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发现式阅读应用

2023-04-05 02:20
中学语文 2023年5期
关键词:机会环节深度

■ 胡 芳

所谓发现式阅读,是指学生在主动阅读学习中有更多发现,会促进其阅读认知的积累和内化。学生是阅读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不能一味讲解,也不可一味“刷题”,而要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文本核心,在自主阅读中有更多新发现,通过信息提炼、问题讨论、课堂演绎、读写结合等多种方式,将这些发现变成学科认知。

一、创设发现机会,突出生本阅读地位

学生语感形成需要更多阅读和体验,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发现机会,让学生主动进入到阅读探索环节,自然会给学生带来更多发现的机会。教材文本大多属于经典著作,具有示范价值,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可以有更多新发现,对促进学生语感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性阅读,将疑惑问题集中展示,创造一些集体讨论的机会,这是比较典型的发现性阅读。教师利用问题进行引导,也能为学生带来发现启示,确保学生阅读顺利展开。

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要求学生结合文本阅读,说说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环节,其发现也是丰富多样的。如初读文本,便有一些发现:阅读文本可以看到一些表示时间的词句,如“现在开幕了”“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三年以前”“现在”等,这些时间代表历史曲折的历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文本中列举大量案例,这些案例都具有代表性,给读者带来的感触也是极为深刻的。教师要求学生用一些关键词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回馈主动,课堂展示气氛逐渐形成。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发现,要求学生做互动交流,对学习发现进行集体展示,鼓励学生进行广泛讨论,确认阅读发现的价值,促使学生自然内化这些阅读新发现。经过多点调动,教师为学生规划清晰的阅读路线,组织学生在发现讨论中逐渐形成学科认知。学生阅读发现信息极为丰富,而且呈现零碎化,教师适时提示,让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环节。

二、规划发现思路,提升生本阅读效率

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析时,需要一些方法的支持,教师有意识地规划阅读思路,让学生理清发现之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帮助。学生进入文本解读环节,针对自身阅读感知体验做问题归结,其阅读发现带有个性特点,教师要做好梳理和归结,让学生主动进入到阅读核心,在深度研讨中建立学科认知。学生有主动发现的主观意识,教师要做好必要引导,为学生发现规划一些路径,学生回馈更为及时,其阅读效率会大幅度提升。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节选),教师先做题解提示,要求学生在初步阅读文本内容之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新发现。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环节,对小说人物和情节进行重点梳理,逐渐形成一些阅读新发现。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展开深度阅读,对人物和情节做专业分析和解读,归结出小说主题思想。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学生有不少新发现和新认知,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活动,给学生带来一些发现展示的机会。虽然学生都有阅读体验和阅读观点,但对小说背景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要结合一些现象做出具体发现和判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对小说人物和命运做理性分析,为学生带来更多个性阅读和思考的机会。从学生阅读发现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思想顺利启动。

三、组织发现行动,强化生本阅读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发现式阅读环节,要运用一些活动和任务进行具体调度,让学生主动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在多重阅读学习中建立共性发现认知。学生有主动阅读思考的要求,教师推出一些阅读研讨活动,能够为学生主动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话题讨论、课堂演绎、对比阅读、案例列举、故事讲述、延伸思考、社会调研等,都属于文本阅读活动范畴,教师做好匹配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深度阅读思考的机会。

学生对一些直观阅读学习比较有感觉,也能主动进入发现环节,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确保阅读活动顺利打开。《老人与海》是一部小说,情节设计奇异,老人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的场面最为惊心动魄,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时,自然有更多感触产生。教师要求学生深度阅读这篇课文,针对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展开重点阅读和思考,看看有哪些新发现。学生接纳阅读任务后,开始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思考,阅读发现不断呈现出来。老人捕鱼为生,当鲨鱼与其争夺食物时,老人凭借本能投入了殊死战斗,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老人寸步不让,鲨鱼步步紧逼,老人经历诸多生死考验,虽然倾尽全力,最终只能留下一身损伤,一无所获,这样的结局的确让人难以接受,这就是典型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讨论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电影片段,让学生亲眼观看战斗场面,触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阅读体验开始深刻起来。学生对文本理解大多比较表象化,教师借助一些辅学手段,让学生多种感官接受诸多信息冲击,能够创造出更多学习契机。

四、延伸发现视野,促进生本阅读实践

阅读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发现,教师在训练设计时,推出一些阅读发现内容和任务,组织学生展开延伸阅读学习,能够创造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课内课外阅读对接、网络阅读延伸、教辅材料应用等,都能够带来一些阅读新发现,教师要做好创新设计,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探索行动,以促进阅读认知的顺利内化,形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设计阅读训练任务,要考虑学生阅读诉求,针对学生阅读兴趣展开,以提升阅读训练适合性。如教学《大学之道》,教师对《大学》相关的关键词进行解读,然后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找到《大学》阅读鉴赏典型文章,对有关“亲民”的思想观点进行重点解读,探究“亲民”的原始意义。学生根据教师指示展开网络信息搜集和整合处理,很快就有了一些新发现,并将这些发现记录下来,在课堂集体研读中进行集中展示,形成多点互动对话。教师参与学生阅读新发现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外阅读新发现做梳理和评价,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学生在教师激励下展开拓宽阅读学习,在延伸阅读中有更多新认知,这是最为正常的学习体验呈现,能够创造研学契机,确保阅读学习的高效性。学生有研读学习的要求,对课外阅读内容有延伸阅读的兴趣,特别是借助网络搜集阅读素材,能够带来更多新鲜感,教师针对学生阅读现实做对应提醒,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阅读和思考,针对阅读新发现进行深度发掘,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学习环节。研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发现,教师创造更多阅读机会,无疑为学生带来更多阅读发现机会。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发现式阅读机制,符合学生阅读学习诉求,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有重要现实意义。教师要有主观应用意识,创造发现机会、规划发现思路、组织发现行动、延伸发现视野,为学生顺利进入发现式阅读环节带来更多启示,以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品质。学生有主动阅读学习的要求,也能够在阅读中有更多新发现,教师需要有创新设计意识,为学生阅读发现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机会环节深度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给进步一个机会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最后的机会
深度观察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