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说理”课堂

2023-04-05 08:03王晓瑜
学苑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说理等量小学教师

王晓瑜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2021年教育部门出台“双减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一二年级不能布置课后作业,不能进行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要控制作业时长和作业量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以来,小学教师们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情况下,又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这个问题无疑是对一线教师的一种挑战,是对课堂教学变革的一种呼吁。

以往的课堂教学虽然在课改中不断改进,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大多数一线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更多的还是习惯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符合应试教育,课堂上让孩子们机械般的把老师的方式方法记住,课后再加以更多的练习,利用题海战术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这样就可以达到提高分数的目的。

可是双减政策颁布后,教师们在政策的鞭策下,再也不敢大量地布置作业,一二年级更是没有作业。没有作业、少量作业,让习惯应试教育的小学教师们犯了愁,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反思课堂的教学,想着怎么通过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让孩子们真正掌握知识,不需要利用课后大量的时间和作业来巩固,于是名师们倡导的“说理课堂”成了大多数小学教师们追逐的课堂模式。

大多数小学教师在耳濡目染了很多名师的课程后,虽然也认同数学是一门发散性思维的学科,是支撑学好其他理科的基石,对于它的本质就是说道理,讲道理,把道理讲透从而实现思维的发散深有所感。但在实践教学中,数学这门课程,还是被很多小学教师冠上这样的标签:理不清,说不透。这里的理不清指的是很多小学教师都觉得自己在教学时,知识的重难点明明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可是孩子们似乎并没有理解,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并没有深度学习;说不透指的是孩子们虽然会做题,但却无法对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出他们正确的想法。

这种“理不清,说不透”的教学现象困扰着每一位身处一线的小学教师,让他们追逐“说理课堂”时变得茫然无助。但是对于名师,他们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困扰,他们总是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们开口说话,有时笔者在听一些名师课的时候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孩子们太能说了,而且说得这么有理有据。

与名师们只有几面之缘的学生为什么能在名师们的课堂上表现自我,勇敢发言;为什么能在名师们的引导下,说清楚那节课重要的知识点;为什么能在小组交流中真正做到合作探究,畅所欲言;为什么在表达时能够理清思路,说清道理……这一系列问题似乎都在说明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看吧,这就是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差距。

无可厚非,一线教师与名师之间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笔者认为这不仅仅只是由于专业知识储备的不足、没有名师们那样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精神,还在于身在一线的教师和孩子们紧张的师生关系,还有自身教师的修养。有些差距也许是无法改变的,但却是可以缩小的,那么,在双减政策下,怎样才能在追逐名师的“说理课堂”中,缩小差距,摸索出一种属于一线小学教师自己的“说理”课堂模式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下自己的想法。

一、用心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一般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和思维等心理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心理也能处于放松的状态,更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在课堂上往往能够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在平时教学中,相信很多一线的小学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怎么班级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人举手回答问题了,是不懂回答吗?有的孩子也许真是不会,但有些优秀的孩子却是不敢回答,他们害怕说错,也许有的人会反驳,不对啊,我有鼓励他们说,还总是苦口婆心地安慰道即使答错了也没关系,但是这种不敢回答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

我们深知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实表达欲望是最强烈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无邪的他们渴望被关注,总是喜欢跟老师打小报告,这么爱说话的孩子在课堂上怎么慢慢地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

我想究其根源是小学教师跟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我们信奉“严师出高徒”的真理,因此很多小学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总是板着脸,在与他们对话时,总是在学生面前一副“你要听我说,按我要求去做”的样子,就是这种严厉的教师形象在他们的心田里慢慢扎根,发芽,以至于大多数孩子们一看到老师就想着躲开,在课堂上,更是希望老师没有看见自己,当老师让其回答问题时,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回答不能令老师满意而不敢发言……

如何打破这种严师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作为老师应该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教学者,多和学生交往,努力成为他们的大朋友,只有成为彼此的朋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才能消除对教师的敬畏和疏远,从而产生亲切感。

所以作为教师平时要注重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要知道良好的师生沟通是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环节。比如我们可以让后进生帮我们做点小事,去办公室帮忙拿些东西,回来时,微笑地对他们说声谢谢,表扬他们是老师的好帮手,让他们感受老师也是喜欢他们的,在课堂上,尽量选择简单的题目让他们回答,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优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如果有和老师不同的想法,欢迎课后和老师一起探讨,偶尔也可以和他们一起聊聊家常,关心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当然沟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保有一颗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心,在时间的沉淀中慢慢积累孩子们对教师的信任。耐心静待花开,相信不久的将来,身为一线的小学教师也能在课堂上看到他们高举的小手,跃跃欲试的小脸,侃侃而谈的小嘴。

二、用心思考,读懂孩子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后,孩子们也如愿朝着我们的预期高举小手回答时,我们又经常碰到这样尴尬的情况:那就是孩子们永远答不到点上,有时甚至答非所问……

每到这种时刻,一线的小学教师总是会被孩子这种无厘头的回答弄得手足无措,作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怎么这么笨都不懂得回答,刚从事教育事业时,我和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一样的,可是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没有走进他们的世界,没有读懂他们,自然而然无法像名师那样引导他们说清道理。

那么怎么读懂孩子,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尝试用儿童的语言去感染他们,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宏观调控我们的课堂教学。

记得在一次听课中,泉州市师范学院苏明强教授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可能性》一课时,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摸球、摆球、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从可能到不可能,从一种可能到多种可能,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他这一教学策略无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孩子们在经历观察、思考、试验等游戏活动后,不断高举小手,用可能、不可能、因为、只有等这样简洁的词语对活动中出现的随机现象的结果作出了合理的判断和解释,正是有了学生们前期这些看似简单的判断和简洁的解释,为教师后期深度的教学埋下了有力的伏笔。当苏教授在翻扑克牌游戏中,五张牌翻了三张牌后,提问学生,至少有几种可能和至多有几种可能时,孩子们才会快速地回答:至少有两种可能,至多有四种可能,而在苏教授追问为什么时,孩子们才会懂得结合之前积累的活动经验,说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后面的两张牌有可能和前面三张是一样的,而前面三张有两张是一样的,所以至少有两种可能;而如果后面两张牌都不一样,那么就有四种可能。当时孩子们清晰的说理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阵阵掌声。

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正是因为执教者本身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读懂孩子,深知只有亲身经历的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在积累了足够多的活动经验后,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解答中,释放了自己的天性,能够抓住知识的本质,对教师提出的追问,说得头头是道,以理服人。以至于当课堂结束的时候,还有孩子说还想继续玩继续回答。

以这节课为例,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名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回答时,总是信心十足,总是能适时引导,让学生回答出他们想要的答案,而且说得有理有据,可见读懂学生,用心思考设计一份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三、用心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中,提出了“说理”教学的理念,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不断发散思维,通过思考能够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有理有据的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一线的小学教师也在不断地追逐摸索属于自己的“说理课堂”。

用心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用心思考,读懂学生,设计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其根本就是要求教师要时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不断模仿名师教学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一条阳光大道。

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所言: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也就是说他的教学生涯将举步不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在双减政策下构建“说理课堂”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的成长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反思应该立足是否有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这一问题,进行反思,这也是促进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记得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这一课,要引导孩子们能从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并表达出来,在我的预设中应该是很多孩子都能够踊跃回答说出等量关系式的,可是就在我追问“谁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式表示出来?”时,孩子们却都噤若寒蝉,上完课后,经过一番深刻的反思,我想是因为课前教学设计时,没有把握问题的本质,在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描述等量关系时,只顾着让孩子用言语表达,而疏忽了引导孩子从数学角度去把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导致部分孩子在描述等量关系时,一直采用繁琐的文字方式来记录题目的等量关系。

教材中的题目写的是姚明的身高是妹妹身高的2倍,按理等量关系应该写成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结果被孩子们写成了妹妹身高乘2等于姚明身高。其实说法是没错的,但是却不能用这样的文字进行表述,我想如果当时我能换一个问法:“这个等量关系式谁能用数学算式的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于是在下一堂课的练习中,我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提问,果然,大部分孩子就理解了,等量关系式其实就是语言文字和数学符号相结合得来的,这样的表示方式既简洁又一目了然,更让一些言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找到了可以替换文字的说理模型,使他们有了回答的意愿,打破了之前课堂的沉寂。

一线的小学教师教学之路还很漫长,也许我们没有名师那样的应变能力和深厚的教学功底,但只要我们和他们一样有一颗潜心钻研教学的心,每次上完课后能够对自己进行反思,多问问自己,今天这节课孩子们踊跃回答了吗?今天孩子们回答时有说清理由吗?哪个环节需要做些调整,哪句提问没有切中知识本质……

笔者相信日积月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用心的教学反思会促进我们专业的不断成长,让我们面对孩子时,不会茫然无措,面对一些突发状况能够机智地给出些许回应,引导他们大胆回答,说清原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构建“说理”课堂是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用心沟通,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名师为模范,用心思考,读懂学生,精心设计教学;以学生说理为衡量课堂成功与否的尺子,用心反思,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让孩子们用充满道理的言语在数学课堂上绽放理性的魅力。

猜你喜欢
说理等量小学教师
等量代换
确定等量关系的三种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等量代换
四招“锁定”等量关系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检察法律文书说理现状分析
论法院判决书的说理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