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儿童文学现象观察

2023-04-05 04:14张珊珊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黑龙江童话

张珊珊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文学受时代与生活的影响和感召,文学反映并促进着时代的发展。黑龙江儿童文学热切呼应与深度诠释时代主题,扎根时代这块鲜活的土壤,聚焦现实主义,关注儿童成长和美好未来,紧扣生态文明、红色文化等时代主旋律,在小说、童话、图画书、主题出版等方面贡献精品佳作,展现着新时代黑龙江儿童文学的熠熠华彩。

一、少儿主题出版:冰雪文化与红色文化

黑龙江少儿主题创作与出版紧跟时代潮流,凸显冰雪文化与红色文化主题,展现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少儿专业出版社,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在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第二届黑龙江省出版奖”中表现不俗,斩获优秀出版物奖(图书类)、优秀出版物奖(装帧设计类)、优秀出版物奖(畅销出版物类)3项大奖。

黑龙江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在冰雪题材的创作、出版与推广方面主题意识鲜明,出版了“中国冰雪儿童文学童话卷”4册套装,包括《冰雪下的宫殿》《冰凌的老琵琶》《小树精大冒险》《雪宝飞翔》。作者窦晶以雪上世界、雪下世界、幻想冰雪世界、北方的孩子为主题创作了4部长篇童话。名家冰雪童话”系列是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打造的,以冰雪为主题的名家原创儿童文学书系。丛书首次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界12位著名作家的冰雪童话作品结集出版,包括张秋生的《冰雪老人的秘密》、周锐的《局部地区有大雪》、刘保法的《雪地里的童话》、冰波的《南瓜堡第一次下雪》、汤素兰的《北风和雪花的城市》、王一梅的《小旅鼠的冬天》、北董的《北极熊的宝贝棉鞋》、王蔚的《下奶粉的幸福国》、车培晶的《跑起来呀,小木床》、谢乐军的《不好惹的冰山》、肖定丽的《雪地里的胭脂熊》、杨鹏的《雪人的故事》,希冀以名家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号召力提升冰雪童话的热度和影响力。

建党百年是2021年最重要的历史节点。“少年英雄红色儿童小说系列”是大庆市儿童文学协会为庆祝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创作的一套抗战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丛书由5部长篇儿童小说组成:王如《星星墓园》、王芳《密营》、木糖《小号手》、隋荣《爬满青藤的木屋》、老白《栓柱找部队》,现已全部上线喜马拉雅有声书。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光耀史册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宝贵的文学资源。儿童小说的战争书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递民族记忆,观照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战争一词在儿童小说的艺术表现谱系中,始终是一个沉重而艰难的书写符号,即便是抵抗侵略和外侮的自卫战。这不仅是因为宏大而复杂的战争事件本身即指向着文学书写的难度,而且因为战争与童年之间存在着诸多天然的语义和语法对立。这也正是战争题材儿童小说写作的难度所在。”[1]“少年英雄红色儿童小说系列”让我们看到了作家们面对这一写作难度高的作品的勇气、底气和深沉的爱国情怀。他们面对残酷战争带来的离散和苦难,以少年的懵懂表达对抗战的认同和参与的愿望,开始充满力量,不失勇气的艰难成长,在最深的恐惧中展现人性的光辉,以儿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侵略者的战争与反抗。

二、现实书写:“真实”童年与“现实”童年

“儿童文学的作家们面临着描述当代儿童真实形象的任务,写出孩子们和作者一样由于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而苦恼、彷徨的现状。”[2]黑龙江籍著名作家梁晓声近年来深切关注儿童文学领域,2021年度以小说和童话两种文体为儿童文学贡献新作。梁晓声首度回忆少年时代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是对《人世间》几位主角少年原型的纪实化呈现,被喻为“青少年版《人世间》”,入选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推荐图书。作品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从“我”的视角出发,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这份讲述真挚亲切,娓娓道来,既有对往事追忆的脉脉情深,也有对少年读者的殷殷叮咛,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暖意融汇交织,节制的情思营造出宁静平和、云淡风轻的审美意境,给人以自然温和的阅读体验,构筑起代际对话的桥梁。诚如作者在扉页所说:“不论贫穷还是病患,不论缺煤还是少粮,不论家在这里还是在那里,只要一家人相亲相爱,困难总是会被克服的。而只要我们对别人的帮助深怀感激,就会有更多热心的人愿意帮助我们——这是我从童年到少年的成长史证明了的……”[3]成长是永恒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本成人读者可以阅读的书,在对美好的感受中,抵御人世间的丑陋对我们的侵蚀。亲子共读有声桥梁书《梁晓声人世间童书》是“梁晓声童话系列”第三辑,作品以真切平实的现实主义书写观照当下,表达对人世间的思考与悲悯,传达人性的温暖与光亮。本系列共5册,《哥俩好》反应疫情期间父母被隔离外地的二胎兄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成长故事;《可可、木木和老八》讲述了小女孩可可和泰迪木木、八哥老八居家隔离生活期间收获责任和成长的有爱经历;童趣盎然的小毛驴“桑丘”》是关于一家好心人收养被遗弃的小毛驴“桑丘”的爱心故事;《“白先生”与“黑勇士”》通过会武术的爷爷和大白鹅“白先生”、田园犬“黑勇士”的传奇故事,赞颂了动物们的美好品性;《北方印象》从儿童视角介绍了黑龙江的自然生态、方言特色、东北民俗。

《带羽毛的家园》《嗨,哈尔滨》也是着力于展示黑龙江地域风情的作品。任永恒的长篇小说《带羽毛的家园》以主人公“我”与“小五儿”两个少年的交往和成长为主线,通过“我”童年时代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生活和那个年代少年们纯真质朴的情感。90后作家林日暖的图画书《嗨,哈尔滨》(翟苑祯/图),是原创人文地理绘本“小小旅行家”(中国版)丛书中的一本,专为5~10岁儿童读者设计,入选中华读书报“2021年新出精品童书”书目。作品运用图文一体的创作,讲述8岁小女孩冰冰和爸爸、妈妈、哥哥一家人在哈尔滨的生活故事。

黑龙江籍作家迟慧聚焦现实,以文学烛照小众群体,作品具有鲜明的教育意旨和创作自觉。长篇童话《慢小孩》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品关注到小众儿童群体,讲述了小精灵空降到孩子们的生活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幻想小说《藏起来的男孩》是一部极具现实关怀和人文价值的作品,荣获第七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钻石鲸”奖。故事从现实汲取素材,讲述生活在古老而神秘的格桑村小男孩土生,因与一位知名企业家高天容貌相似,而被追捧成为网红。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度洞察,反思网红现象,探寻生命的本真意义。童话《愿望邮筒》是关于自闭症小男孩大卫和流浪狗哈尼的陪伴故事,引导孩子们树立梦想,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长篇小说《云端小学》入选2021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小说以大凉山支教老师、依惹村小学校长刘建华的真实经历为创作蓝本,讲述了以罗文昊为代表的有志青年离开繁华的都市,为孩子们带去希望的故事。

三、成长主题:多重变奏与多元表达

“成长”是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儿童文学作家们用小说、童话等诸多文体表达对成长的深度关注,成长小说是儿童成长主题书写的标志性文体,以常新港等为代表的成长小说是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璀璨风景,这些作品聚焦成长景观的多样性、时代性与独特性,展现成长历程的多重变奏。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4届获得者常新港的成长小说新作《奶一样的阳光》,植根于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展现成长者处于成长之中,成长就是生命的轮回等主题,充满自我救赎的况味。作者鲜明的主体意识,赋予作品本质上的真实性。作品以长者的智慧,非常含蓄地触及生死、饥饿、单亲儿童、职业选择、再婚家庭甚至对衰老的思考等成长主题,平实柔和、细腻动人的笔触中充盈着温情的力量,显示了作者对儿童特别地尊重、爱护、抚慰和指引。

大庆儿童文学作家团队创作的“稻草人未来原创成长系列”包括4部长篇小说,作品从多彩维度对儿童的现实境遇做了恳切的展示、探察与思考。王如《赶月亮》讲述了重组家庭温暖与爱的动人故事。王芳《四季离歌》将留守儿童与生态保护巧妙融合,在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别样成长。木糖《和美时光》是一部关注二胎家庭由隔膜到接纳的成长故事。赵春宏《向阳花》讲述了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坚守希望的故事。

“科学好习惯”童话系列之《别跑,纸精灵》是“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得主常笑予专为低年级孩子创作的首部童话作品,这是一本伴随儿童成长,培养儿童好习惯的童话书。故事以孩子的视角,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学习科学知识统一起来,自然亲切的童话的语言,呈现别具一格的作品风貌。通过名人故事,树立精神榜样,指引儿童成长。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名家写名人系列”丛书中的一本,适合9岁以上儿童阅读。作品以儿童视角为杰出人物立传,将杰出人物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融聚到故事与人物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边疆叙事:自然·动物·少数民族

神秘而遥远的北疆一直是黑龙江儿童作家创作的背景与表现空间,作家们对自然景观、动物传奇化景观、民族风情风貌等人文景观的书写,使得黑龙江儿童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神秘诗意的创作样貌。《巨熊卡罗》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左泓的原创新作,这是一部描写自然、人与动物的长篇童话,以透过纸背的深情,描摹成人世界的灰色云雾,寓意深刻而又充满浪漫气息。将利益驱动下人性的深渊、佛口蛇心的丑陋、活熊取胆的残酷,在极具电影画面感和戏剧冲突感的语言讲述中形成巨大反差与艺术张力;作品写实而艺术,现实而理想,尖锐中不失诗情画意,沉重中充盈美好温情,展现了一位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功底。

蒙古族自然文学与儿童文学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斩获当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动物小说、图画书、传记小说等皆有全新力作,展现着扎实而富有艺术光彩的创作实力和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生态观。长篇动物小说《驯鹿六季》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也是黑鹤第3次荣获该奖项。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一样,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是中国唯一的纯文学性的儿童文学奖项。《驯鹿六季》讲述了北京男孩与生活在北方大兴安岭丛林中的驯鹿鄂温克人的故事,小说主题丰富,情节引人入胜,这里既有少年的成长心路,也有蔚为壮观的森林奇境的科普展示,更有黑土原疆神秘悠远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黑鹤以其细腻的体察,精微的描述,表达了现代文明社会人们对大自然的疏离,城市在膨胀,风景在萎缩,人类的心灵变得干涸,只有回到生命原初的存在——大自然,才能够涅槃重生。作为经典之作,《驯鹿六季》此前已荣获“2018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图书(文字)奖,接着再度斩获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最高奖,多年创作实绩充分说明黑鹤在儿童文学和自然文学领域的实力与独特性。

黑鹤的长篇小说新作《风山的狼》作品讲述了不谙世事的蒙古猎犬伊斯格邂逅风山上的雄狼,本能地被雄狼高大俊俏充满野性的魅力所征服。人类秩序下的狩猎双方,在大自然中释放天性,缱绻嬉戏。这是一场充满传奇而又注定分离的相遇,狼属于荒野,犬属于人类,离开固有的生活场域他们都将无法生存。尊重边界才能共生共荣,毁灭边界则会共毁共辱。

《大象的旅程》是黑鹤联袂文津图书奖得主、著名图画书作家九儿奉献给小读者的原创图画书,入选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推荐图书。在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中国故事的讲述中,生动还原“短鼻家族”迁移过程中人类对大象的科学保护过程,在带领小读者认识亚洲象、了解野生动物科学保护的同时,引发儿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

儿童长篇小说《站在塔头墩子上的鱼》是抚远本土作家咸永彬的最新力作,作品以乌苏里江为背景,描绘了遥远北方的“鱼皮部落”赫哲族儿童传统渔猎生活的多彩画卷。故事讲述了发生在抓吉山脚下的乌苏里江畔,那里有一个终年过着捕鱼、狩猎生活的神秘部落。他们身穿鱼皮衣,头戴獭兔帽,吃着塔拉哈①,住着地窨子②,虽然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水灾,但他们不屈不挠,最终重返家园。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赫哲族所特有的渔猎生活方式,记录消逝中的赫哲族民族文化别样的渊深与神奇,传递其文化中人与动物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自然生态观。作品也因此具有了浓厚的生态色彩、深切的思想意蕴及丰富的人生况味。

童话作为最能体现儿童文学审美特质和游戏品格的体裁,是儿童文学重要的文体之一,“20世纪后期至新世纪的童话日益寻找着一条回归文学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童话的精神也开始更多地转向一种开阔、高远、恒久、普世的人文关怀。这其中,与自然意象密切相关的生态意识得到了格外凸显。”[1]这种对自然生命的诗意呼唤,展现了作家主体的时代担当与文化责任,贴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战略。大庆市儿童文学协会成共同创作了“长毛象生态童话系列”,包括王芳《神秘的雪鸮女王》、王如《复活的猛犸象》、木糖《温泉城的奇妙夜》、初八《忘忧草原的秘密》、吴兰婷《太平鸟的天堂》,作品以拟人的手法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魅力,共同讲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美美与共,展现了童话最重要的精神向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此外,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主办的“2021中国少儿科幻文学高峰论坛”及科幻作家研学采风创作活动在黑龙江哈尔滨、五常等地举行,与会者围绕“少儿科幻跨界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度讨论;建立“北方文艺出版社少儿科幻、科普作家培养基地”;组建“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展望科幻文学的多元发展。

结语

回顾2021年度黑龙江儿童文学创作,繁花绽放中略有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发展的不均衡,期待黑龙江儿童文学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新常态中,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耕耘黑土地沃土繁花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黑龙江童话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Write a caption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童话镇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午夜童话镇
黑龙江弃风博弈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