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谢幕,“北风之神”仍令人生畏

2023-04-04 09:53刘纾骅
看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鹦鹉螺服役核潜艇

刘纾骅

俄海军第三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

塔斯社2月7日消息说,俄罗斯海军最后一艘现役“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已退役,并与其他两艘此前退役的同级潜艇共同等待进一步处理。

“台风”级退役后,将由“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接任其职责,担纲俄海军二次核打击任务。自此,人类建造过的最庞大的水下巨兽从历史舞台谢幕。

引发海底风暴的“鹦鹉螺”

人类最早的建造核动力潜艇的计划,是1948年根据物理学家菲利普·艾贝尔森及罗斯·冈恩对核反应堆上艇的设想和论证,由美国海军及原子能委员会正式宣布的。该艇于内华达沙漠中建造,由核动力专家海曼·乔治·里科弗任总工程师兼项目主管。

为致敬凡尔纳著作《海底两万里》而定名为“鹦鹉螺”号的首艇于1954年下水,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参加了下水仪式,总统夫人为“鹦鹉螺”号掷瓶。

它的动力系统,采用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S2W压水核反应堆,水下最大航速达23节。其各项技术参数远超曾在二战中取得优异战绩、水下排水量不足千吨的德国U型潜艇,是潜艇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鹦鹉螺”号服役后,据美方披露,它在代号“反击”的北约作战演习中,创造了击伤击沉包括9艘驱逐舰、1艘装甲巡洋舰及2艘航母的辉煌战绩,也创下了在北极冰盖下航行2945公里、舰艇首次到达北极点的记录。“鹦鹉螺”号的横空出世,为华约阵营带来极大的军事压力,大洋彼岸的苏联加紧了对核潜艇的研制。

1954年1月21日,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 鹦鹉螺”号下水仪式(后期上色图片)

“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

人类建造过的最庞大的水下巨兽从历史舞台谢幕。

大国核角力

拥有广袤国土的苏联与印度洋以外的三大洋濒临,但由于主要国土均在高纬度地区,极度缺乏不冻良港。该国大多数港口在冬季处于封冻状态,能出航作战的只有可于冰盖下航行的潜艇。二战后,斯大林非常重视潜艇部队的发展,为对抗美军航母威胁,他曾赞同建设包括1700艘常规动力潜艇的“大洋海军”构想。

苏联原计划于1945—1956年建造包括“611”型和“613”型在内的327艘常规动力潜艇。但“鹦鹉螺”号建造的消息传入苏联后,苏方高层意识到核潜艇可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决定优先发展核潜艇,并于1952年正式开启“627”型“11月”级核潜艇项目—首艇为“列宁共青团员”号,于1957年下水。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美国受到了苏联弹道导弹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由于美苏两国均拥有相对成熟的核武器及弹道导弹技术,它们顺理成章地计划将核导弹装上潜艇,发展战略核打击能力,将核威慑的范围通过海洋扩展至全球。1959年底,美海军“乔治·华盛顿”号服役,它也是首艘可以潜射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

在“列宁共青团员”号服役前,苏联高层要求战略核潜艇项目“658”计划紧急提速,“658”型“旅馆”级首艇“K-19”号,自建造至下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由于验证设计时间过分仓促,“K-19”号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自建造起至服役过程中,该舰发生了多起严重伤亡事故,陆续有50人丧生在与此艇相关的事故中。2002年,美国上映了由“K-19”号上发生的真实核泄漏事件改编的电影《K-19寡妇制造者》。

在潜艇的设计上,苏联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苏制潜艇主要为双壳体结构,美制潜艇则大多为单壳体结构。单壳体结构的潜艇采用单层外壳,人员、动力部、武器均在耐压壳中依需布置。

此种设计有结构简单易施工、下潜速度快、同等排水量下空间充裕等优点;也有压载水舱空间小,储备浮力不足、防护能力差等缺点。双壳体结构则在耐压壳外以轻壳包裹,在两层外壳中间可以放置压载水舱、武器、管路等设备。此种设计有储备浮力充足、可添加耐压设备、防護力强等优点;亦有耐压壳内空间逼仄、外壳焊接难度大、机动性差等缺点。

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同,为获得相同的内部空间,双壳体潜艇需要更大的体积,于是,美苏双方的核潜艇在大小上逐渐拉开了差距。

电影《K-19寡妇制造者》剧照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美苏双方围绕核潜艇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美国陆续入列了“伊桑·艾伦”级、“长尾鲨”级、“鲟鱼”级、“拉法耶特”级核潜艇。到1967年,美国拥有41艘战略核潜艇,它们可搭载近700枚核弹头,威力足以将1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中等国家化为焦土,是当时全球最致命的水下核打击力量。

核潜艇数量处于劣势的苏联,为了对抗美国在航母与核潜艇上的双重压力,制定了“1966-85舰船制造计划”。根据此计划,苏联密集上马核潜艇项目,77艘“667”型“洋基”级(后续型号北约代号为“德尔塔”级)战略核潜艇,使太平洋舰队及北方舰队拥有了战略打击能力。

为针对美军航母战斗群,可发射巡航核导弹的“670”型“查理”级潜艇也迅速服役。1969年,世界首艘钛合金艇体的“661”型“帕帕”级潜艇服役。钛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的特性,“帕帕”级拥有两台V/B-5P二代压水反应堆为动力,输出功率可达8万马力。它创造了44.7节的水下持续航速世界纪录,此紀录至今仍无艇打破。但由于钛合金过于昂贵,该级潜艇只建造了1艘。

为威慑而生:“台风”降世

1969年,苏联海军开启对标美海军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941工程”,由苏联战略核潜艇之父、科学家科瓦列夫担任总设计师。“941”型潜艇的设计思路,符合当时美苏两国对核战争的进一步理解:隐蔽性强的核潜艇作为二次核打击力量,在首轮核攻击后保有继续打击能力。

为此,该计划需要潜艇有在冰盖下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防空火力。为确保二次打击的成功,该艇配备两组艇员。

苏制潜艇主要为双壳体结构,美制潜艇则大多为单壳体结构。

世界首艘钛合金艇体的“661”型“帕帕”级潜艇(后期上色图片)

1976年,时任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透露,新型核潜艇定名“台风”,它的名号首次为西方所知。1981年12月12日,“941”型“台风”级首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正式服役,巨兽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台风”级艇水下排水量达到惊人的4.6万吨,相当于250头蓝鲸的重量,超过法国现役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排水量3.5万吨)。它装备P-39型潜射导弹及Д-19导弹系统,可同时发射两枚各携带10个十万吨TNT当量核弹头的导弹,核打击能力极强。

“台风”级服役后,这艘硕大而神秘的末日之舟立刻引发了北约阵营的高度关注。他们对其内部环境产生了诸多猜测,如艇员生活条件较差等。但事实上,以潜艇部队的标准来看,“台风”级艇员的生活空间及饮食条件相当优越而近乎奢侈,甚至享有苏军潜艇中首个桑拿浴室。

“台风”级共服役6艘,美国作家汤姆·克兰西虚构了第七艘装备磁流体推进装置的“台风”级潜艇,并在小说《猎杀红色十月》中让其投诚美国,可见“台风”级为美国带来了如高悬达摩克利斯剑般的无形威胁。

“文明终结的预演”

为了侦听苏联潜艇动向,美国在各地设置了多个侦听站。由于苏联潜艇大都隐蔽性不强、噪音较大,侦听站可以准确掌握部分苏联潜艇的动向。上世纪80年代,苏联由特殊渠道自日本东芝公司购入4台高精度数控机床,使潜艇螺旋桨与推进轴的精度得到提升,噪音大幅减少至120分贝以下。为此,不满于侦听精度大大下降的美国,对东芝公司进行了商业制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接收了原苏联海军的大部分核潜艇,但由于财政拮据,俄军不得不陆续退役2/3的核潜艇。每年维护费用高达2700万美元的“台风”级,更是被裁撤到只剩首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仍在役—它最后一次公开海试是在2017年。

但俄潜艇部队并非毫无创新,1996年服役的“北风之神”级为目前俄军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它可齐射4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此发射被美媒体称为“文明终结的预演”。

虽然“台风”级退役,俄罗斯水下核力量被进一步削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俄军现存的二次打击核力量仍具备超强威力。在世界局势愈发激荡的当今,核大国应该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秉持足够的尊重和敬畏,在战争行为上保持克制,以免人类文明遭受毁灭性打击。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鹦鹉螺服役核潜艇
服役超20年蓄势器气罐安全评估
大揭秘——核潜艇的武器库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材料服役行为研究:助力国家名片——材料服役行为分论坛侧记
鹦鹉螺,碰碰螺
鹦鹉螺的奇迹
小蜗牛“鹦鹉螺”
大型复杂结构长期服役状态下的健康监测系统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魂断巴伦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