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专家”沦为贬义词
——“坚决遏制网络暴力”系列时评之十一

2023-04-05 02:35本刊评论员
奋斗 2023年5期
关键词:贬义词舆论专家

■ 本刊评论员 张 博

经过全国人民三年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这其中,离不开以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疗专家的贡献。

然而,随着去年年末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陡增,一些网友将不满情绪指向医疗专家,甚至公然举起谩骂、诋毁等人身攻击的“大棒”,砸向那个曾经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用科学托起生命希望的群体,“专家”似乎成了贬义词,甚至在有些网友口中异化为“砖家”。这种污名化现象值得警惕。

诚然,一些专家由于自身对疫情认知的局限,所做出的判断可能未能契合当时的实际。但是,面对狡猾的病毒、复杂的疫情形势,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们也没有“主角光环”,更没有“上帝视角”,一时判断失准,需要公众予以一定的包容,而不是动辄则咎,更不应恶语相向,甚至否定医学专家这个群体的贡献。

当然,要避免“专家”沦为贬义词,既需要专家自身能力作风过硬,更需要公众共同创造出一个开放包容的舆论空间。

于专家而言,要扎实研究、谨言慎行,做自己擅长的事儿,说自己能负起责任的话,慎用“专家”一词,避免损伤专家这个群体的公信力。尤其在自媒体时代,很多人都被冠以“专家”的头衔,真假难辨。须知,人们需要的是真正做事的专家,能给人们提出正确建议、善意提醒的专家,能依据科学事实埋头苦干的专家,而不是趋炎附势、混迹于舆论风口的“伪专家”。

而对广大网友来说,既要提高辨识真伪的能力,更要有理性包容的心态。对于网络空间的言论,我们欢迎平等、善意、良性的学术争鸣和探讨,但不能容忍恶意诋毁、无端谩骂。专家意见本身就是众说纷纭,公共发声的角度也是多元的,网友应当提高去伪存真的能力,保护真专家、打击“伪专家”,促进“意见市场”的优胜劣汰,而不能因为一时的情绪化而将专家整个群体“一棒子打死”,那样一来,真专家也会心灰意冷、选择沉默,公众将难以听到科学的建议、善意的提醒。

要避免“专家”沦为贬义词,需要舆论场的全体参与者共同努力,创造出甄别真伪的舆论环境,让“伪专家”无所遁形,让真专家能够担得起社会的期待。

猜你喜欢
贬义词舆论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张老师犯得着这样“处心积虑”吗
“贝利”曾经是贬义词
存心有天知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