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景观规划探究

2023-04-05 10:55李家瑞张晶晶
广东蚕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风情战略

李 阳 周 强 李家瑞 郑 中 张晶晶

乡村振兴视角下景观规划探究

李阳周强李家瑞郑中张晶晶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文章阐述了合理的景观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意义及价值,探析了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的重要立足点,从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的原则要以人们消费需求为中心、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需做到乡村风情元素全覆盖、乡村聚落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应被视为景观规划的主体、“农业体验”应作为景观规划的重要补充共4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景观规划;作用与意义;价值与立足点;可行性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经济振兴、文化振兴、人文振兴等多个方面,是全面推动乡村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为此,生态产业、旅游经济、环保事业的全面发展成为重要的着力点,要想使这些着力点真正成为乡村经济、文化、人文的增长点就离不开景观规划。为此,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化落实为大背景,对其景观规划的相关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合理的景观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意义及价值

1.1 作用

“景观规划”不仅是让指定区域内的景观形象、建筑布局、生态绿化变得更加合理,为人们营造一个宜居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有力推动作用[1]。在全面深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全面推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景观规划需要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通过良好的景观形象、建筑布局、生态绿化效果以吸引更多的人[2],进而使景观规划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3]。

1.2 意义

从“景观规划”的意义来看,景观规划是让区域内的人文、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理想,让人们心向往之[4],为相关区域内的人们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感。其艺术性、人文性、和谐性、生态环保4个特征较为明显,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环境可以改变心境[5]。由于“乡村”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6],乡土文化也具有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心灵、改变人们心境的作用,因此可以让人们产生更加舒适的体验感,对于振兴乡村经济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合理进行景观规划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为现存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发展迈向快车道提供动力。

1.3 价值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乡村振兴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7]。在此期间,乡村文化和乡村经济的振兴是重中之重,立足乡村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景观成为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突破口,合理进行乡村景观设计可以让乡村文化得到广泛宣传,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迈向小康之路提供更多的渠道,这也是合理进行景观规划在乡村振兴中所体现出的时代价值[8]。

2 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的立足点

2.1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深度明确景观规划的大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9],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旧面貌,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乡村经济发展要以乡村文化为重要突破口,以文化带动经济、文化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10]。在此期间,景观规划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实施内容,其大方向就是紧紧跟随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节能、生态、环保的景观规划方案。这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景观规划的重点所在,更是全面加快乡村经济建设与发展步伐的根本支撑。

2.2 围绕市场需求准确把握景观规划的主要抓手

乡村振兴离不开市场发展的大环境,有需求就有市场,换言之,满足市场大需求就能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实质上解决“三农”问题。对此,乡村景观规划需围绕市场的大需求,对景观规划做出明确判断,在确保景观规划品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景观规划的成本,实现乡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分析市场需求,并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从而确保乡村景观规划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要点。

2.3 突出景观规划的实质所在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乡村经济发展,并投身振兴乡村经济中,进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为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贡献一份力量。其中,景观规划是吸引更多参与者的“发光点”,让乡村景观能够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使旅游事业、生态环保事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此期间,景观规划者需要明晰“发光点”需要发出何种光芒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这也是景观规划的实质所在,故需作为景观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立足点。

3 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的可行性方案

3.1 乡村振兴景观规划的原则要以人们消费需求为中心

乡村振兴战略之所以作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造福我国广大民众,为满足我国广大民众物质与精神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1]。其中,满足民众物质需求主要体现在广大农民群众层面,满足民众精神需求则主要体现在城镇群众层面。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是内核,因为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则意味着城镇居民有更为广阔的消费空间,乡村文化能够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一项重要选择。为此,在该时代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需立足于人们的消费需求,投其所好地规划乡村景观,进而能够确保乡村经济增长的最大化。在此期间,需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

(1)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了解人们日常的消费心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与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工程的全面落实需要扎实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景观规划也是如此。因此,需要针对消费者日常消费心理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调研,调研手段包括网络平台或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用实际数据反映人们日常的基本消费心理,这为精准制定景观规划方案提供了扎实的前提条件。

(2)考虑景观规划的成本,确立景观规划的大方向。在明确消费者日常消费心理后,景观规划人员要考虑其成本所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景观规划中的用材、用料、人工经费开支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既能达到用料考究、又能做到规划合理,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的景观规划大方向,从而为更好地满足人们消费心理提供有力保障。

(3)明确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这一环节是景观规划可行性方案中实现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最后一环,主要从美观性、经济性、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3个方面出发,在设计理念和实施流程两个方面确立设计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3.2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需做到乡村风情元素全覆盖

“田园风光”是乡村的代名词,也是很多人向往乡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让田园风光变得更美,吸引更多人心驰神往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此,乡村景观规划要以此为侧重方向,景观规划的内容也要将其作为重点。规划者需将乡村风情元素融入,并将该元素实现全覆盖,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要深刻探究和挖掘地域风情。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且文化地域性非常明显,人文特征也较为鲜明,地域风情是人文特征的具体呈现。为此,乡村景观规划者首先需详细了解地域风情,再立足“开发”的视角,确保地域风情能够得到全面补充,让更多色彩鲜明的乡土风情元素成为景观规划的素材,为景观规划的“艺术性”和“经济性”打下坚实基础。

(2)明确地域风情元素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在明确地域风情元素的基础上,景观规划者需考虑将其融入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其中,思考的方向在于地域风情元素与乡村振兴战略大方向是否吻合,能否在拉动区域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乡村经济整体布局上又会有哪些影响,进而判断出地域风情元素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可行性,为乡村风情元素全覆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3)制定乡村风情元素融合与全覆盖的实施计划。以地域风情元素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可行性为基础,从融合的理念、融合的视角、融合的方法等多方面考虑,确保绿色、生态、环保的同时,让人文风情成为景观规划的根本所在,进而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乡村风情元素全覆盖的实施计划。

3.3 乡村聚落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应被视为景观规划的主体

村落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间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社会形态即“乡村”。乡村的建筑风格与城市建筑风格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房屋院落的整体布局,还是房屋结构的设计,都与城市有着较大差异。如在山西平遥地区,乡村房屋院落的整体布局以“大院”为主,在苏州昆山地区乡村房屋院落的整体布局以“弄堂”为主,这些都是乡村聚落景观的直观体现,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此,乡村聚落景观应视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新主体,并要多考虑运用石材、木材等资源,确保建筑低密度的同时,让聚落景观更加独具一格,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历史在文化更迭的脚步中前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是根本任务,深挖乡村固有的文化底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营造更具有乡土风情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是一项重要抉择,景观规划需以此为重点,让乡村文化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广大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入挖掘后会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规划者需将这些各具特色的乡土气息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无论是乡间道路还是民居建筑,甚至是休闲娱乐场所都要以地域文化特征为主体,彰显地域文化气息,乡村文化发展的价值会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呈现。

3.4 “农业体验”应作为景观规划的重要补充

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维持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还要促进我国农民拥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原始的田间地头已经被农业观光园所替代,脏乱的村容村貌已不复存在,而是以整齐划一的街道院落呈现在人们面前如“民族风情屋”“小小农家院”“果蔬采摘园”“农副产品加工体验区”“田园综合游览区”,均满足人们休闲、游憩、旅游、度假需要,让乡村呈现出一道别致的景观。其中,“观光”和“体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吸引更多城市休闲娱乐爱好者的闪光点,只有让更多的人真正参与到农业发展中,才能在“现代农业”方面有着深刻的认知,乡村振兴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为此,在乡村景观规划中,需认识到“农业体验”的重要意义,并将其视为景观规划的重要补充,具体操作应该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农业观光区域要更接地气。农业观光区域的规划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始田间地头升级为现代农业区域的集中表现,因此在农业观光区域的景观规划中,以往的元素不可或缺,还要充分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进而让农村景观体现出一种特殊的“美”。

(2)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要以“人的参与”为中心。农副产品加工链条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支撑条件,工厂、企业、经销部门都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因此,在景观规划过程中,需强调这些企业的生产与加工过程要有“人的参与”(游客),进而确保其焕发出不一样的气息。

(3)乡村生活区域要以“接纳”为主体。生活区是乡村景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规划设计的理念,将“接纳”二字充分展现,容纳各地的人参与到农村生活中,让人们体验到农村生活的乐趣,使他们在农村生活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促进乡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最直接的途径。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化落实的背景下,景观规划的方案切实做到高度可行并非易事。在此期间,规划者不仅需要意识到景观规划在该时代背景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所在,同时,还要准确找到规划的立足点,确保景观规划的原则、景观规划的内容等多个方面更为科学合理,为大力推动我国乡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在今后的实践与科研工作中,不断完善上述观点成为广大规划者关注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乡村经济由发展到振兴的重要抓手所在。

[1]田韫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229-232.

[2]韦晨.乡村振兴背景下“四位一体”规划方法分析[J].广东蚕业,2021,55(9):148-149.

[3]薛飞,党安荣,朱战强,等.成都龙门山三坝乡林盘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探索[J].风景园林,2016(5):106-113.

[4]陈胜.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途径探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现代园艺,2016(6):111.

[5]李翅,吴培阳.产业类型特征导向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探讨:以北京市海淀区温泉村为例[J].风景园林,2017(4):41-49.

[6]刘明.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J].农技服务,2017,34(9):109-110.

[7]蒋悦,马骏.旅游产业转型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甘南藏族传统聚落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5):179-180.

[8]王倩雯,宋建军,马仲超,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营造研究[J].现代园艺,2019(5):147-149.

[9]陈丽丽,马军山,徐青.以花木为主要产业的旅游型乡村景观研究:以林城镇北汤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10):127-128.

[10]仲晶晶.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武威乡村植物景观营造路径初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6):59-60.

[11]刘国华.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探究[J].广东蚕业,2022,56(10):150-152.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1.43

TU982.29;TU986

A

2095-1205(2023)01-141-04

甘肃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专项基金(202110021);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校级思政教改课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210503);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校级思政教改课题“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213691)

李阳(1998— )男,汉族,甘肃陇南成县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张晶晶(1985—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风情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风情之旅
战略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战略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Xu Qixiong: Master in Gongbi Style
西部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