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达”理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学”为例

2023-04-03 06:12吴滢丽蒋新征
化学教与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读思达思达乙酸

吴滢丽 蒋新征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福建 泉州 362300)

“读思达”教学法是从认知理论发展而来的教学法。[1]认知理论认为,学习需经历以下三个过程,即认知输入、认知加工和认知输出,即阅读、思考和表达。[1]“读思达”教学法将“读”定义为通过阅读书籍或文献等材料中的符号、图表、文本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思考是“读思达”教学理论的核心过程,也是人脑对事物本质的初步认知。[2]学生通过阅读问题情境,进而提取、思考、处理以及应用所得信息。[2]之后,学生用语言外化自身所思所想,即表达。[2]由于思考具有层次和类别差异,根据学生的表达,我们可知其思维的深度以及思维角度,了解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课堂需要给学生提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以及具体教学载体,根据真实情境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修订)》(下称“课标”)中指出,应“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通过主题引领让课程内容情境化”。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的、系统性的学习。[3]此外,可用传统文化或社会热点支撑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及学以致用的能力。[3]因此,可基于课程中核心概念,选取与生活实际切实相关的教学素材,设计大单元教学,指导学生运用逻辑、辩证思维和科学方法,分析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掌握信息获取、加工、创造和运用能力。[4]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感受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食品中的有机化学”选自苏教版必修二专题八第二单元。这一单元中大多数内容为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交叉内容,学生基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基于此,教学时需将课堂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真实情境内容、提炼学科问题并思考、依据自身化学知识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大单元教学主题的选择

1.背景分析

在教学中,需选择与学生切实相关的、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来组织相关课堂活动。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黑塔酿醋”这一故事贯彻到“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教学中。通过对故事中“酸味”以及“特殊的香味”这两个细节进行分析,得出“乙醇最终可被氧化成乙酸”以及“乙醇和乙酸可能发生反应”的结论,进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后,基于酯化反应原理,结合可逆反应的特点,从可逆反应的平衡角度以及改变平衡的条件入手推测进行酯化反应逆过程的条件,感受“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素养。

此外,近阶段各大营销号广推减肥相关文章,由此设计主题“论节食减肥有效性”将油脂、糖类、蛋白质三部分内容串联起来进行教学。首先,通过“减肥期间我们需如何饮食”为引入,引导学生从油脂、蛋白质的微观结构分析二者的性质。结合目前与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控糖”热点,依据“无糖雪碧中是否含蔗糖”“不摄入甜味食品即未摄入糖”“米饭在我们体内的转化过程”三个问题,依次让学生通过方案设计或实验验证掌握“蔗糖水解”“醛基检验”“糖类基本性质与类别”“淀粉水解”四个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合理地看待减肥热,从学科角度对各种减肥方式进行合理解读,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2.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此前,学生已掌握如甲烷等常见的烃的性质,了解有机物学习基本路径。此外,学生基于生活常识对于乙醇、乙酸、油脂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将生活常识上升到理论层次较为欠缺。且学生经过生物学科的学习,对于肥皂去污原理、还原糖的检验、糖类的分类、蛋白质的性质以及氨基酸的结构有一定的掌握。不过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只停留在宏观了解层面,未能从微观角度进一步解读。

(2)能力基础

作为高一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化学学科学习,已经逐步掌握了研究无机物性质的方法及基础实验操作技能。但其对于有机物的学习仍处于较陌生的阶段,对于有机官能团的特征反应仍不熟悉。

(3)思维心理特征

高一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相对较为天马行空,思维较发散,整合归纳能力较弱。且他们更喜欢基于生活实际的课堂,热衷于探求学科知识与生活事物的联系,乐于实验。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基于要求进行相关实验设计,但其思维较为局限,不能对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模型的全面认知。

二、大单元评价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评价目标有利于教师清晰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也利于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5]学习评价前置可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课标中对本单元的学业要求,制定本单元的评价目标,并结合评价目标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单元评价目标以及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三、大单元教学的学习任务驱动

大单元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与生活切实相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围绕“黑塔酿酒”故事和“减肥”话题开展本单元教学设计,在课堂活动设计中,通过为学生提供可阅读性的信息,以学习任务驱动引领课堂,设计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深化认知。本单元设计为4个课时,各课时具体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4所示。

图1 乙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四、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效果及反思

1.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效果

(1)大单元教学实现系统学习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并且这三部分知识内容具有递进性。因此,将这部分知识以大单元形式整合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体系,了解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对于物质变化之间的影响,学生可依据官能团有意识地构建有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思维,降低学习难度。且通过对同一素材不同角度的解读,可拓宽学生看待问题视角,加强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意识。

(2)“读思达”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所提供文本素材等信息,结合已有认知对课堂中探究性问题进行思考,并用文字、图形、学科语言等将研究内容进行表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思考能力、学习能力。

图2 乙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图3 油脂、蛋白质、氨基酸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图4 糖类教学设计(第四课时)

2.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反思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对关联性素材的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素材的认知,深化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如用“黑塔酿酒”这一故事贯串“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教学,将这一故事中的细节设置成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而在“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内容的学习中,则选择与减肥相关的话题将之串联。由于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素材相关性不大,导致这一大单元的教学有点分裂。因此,若在“脂肪”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中补充“食醋是否可以减肥”这一问题,将这两部分的教学联系起来,让知识更具连贯性和系统性。

猜你喜欢
读思达思达乙酸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汽车轴承的疲劳耐久分析与研究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想睡樊野没睡到,走红严重影响我约……”
DMAC水溶液乙酸吸附分离过程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