多巴胺。高效教学不应该僅仅局限在教学上,也应加大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一场比赛的进行可以激发学生的胜利欲望,同时吸引未接触羽毛球的人群,扩大学生学习基数。加大比赛频率,可以增加参与度,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比赛中,是他们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的提高对羽毛球的热爱度。在比赛的热度下,完善比赛机制,教学裁判要领。在培养优秀的羽毛球参与者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羽毛球裁判员,变相的提高了羽毛球的专业程度。开展多元的羽毛球比赛活动,羽毛去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赛的内化过程,两者是相互兼顾的,正确的教学方式可以进行优质的比赛,优质的比赛也会反哺羽毛球的教学过程。要尝试在班级内、专业内、学院校园等范围内开办活动,在节假日可以举行常态化比赛,形成一种属于羽毛球的特色文化。拓展活动的范围,使更多人感受到羽毛球的魅力。

4 结语

羽毛球是一种极具魅力的体育项目。将该项运动的原有的进行模式翻新与改变,创新多种方式激励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激励羽毛球爱好者的积极性,拓宽羽毛球的受众,普及羽毛球独特的文化。但从目前羽毛球高校状态来看,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束缚了学生的参与,在羽毛球普及教学上有着障碍。革新进步是必须要的,全方面的继承改变,大力度的实施,是振兴羽毛球的必要举措。针对问题,提出极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高校羽毛球教学进步向前,服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度学习进步。羽毛球教学实施服务于学生们的身体发展,也为了践行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更加营造了爱羽球、爱运动的社会氛围。羽毛球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应当大刀阔斧的进行改变。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羽毛球运动专业
羽毛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羽毛球PK赛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